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脐带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中给予无缝隙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间本院收治的34例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全程无缝隙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的神经功能,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两组的神经功能ASIA评分,生活质量SF-36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2个月时,两组的ASIA评分和SF-36评分均显著增加;并且观察组的增幅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脐带干细胞移植治疗的脊髓损伤患者,开展全程无缝隙护理干预,能改善其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脊髓损伤 脐带血干细胞移植 全程无缝隙护理 神经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广泛,存在于多种组织中,如骨髓、脂肪、脐脐带、胎盘皮肤、牙髓、肌腱以及胎儿附属组织等,常见于研究从骨髓中分离,但骨髓中干细胞的含量较低,占骨髓有核细胞总数的0.001%-0.01%。近年来,间充质干细胞越发受到医学界的重视,随着有关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它的优势也越发的显著。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mesechymal stem cells,UC-MSCs)易于从废弃的脐带组织中分离培养,相对于骨髓和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从取材上会给供者带来一定的创伤性痛苦来说,UC-MSCs的取材更为方便且成本低不涉及伦理问题,同时胎盘会对UC-MSCs形成保护屏障,阻止病毒以及病菌的污染,提高了脐带分离的成功率,保证了临床应用的安全性。

  • 标签: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UC-MSCs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彩超诊断胎儿脐带异常附着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56例经产后证实的胎儿脐带附着异常的产妇临床资料,产妇在产前均接受了彩超检查,观察彩超诊断的检出情况。结果:56例胎儿脐带附着异常的产妇中,产后病理证实:帆状附着与边缘性附着分别是25例、31例。经彩超诊断:帆状附着与边缘性附着分别是22例、29例,诊断的符合率为91.07%(51/56)。产前的彩超诊断与妊娠结局的符合率相比,差异不大(P>0.05)。

  • 标签: 彩超诊断 附着 胎儿脐带 异常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暴露法护理对新生儿脐带的护理效果。方法:从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中抽选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48例,接受暴露法护理护理,对照组48例,接受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新生儿脐带残端脱落时间、脐带炎症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脐带护理中采取暴露法护理可以很好的预防脐带感染,安全有效,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暴露法护理 新生儿脐带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延迟结扎脐带对足月新生儿及产妇的影响。方法:将于2023年2月-2024年2月期间在本院分娩的产妇纳入研究并设置为观察样本,样本例数为700例,参照单双号分发法将这700例产妇做分组处理,由其中350例接受常规结扎脐带处理的产妇组成常规组,由另外350例接受延迟结扎脐带的产妇组成研究组,并设置两组产妇的出血量以及新生儿血红蛋白与红细胞压积、高胆红素症与红细胞增多症发生率等指标作为评价标准。结果:出血量的对比结果显示,研究组产妇的出血量低于常规组(P<0.05);血红蛋白与红细胞压积的对比结果显示,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常规组(P<0.05);高胆红素症与红细胞增多症发生率的对比结果显示,研究组新生儿的高胆红素症与红细胞增多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延迟结扎脐带有助于改善新生儿的血红蛋白与红细胞压积等指标,降低其高胆红素症与红细胞增多症发生率以及产妇出血量,这对保证母婴安全具有积极影响。

  • 标签: 延迟结扎脐带 足月新生儿 产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前,间充质干细胞的鉴定主要通过形态学观察(如呈纤维细胞样生长,细胞中央有卵圆形核,密度较高时呈涡旋状或放射状生长)、表面标志物检测以及多系分化潜能鉴定。这里的多系分化潜能通常指成骨、成脂和成软骨分化,称为MSC的三系分化。

  • 标签: 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 成脂 成软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新式脐带残端护理法对新生儿的应用效果,并通过将新生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以评估该护理方法的效果。实验组采用新式护理法,即脐带结扎使用无菌技术,残端无感染迹象者不消毒、不包扎,每日仅需保持清洁和干燥。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法,即脐带结扎使用无菌技术,残端消毒、包扎,每日消毒并更换污染的护脐贴直至脐带脱落结痂。比较两组新生儿的脐带组织脱落时间和断脐组织修复时间。方法:将2023年4-6月在我科住院分娩的孕产妇按床位编码将新生儿分为实验组(50-68床)和对照组(71-83床)。实验组的90例新生儿采用新式脐带残端护理法,对照组的100例新生儿采用传统护理法。比较两组新生儿脐带组织脱落的时间和断脐组织修复的时间。结果:实验组脐带组织脱落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采用新式脐带残端护理法对新生儿的效果显著。这一方法不仅能有效缩短脐带组织脱落时间,而且有利于及时发现残端出血、感染等征象,同时降低患者费用,简化工作程序。

  • 标签: 新式脐带残端护理法 新生儿 效果评价 脐带组织脱落时间 断脐组织修复时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在预防新生儿脐带感染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5月-2024年5月在我院分娩的1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对照两组,各50例。为对照组患儿提供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儿提供早期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新生儿脐带感染概率,脐带脱落和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发生感染率,脐带脱落和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早期护理干预方案,有利于缩短脐带脱落和愈合时间,降低感染患儿脐带感染概率,值得继续推广。

  • 标签: 早期护理 患儿 护理效果 脐带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常规检验中末梢和静脉的应用价值。方法:参与本次研究患者的数量为100例,研究起始时间为2022年10月份,截止时间为2023年10月份,分成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的人员为静脉采血,实验组的人员为末梢采血,分析两组人员的检验结果。结果:两组患者的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比容以及血小板计数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患者提供血常规检查时,末梢的检验结果准确率不及静脉,应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检测方式。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末梢血 静脉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与末梢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差异。方法:以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间在本院进行血常规检查患者为研究对象,抽取100例参与本次研究,患者均需接受末梢与静脉的血常规检查,统计不同血液标本检测结果差异性。结果:静脉在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值检出中与末梢检测数值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静脉检测指标更符合病情监测需求,结果准确性更高,临床推荐以静脉检验为主要途径。

  • 标签: 血常规 静脉血检验 末梢血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血常规检验是通过分析血液样本中的细胞数量和形态,来评估人体的健康状态,但不同的采血部位检验结果有所差异,因此本文探析血常规检验中末梢和静脉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门诊接受血常规检验的患者末梢和静脉为研究样本,对比两种样本的各项数据差异。结果:静脉标本各项数值相比末梢更准确,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血常规检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医学检查手段,无论是末梢还是静脉,都有其独特的应用价值,但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静脉血 末梢血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末梢与静脉进行血常规检验的区别。方法:从2022年1月-2024年1月期间内接受血常规检查的患者内抽取50例,分别抽取患者的静脉、末梢,静脉作为实验组,末梢作为对照组,对比二者的区别。结果:实验组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血小板计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患者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时候,抽取患者的静脉,其诊断价值较高,数据较为精准,比较符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末梢稍差一点。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末梢血 静脉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