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儿童期躯体症状障碍较常见,且与成人后高风险的精神障碍及更多不明原因的住院治疗有关,是严重影响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之一。现基于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从躯体症状障碍概念变迁、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评估、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尽早识别与治疗儿童期躯体症状障碍。

  • 标签: 儿童期 功能性躯体综合征 躯体化症状障碍 躯体形式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抑郁障碍患者躯体症状及临床特征。方法:我院门诊2019年6月-2020年6月就诊的70例抑郁障碍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收集患者诊疗资料以分析比较抑郁障碍患者躯体症状及临床特征。结果:门诊随访70例抑郁障碍患者帕罗西汀系统用药治疗3个疗程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中17项条目各项评分以及总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降低,数据差异明显(P

  • 标签: 抑郁障碍 躯体化症状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三甲综合医院门诊躯体形式障碍(somatoform disorder,SFD)和躯体症状障碍(somatic symptom disorder,SSD)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法纳入消化内科、神经内科、中医科、精神科门诊候诊患者,完成患者健康问卷躯体症状群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15, PHQ-15),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re-9,PHQ-9),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eneral Anxiey Disorder Scale,GAD-7),躯体症状障碍诊断B标准量表(Somatic Symptom Disorder-B Criteria Scale, SSD-12),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方案2.0(WHO Disability Assessment Schedule 2.0,WHO DAS 2.0)等自评问卷,并经结构访谈得出SSD和SFD诊断,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并比较SSD和SFD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差异。结果699例受访者中,236例(33.8%)和431例(61.7%)分别被诊断为SSD和SFD,二者诊断一致性较低(Cohen κ=0.291 P<0.01)。SSD患者在PHQ-15[(12.01±5.54)分比(10.38±5.53)分,t=3.624]、PHQ-9[(11.84±6.76)分比(9.40±6.57)分,t=4.546]、GAD-7[(9.70±6.08)分比(7.34±5.92)分,t=4.871]、SSD-12[(23.60±11.43)分比(16.52±12.64)分,t=7.154]和WHO DAS 2.0[(22.65±8.52)分比(19.96±7.77)分,t=4.128]量表得分显著高于SFD患者,均P<0.01。结论SSD和SFD诊断一致性较低;相对于SFD患者,SSD患者在躯体症状负荷、焦虑抑郁情绪、与症状相关情绪、思维和行为问题、社会功能损害更严重。

  • 标签: 躯体形障碍 躯体症状障碍 人口特征 会诊联络精神医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躯体症状疗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88例确诊为FD且有躯体症状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质子泵抑制剂(PPI)和(或)促动力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随访观察4周比较两组患者躯体症状及Nepean消化不良指数(NDI)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时间延长两组患者NDI评分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改善更明显(P<0.05);不同时间段比较治疗后1周两组N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观察组ND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D患者可伴有躯体症状,对于该类患者在常规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可针对躯体症状进行相应的治疗,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

  • 标签: 抗躯体化症状 功能性消化不良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简介在综合医院,躯体症状障碍(Somatic Symptom Disorder, SSD)的识别率较低。为提升SSD识别率这一迫切的临床需求,兼有躯体症状和心理特征的自评量表将改进SSD的筛查流程。因此,我们开发了中国版躯体症状自评量表(Somatic Symptom Scale-China,SSS-CN)。本研究的目的是验证SSS-CN是否可作为一个及时、实用的自评量表用于识别SSD并评估该症状障碍的严重程度。方法和分析拟在单中心综合医院招募至少852名患者,这些患者在排除器质性疾病后仍有躯体不适症状。金标准:具有专业资质的医生依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5)的诊断标准,评估患者是否患病以及严重程度。本研究将比较SSS-CN与患者健康问卷(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15,PHQ-15)、其他相关量表对SSD的诊断效力。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的曲线下面积(AUC)评估SSS-CN对躯体症状障碍识别的准确性,以及曲面下体积判断SSS-CN对躯体症状障碍的严重程度划分的准确性。除了诊断效应研究,进一步对患者进行随访,探讨SSS-CN在监测治疗效果方面的有效性。伦理学和研究公布方式本研究获得了中国上海市仁济医院人类研究伦理委员会的伦理批准,批号为2015016。本研究的结果将通过同行评议的期刊刊登,并在国际会议上发表。试验注册号NCT03513185。

  • 标签:
  • 简介:摘要抑郁症是全球性的精神卫生问题,是一种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的疾病。它并不是一般的“情绪问题”,而是一种会影响全身的慢性疾病,对患者及家属造成极大的痛苦。一般认为引起抑郁症除了生物因素外,主要是心理原因如负面突发事件(家庭变故、失恋、失业、工作压力过大等),这些因素持续时间过久又缺乏社会支持的人群易患抑郁症。抑郁症的愈后取决于及时诊断、及时治疗。如果是躯体症状为主的抑郁症必须排除心理因素,否则难以治愈。如果解决了患者的心理因素,治愈后很少复发。

  • 标签: 躯体化为主的抑郁症 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肌桥患者的躯体症状、焦虑及抑郁状态。方法连续入选2016年6~12月上海市某三甲医院心内科经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确诊为心肌桥患者276例,其中,单纯心肌桥(无冠脉狭窄或狭窄<30%)151例,复杂心肌桥(合并冠脉狭窄且狭窄>30%)125例。并收集同一时间冠状动脉造影无心肌桥患者共1 067例。采用躯体症状自评量表(self-rating somatic symptom scale,SSS)、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7)及病人健康问卷抑郁自评量表( 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PHQ-9)对患者进行心理测评,比较心肌桥组及非心肌桥组的躯体症状及焦虑抑郁状态的发生率。结果心肌桥患者躯体症状阳性率高于非心肌桥患者(35.86%, 28.30%;P<0.05);躯体症状与抑郁、焦虑存在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629,0.565。心肌桥患者抑郁、焦虑阳性率均高于非心肌桥患者(抑郁23.91%,22.11%,P=0.47;焦虑17.02%,14.15%,P=0.2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性患者及女性患者中,单纯心肌桥患者躯体症状阳性率、抑郁及焦虑阳性率均高于复杂心肌桥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肌桥患者中非特异性躯体症状最常见为疲劳乏力(64.5%),其次为睡眠障碍(63.8%),注意力下降(63.0%)。结论心肌桥患者的躯体症状明显高于非心肌桥组患者,特别是对于伴非特异躯体症状的心肌桥患者,及早识别躯体症状可能会对临床上进一步的合理治疗提供帮助。

  • 标签: 心肌桥 躯体化症状 焦虑 抑郁
  • 简介:抑郁症患者的躯体表现是影响抑郁症低识别率的原因之一。躯体导致了大量抑郁症患者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躯体症状、低情感症状而就诊于非精神科,造成了误诊或漏诊。现将国内外对抑郁症患者躯体的临床表现和生物心理社会中介作用因素如文化因素、述情障碍、躯体感觉放大及生物学因素的相关研究做一综述。

  • 标签: 抑郁症 躯体症状 述情障碍 躯体感觉放大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患有抑郁症的患者进行研究,并对其躯体症状及相关因素进行汇总分析。方法:本文将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该时间段本院就诊的患有抑郁症的患者70例进行研究,为进一步对患者的躯体症状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本文将采用访谈的方式对选取的所有患者的躯体症状和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访谈结果显示,患有抑郁症患者出现躯体症状最为常见的现象有食欲下降、入睡困难、胸闷、心慌、体制乏力等的现象。与情感症状的患者相比较,躯体症状患者在受教育的程度、就诊的方式、接受诊断的标签以及个性特征方面存在的差异性较大,且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患者在出现抑郁症的现象后,其工作能力会出现发幅度下降的现象。所有患者最终的研究数据存在明显的差异,可为此次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结论:以上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抑郁症患者其文化程度、性格、对自身病情的认识以及就医的方法上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

  • 标签: 抑郁症 躯体症状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抑郁障碍患者躯体症状发生情况与社会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二级精神专科医院2019年1~12月抑郁障碍患者85例,使用一般情况问卷、患者健康问卷躯体症状群量表(PHQ-15)、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对抑郁障碍患者一般资料、躯体症状及社会功能进行调查。结果抑郁障碍患者躯体症状平均(13.61±6.07)分,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平均(9.54±4.06)分,SDSS评分与患者的躯体症状程度密切相关。躯体症状问卷(PHQ-15)评分越高,SDSS评分越高,抑郁障碍患者躯体症状与社会功能缺陷呈正相关(P<0.01)。结论抑郁障碍患者普遍存在躯体症状,抑郁障碍患者躯体症状与社会功能缺陷存在正相关关系。护理人员应重视对抑郁障碍患者躯体症状的管理,从而改善抑郁障碍患者社会功能,提升其生活质量。

  • 标签: 抑郁障碍 躯体化症状 社会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压力、人格对躯体症状的影响,为预防和治疗躯体障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躯体症状自评量表、人格诊断问卷-4、压力自评量表对1310名患者进行测试,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压力等级与躯体障碍间存在明显相关性(t=43.01,P<0.05),分裂型(t=4.58,P<0.05)、边缘型(t=2.78,P<0.05)、回避型(t=-3.02,P<0.05)、强迫型(t=2.69,P<0.05)四种人格特征在压力对躯体障碍的影响方面起到了中介作用。结论:随着压力等级的升高,躯体障碍严重程度也增加,分裂型、边缘型、回避型和强迫型四种人格特征人群更可能在压力情景下出现躯体障碍。

  • 标签: 压力 人格 躯体化障碍
  • 简介:目的探讨以躯体症状为主诉的精神疾病患者在综合医院被误诊的原因。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对92例以躯体症状为主诉的精神疾病患者的躯体症状、既往就诊情况及误诊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为患者缺乏精神卫生知识和对精神疾病的偏见;其次为综合医院医生缺乏精神科知识,习惯于按照本专科的疾病来解释患者的躯体症状。结论精神疾病患者的躯体症状多种多样,临床易误诊为躯体疾病。

  • 标签: 躯体化症状 精神疾病 误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抑郁障碍患者躯体症状与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睡眠及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于心理门诊就诊的119例抑郁障碍患者。按照病人健康问卷躯体症状群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15,PHQ-15)得分分为轻度躯体组(n=75)与中重度躯体组(n=44)。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24)、PHQ-15、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对所有被试进行评估。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间BMI、睡眠和认知功能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躯体症状与睡眠质量和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的BMI[(21.70±3.09)kg/m2,(23.31±3.51)kg/m2]、PSQI总分[(12.56±4.37)分,(14.37±3.72)分]、睡眠质量[(1.87±0.86)分,(2.21±0.80)分]、睡眠障碍[(1.24±0.59)分,(1.65±0.53)分]及日间功能障碍[(2.45±0.81)分,(2.77±0.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83~-2.133,均P<0.05),但认知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控制HAMD得分后,PHQ-15评分与PSQI总分、睡眠质量、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MoCA中的语言得分呈显著正相关(r=0.205~0.298,均P<0.05)。结论抑郁障碍患者躯体严重程度与BMI、睡眠质量、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及语言功能密切相关,提示其可能在伴有躯体的抑郁障碍发病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抑郁障碍 躯体化 睡眠质量 认知功能 体质量指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躯体化作为现代医学界一大困扰,因其缺少器质性依据而徒有症状表达而被划分心理疾病的范畴。这一划分实质上体现了西方身心二元论的影响,但这一理念并不一定适用于其他民族。世界各地不同的躯体报告率为躯体问题的跨文化研究提供了契机,其后隐藏的实际上是不同文化的不同身体观与疾病观以及相应治疗惯习。在一个素来提倡身心合一的文化中,躯体更应被视为一种普遍的求诊动机与主诉方式,而不是难以理解的心理障碍。

  • 标签: 躯体 心理疾病 心理问题躯体化 跨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