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前蚕业资源综合利用正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得到广泛关注。蚕蛹是缫丝过程中的副产物,富含蛋白质,含有人体需要的18种氨基酸,其中8种必需氨基酸含量达40%以上,其组成和比例非常符合唰FAO提出的氨基酸模式,是优质蛋白质及氨基酸来源。我国每年有10多万吨干蚕蛹可供利用,但大多被用作饲料,附加值低,亟待进行深加工处理。水解蚕蛹蛋白提取氨基酸、制备氨基酸系列产品是开发蚕蛹资源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 标签: 蚕蛹蛋白 水解技术 必需氨基酸含量 资源综合利用 氨基酸模式 新兴产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塞通联合脑蛋白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为48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血塞通联合脑蛋白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塞通联合脑蛋白物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 标签: 血塞通 脑蛋白水解物 急性脑梗死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皮肤癣菌的体外蛋白酶活性;比较分离自不同感染部位的红色毛癣菌的体外蛋白酶活性。方法实验菌株包括来自不同感染部位的红色毛癣菌22株、须癣毛癣菌3株、犬小孢子菌5株,进行体外培养,并利用9-羟基乙酚噻唑标识的酪蛋白和酶标仪检测真菌细胞外蛋白酶的活性。结果须癣毛癣菌的体外蛋白酶活性高于红色毛癣菌和犬小孢子菌(P〈0.05),而红色毛癣菌和犬小孢子菌之间无差异(P〉0.05)。红色毛癣菌的细胞外蛋白酶活性在分离自浅部感染部位的菌株之间无差异(P〉0.05),但高于引起毛癣菌肉芽肿的菌株(P〈0.05)。结论不同的皮肤癣菌体外蛋白酶活性可能不同;分离自不同感染部位的同一菌种的体外蛋白酶活性也有可能不同。

  • 标签: 皮肤癣菌 红色毛癣菌 蛋白水解酶
  • 简介:目的:探讨脑蛋白物在防治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中的作用。方法:将180例高危新生儿、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新生儿窒息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常规给予保暖、防治感染、支持、指脉氧饱和度≤85%给予吸氧,达到光疗指标给予间断光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脑蛋白物注射液(长春富春制药有限公司)2ml/d.观察黄疸出现时间、黄疸严重程度、黄疸持续时间。结果:脑蛋白物有防治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作用。

  • 标签: 脑蛋白水解物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注射用脑蛋白物治疗帕金森病痴呆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80例帕金森病痴呆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行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注射用脑蛋白物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为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lessed-Roth、WMS、MMS无明显差异,经治疗后,两组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金森病痴呆患者给予注射用脑蛋白物治疗是一种安全性高,且效果显著的治疗方式,可降低患者痴呆程度,提高认知能力,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 帕金森痴呆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塞通和脑蛋白物联用治疗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8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脑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应用血塞通联合脑蛋白物治疗,对照组单用血塞通治疗,疗程均为14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23%,对照组有效率为83.33%,治疗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塞通联合脑蛋白物治疗脑供血不足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血塞通 脑蛋白水解物 脑供血不足
  • 简介:摘要目的对注射用脑蛋白物治疗帕金森病痴呆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60例帕金森病痴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脑蛋白物;对照组30例患者,仅给予常规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精神行为情绪、日常活动、运动功能和并发症等评分均有显著变化,治疗前后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精神行为情绪、日常活动、运动功能和并发症等评分情况较治疗前变化明显,对照组变化不明显,两种治疗方法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结论注射用脑蛋白物治疗帕金森病痴呆临床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 帕金森病痴呆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脑蛋白物片对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理,以求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药物。方法选择2008年10月~2010年9月符合脑梗死恢复期诊断标准的患者92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治疗组给予改善脑细胞代谢药物脑蛋白物片,对照组对照组不给予此类药物,疗程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及体征的变化,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46例中,基本痊愈6例,显著进步22例,进步13例,总有效41例,占89.1%;对照组46例中,基本痊愈2例,显著进步17例,进步11例,总有效30例,占65.2%;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脑蛋白物片能明显提高脑梗死恢复期疗效,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从而减少了致残率。

  • 标签: 脑蛋白水解物片 脑梗死恢复期
  • 简介:液化异常或粘稠度增高的不育患者精浆蛋白酶活力为540~852U/L,其中20例精浆液化正常组测得精浆蛋白酶活力为1326~2628U/L,精浆蛋白酶为2286U/L

  • 标签: 亮蓝显色 显色法测定 法测定精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脑蛋白物治疗帕金森病痴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5月收治的帕金森痴呆症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方法予以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脑蛋白物治疗,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痴呆严重程度临床评定量表(WMS)及MMSE量表评分,对临床疗效加以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WMS及MMSE量表评分依次为(71.45±2.41)分和(23.47±2.46)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指标的组间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实施注射用脑蛋白物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脑蛋白水解物 帕金森 效果显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蛋白物(cerebroprotein hydrolysate, CH)-Ⅰ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CH-Ⅰ干预组和脑活素(cerebrolysin, CBL)阳性对照组。应用线栓法短暂性闭塞左侧大脑中动脉建立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CH-Ⅰ组和CBL组在再灌注0、3、6和12 h腹腔注射CH-Ⅰ和CBL,剂量均为20 mg/kg;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注射同体积生理盐水。在再灌注后24 h,应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 mNSS)检测大鼠行为功能变化,TTC染色检测脑梗死体积,Nissl染色观察缺血皮质区神经细胞形态结构,TUNEL染色检测缺血皮质区神经元凋亡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缺血皮质区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hosphorylated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pERK)1/2、磷酸化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phosphorylated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ERK kinase, pMEK)1/2、磷酸化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hosphorylated cAMP response element-binding protein, pCREB)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表达的变化。结果再灌注后24 h,模型组mNSS评分及脑梗死体积显著高于和大于假手术组(P均<0.001);CH-Ⅰ组和CBL组mNSS评分及脑梗死体积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均<0.05),但CH-Ⅰ组与CBL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issl染色和TUNEL染色显示,CH-Ⅰ组变性细胞指数和凋亡细胞指数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均<0.01),但与CBL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蛋白质印迹分析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缺血皮质区pMEK1/2、pERK1/2和pCREB表达显著增强,BDNF表达显著减弱(P<0.05);与模型组比较,CH-Ⅰ组pMEK1/2、pERK1/2和pCREB表达显著降低(P均<0.05),BDNF表达显著增高(P<0.05)。结论CH-Ⅰ能缩小脑梗死体积和改善神经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MEK-ERK-CREB通路以及增强BDNF表达相关。

  • 标签: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组织提取物 细胞凋亡 MAP激酶信号系统 神经保护药 疾病模型,动物 大鼠 脑蛋白水解物-I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蛋白物联合银杏达莫对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60例确诊为突发性耳聋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均采用脑蛋白物治疗。观察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疗程为15天,每3天复查1次纯音测听。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观察组痊愈率、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蛋白物联合银杏达莫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突发性耳聋 脑蛋白水解物 银杏达莫
  • 简介:摘要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脑梗死是脑血管疾病的最常见类型,约占全部脑血管疾病的70%,致残率、致死率及发病率较高。在我国基层医院,溶栓治疗普及率不高的情况下,为不能溶栓治疗的患者,探求合理的治疗方案。通过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6月用纤溶酶注射液与注射用脑蛋白物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发病在6h—72h内),疗效较显著,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纤溶酶 脑蛋白水解物 急性脑梗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滴注注射用脑蛋白物过敏反应发生的机理及其特点,并研究出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方法检索注射用脑蛋白物不良反应相关文献和报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脑蛋白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最大特点是女性出现概率高于男性,主要症状为胸闷、呼吸不畅、胃部不适、荨麻疹等。结论临床上在使用注射用脑蛋白物时应密切观察其反应,以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及时处理。

  • 标签: 脑蛋白水解物 过敏反应 护理
  • 简介:病例:患者,女,55岁。2009年3月24日因“颜面皮肤麻木3月余,伴头痛、头晕、耳鸣”到医院就诊。诊断为:脑供血不足引起的神经性耳鸣,遂予尼美舒利、维生素B1、卡马西平及尼莫地平口服治疗。因症状未改善于,3月29日又到医院就诊,诊断未变,停用上述各药,另予复方毗拉西坦脑蛋白物片(商品名:康脑灵;批号:20080501),每日3次,每次3片;

  • 标签: 脑蛋白水解物 复方吡拉西坦 过敏反应 神经性耳鸣 医院就诊 脑供血不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蛋白物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老年帕金森病的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7月至2021年11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老年帕金森病患者98例,依据用药方案分为单一组(49例)与联合组(49例)。单一组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联合组在单一组基础上加用脑蛋白物。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的第二分量表(UPDRS Ⅱ)评分及Hoehn-Yahr(H-Y)分级、认知功能评分。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3.88%(46/49),高于单一组的77.56%(38/49),P<0.05。治疗后,联合组UPDRSⅡ评分及H-Y分级、MDA水平均低于单一组(P均<0.05),联合组SOD水平、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单一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12%,3/49)与单一组(10.20%,5/49)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蛋白物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老年帕金森病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氧化应激水平,帮助病情转归,提高认知功能,且用药安全。

  • 标签: 帕金森病 还原型谷胱甘肽 脑蛋白水解物 氧化应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药物联合治疗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以提高患者康复率,减少致残率。方法我们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接诊收住的196例脑血管病病人,经过筛选后选择了120例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常规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芪龙胶囊联合脑蛋白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龙胶囊联合脑蛋白物治疗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有效提高了患者的康复率和生活质量。

  • 标签: 芪龙胶囊 脑蛋白水解物 脑血管病 意识障碍 肢体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曲克芦丁脑蛋白物注射液联合激素治疗急性CO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DEACMP患者64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克芦丁脑蛋白物注射液和激素,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用HDS量表作智能评分。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效率及HDS评分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曲克芦丁脑蛋白物注射液联合激素对治疗DEACMP有效。

  • 标签: 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 激素 DEAC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