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佚名
  • 学科: 艺术
  • 创建时间:2019-09-18
  • 简介:现代艺术是为形式而形式,这就是西方现代艺术,  三、后现代艺术的出现反对现代艺术的力量是在1960年代未出现的

  • 标签: 后现代艺术 艺术起源 西方后现代
  • 简介:陈世雄在《艺苑》(2008/12)上发表了文章:《从现代后现代——战后西方戏剧的转向》。文章认为,“后现代”并不意味着与“现代”截然分开,它“无疑是现代的一部分”,意味着“从以前的方向转到新的方向”。人们不得不用“后现代”这个词是因为找不到一个更确切的词来取代它。

  • 标签: 后现代转向 西方戏剧 战后 “后现代” “现代” 文章
  • 简介:后现代西方伦理学代表西方伦理学史流变的最新动态,它对现代西方伦理学的超越既有突破后者的道德关怀和道德文化精神的一面,也有修正其伦理学方法论的一面。极端的后现代西方伦理学以批评和否定现代性和现代西方伦理学为主要品格,它侧重于否定和摧毁现代西方伦理学体系。温和的后现代西方伦理学以修正现代性和现代西方伦理学为主要品格,它试图重新确立西方伦理学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地位。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后现代西方伦理学必须兼有“批判性”和“建设性”这两翼。

  • 标签: 后现代伦理学 极端的后现代西方伦理学 温和的后现代西方伦理学
  • 简介:本文认为,对西方后现代管理应作具体分析,它们是以不同方式探究或表现当代西方的企业组织与文化特征,并揭示了西方管理的现代性、管理的现代化发展模式的内在矛盾与种种消极后果,这对我们是有认识价值与借鉴意义的。

  • 标签: 理论研究 后现代管理 特点
  • 简介:后现代证据理论的基础是探寻真相的具象图景.它是以彻底颠覆现代性的一切的姿态来突出自身意义的.后现代证据理论为证据理论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并以此为根基建构了自己的框架,它采用了一种不同于传统认识论的态度和方法来对待问题,是与传统的证明观念相反的一种理念,甚至是对传统方式的扬弃.

  • 标签: 西方 后现代 现代 证据 真相 理性主义
  • 简介:当下译界,后现代解构之风日盛,"延异"、"撒播"、"能指"不绝于耳。本文试图从表意汉字不随语音变化而变化的属性以及汉语文化的共时态特点出发,对汉英两种语言文字的本质特征进行对比,从而论证:在汉字语境下,后现代解构主义对翻译的"忠实"标准与文学翻译本身之解构纯属无稽。

  • 标签: 表意文字 表音文字 解构 文学翻译
  • 简介:十多年前,本人曾写过一篇题为《现代艺术与后现代艺术的区别和分界》的短文(城《美术观察》杂志2001年第5期),此文虽然阐述了现代后现代艺术的特征,却未论及二者时间上的划分,而且,当时“后现代主义”被中国艺术界所热捧,“当代艺术”这个概念尚不清晰,也不像今天这么流行。由于西方现代后现代和当代艺术的时间划分及其差异始终是我国学术界尚不明了但又需要厘清的问题,因此,笔营在上述文章的基础上,扩大论述范围,以西方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为参照,进一步谈谈对这些问题的认识。

  • 标签: 后现代艺术 西方学术界 当代艺术 “后现代主义” 《美术观察》 时间划分
  • 简介:本文从西方后现代音乐的形成和艺术特点来说明西方后现代音乐的基本现象,为当代中国大学生欣赏西方后现代音乐提供一个平台.

  • 标签: 西方后现代音乐 艺术特点 音乐欣赏
  • 简介:摘要20世纪下半叶西方哲学发生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后现代主义的出现。虽然人们对后现代主义本身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的阶段,对这种哲学观念的评价还难以取得一致的意见,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后现代主义哲学为人们带来的不仅是一种具有颠覆性的观念,更有意义的是促使人们对以往传统的重新反思,由此形成了对现代和当代哲学形态的重新定位。如果我们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来看西方哲学在20世纪走过的历程,我们或许会发现一些以前未能看到的东西。在这里,我们就试图按照后现代的思路,把20世纪的西方哲学发展分作现代、当代和后现代这样三个阶段(这当然不是物理时间上的划分),把它们的主要特征分别描述为张扬理性、关注现实和重塑启蒙。

  • 标签: 西方哲学 后现代 形态
  • 简介:"后现代主义"与70年代、80年代西方艺术设计"后现代主义"是目前中国学术界引起热烈争论的问题。什么是"后现代主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作为一种设计思潮,"后现代主义"的概念最早在建筑领域里使用,当美国圣路易斯城的普鲁伊特-埃戈住宅区在1972年7月15日被炸毁时,像查尔

  • 标签: 后现代主义设计 现代主义艺术 艺术设计 查尔斯·詹克斯 西方社会 建筑设计
  • 作者: 佚名
  • 学科: 艺术
  • 创建时间:2019-08-04
  • 简介:文学虚构理论真正成熟的阶段是在现代主义时期。在这一时期,众多的文论家和美学家开始更多地从作品的层面去思考文学虚构问题。他们把虚构视为作品获得文学性的根据,虚构也因此具有了本体论意义。而到了后现代主义时期,在那种消解一切,包括文学与非文学、虚构与现实的状况下,现代主义时期的文学虚构理论的存在依据也就从根本上被否定了,文学虚构一词开始失去了它独立的内涵,变得无法进行界定了,文学虚构自身因此被消解了。

  • 标签: 虚构 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
  • 简介:与"新现代主义"一样,"解构主义"也是80年代以来西方设计家所进行的新的探索。"解构主义"设计家一方而看到了现代主义设计所面临的巨大危机,但是对于日益泛滥、越来越被市场所支配的"廉价的商业风格"的后现代主义设计又表现出极大的不满。他们接受"解构主义"哲学的影响,力图颠覆"结构主义"哲学,破坏和分解"结构

  • 标签: 解构主义 结构主义 后现代主义哲学 艺术设计 后现代主义设计 新现代主义
  • 简介:地图史研究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在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下,20世纪八九十年代很快就发生了转向。其中,哈利(JohnBrainHarley)、大卫·特布尔(DavidTurnbull)、克里斯蒂安·雅克布(ChristianJacob)是地图史研究转向中展开系统理论阐述的代表性学者。尤其是哈利成就卓著,他关于地图史的理论阐述被称之为地图史哲学,而以他为核心的学者群为地图史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影响深远。他们对地图史研究理论的阐释有着内在的一致性,都强调了对地图的重新定义,地图与其所处的社会的关系,地图与知识、权力的关系。在理论发展的推动下,地图史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蓬勃发展。首先,传统的实证主义专题在继续发展的同时,吸收新的思路与方法,不断深化;其次地图史不再只是地图史本身:地图史同时也呈现历史,而地图更被用来构建历史。第三,也是极为重要的,从权力、资本、知识关联性角度,讨论地图史与地理空间的相互创造过程。第四,地图装饰和女性主义等其他地图史专题研究,同样引人注目。

  • 标签: 西方 地图史 地图史哲学 后现代转向
  • 简介:西方后现代主义绘画与现代主义绘画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关系,在绘画中表现为创新与继承的辩证关系.对这种关系的探讨,有助于我们理清对现代主义绘画与后现代主义绘画关系的含糊不清的认识,并准确把握西方当代艺术的发展脉络.

  • 标签: 现代主义绘画 关系 后现代主义 绘画 西方国家 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