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引言1961年Lado所著的《语言测试》出版,标志着语言测试进入了科学时代。自此,语言测试界不仅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有关语言测试的著作也层出不穷。这些著作主要分为四类:第一类是专注于某一测试领域的研究成果,比如剑桥大学出版社于本世纪初出版的Alderson(2000),Read(2000),Weigle(2002),Buck(2001),Douglas(2000),Luoma(2004),Pupura(2004)等人的一套针对不同语言技巧测试研究的著作;

  • 标签: 语言测试 剑桥大学出版社 述评 研究成果 语言技巧 著作
  • 简介:通常我们说成犬的智商相当于六岁的孩童。从人类的角度讲,六岁的孩童已经有了一定的思维,具备一定的思考能力。在成年人的引导下,对文化知识能够进行正确的理解。所以,按照世界惯例六岁的孩子可以入学。

  • 标签: 人类语言 成年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语言环境中识字”是义务教育语文大纲中的一个新的要求,是识字教学的“基本法”。一般地理解,语言环境包括书面语言环境和口头语言环境两

  • 标签: 再理解 环境再 语言环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阐释了认知语境的语境观及其特点,分析了认知语境对于理解的作用及如何应用认知语境达到交际目的.

  • 标签: 认知语境 动态性 关联 推理
  • 简介:在口译活动中,对原语的接受和理解是起始阶段,也是最难以被观察考量的阶段。根据巴黎高等口笔译学院的观点,构成交际意图的正是言语意义的产生。本文运用心理语言学和认知科学等跨学科论点,提出意义集群理论和口译要求等式,以更好地认识从事适一古老而新兴的职业活动。

  • 标签: 原语接受 言语意义 意义集群理论 口译要求等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语言障碍儿童语言表达、语言理解能力,为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重要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3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儿童保健科确诊的60例表达性语言障碍儿童、60例感受性语言障碍儿童作为试验组,同期门诊就诊的70例全面发育迟缓儿童作为疾病对照组,同期门诊体检的64例发育筛查正常的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表达性语言障碍组男38例、女22例,年龄(29.13±4.99)个月;感受性语言障碍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31.67±9.33)个月;疾病对照组男45例、女25例,年龄(29.44±7.95)个月;正常对照组男43例、女21例,年龄(30.05±6.64)个月。采用《婴幼儿语言发育进程量表》对语言理解、表达能力进行评估,《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对神经心理发育进行评估。统计学分析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SNK-q检验、χ2检验。结果表达性语言障碍组表达性语言月龄、理解语言月龄、表达性语言分数、理解语言分数分别为(15.962±7.410)个月、(22.863±6.235)个月、(52.885±19.216)分、(78.205±17.100)分,感受性语言障碍组分别为(16.183±7.253)个月、(18.770±7.652)个月、(49.050±14.038)分、(58.043±12.050)分,与正常对照组[(35.939±11.127)个月、(35.908±11.211)个月、(117.804±22.277)分、(117.857±22.498)分]、疾病对照组[(11.461±5.360)个月、(12.506±3.321)个月、(37.640±10.732)分、(44.353±14.106)分]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表达性语言障碍组与感受性语言障碍组理解语言月龄、理解语言分数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表达性语言障碍组表达实际月龄差、理解实际月龄差、理解表达月龄差分别为(-13.172±4.225)个月、(-6.270±4.337)个月、(-5.622±5.274)个月,与正常对照组[(5.877±6.820)个月、(5.839±6.865)个月、(-0.188±1.053)个月]、疾病对照组[(-17.231±5.534)个月、(-16.866±7.317)个月、(-3.574±3.036)个月]、感受性语言障碍组[(-15.483±4.318)个月、(-12.897±4.048)个月、(-3.580±1.872)个月]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感受性语言障碍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在上述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感受性语言障碍组与疾病对照组理解实际月龄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表达性语言障碍和感受性语言障碍儿童的语言理解、表达能力均落后于正常对照组;表达实际月龄差、理解实际月龄差、理解表达月龄差对区分语言障碍类型有重要参考意义。

  • 标签: 表达性语言障碍 感受性语言障碍 语言理解 语言表达
  • 简介:数学语言是储存、传承和加工数学思想信息的一种工具,它是以符号表达为主的高度凝炼、抽象的专业语言.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最终要通过数学语言表示出来并获得理解、掌握、交流和应用.显然数学语言理解是基础,是前提.那么如何理解数学语言呢?数学语言有“悄悄话”要说一说.

  • 标签: 数学语言 思想信息 数学思想 数学知识 专业语言
  • 简介:[摘要 ]“图形语言” 是数学学习的对象,也是数学交流的工具。对于“图形语言”的认识,及如何运用“图形语言”,加深数学理解,本文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即:“图形语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教学中小学生“图形语言”培养的方法。以提供可借鉴的途径和素材。

  • 标签: [ ]图形语言 数学理解
  • 简介:自然语言理解的本质是知识工程。计算机完全可以不断逼近人类的语言交际能力。说话的目的是"以言行事",领会"交际意图"就是语言理解的终点。

  • 标签: 自然语言理解 语言仿生 思考
  • 简介:宝宝在18个月时,经常挂在嘴边的单词可能还只有20个左右,而到了21个月时,他突然能说出100多个单词。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因为在这个阶段里宝宝的语言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 标签: 语言智能 语言发展 婴幼儿 家庭教育
  • 简介:【镜头再现】请看《奇妙的克隆》的教学片段(以下简称“案例一”)。一、填表后分析克隆过程小黑板上给出表样,让学生看课文填表。研究讨论后,由一名学生在黑板上写出(仿宋体是学生填写的内容)。

  • 标签: 语言运用 课文 《奇妙的克隆》 教学片段 学生 仿宋体
  • 简介:本文试图以通俗易懂的笔触,来说明:在实现计算机自动处理维汉语的“人工智能”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什么问题?可供我们新疆研究“维汉语的计算机人工智能”及“计算机语言学”问题的专家、学者们作参考。

  • 标签: 计算机 人工智能 维语 哈语 汉语 翻译
  • 简介:抑制是一种对无关信息进行阻止和压抑的认知加工过程,是语言理解中不可缺少的认知机制。抑制现象发生在词汇、篇章和修辞性语言等多个层面,它影响语言理解过程。该文通过对抑制机制的认知阐释和作用分析,指出在语言教学中必须正确认识抑制机制,学生的培养和抑制能力,无疑将极大地促进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效率。

  • 标签: 抑制机制 认知机制 语言理解 策略
  • 简介:摘要让幼儿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积累。从而为有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奠定基础。理解记忆字、词、句、故事等;用绘画形式、游戏帮助理解

  • 标签: 理解 记忆 语言表达
  • 简介:要让小学生学会感受音乐,提高音乐理解力,就必须让学生先掌握和理解简单的音乐语言。就像小学生学写作文,必须要先掌握一定量的字、词、句一样。丰富的音乐语言能够表现生动的音乐形象,帮助学生比较准确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

  • 标签: 音乐理解力 “语言” 生理 导学 音乐语言 小学生
  • 简介:漆画艺术家的生存体验与生活经验决定了他们创作图式的形式和内容,他们以不同的主题和各自的言说方式反映着特定时代的视觉文化特征,表达着艺术家个人与现实对应的态度。

  • 标签: 图式 现代漆画 意境 材质 技法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绘本教学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语言理解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 2021年3月至 2022 年3月在我科治疗的60例经S-S语言发育迟缓检查法评估,符号形式与指示内容关系最低处于事物的基础概念2-3阶段,基础性过程检查结果最低处于1岁6个月-1岁8个月语言发育迟缓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加入绘本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语言理解能力的改变。结果:对照组及观察组在治疗后经过 S-S 语言发育迟缓检查法评估,符号形式与指示内容关系及基础性过程检查的结果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治疗后的结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绘本 语言发育迟缓 语言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