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5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控镇痛对剖宫产术后首次排尿的影响。方法剖宫产术后使用自控镇痛200例,根据剖宫产时间先后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拔除尿管同时夹闭镇痛,对照组拔除尿管时不予夹闭镇痛。结果实验组有8例经诱导排尿后能自解小便,有1例经诱导排尿后仍不能自解而重置尿管;对照组有24例经诱导排尿后能自解小便,4例重置尿管。结论尿管拔除时夹闭尿管,更能减少术后尿潴留的发生,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减少病人的痛苦。

  • 标签: 自控式镇痛泵 剖宫产 首次排尿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通过临床观察,系统探讨术后使用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作用的丹红注射液是否能够帮助维持相同的术后镇痛效果的同时减少镇痛中麻醉药用量,从而达到减少相应不良反应的作用。方法60例上肢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实验1组为小剂量镇痛剂合用丹红注射液组,实验2组为常规剂量镇痛剂组,实验3组为小剂量镇痛剂组。分别观察3组术后3天患肢疼痛程度以及胃肠道反应、腹胀、低血压、呼吸抑制、皮肤瘙痒等不良作用发生的情况情况。结果实验1组患肢疼痛程度和副作用均明显低于实验2组,3个实验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具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肢体水肿,益气活血,通络止痛之功效作用,能减少PICA中镇痛剂的用量,以达到减少副作用的目的。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减少骨科下肢术后使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患者尿潴留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将2012年8月~2013年8月我科住院的下肢术后使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硬膜外自控镇痛术后护理。观察组除了常规护理外,给予术后早期夹闭硬膜外自控镇痛4~6h后再启开至术后48h拔管。比较两组术后疼痛及尿潴留发生率。结果两组镇痛及首次排尿平均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尿潴留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骨科下肢术后使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患者,术后关闭硬膜外自控镇痛4~6h,有效减少尿潴留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手术效果,提升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 标签: 自控镇痛泵 下肢手术 尿潴留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硬膜外镇痛对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止痛效果以及对患者恢复的影响,副作用的发生率。方法选择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产妇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100例。观察组术毕接硬膜外镇痛,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30小时后拔管,对照组B组术毕直接拔管,术后产妇麻药消退后,给予止痛栓止痛。观察两组术后的止痛效果,副作用的发生率,肛门排气时间,产后出血,产后泌乳情况,尿潴留情况。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产后出血情况,产妇泌乳情况无明显差别。尿潴留情况观察组略高于对照组。皮肤骚痒情况观察组略高于对照组。结论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好,安全性高。

  • 标签: 剖宫产 硬膜外麻醉 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
  • 简介:摘要病人自控镇痛(PCA)镇痛最主要的优点为高质量的镇痛效果、镇痛迅速、病人具有自主性、无肌肉注射的疼痛等。大量研究表明,PCA阿片类镇痛与肌肉注射阿片类比较效果相等或比后者更佳。而相比之下PCA阿片用量较少,病人和护士的满意度高。

  • 标签: 手术后 自控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控静脉镇痛(PCIA)在剖宫产患者术后镇痛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00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术前给予疼痛宣教和术中相同的麻醉方式及术后相同的护理干预。实验组术后采用PCIA,用舒芬太尼150ug+托烷司琼5mg+0.9%生理盐水147ml共150ml注入全自动注药内。对照组用传统方法镇痛,如杜冷丁肌肉注射。分别在术后2h、4h、6h、12h、24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疼痛的程度,术后的睡眠质量,不良反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A能长久持续地减轻剖宫产患者术后的疼痛,有效地提高患者术后的睡眠质量、满意度,降低患者不良反应,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使用镇痛及科学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32例剖宫产术后患者使用硬膜外镇痛给予镇痛药物及科学护理,观察和分析临床效果.结果PCEA技术的应用对术后产妇的恢复有肯定的效果。结论PCEA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虽然也出现了一些并发症,但通过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缓解术后疼痛,并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 标签: 剖宫产 镇痛泵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肌内病人自控镇痛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150例全子宫切除术有术后镇痛要求的患者,随机分为肌内自控镇痛(PCMA)组和静脉自控镇痛(PCIA)组,观察两组术后6h、12h、24h、48h时患者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自控给药次数,记录术后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SPO2≤90%)情况以及镇痛连接管路脱落重置或改行其他方法例数。结果两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肌内病人自控镇痛操作简单,镇痛效果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有较好的实用性。

  • 标签: 肌内 病人自控 术后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命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无痛苦舒适医疗服务日益受到重视。近年来我院为减轻手术后患者的痛苦,已广泛为术后患者安置镇痛治疗。镇痛治疗具有使用方便、止痛持续的时间长、止痛彻底、不成瘾、无创伤、患者主观感觉舒适等优点1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基础上,充分体现了术后无痛治疗和个体化治疗原则。为了更好地提高镇痛治疗效果,帮助患者顺利康复,我院于2010年起由麻醉护士对术后留置镇痛的患者实施追踪随访护理,从而掌握正确的方法,并积极预防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护理 术后 镇痛泵 追踪随访
  • 简介:临床研究显示,剖宫产术后的疼痛不仅极大地影响到产妇的机体康复,且机体也处于较为明显的炎症状态,而疼痛加炎性状态又会应激性引起血液黏度的异常,不仅影响创口周围的血液循环,且容易引起血栓等并发症,因此,减少剖宫产术后的疼痛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就硬膜外自控镇痛对剖宫产产妇炎症状态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硬膜外自控镇痛 剖宫产术后 炎性介质 血液黏度 剖宫产产妇 炎症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硬膜外腔注射吗啡联合静脉芬太尼患者自控镇痛效果。方法抽取本院妇产科的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患者78例,根据随机法将她们分成EM组、PCI-FA组及MF组,给予EM组术后经硬膜外导管注射吗啡2mg,给予PCI-FA组术后使用电子镇痛,给予MF组术后经硬膜外导管注入吗啡1mg,联合使用PCI-FA,观察三组患者术后6、24、48h的VAS和术后48h镇痛总体满意度情况。结果和PCI-FA比较和EM组比较,比较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MF组明显优于其他两组。结论在妇产科术后,采用硬膜外腔注射吗啡联合静脉芬太尼自控镇痛效果良好,见效快、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硬膜外腔 吗啡 芬太尼 镇痛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骨科手术后患者使用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后给予PCA(静脉自控镇痛)妥善固定后进行镇痛,同时给予相应护理措施,观察镇痛影响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150例患者术后应用镇痛后,疼痛分级为Ⅰ级125例、Ⅱ级13例、Ⅲ级10例、Ⅳ级2例,镇痛有效率98.67%。镇痛平均应用时间(60.50±8.5)h。应用镇痛过程中2例出现呼吸抑制,1例出现尿潴留,5例出现便秘,2例出现恶心呕吐,1例出现皮肤瘙痒,不良反应率为7.33%。结论骨科手术后患者使用镇痛镇痛效果较好,但要警惕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临床要加强护理,预防发生并发症。

  • 标签: 骨科手术 镇痛泵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骨科患者术后往往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疼痛,本文旨在分析术后正确使用镇痛,对避免不良反应和减轻患者疼痛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方法应用一次性自控镇痛,并妥善固定。镇痛配方生理盐水100ml,氟哌利多1mg+吗啡60mg+胃复安10mg,给药速度2ml/h,持续48h。重点放在对呼吸和血压的观察,做好心理护理,加强巡视。结果通过加强对镇痛使用的观察和护理,是镇痛的使用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护理人员赢了解内药物的种类、含量、作用及毒副作用,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以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鼻内镜术后患者进行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总结相关的护理经验。方法收集我科从2012年6月~2013年6月共200例鼻内镜手术的患者进行术后镇痛的护理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0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在术后采用传统的镇痛方法(即肌肉注射盐酸哌替啶50mg)进行镇痛;为治疗组患者在术后使用自制静脉镇痛进行镇痛。对两组患者的疼痛效果、术后24小时夜间睡眠时间进行比较观察。结果治疗组的患者的疼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睡眠时间质量也好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内镜术后患者使用自控静脉镇痛可取得明显的镇痛效果,并可显著改善身体的舒适度和睡眠质量。

  • 标签: 鼻内镜术后 静脉自控镇痛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硬膜外自控镇痛对腰-硬联合麻醉术后头痛发病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来我院进行手术的患者300例,300例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随机将300例分成两组,治疗组150例、对照组150例。治疗组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镇痛方法。观察两组术后头痛的发病率、程度、头痛持续时间及其他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头痛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患者的病程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腰-硬联合麻醉术后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明显,能有效的降低头痛发病率,缩短病程时间,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硬膜外自控镇痛 腰-硬联合麻醉 术后头痛
  • 简介:摘要目的对164例前列腺切除术后硬膜外连接一次性使用止痛注射液持续自控镇痛的应用进行总结。方法选择164例前列腺切除术的患者,年龄62-65岁,一般状态良好,有术后持续镇痛需要者。手术结束送病人回病房即经硬膜外导管接上一次性使用注液,时间为48-72小时,镇痛药PECA以局麻和麻醉性镇痛药复合使用,为0.2%布比卡因100ml(用生理盐水稀释)加曲马多1000mg加氟哌利多5mg。结果全部病例均无明显呼吸循环系统影响及严重副作用,其中Ⅰ级122例,Ⅱ级22例,恶心呕吐8例.结论PECA有许多优点,包括减少向头端扩散引起的副作用,连续稳定的镇痛效果避免波峰及波谷现象,易于与低浓度的局麻药混合使用,充分发挥短效阿片类药的作用。存在问题程序设置,药物浓度配制,机械故障,部分病人及家属对PCEA使用阿片类镇痛药的顾虑心理等,有待今后不断完善。

  • 标签: 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 止痛注液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