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腺苷药物适应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及Mn-SOD、ICAM-1﹑iNOS的含量变化。方法试验用Wistar大鼠1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心肌梗塞组﹑IP组﹑腺苷PP1个循环组﹑腺苷PP2个循环组﹑腺苷PP3个循环组﹑腺苷PP4个循环组。通过TTC(Triphenyltetrazoliumchloride)染色方法来测定心肌梗塞的面积;通过氧化还原酶法测定血清中的Mn-SOD、ICAM-1﹑iNOS的含量变化。结果⑴心肌梗塞面积在心肌梗塞组中最大,IP后心肌梗塞面积有明显的下降,两者之间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在PP三个循环组,心肌梗塞面积达到最小,在PP四个循环组,心肌梗塞面积较PP三个循环组稍有升高,两者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⑵心肌梗塞以后Mn-SOD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PP以后血清中的Mn-SOD含量亦有明显的升高,从第一个循环到第三个循环,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加,高峰在PP三个循环的时间,与心肌梗塞组相比较两者之间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第四个循环Mn-SOD的含量较三个循环组反而稍有下降,两者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⑶心肌梗塞以后血清中的ICAM-1含量表达较对照组有明显的升高,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ICAM-1的含量随PP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其含量在PP四个循环的时间达到最高峰,其同心肌梗塞组之间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⑷心肌梗塞以后血清中的iNOS含量表达较对照组有明显的升高,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iNOS的含量随PP循环次数的增加减少,PP四个循环最低,同心肌梗塞组之间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PP对梗塞心肌具有保护作用,Mn-SOD、ICAM-1﹑iNOS在PP过程中有明显的变化,可能参与了心肌PP的过程。

  • 标签: 缺血预适应 药物预适应 Mn-SOD iNOS ICAM-1
  • 简介:2 脑低氧适应的可能机制2.1 低氧诱导因子-1低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 factor-1,HIF-1参与了脑低氧适应的形成,如在缺氧损伤前将C2-神经酰胺加入培养基中可模拟低氧适应的效应

  • 标签: 低氧预 脑低氧 适应机制
  • 简介:本文主要采取文献综述法,综述机体在缺氧或低氧训练环境下经过短暂时间的缺氧后,能够对后续的更长时问或更严重缺氧性损伤产生强大的抵御和保护效应,逐渐适应的方式来提高机体对低氧的适应和耐受能力,从而提高高原训练效果。

  • 标签: 高原 海拔高度 预缺氧 适应性 训练
  • 简介:抗菌药物是使用最为广泛的药物类型,但是,抗菌药物包含了多种类型,不同类型抗菌药物适应症存在一定的差异,下面小编来说说不同类型抗菌药物使用适应症。

  • 标签:
  • 简介:为了干预心肌缺血引起的梗塞及保护心脏,研究了许多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自由基清除剂、钙拮抗剂,但效果均不理想。近年来,人们发现心脏自身对心肌缺血再灌性损伤具有强大的内源性保护作用,即:如果心脏经历了短暂的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对随后长时间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产生保护作用,并将这种现象称为缺血预处理(适应)。适应对心肌的保护作用主要表现在缩小心肌梗死范围、抗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改善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等。但对心肌缺血适应的机制,仍不十分清楚:普遍认为:与内源性心脏保护物质的释放以及膜受体信号传导通路有关。

  • 标签: 缺血预适应 阿片类物质 心肌缺血 高血压 信号传导 蛋白激酶
  • 简介:高血压的定义是人为制定的,人群中血压的分布由低到高呈渐次递增偏态曲线.当某人测得的血压读数处于对心血管有明显危险水平之上(在此水平患者病死率即增加50%)便可定义为高血压[1,2]习.目前,我国采用国际上统一诊断标准:未服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

  • 标签: 抗高血压药物 药物应用 药物治疗 适应证 血压读数 病死率
  • 简介:目的探讨心肌缺血适应(IP)对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经过的影响。方法对158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梗死前有无心绞痛分为有口组72例,无口组84例。分析两组梗死范围、心功能及病死率的差异。结果有口组多部位梗死,心肌酶峰值及病死率明显低于无口组。有口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无口组。结论IP的作用表现在限制梗死范围的扩展,维护梗死后心功能。

  • 标签: 心肌缺血预适应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药物动力学》是药剂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也是研究药物体内动力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主要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动力学过程,通过建立药物动力学教学模型,找出药物浓度与时间的关系,测求有关药物动力学参数,应用药物动力学参数设计给药方案,并进行治疗药物监测,使用药个体化、合理化,并达到最有效的治疗作用,为开展临床药学提供基础理论和科学依据。

  • 标签: 药物动力学 数学模型 给药合理化
  • 简介:摘要他汀类药物自1776年问世以来临床研究发现,他汀类不但有降脂作用,而且还有其他作用和用途。他汀类药物临床应用具有划时代意义,其可使冠心病发病率降低25%—60%,可使冠状动脉事件相对危险减少30%。被临床医生誉为血管“清道夫”。下面总结一下他汀类药物适应症和其他作用。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适应症 作用
  • 简介:适应(preconditioning,PC)现象是1986年由Murry等首先报道的狗的一种心肌自我保护机制。是指预先给予短暂的几次非致死性缺血,可以提高心肌对后续的长时间的缺血及再灌注损伤的耐受性,这种现象称为缺血适应(ischemiapreconditioning,IPC)。随后这种现象在猫、鼠、猪、羊等不同的动物中观察到,在人冠心病患者中同样也得到证实。由于这种现象具有明显的临床价值,遂成为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 标签: 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 心肌预适应 缺血预适应 自我保护机制 再灌注损伤 冠心病患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OFDM信号会出现较高的峰均功率,会使功率放大器进入非线性区,从而产生非线性失真。失真技术是针对功率放大器非线性而提出的一种补偿技术,可以有效消除由非线性造成的传输信号的幅度和相位失真,降低信号邻道干扰(ACI),提高频谱利用效率。本文阐述了自适应数字失真技术的基本原理,研究了变步长的LMS失真技术在测井电缆传输系统中的应用,并通过实验证明失真技术可以有效的改善由功放的非线性所带来的失真,改善系统性能。

  • 标签: OFDM LMS 预失真
  • 简介:摘要目的肥厚适应(hypertrophic preconditioning, HP)是新近在小鼠模型上发现的一种抑制心肌肥厚的保护机制。但这一小鼠模型由于反复开胸缩窄/去缩窄主动脉,面临胸腔探查时间长、小鼠死亡率高等问题,制约了对HP进行在体水平的深入研究。我们拟对HP模型构建的关键环节进行改良,并使用超声生物显微镜无创评估心脏负荷程度,以确保模型的稳定高效建立。方法将雄性C57BL/6J小鼠(10~14周龄)分为肥厚适应传统操作组(C-HP组,N=40),肥厚适应改良操作组(O-HP组,N=40,留置长线头埋于胸廓皮下,使用显微镊解开缩窄线结),主动脉缩窄组(TAC组,N=20)及假手术组(Sham组,N=20)。各组最后一次术后4周,存活小鼠行超声生物显微镜以及心脏病理切片评估心脏肥大程度。超声检测室壁厚度和心腔内径。超声检查后对小鼠行安乐死取心脏,测量心脏重量/体重比,行病理切片检测心肌细胞横截面积和纤维化程度。结果在去缩窄和再缩窄过程中,O-HP组较C-HP组明显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围手术期(从实验开始到手术结束6h)死亡率。再缩窄术后4周,O-HP组小鼠存活率为67.5%(27/40),高于C-HP组小鼠的37.5%(15/40),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7)。超声生物显微镜无创性检测主动脉缩窄处血流发现,O-HP组与C-HP组的缩窄处血流峰值在缩窄-去缩窄-再缩窄等关键环节的变化趋势类似,对HP模型进行改良不影响心脏承受的压力负荷水平。与Sham组小鼠对比,主动脉缩窄4周组(TAC 4W组)小鼠心室壁增厚、心功能受损、心肌细胞横截面积增大,纤维化增加,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主动脉再缩窄4周组(Re-TAC 4W组)小鼠上述肥大反应明显减轻。此外,Re-TAC 4W组小鼠与TAC 4W组小鼠相比,心房利钠肽及B型利钠肽表达减少,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激活程度明显减轻。结论我们成功构建优化并无创验证了一种心肌HP小鼠模型。该模型明显提高手术时效,降低小鼠死亡率,实现无创追踪心脏压力负荷状态,并初步揭示了ERK1/2可能是HP相关的重要信号因子,为心肌肥厚的早期干预和药物筛选研究提供了高效实用的动物模型。

  • 标签: 压力超负荷 肥厚预适应 优化 小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缺血适应对老年人脑梗塞防治的临床效果。方法:老年脑梗塞64例随机分布于对照组32和研究组32。对照组接受常规临床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缺血适应处理。两组患者的(NIHSS)、Barthel指数及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结果、复发率、死亡率及不良影响。结果:研究组的有效性明显低于研究组,差异在统计学上很高(P<0.05)。NIHSS和BI评分在研究组治疗后低于可比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和死亡率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缺血适应对老年脑梗塞有明显的预防效果,可以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和复发率。

  • 标签: 缺血预适应 老年脑梗塞 预防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究适应训练仪辅助提升远程器官缺血能力的效果。方法:从我院在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所有患者中筛选出50名患有缺血性脑梗死的患者,把他们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名患者,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治疗方法来改善患者器官的缺血状况,实验组则使用适应训练仪来辅助提升远程器官的缺血能力,改善患者的缺血状态。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缺血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缺血症状进行评估,发现实验组患者缺血症状的改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适应训练仪辅助训练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缺血症状,相比于常规的治疗方式操作更加简单,患者的负担更少,十分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预适应训练仪 器官缺血能力 应用效果
  • 简介:前牙的贴面修复是一项完善的技术,旱在1927年就被Dr.Pincus介绍并推广进入口腔医学的临床应用中。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伴随着复合材料和粘结技术迅速的发展.包括直接复合树脂修复体、成复合树脂贴面和各种间接陶瓷贴面在内的多种修复方法层出不穷。以前由于技术的限制.不得不放弃选择成复合树脂贴面的治疗方案。近年来.包含釉质层的比色板以及经过高压、高温后形成陶瓷化表面的技术出现使这种旧观点得以复兴.一个创新性的复合树脂贴面的成系统就此诞生。这篇文章综合地介绍了这种贴面技术的适应证和临床治疗方案。

  • 标签: 复合树脂贴面 临床应用 适应证 复合树脂修复体 治疗方案 贴面修复
  • 简介:自1986年Murry等[1]在犬心模型上证实预先给予几次短暂心肌缺血/再灌注(I/R)能提高心肌对随后长时间冠脉阻断所致损伤耐受力,并称此现象为缺血适应(ischemicprecondition,IP).在随后人们大量的研究中发现多次短暂I/R不仅对心脏随后长期I/R损伤有保护作用,而且对肝脏及其它器官I/R损伤同样有保护作用.IP对肝脏I/R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与腺苷、蛋白激酶C以及热休克蛋白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本文就IP对肝脏I/R损伤的保护作用主要机制作一综述.

  • 标签: 肝脏缺血 预适应 再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