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针疗法治疗头痛的即时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腹针疗法为主治疗头痛。结果腹针疗法缓解头痛的平均时间是22.58分钟,止痛的最短时间是5分钟,止痛总有效率达100%。结论腹针疗法对头痛有较好的止痛效果。

  • 标签: 腹针疗法 头痛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就腹针疗法调治躯体疼痛性亚健康进行临床研究。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2月到2013年3月所收治的躯体疼痛性亚健康患者90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是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卧床休息,而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取腹针疗法调治。结果治疗组临近痊愈30例(66.67%),显效9例(20%),有效5例(11.11%),无效1例(2.22%),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临近痊愈10例(22.22%),显效5例(11.11%),有效10例(22.22%),无效20例(44.44%),有效率为55.56%;两组患者间的有效率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患者没有1例出现任何的不良反应,而对照组患者中有8例出现腹泻、厌食等不良症状。结论腹针疗法调治躯体疼痛性亚健康的临床疗效较佳,且疗程短,见效快,无痛,操作简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针疗法 躯体疼痛性 亚健康
  • 简介:摘要腹针疗法是由薄智云教授总结出的一种仅以腹部作为针刺部位的针灸疗法,治疗具有简单、安全、痛感小等优点,在临床上可以用来治疗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本文通过查阅资料对腹针疗法的理论进行研究总结,探讨该方法在神志病治疗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希望对临床工作者的治疗过程起到有价值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腹针疗法 神志病 理论探析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腹针治疗单纯性肥胖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观察。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3月-2016年11月在我院针灸科门诊进行治疗单纯性肥胖者290例,对这些肥胖患者采用腹针疗法进行治疗,每隔日1次进行一次,治疗的疗程为1个月,之后观察3个疗程。结果经3个疗程观察后,痊愈95例,显效130例,有效47例,无效18例。痊愈率占32.75%,总有效率占93.79%。结论对单纯性肥胖患者采用腹针疗法治疗取得效果好,并且此方法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运用中进行推广。

  • 标签: 腹针疗法 单纯性肥胖 临床疗效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风后肩痛实施腹针疗法联合传统针刺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我院2020年3月-2021年2月诊治的中风后肩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掷骰子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参比组(40例)接受传统针刺治疗,实践组(40例)接受腹针疗法联合传统针刺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践组治疗2周、4周后VAS评分均较参比组更低,且实践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参比组更高,组间对比P<0.05。结论:腹针疗法联合传统针刺治疗中风后肩痛能有效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总体疗效,值得参考借鉴。

  • 标签: 中风后肩痛 腹针疗法 传统针刺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针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6月-2011年12月收治的单纯性肥胖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组由资深针灸医师采用腹针疗法进行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BMI以及腰围与身高比值数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36例,显效18例,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30例,显效9例,总有效率为75%,两组显效和总有效病例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BMI以及腰围与身高比值数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未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4例患者出现厌食、腹泻症状。结论采用腹针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疗效确切,基本无不良反应,是治疗单纯性肥胖症安全性较高的治疗方法,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单纯性肥胖症 腹针疗法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针疗法配合药线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腹针疗法配合药线灸治疗本病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用体针治疗本病30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6%,对照组总有效率70.%,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针疗法配合药线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调节气血,补益肝肾,疏通经络,方法简便,疗效显著。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治疗 腹针疗法配合药线灸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针配合康复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疗法。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2年4月间入院进行治疗的中风后遗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单纯的腹针疗法,研究组实施腹针配合康复运动疗法,对比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基本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治疗组总有效率90%高于对照组70%,差异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腹针配合康复运动疗法临床治疗效果较好。结论腹针配合康复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中风后遗症 腹针治疗 康复运动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针疗法配合通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予腹针疗法配合通胃汤治疗,对照组予以莫沙比利片治疗,两组均以一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餐后饱胀、上腹痛、嗳气的改变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针疗法配合通胃汤在改善消化不良症状方面优于莫沙比利片。

  • 标签: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中医药疗法 腹针疗法配合通胃汤 治疗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针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9年3月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行常规治疗的对照组(n=40)和行腹针治疗的实验组(n=40),对比疗效。结果实验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的患者实施腹针疗法镇痛效果显著,能有效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腹针疗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针疗法联合五仁丸加味治疗顽固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顽固性便秘属于脾虚津亏型的患者30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其疗效。结果:30例患者中,27例临床痊愈,1例显效,1例有效,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6.6%。结论:腹针疗法联合五仁丸治疗顽固性便秘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顽固性便秘 腹针疗法 五仁丸加味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针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样本限定为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计80例;病例选取时间:时间为2022年3月到2023年3月,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分析腹针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结果:干预组疗效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腹针和运动疗法,可以通过调整气血运行、促进肌肉力量和稳定性,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疼痛和不适,促进患者腰椎功能改善,优化预后质量,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腹针 运动疗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腹针疗法配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后遗症的治疗效果和临床意义,以供临床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两年间我院诊治的80例中风患者作为对象进行分组对比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以康复治疗为主,实验组40例患者在康复治疗基础上辅以中医腹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62.50%,p<0.05。结论对中风后遗症的治疗,将现代康复医学与传统针灸医学良好结合,在康复训练基础上辅助中医腹针疗法,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安全,副作用少,值得推广。

  • 标签: 中风后遗症 康复训练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针疗法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腰背痛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8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3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研究,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针灸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针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对针灸治疗的满意度、治疗前后患者症状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对针灸治疗中的舒适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两组患者的ODI指数、VAS评分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要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腰背痛症状患者的治疗中实施腹针疗法,疗效较为显著,患者的舒适度、满意度提高,在临床治疗工作中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腰背痛 腹针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针疗法联合西药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心力衰竭-心源性肝淤血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气阴两虚型慢性心力衰竭-心源性肝淤血患者中抽选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单双数法分组,实验组患者例数为30例,采取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患者例数为30例,采取腹针疗法联合西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脑利钠肽(BNP)、LVEDD、LVEF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脑利钠肽(BNP)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气阴两虚型慢性心力衰竭-心源性肝淤血患者中采取腹针疗法联合西药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心力衰竭情况,帮助患者恢复心功能,患者恢复效果更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腹针疗法 西药 气阴两虚型慢性心力衰竭-心源性肝淤血
  • 简介:目的对腹针治疗痛经研究进行疗效、安全性、方法学评价。方法电子检索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W)、万方医药期刊数据库(Wangfang)中1979年1月1日~2016年5月30日的腹针治疗痛经文献,系统评价研究设计,用Jadad量表评价文献质量,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中文文献15篇、研究16项,共计1163例(试验组589例,对照组574例);16项研究仅2项进行样本量估计,病例来源11项为门诊、1项为学校、4项未提及,痛经类型9项为原发性、4项为继发性、3项未提及,盲法1项研究提及、15项未提及,仅1项研究提及用“密封信封”进行随机化隐藏。诊断和结局评价分别采用国家、行业、专家、自拟的标准,试验组干预措施8项为单纯腹针、8项为腹针综合,干预时间14项为3个月经周期、2项未提及,3项研究记录失访或脱落,仅1项交代具体原因,随访6项研究为治疗结束3个月时、3项研究为治疗结束6个月时、7项研究未提及,不良反应3项为0例、1项为4例、12项未提及。结局指标13项为,2-有效率、2项为痛经症状评分、1项为VAS疼痛评分,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是腹针高于体针(P〈0.05或P〈0.01)、腹针综合高于芬必得(P〈0.01),腹针有效率高于西药(P〈0.05),但二者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1),痛经疼痛评分改善是腹针优于体针(P〈0.01)。结论研究设计在样本量、病例来源、研究对象、盲法、诊断和疗效标准、干预措施、结局指标、随访等方面存在不足;腹针治疗痛经能提高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在改善痛经疼痛评分上优势明显,无足够证据表明使用安全。

  • 标签: 腹针 痛经 META分析 系统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