学科分类
/ 11
207 个结果
  • 简介:Mulliken和Glowacki于1982年提出的脉管异常的生物学分类已被广泛接受。2014年4月,在墨尔本举行的第20届ISSVA研讨会上,ISSVA全体委员会议审议并通过了脉管异常新分类。依据近年来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成果,对原分类内容进行了充实和更新,增加了近年来新命名的疾病和发现的异常基因。本文对ISSVA新分类做一介绍,以供临床和科研参考。

  • 标签: 脉管异常 ISSVA 婴幼儿血管瘤 脉管畸形
  • 简介:脉管异常相关综合征(syndromeassociatedwithvascularanomalies)是指血管瘤和/或脉管畸形合并其他组织和系统异常而引起相应临床症状的一组症候群。其种类较多,几乎涵盖所有血管瘤或者脉管畸形,其中以脉管畸形相关综合征多见,且多数表现为混合性脉管畸形。临床上每种综合征非常少见,其临床症状错综复杂,需要结合彩超和MRI等综合考虑。这些综合征目前尚无特殊治疗方法,多采用对症治疗。因此早期诊断和干预能改善该类患者的预后。

  • 标签: 血管瘤 脉管畸形 脉管异常相关综合征 血管瘤综合征 血管畸形综合征
  • 简介:化疗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静脉给药是化疗中最常见的主要途径。由于多数化疗药物对局部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刺激作用,如因各种原因造成药物外渗.不仅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损害,而且易发生医疗纠纷。据国外学者统计,

  • 标签: 门诊医疗 输注 静脉内/护理
  • 简介:简要介绍脉管畸形的分类,以动静脉畸形、静脉畸形、淋巴管畸形治疗为重点,在破坏内皮细胞为目的的治疗理念下,介绍主流介入栓塞技术发展和无水乙醇、平阳霉素/博莱霉素、泡沫硬化剂、沙培林等常用硬化剂,并提出了笔者的观点与思考。结合经验和文献,总结了具体分型治疗操作要点、硬化剂用法及并发症预防。

  • 标签: 脉管畸形 介入栓塞技术
  • 简介:脉管炎是一种严重危害身体健康的顽固性肢端周围血管疾病,为国内外公认的难治之症,中医称之为“脱骨疽”。该病常发生于男性青壮年,发病初期表现为肢端发凉、麻木、疼痛,行走乏力,足背动脉搏动减弱,如没有得到及时合理而有效的治疗,则可继续发展为肤色青、苍白、干黑、溃烂甚至严重坏死,只有截肢保

  • 标签: 脉管炎 自我保健 身体健康 周围血管疾病 严重危害 可继续发展
  • 简介:摘要脉管性病变是儿童期最常见的病变。国际脉管病变研究协会成立并推出其分类,方便了临床医师对患者的管理,对治疗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在国内多学科的推动下,该分类逐步被认可和应用。本共识结合此分类,对儿童及青少年期常见的病变进行总结,以期统一诊断名称,方便学科间的交流。

  • 标签:
  • 简介:目的外周脉管系统的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常见病,用于本病的导管技术,曾被看作是诊断的金标准。但由于它们的侵入本性,生来就有产生并发病的可能。无创的诊断技术,由于准确性低和依赖于高手的操作,其作用历来是有限的。磁共振血管造影术(MRA)是一个新途径,其诊断的准确性,能与侵入性血管造影术相比。

  • 标签: 脉管系统 磁共振成像 外周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动脉粥样硬化 导管技术
  • 简介:摘要脉管瘤是含有血管和淋巴的一种少见的血管-淋巴管畸形。多数病变出现于儿童,90%出现在颈部和腋窝,发生在纵隔较少见,其中前纵隔是最常见的发生部位,合并有脾脏脉管瘤的更为罕见,但影像表现具有特异性。本文通过报道1例前纵隔合并脾脏脉管瘤病例,重点介绍该病的影像学表现、鉴别诊断,为临床医生早期诊断该病及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 简介:脉管系统解剖学结构对于临床护理工作具有广泛的指导作用,本文在分析脉管系统的解剖学结构基础上,分别从心、体循环动脉、体循环静脉三个方面阐述了相关的临床护理操作的重点。

  • 标签: 脉管系统 护理 操作
  • 简介:摘要血管瘤和脉管畸形从最原始的形态学分类到现在的生物学特性分类历经数百年的历史。2018年国际血管异常研究会(ISSVA)在1996版、2014版分类基础上,对血管肿瘤进行细化及补充,增添了15种少见的血管肿瘤;脉管畸形中,对毛细血管畸形亚型进行重新分类,将"疣状血管瘤"更名为"疣状血管畸形",增添了"肢体毛细血管畸形合并先天性非进展性肢体过度发育"、"CLAPO综合征"等疾病,并增加了PIK3CA相关的过度增殖性疾病谱这一类疾病。本文阐述血管瘤与脉管畸形的分类萌芽、传统分类及现代分类,比较1996版、2014版及2018版ISSVA分类的异同,并阐述血管瘤与脉管畸形的现代分类对诊断和治疗的意义。

  • 标签: 血管瘤 血管畸形 淋巴管畸形 诊断 分类法
  • 简介:脉管畸形是较为复杂的病种,其治疗在近年来进展迅速。针对不同类型的脉管畸形,多样化、针对性的治疗方式能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也为专科医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针对葡萄酒色斑(portwinestain,PWS)可采用激光、光动力及手术治疗;静脉畸形可采用硬化、激光及手术治疗;动静脉畸形可采用介入、注射及手术治疗;淋巴管畸形可采用硬化、药物及手术治疗。不同类型的脉管畸形,如何选择最为恰当的治疗方法是专科医生需要思考的问题。脉管畸形虽然是一种良性疾病,但具有终生持续生长的特性,对于病变的“去”和“留”,需要综合多种因素进行评估。因此评估患者的治疗风险及疗效,掌握治疗效果和可能产生的并发症之间的平衡,才能做出最有利于患者的选择。

  • 标签: 脉管畸形 治疗策略 评估 毛细血管畸形 静脉畸形 淋巴管畸形
  • 简介:摘要59岁女性患者,发现心脏占位5天。超声心动图提示房间隔占位性病变。2019年6月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房间隔肿瘤切除术。常规病理提示脉管瘤。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出院后电话随访半年,恢复良好,复查超声心动图未见肿瘤复发。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脉管炎患者在临床上的一些具体表现,针对患者的临床病症,找到患者患上脉管炎的病因,从而为患者的后续治疗提供治疗前提,帮助其改善患者的病症。方法:针对我院2018年5月至2022年5月的36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的性别、病程、年龄以及病史等因素对患者进行分类分析,观察患者的临床病症。结果:从年龄上看,患有动脉硬化性脉管炎的患者通常在45岁以上,而患有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患者通常在50岁以下,患上静脉炎的患者以中老年人最为常见。从性别看,男性患上脉管炎的几率高于女性。从病史来看,患有心血管疾病以及经常吸烟的患者患上脉管炎的几率更高。结论:脉管炎常常伴有下肢性溃疡,而引起患者患上脉管炎的因素有很多,需要对其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才能更好的对症下药。

  • 标签: 脉管炎 下肢性溃疡 病因学 慢性病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观察临床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期间采用脉管复康片联合脉血康胶囊治疗方案产生的实际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时间范围为2022年1月-2023年7月,抽取该时间段内来我院治疗的50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进行观察,坚持奇偶数原则,以25例为一组进行均分,分别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脉管复康片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结合脉血康胶囊进行联合治疗。通过1个月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满意度。结果:依据数据研究结果来看,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且具有较高的治疗满意度。上述数据统计结果之间的差异明显(P<0.05),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结论:使用脉管复康片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脉血康胶囊进行治疗,可以弥补单一治疗模式的不足,不仅可以巩固临床整体治疗效果,还可以保障治疗安全性,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

  • 标签: 脉管复康片 脉血康胶囊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治疗总有效率
  • 简介:摘要脉管异常根据其临床和组织学特征分为2大类:脉管肿瘤和脉管畸形。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关于脉管畸形体细胞突变的文献报道逐渐增多。脉管畸形中体细胞突变的发现改变了大家认识和诊断疾病的模式,突变及其通路为开发新的药物治疗提供了潜在的靶点。该文对毛细血管畸形、淋巴管畸形、静脉畸形、动静脉畸形、脉管畸形综合征等常见脉管畸形与其综合征的遗传分子学改变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血管畸形 淋巴管畸形 突变 基因检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结果本组患者58例,经过治疗痊愈出院。结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青壮年的动脉和静脉的一种周期性、节段性炎症病变。病变多数发生在四肢血管,尤其是下肢为常见。早期治疗很重要。

  • 标签: 血栓闭塞性脉管 手术 治疗
  • 简介:血管瘤与脉管畸形是儿童皮肤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北京儿童医院曾对皮肤科门诊的10万余首诊病例进行构成比分析,此类疾病就诊人次居于儿童皮肤科第6位。2008年,普萘洛尔治疗婴儿血管瘤问世,成为这类疾病治疗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里程碑事件,也使这类疾病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成为研究的热点。

  • 标签: 脉管畸形 血管瘤 北京儿童医院 皮肤科门诊 构成比分析 就诊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