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竹山历来颇有争议;朱彝尊以为竹山源出白石,陈廷焯则以为竹山乃稼轩附庸。事实上,竹山既非姜流,亦非辛派,而是融两家之长,自成风格。通过对《竹山》三方面内容所表现出的独特艺术风格的探讨,以期对竹山作出全面准确的把握。

  • 标签: 蒋捷 《竹山词》 风格 文学评论
  • 简介:本文认为苏的风格不只是今之所谓的豪放,而是一曰豪放,二曰旷达,三曰婉约,且以旷达为主要特色,从而呈现出多样化的全新的风貌。我们既要看到其豪放、旷达的开创意义和旷达的主导地位,也不能忽略其婉约的革新成就。

  • 标签: 苏轼 词风 豪放 旷达 婉约
  • 简介:【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倾听的故事有一首好听的萨克斯,名叫《春风》。每当悠扬的旋律响起,心便如海一样宁静。我仿佛看到阳光像流水一样从天边缓缓流过,看到露珠从花瓣上优雅地坠落,看到星星一样的梨花在春风中欢笑。原来,是有颜色的。

  • 标签: 《凉州词》 《风》 《春风》 萨克斯 李峤 故事
  • 简介:苏轼是北宋文坛的领袖,是豪放派的代表,已成定论。然而,对苏轼的现实主义进行系统论述的则为少见。本文就苏轼的人生轨迹从四个方面对其现实主叉作一初步探讨。

  • 标签: 苏轼 现实主义 词风
  • 简介:清代著名词评论家谢章铤认为“明末风雅首推陈大樽子龙”,这位明清鼎革之际的文学家身体力行着其政治理想与文学理想,使得其短暂的人生却甚是夺目。这位气吞山河,满腹豪情抗清复明的才情诗人同时也是一位典型的“当行本色”风格创作词家。陈子龙带领云间派,宗南唐北宋为学正统,并力复“统”以纠明淫哇俚俗之习。以甲中国变为界,陈氏从妍丽温软而进阶为柔中有骨,清丽幽雅,其学主张与作实践不仅肃清了明末的萎靡状况,并为清中兴打开了局面,是明代昙花最后一现,亦是新朝明珠光芒乍现。

  • 标签: 陈子龙 云间词派 词风 词学观
  • 简介:清初的浙西派是继云间派之后兴起的学流派。以朱彝尊为领袖的浙派,为革除明代词坛之弊端,推崇南宋姜张,提倡“清空”“醇雅”,以其鲜明的学主张和创作风气影响了整个词坛。其后,浙派骏骏日进,风靡天下,影响有清一代词坛。关于浙派之分期,学界一般认为浙西派可分为以朱彝尊为旗帜的前期、以厉鄂为宗匠的中期和以郭唐为殿军的后期①。然而,衡诸浙派发展的历史,其分期远非我们想象的这样简单明晰。尤其关于郭磨在浙派中的地位以及浙派后期的发展状况成为近来论者聚讼的焦点,甚至有学者指出郭摩本非浙派中人,只是后来常州派之蒋敦复出于批判的需要才将郭磨归于浙西派之统序②。那么,郭唐是否是浙派中人,抑或是为构建统序之需,被强行拉入浙派行列之中?即是浙派中人,真的像诸家所言至郭磨而后浙西派就日暮途穷了吗?郭唐在浙派史上的究竟处在什么样的地位,对浙派之发展传承有多大影响?本文拟对上述问题作简要之研讨,就正于大方之家。

  • 标签: 浙西词派 词论 词学流派 云间词派 “清空” 词学主张
  • 简介:李煜以南唐亡国(公元975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呈现出迥然不同的风格特点。他的后期更多地表现出一种顿宕哀婉的特色。

  • 标签: 李煜 后期 词风 探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巴蜀文化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地域文化,生于四川眉山的苏轼受这种文化的熏陶及影响很深。该地区在文化形成过程中能够不断吐故纳新,自我完善,从而在文学上表现出兼容并蓄、自出机杼的特点。另外,特殊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形成了其特有的浪漫主义气质。这些对苏轼开一代豪放都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

  • 标签: 巴蜀文化 苏轼 豪放词风
  • 简介:一般认为,豪放是由苏轼开创的。苏轼之所以能首开此风,是由文学自身的发展、社会文化和苏轼个人等综合原因造成的。所以,豪放的形成是一种必然的文学现象,而不是一种偶然。

  • 标签: 宋词 苏轼 豪放词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9-27
  • 简介:纳兰以风格凄婉、感伤而名昭后世,在当时词坛上别具一格。除去爱情、身世等原因,汉儒文化的影响时纳兰的形成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儒家“兼济天下”的理想与现实产生的冲突以及汉人诗歌传统的影响促成了他深蕴于心的悲剧心理.发之于就外化为悲凄衷惋的情调,形成了愁苦之音。

  • 标签: 凄婉 感伤 汉儒文化 影响
  • 简介:纳兰性德的作以真切自然、幽艳哀怨及雄浑悲慨的风格而著称,展现出人间的至性至情,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文章从纳兰性德的风格切入,认为纳兰性德个人的气质性格、生活环境、爱情不幸和文学传统的影响这几个方面是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 标签: 纳兰性德 风格 成因
  • 简介:苏轼与毛泽东在我国学发展史上具有典型意义.本文从其诗词意境的表现对二者的进行赏析与探究.苏轼重于'情'与'气'的模写与抒发,毛泽东在'情'与'气'中更多地突出'格'的映射,使作品富有更高的艺术境界.

  • 标签: 诗词意境 苏轼 毛泽东 词风 艺术境界
  • 简介:清代满族女词人顾太清的咏花伴随其终身,她笔下的海棠花、梅花代言了她美满的婚姻、一波三折的中年时代和淡泊的晚境,其不同时期所咏之花或娇媚动人、或潇洒自如、或深稳沉着。随着生活的涤荡,其作逐渐呈现出一般闺秀词人所没有的醇厚

  • 标签: 顾太清 咏花词 醇厚词风
  • 简介:综观上个世纪至今的毛滂研究,一般认为他创立了别具一格的,而对这种所具有的特点、内涵多语焉不详.毛滂豁达潇洒的情怀,超凡脱俗的气度等都酷肖苏轼的风貌,体现着苏的革新精神.当然,毛与苏也明显有所不同,他的多数词作表现出来的那种超绝尘网、追求个性自由的品性不应该轻易否定.

  • 标签: 毛滂 词风 文化意蕴 人品
  • 简介:"寿贾"在两宋"寿"的演变脉络中具有特殊的时代意涵,周密《齐东野语》从旁观者的角度"戏书"贾似道每岁八月征选寿、品第甲乙的风潮,嘲讽贾相将文艺视为点缀文雅生活、夸饰个人功勋的陪衬。由于贾似道的生平牵系着南宋中晚期的政治史,本文藉由分析"寿贾"所着意称颂的寿主特质,以此反映贾似道在各个时期的具体事迹;此外,文中将分别考稽翁孟寅、吴文英、刘克庄、宋自逊等献贾、寿贾之江湖客们与贾相交往的概况,讨论投献者如何基于各自的认知立场、创作动机,去诠释贾相的生平行谊,以达成其书写功能和目的;最后,指出贾似道(集团主人)与江湖客(投赠者)以"奖赏"和"谀颂"作为交换条件时,如同羔雁之具的作表现,经常罗列繁复的典故而形成夸张的装饰。

  • 标签: 寿词 贾似道 吴文英 刘克庄 江湖文人
  • 简介:况周颐是清末四大家之一,是公认的常州派的接力之人。世人一般是从怎样才是一首好词、如何能填好一首、历史上哪些词人是成功词人等三层面阐发理论的。在宋学的反照下,可侦破上述三层面的深度及内在性。还可从以下几方面论述“心”的真相及意义:(1)“心”产生的“不得已”特征;(2)心的静穆境界;(3)以清代学术为背景“心”所独陈的触景方式及所呈艳丽之情的学目的性等。

  • 标签: 重拙大 词心 常州词派 浙西词派 宋学 清儒
  • 简介:夏承焘在《天阁学日记》中记载了他点读集的评议和所见其他相关籍评点方面的资料。通过籍评点,可见他合四家为一家的学路径的初步构建,阐发黄庭坚、柳永俗间之同与苏辛派后继者间之异,揭示它特有的学理论价值。通过考察夏承焘有关籍评点信息,可以为今人整理、研究学评点提供帮助,并揭示夏氏对待不同集评点的不同态度,以彰显其学文献价值。

  • 标签: 夏承焘 词籍评点 词学理论价值 词学文献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