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应用前列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40例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A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前列治疗;B组为常规治疗组,予常规治疗。结果两组患者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均较治疗前好转,A组比B组更明显。结论应用前列可有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有助于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 贝前列素钠片 尿微量白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高血压肾病患者行前列治疗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对我院2012年6月—2013年7月收治的高血压肾病80例患者均行前列治疗,并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血压情况比治疗前有所好转,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指标(TG、TC、HDL-C、LDL-C)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24hmAlb显著降低,Ccr显著上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肾病患者行前列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贝前列素钠片 高血压肾病 效果
  • 简介:目的:慢性肾脏病患者在使用前列地尔或序贯使用前列治疗后的疗效观察。方法:筛查收住院的慢性肾脏病患者60例,均符合慢性肾脏病的临床诊断标准。入院后检测患者收缩压(Systolic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pressure,DBP)、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血肌酐(Creatinine,SCr)、血尿素氮(Bloodureanitrogen,BUN)、血胱抑C(CystatinC,CysC)、尿微量白蛋白(Urinemicroalbumin,UMA)、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filtrationrate,eGFR)、血小板(Platelets)、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time,PT)。入院后随机分为2组:前列地尔治疗组(n=30):给予前列地尔治疗10μg·天~(-1),治疗2w;序贯治疗组(n=30):静脉注射前列地尔10μg·天~(-1),2周后,给予前列一日三次,每次40μg,治疗2w,结束后随访复查上述指标。结果:治疗前基线比较,两组BMI、SBP、DBP、BUN、CysC、Scr、eGFR、UMA、Platelets、PT之间无明显区别(P〉0.05)。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前列地尔组和序贯治疗组自身治疗前后BUN、CysC、Scr、eGFR、UMA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与前列地尔组相比,序贯治疗组eGFR、UMA明显改善(P〈0.05)。结论:使用前列地尔治疗慢性肾脏病患者,能有效改善BUN、CysC、Scr、eGFR、UMA。使用前列序贯治疗后,对eGFR、UMA改善更明显,可有效的延缓了慢性肾脏病的发展。

  • 标签: 前列地尔 贝前列素钠片 慢性肾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前列地尔联合前列序贯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本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6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分组为单一组和联合组,单一组32例(前列地尔),联合组32例(前列地尔+前列序贯治疗),对比两种用药方法下的疗效。结果 联合组中患者肾小球过滤量较单一组明显提升,而血尿素氮以及血肌酐和胱抑较单一组有明显下降趋势,P<0.05.结论 前列地尔联合前列序贯治疗应用与临床后的疗效较单一使用前列地尔好。

  • 标签: 前列地尔 贝前列素钠 治疗 糖尿病肾病
  • 简介:DN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0例,又根据患者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两组病例分为IDN和CDN,对照组给予那普利(洛丁新)10毫克,一天一次治疗,治疗组再加予口服前列(德纳)40微克,一天三次,治疗,共四周。结果治疗组IDN患者24hUAER及尿β2-微球蛋白(β2-MG)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1);CDN患者24hUAER及尿β2-MG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两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前列联合那普利治疗DN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 标签: 贝前列腺素钠 贝那普利 老年 糖尿病肾病(DN)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列那普利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16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数字随机抽取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采用那普利治疗,观察组采用前列+那普利治疗,观察两组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24h尿蛋白含量、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治疗后,观察组Scr、BUN、24h尿蛋白含量、UAER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列那普利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效果显著,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贝前列素钠 贝那普利
  • 简介:目的探讨前列对糖尿病大鼠炎症因子的影响及其保护作用。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前列组。正常对照组喂以普通饲料,其他各组大鼠均喂以高脂饲料,前列组给予0.6m。g/(kg·d),每日2次。观察8周,最终纳入实验各组6只,分别比较3组大鼠治疗前后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a【(TNF-a)、髓过氧化物酶(MPO)、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结果给药8周后,糖尿病组IL.6、TNF-a、MPO、hs.CRP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前列组较糖尿病组IL-6、TNF-a、MPO、hs-CRP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前列的干预可以降低糖尿病大鼠的炎症因子水平,减轻炎症损伤。

  • 标签: 贝前列素钠 糖尿病 2型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A 过氧化物酶 C反应蛋白质
  • 简介:目的通过比较2型糖尿病并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患者服用前列前、后心率变异性(HRV)及其QT离散度(QT-d)的变化,评价其治疗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作用。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并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患者68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前列40μg,每日3次,对照组接受安慰剂,总疗程24w。运用24h动态心电图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指标及QT-d,治疗前后及组间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心率变异性各项指标指标在治疗后均有显著提高,QT-d明显改善,自主神经症状明显好转,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意义。结论前列可以提高HRV,改善QT-d,缓解自主神经症状,改善糖尿病并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患者的预后。

  • 标签: 贝前列素钠 糖尿病 心脏自主神经病变 心率变异性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前列地尔联合前列序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入组病例共计60例,均为本院2020年8月-2021年8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计算机随机建档法进行分组。对照组单独服用前列地尔治疗,在其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前列序贯治疗,对比临床效果差异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患者肾功能指标及炎性因子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选择前列地尔联合前列序贯治疗,可促进患者肾功能改善,并可降低机体炎症水平,提升治疗有效性,应用价值高。

  • 标签: 前列地尔 贝前列腺素钠 序贯治疗 糖尿病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西地那非联合前列共同用于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肺动脉高压98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9例(西地那非联合前列治疗)和对照组49例(西地那非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在UCG估测、SPAP、mPAP、PVR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及BNP、血尿酸等生化指标方面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血PO2方面相比差异均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前列和西地那非联合使用具有服用方式便捷、经济、疗效好等无可比拟的优势,最大程度地缓解患者的病情。

  • 标签: 西地那非 贝前列素钠 肺动脉高压
  • 简介:将本院近两年来的DE足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严重程度的差异均无显著性。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予口服前列(德纳,40微克,一天三次)及肌肉注射甲钻胺(弥可保,500微克,一天一次)治疗,共四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77.1%,明显高于对照组48.4%(P〈0.05)。治疗后两组足背动脉血流速度及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前列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足安全有效。现选用前列联合甲钴胺治疗我院近两年来的35例糖尿病足患者,并和对照组33例进行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贝前列素钠 甲钴胺 糖尿病足(DE)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列联合加味当归四逆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我院住院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取加味当归四逆汤治疗,治疗组采取前列联合加味当归四逆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传导速度及其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7.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另外,治疗后治疗组神经传导速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前列联合加味当归四逆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可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贝前列腺素钠片 加味当归四逆汤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口服PGI2衍生物(前列)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应用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47例伴有周围神经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前列组71例,对照组76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改善情况及治疗前后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变化及治疗组的不良反应。结果前列组较对照组疗效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及P<0.05),不良事件发生两组无差异。结论前列口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效、安全。

  • 标签: 贝前列素钠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前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0月进行治疗的86例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前列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肾功能改善状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治疗前,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肾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使用前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贝前列素钠 阿托伐他汀 老年糖尿病肾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前列联合 阿托伐他汀 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的疗效 。方法:选择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老年糖尿病肾病 患者,人数为 100 例,按照入院顺序分组原则,各组 50 例,其中 50 例进行 前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 (观察组)、另一组进行 前列治疗 (对照组),将各组指标进行比较。 结果 : 观察组 老年糖尿病肾病 患者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低于对照组 , ( P < 0.05 ) 。观察组 老年糖尿病肾病 患者治疗后 肾功能指标水平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 , P<0.05 。 结论:前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十分显著,且能够改善其肾功能, 值得研究和推广。

  • 标签: 贝前列素钠 阿托伐他汀 治疗 老年糖尿病肾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前列与氯沙坦钾联用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进行研究。方法本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均选自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其入院时间均在2015年3月至2016年7月期间,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接受氯沙坦钾治疗为对照组,在其基础上联合前列治疗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白蛋白肌酐比值、α1-微球蛋白、β2-微球蛋白以及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U-Pro/24h、MA/Cr、α1-MG、β2-MG、Scr、BU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U-Pro/24h、MA/Cr、α1-MG、β2-MG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其Scr、BUN水平亦较治疗前下降,且降幅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前列与氯沙坦钾联用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效果显著,有利于保护患者的肾小管及肾功能。

  • 标签: 贝前列素钠 氯沙坦钾 慢性肾炎蛋白尿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1例75岁女性患者因甲状腺恶性肿瘤行甲状腺全切除术+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术后为补充甲状腺激素,给予左甲状腺100 μg鼻饲、1次/d。用药第5天患者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0 ℃;停用左甲状腺,次日体温下降至36.2 ℃;再次鼻饲左甲状腺或口服其他厂家生产的左甲状腺,用药后均出现发热,停药后体温均恢复正常。考虑患者的发热为左甲状腺所致药物热。

  • 标签: 发热 药物相关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左甲状腺素钠
  • 简介:目的探讨舒洛地特联合前列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降血糖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口服舒洛地特软胶囊治疗,250LSU/次,2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凯那片剂(主要成分为前列)治疗,40μg/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月。检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肌酐(SCr)、24h尿清蛋白、24h尿总蛋白、血尿素氮(BUN)、尿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SCr、24h尿清蛋白、24h尿总蛋白、BUN、尿β2-MG水平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洛地特联合前列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舒洛地特 贝前列素钠 尿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病(III-IV期)蛋白尿患者采用不同方法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84例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分为观察组(实施前列与坎地沙坦联合治疗,n=42)和对照组(实施那普利单用治疗,n=42),对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前后血糖及尿常规指标变化情况,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观察组7.14%,对照组23.81%,P<0.05;组间各项血糖及尿常规指标变化情况比较,观察组较比对照组更具优越性,P<0.05。结论前列与坎地沙坦联合治疗在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蛋白尿 血糖 尿常规 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