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血液患者的临床护理和临床效应。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到2013年收治的200例血液患者,对住院期间对患者进行的临床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总结。结果两组患者均存在恐惧、焦虑、愤怒、依赖的心理情况,对观察组患者的心理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和饮食护理,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疾病缓解情况为80.00%,对照组为41.00%,两组有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结论对血液患者进行饮食和心理上的护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血液病 临床护理 临床效应
  • 简介:自噬是近年来很热门的研究领域,是真核细胞受饥饿、低氧和药物处理等代谢压力下,通过自身降解,获得能量的一种生理过程,研究表明其与恶性血液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目前关于自噬与恶性血液之间关系的研究尚存在模糊及矛盾的问题.适宜的治疗方法,应当选择性的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而同时对正常细胞无损伤.因此在探讨自噬在恶性血液治疗过程中的作用,如何选择靶向的自噬相关治疗策略亦尤为重要.本文对自噬的发生发展、自噬与恶性血液的关系以及自噬在恶性血液中的可能作用机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 标签: 自噬 恶性血液病 作用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对恶性血液患者医院真菌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间收治的130例恶性血液患者的临床资料,调查分析与医院真菌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130例恶性血液患者中,属于医院真菌感染发病的有22例,感染率为16.92%,感染部位主要在肺部、胃肠道、泌尿道、口腔等,感染患者具有大量化疗、老年、粒细胞缺乏等共同点。结论恶性血液患者医院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多样化,需要根据其相关因素采取措施进行预防与治疗,降低医院真菌感染率。

  • 标签: 恶性血液病 真菌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护理干预,保证极度低下血小板患者行锁骨下深静脉置管(PICC)的安全。方法术前做好预防出血的充分准备如术前讨论、穿刺部位评估,术前输注血小板、术中严密观察患者反应,操作者动作迅速敏捷。轻柔,避免反复穿刺,术后局部用凝血酶及透明敷贴固定后再用弹力绷带加压固定,并遵医嘱在输注同型机采血小板1各单位成人治疗量(2.5×1011/袋);用正压接头连接导管,生理盐水封管。结果7例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出血,血肿等并发症。结论极度低下血小板患者,只要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护理干预,行深静脉置管其安全性也能得到保证。

  • 标签: 血小板 深静脉置管(PICC) 出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采取中药坐浴在血液患者肛周感染中的效果。方法将有不同程度肛周感染的住院血液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行中药熏蒸坐浴,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行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方法,观察两组患者肛周感染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肛周感染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熏蒸坐浴实施后提高了血液病人肛周脓肿治愈效果及减轻了肛周感染患者的症状,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减少了因肛周感染而致的相关费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 标签: 中药坐浴 肛周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血液患者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原因及其预防对策。方法选取200例血液患者根,观察共1006例次的单次采血小板输注状况及治疗效果。结果AL组血小板输注有效率为66.5%,AA组72.1%,ITP组51.5%,三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AL、AA组未发热组其输注有效率显著高于发热组(P<0.05);AL组脾脏肿大组与无肿大组、DIC组与无DIC组其输注有效率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O.05);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组输注有效率53.0%显著高于骨髓移植组38.5%(P<0.05)。结论血液患者血小板输注无效原因较为复杂多余,输注时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血小板计数及出血量进行综合性分析,避免发生输注无效。

  • 标签: 血液病 血小板 输注无效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伏立康唑治疗血液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5月收治的70例血液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给予所有患者伏立康唑,观察血液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疗效和安全性以及不良反应。结果70例患者中,21例治愈,33例显效,8例进步,2例无效,总效率为77.1%。单因素显示延长伏立康唑治疗疗程和患者基础病稳定,经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显著。70例可评价病例中,有8例患者出现伏立康唑相关AE,不良反应率为11.4%。2例视物模糊,4例肝功能损害,7例低钾。结论伏立康唑治疗血液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具有广谱抗菌功效,不良反应小且所引发的不良反应大多数患者能够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血液病 侵袭性真菌感染 伏立康唑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恶性血液并发真菌败血症的临床特点,探讨真菌败血症的防治措施。方法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2月恶性血液合并真菌败血症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6例急性白血病,1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例淋巴浆细胞淋巴瘤。致病菌分别为4例热带念珠菌,2例白色念珠菌,1例近平滑假丝酵母菌,1例新型隐球菌。6例患者死于真菌败血症,1例死于白血病复发,1例治愈。结论本组患者主要为化疗后粒缺患者,致病菌主要为热带念珠菌,早期明确诊断及积极有效的治疗可降低死亡率。

  • 标签: 真菌败血症 恶性血液病 中性粒细胞缺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序贯口服伏立康唑治疗血液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间来本院就诊的血液患者36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首次静脉注射伏立康唑的剂量不同而回顾性的分为两组,每组18例患者。第1组患者首次静脉注射伏立康唑的剂量为6mg/kg,每天注射2次。第2组患者首次静脉注射伏立康唑的剂量4mg/kg,每天注射3次。两组均在静脉注射后第5天序贯口服伏立康唑。在疗程结束后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并在疗程结束后观察和了解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显示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第2组痊愈的例数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而显效、有效和无效的例数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第2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例数稍多于第1组患者。结论静脉序贯口服伏立康唑对血液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伏立康唑 侵袭性真菌感染 血液病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危重患者的生命质量,通过消除或减轻病痛与其他生理症状,排解心理问题和精神烦恐,令病人内心宁静地面对死亡。方法评估危重患者各方面的需求,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护理人员为危重患者提供临终前的人文关怀,患者能安详并有尊严的离开人世。结论临终关怀对危重患者非常有意义,而且不仅针对患者,也要面向家属。

  • 标签: 危重患者 临终关怀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液透析在危重急性肾功能衰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2011年12月到2013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危重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20例,按照随机数表的方法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10例,两组患者均在入院后给予基础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血液透析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死亡率为10.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0.0%,死亡率为30.0%,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且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液透析应用于危重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血液透析 危重急性 肾功能衰竭 临床疗效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现代医学模式已由简单的生理需求发展到生物—心里的医学模式,更要求护士能够采用先进的理念来满足病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双重需求,并起到良好的治疗性沟通作用。方法心理护理已变成必不可少的护理方案,尤其对于危重症的患者,身体的创伤和疾病的折磨已经令他们苦不堪言,再加上环境等特殊原因也可导致患者心理负担及病情的加重。结果因此,心理护理是极为重要的。照顾危重症的患者也要因人而异,有的患者会因为突然病重而出现愤怒、否认、焦虑不安,还有的患者因为身在监护室的缘故而抑郁绝望,心理承受能力差,依赖心强,对此,我们应达成共同的目标,根据不同类型的患者,应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达到有效的心理支持和情感交流,既可以使患者获得慰藉,也可以减轻患者的孤独,增加安全感,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 标签: 危重症 沟通技巧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使患者能坦然面对并规范的进行血液透析,提高生活质量,并延长生命。方法对44例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透析中、透析后进行宣教。结果健康教育后患者血液透析健康知识掌握有明显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增强,主动而积极地配合治疗和护理。结论护理人员对所有血液透析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增强了患者和家属的健康知识,提高了护士的素质,延长了患者的生命。

  • 标签: 血液透析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的护理措施,为提高机械通气效果,减少呼吸机并发症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ICU收治的20例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人工气道进行针对性护理。结果20例机械通气患者,经专业的人工气道护理后,16例成功恢复呼吸功能,拔出气管插管转入普通病房;2例并发肺部感染,经治疗后转出ICU,2例系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对人工气道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呼吸机引发的并发症,提高一次通气效果,理由早日解除人工气道。

  • 标签: ICU 机械通气 人工气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抢救危重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整理收集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妇产科实施抢救危重患者125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妇产科危重患者125例中,有87例为产科患者,包括28例初产妇,占32.18%,59例经产妇,占67.82%,38例妇科患者;97例出血性疾病患者,失血性休克患者28例,所有患者均抢救成功。结论妇产科抢救原因主要有妊娠期高血压、羊水栓塞、感染性疾病、卵巢肿瘤蒂扭转、妊娠合并心脏病、出血,抢救要及时,并对症处理,能够有效的降低死亡率,提高临床抢救效果。

  • 标签: 妊娠高血压 妇产科出血 妊娠合并心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了PICCO在危重患者的临床应用与护理管理经验。PICCO是一种损伤小、低危险、精准、连续监测心排血量的技术。医护人员可根据PICCO仪监测结果,运用晶体、胶体和利尿剂对病人进行液体管理,运用血管活性药物调整病人心功能,使其维持正常水平。加强PICCO的护理管理对于正确建立患者的血流动力/容量管理决策、控制感染及预防并发症十分重要。同时认为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PICCO监测参数的临床意义,具有扎实的技能和专业知识,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重在分析,能正确的识别伪信息,从而使得监护工作更安全有效、更有意义。

  • 标签: 危重症患者 PICCO 血流动力学 监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析(HD)治疗中毒患者的效果及护理。方法15例中毒患者在内科治疗基础上,采用HP联合HD治疗及护理。结果治愈出院14人,死亡1人。成功率93.3%无任何后遗症。结论中毒患者除内科综合治疗外尽早应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是中毒患者的关健。

  • 标签: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中毒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