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对于缺血性脑卒中疾病的意义。方法本文调查对象选我院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将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其病情轻重不同分为三组,即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并同期在健康体检者随机抽取100人作为对照组;随后利用临床检测方法检测200例研究对象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值,进而评价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对于缺血性脑卒中疾病的诊断价值。结果四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值两两比较时,重度缺血性脑卒中组患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值高于中度组,中度组高于轻度组,轻度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较高,因此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可作为缺血性脑卒中疾病的初步诊断指标,可用于早期发现疾病征象,对于缺血性脑卒中疾病的诊断意义重大。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检测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的临床价值,为临床疾病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83例设为实验组,按照疾病发作时间分为早期组(0~6h)49例和中晚期组(>6h)34例,选择同期进行体检且结果健康的50人设为对照组,均进行缺血修饰白蛋白检测,并同时检测心肌功能常规检测项目心电图,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实验各组患者的缺血修饰白蛋白浓度水平比对照组的呈现明显升高(p<0.05);阳性检出率分析可见,实验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均超过80.0%,早期组患者检测缺血修饰白蛋白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心电图检测结果(p<0.05),而中晚期组二者没有明显差异(p>0.05);以临床诊断结果为金标准,缺血修饰白蛋白检测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的KAPPA一致性检测结果为0.87。结论缺血修饰白蛋白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较好的灵敏度,且与临床诊断结果的符合性较好。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缺血修饰白蛋白 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和C-反应蛋白(CRP)的动态监测,探讨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4例(观察组)与非脑卒中患者84例(对照组)。入院后1、2、7、14d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测其血清IRI和CRP水平。结果观察组发病1、2d的血清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发病1、2、7、14d的血清IRI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中度、重度患者发病1、2、7d血清CRP均高于轻度患者(均P<0.05);中度、重度患者发病1、2、7、14d的血清IRI均高于轻度患者(均P<0.05)。结论血清CRP与IRI均可作为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血清IRI可作为长期的监测指标,优于血清CRP。

  • 标签: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IRI CRP 动态监测 临床意义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6-0007-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对卒中后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发病时间均在72小时之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记录入院时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血清hs-CRP水平,根据患者hs-CRP的水平进行三分位分组分为低hs-CRP组,中hs-CRP组以及高hs-CRP组,在发病后第90天进行电话随访,对患者的功能障碍评价采用mRS评分(modifledRankinscale),将mRS评分大于2的患者作为预后不良事件,比较各组患者的预后,并分析不同hs-CRP水平与不良预后事件发生风险的关系,从而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病后72小时内hs-CRP水平对短期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超敏 C-反应蛋白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部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与血清CRP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60名从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缺血性卒中患者,通过彩色多普勒检测,按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分为观察组(伴易损斑块)、对照组(伴稳定斑块或不伴斑块1-3),动态观察斑块情况、血清CRP4,比较分析部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相关因素.结果易损斑块与血清CRP的关系1d、7d、15d观察组CRP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1、P<0.05),30d、90d观察组CRP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病例血清CRP在15天内与易损斑块相关.经治疗后部分易损斑块可转化为稳定斑块,如表2.2,符合血清CRP在急性期(15天)与易损斑块相关,经治疗后,易损斑块可趋向稳定,转化为稳定斑块,与CRP无相关性.结论部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稳定性与CRP相关.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血清CRP;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correlationstudyofcarotidarteryplaquestabilityandserumCRPinpatientswithischemicstrokeYuweiXu1,2WenzhenHe3(1.MedicalCollegeofShantouUniversity,Shantou,Guangdong515063;2.ChaozhouPeople’sHospitalofGuangdong,Chaozhou,Guangdong521000;3.HospitalofMedicalCollegeofShantouUniversity,Shantou,Guangdong515041)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correlationbetweencarotidarteryplaquestabilityandserumCRPinpatientswithischemicstrokeMethods60patientswithischemicstrokewererandomlyselectedfromJanuary2013toJanuary2015inourneurologicalinpatientdepartment.UsingcolordopplertodetectthestabiliGtyofcarotidplaques,thepatientsweredividedintoobservationgroup(withvulnerableplaques)andthecontrolgroup(withstableplaquesorwithoutplaques1-3),andthenthechangingplaquesstabilityandserumCRP4wererecordedandanalyzed.ResultsthecorrelationbetweenvulnerableplaquesandserGumCRPon1d,7d,15d,theCRPlevelofobservationgroupwasobviouslyhigherthanthatofcontrolgroup(P<0.01、P<0.01、P<0.05),on30dand90dTherewasnosignificantdifferencebetweentwogroups(P>0.05).TheserumCRPisassociatedwithvulnerableplaquesinthefirst15days.Aftertreatmentwhenthevulnerableplaqueswereconvertedintostableplaquesandthere'snocorrelationwithCRPanymore.ConclusionthecarotidarteryplaquestabilityisassociatedwithseKreuymwoCrRdsPinpatientswithischemicstroke.Ischemicstroke;SerumCRP;Carotidatheroscleroticvulnerableplaques中图分类号R7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059-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与母亲怀孕年龄及血清中hmgb1水平相关性,并对其进行相关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新生儿科住院患者60例为实验组,同期60例正常新生儿为对照组.分别采用ELISA法测定60例HIE患儿及60例正常新生儿血HMGB1水平,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新生儿的母亲怀孕平均年龄较大,高龄产妇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t=3.01,p<0.05),健康状况与对照组新生儿的母亲相比有显著差异;出生后2h内实验组各种程度HIE患儿(重、中、轻)的血清hmgb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8.12,32.01,74.50,P均<0.001),且病情越严重,hmgb1在血清中的含量越高.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与母亲怀孕年龄及血清中hmgb1水平相关,母亲怀孕年龄越大越易导致HIE,而hmgb1与新生儿体内炎症反应相关,可以作为临床检测HIE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怀孕年龄;hmgb1中图分类号R7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312-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缺血修饰白蛋白{IMA}是较好的生化标志物,在缺血性脑卒中表达升高。本文就近年来IMA在缺血性脑卒中领域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缺血修饰白蛋白 缺血性脑卒中
  • 简介:目的探讨重症肢体缺血(CLI)缺血性溃疡患者影像资料中膝下动脉病变的分布特点及侧支循环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间成功实施angiosome概念指导下膝下动脉血运重建的152例(152条患肢)CLI缺血性溃疡患者的术前膝下动脉造影影像学资料,糖尿病组患者106例和非糖尿病组46例,对两组患者膝下动脉病变受累数量、缺血溃疡区域angiosome位置分布、膝下动脉侧支循环状况以及足部动脉弓的情况进行统计。结果CLI缺血性溃疡患者溃疡高发于足底外侧支动脉angiosome(P〈0.05)。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间溃疡分布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膝下动脉受累数多于非糖尿病组(P〈0.05),血管受累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膝下动脉PA受累率(69.8%)低于ATA(89.6%)和PTA(9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糖尿病组膝下动脉PA受累率(56.5%)低于ATA(80.0%)和PTA(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膝下动脉多支受累高于单支受累(P〈0.05)。糖尿病组3支小腿动脉病变多于非糖尿病组(P〈0.05);非糖尿病组1支小腿病变多于糖尿病组(P〈0.05)。糖尿病组足部动脉受累数多于非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足部动脉受累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膝下动脉Jenali侧支评分Jenali0级糖尿病组少于非糖尿病组(P〈0.05),Jenali3级糖尿病组明显多于非糖尿病组(P〈0.05)。CLI缺血性溃疡患者腓动脉前穿支-胫前或胫后动脉连接出现率最高(P〈0.05)。糖尿病组腓动脉前穿支-胫前或胫后动脉连接出现率低于非糖尿病组(P〈0.05),其它动脉连接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LI缺血性溃疡合并糖尿病患者较非糖尿病患者膝下动脉受累更为严重,侧支循环建立差;溃疡分布�

  • 标签: 重症肢体缺血 缺血性溃疡 糖尿病 膝下动脉
  • 简介: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常存在于肝切除、肝移植术和休克中,可造成肝脏功能的损害。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包括冷缺血损伤、热缺血损伤和再灌注损伤等。肝再灌注损伤又包括肝早期缺血再灌注损伤(再灌注6h内,主要在前2h内)和肝晚期再灌注损伤(再灌注6h以后,主要在18-24h[1-3]。

  • 标签: 缺血再灌注损伤 损伤机制 肝脏 肝移植
  • 简介:背景:虽然目前已有一些研究表明远隔缺血后处理可以发挥神经保护作用,但是具体的机制尚不明了。目的:探讨远隔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并进行远隔缺血后处理,同时设假手术组和缺血再灌注组作对照。于缺血再灌注24h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检测梗死体积及脑含水量;RT-PCR检测缺血周围区脑组织内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RNA表达情况;Westernblot检测Bcl-2和Bax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远隔缺血后处理组神经功能评分有所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梗死范围和脑组织含水量显著降低(P〈0.05)。远隔缺血后处理组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大鼠缺血周围区脑组织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RNA和Bax蛋白表达降低(P〈0.05),Bcl-2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果证

  • 标签: 信号影响 再灌注 后处理脑缺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缺血性冠心病的最佳最经济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在2009年11月—2013年1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135例缺血性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其中选取了常见的缺血性冠心病选择96例有S—T段压低缺血性心肌病人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500ml加硝酸甘油注射液10mg治疗,根据心电图的改变将S—T段压低缺血性冠心病设置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疗效进行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病人治疗结束后,病人的临床症状都有所好转或症状消失,但治疗组的效果显著,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经过统计学处理p<0.05,说明低分子右旋糖酐加硝酸甘油注射液治疗S—T段压低缺血性心肌病有较好的疗效。结论低分子右旋糖酐加硝酸甘油注射液治疗S—T段压低缺血性心肌病,药品价廉,效果可靠可行。

  • 标签: 低分子右旋糖酐 硝酸甘油 S&mdash T段压低 缺血性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研究中医综合治疗缺血中风的临床疗效,为增强治疗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期间在我院入院进行缺血中风治疗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观察对象,并随机将7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6例,观察组利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法,对照组则用西医综合治疗方法,两组均持续28d,且28d为一个疗程,然后对两组患者经过治疗一个疗程后的生活质量指数(QLI)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的变化进行观察和对比,进而完成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和生活质量指数的变化情况均要好于对照组,两组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结论中医综合治疗缺血中风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具有广泛应用的可行性。

  • 标签: 缺血中风 中医综合治疗 回顾性分析
  • 简介:缺血性卒中占全部卒中的60%-80%。缺血性卒中体外模型的建立和应用对揭示其发病机制及探索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分别从神经元、胶质细胞、内皮细胞、血脑屏障、血管神经单元等角度建立起可靠的研究缺血性卒中的研究平台。本文对各种缺血性卒中的体外模型的制备方案及应用方法的最新进展展开综述,为缺血性卒中的研究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方法选择。

  • 标签: 缺血性卒中 体外模型
  • 简介:本文旨在分析白芷镇痛的主要化学成分。大鼠足底注射甲醛致痛造模,腹腔灌注白芷精油和水煎液高、中、低剂量组,观察各组大鼠疼痛反应,然后腹主动脉取血,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大鼠血清。结果显示:白芷水煎液低剂量组镇痛不明显外,其余各组对模型大鼠都有镇痛作用。24.941、25.755、29.854、32.761和33.928min的色谱峰是各组模型大鼠血清的公共峰,它们来自白芷精油和水煎液吲。白芷镇痛成分可能是色谱峰24.941、25.755、29.854、32.761和33.928min所示化合物,及其一些微量成分和代谢产物。

  • 标签: 精油 水煎液 血清 高效液相色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