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发创伤患者应用CRAMS评分联合标准化分级转运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多发创伤患者14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66例和研究组7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研究组实施CRAMS评分联合标准化分级转运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转运效果、急救时效及转运中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转运有效率显著提升,且提升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意外拔管、输液不畅、血压下降、药物数量不足等总发生率显著降低,且降低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就诊等待时间、就诊时间有所降低,而就诊成功率有所提升,且降低和提升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多发创伤患者中应用CRAMS评分联合标准化分级转运护理,缩短了患者的等待时间和就诊时间,减少了并发症及死亡的发生,提高了对患者的急救效果。

  • 标签: 标准化分级转运护理 CRAMS评分 多发创伤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 MEWS)构建术后患者院内转运分级方案,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0年12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手术室进行院内转运的患者140例,按进入手术室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2020年10月1日—2020年11月15日入手术室)和试验组(2020年11月16日—2020年12月31日入手术室),每组70例。对照组按照传统转运方式进行转运,试验组基于校正MEWS构建院内转运分级方案。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转运时间及转运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试验组转运到病房和ICU的转运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转运期间病情变化类不良事件发生率、技术类不良事件发生率及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校正MEWS构建术后患者院内转运分级方案可降低转运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缩短转运时间。

  • 标签: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术后转运 院内转运 转运分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安全转运护理用于急诊危重症患者医院内转运的作用。方法:选择需要进行医院内转运的急诊危重症患者120例,按照时间前后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为采取安全转运护理之前,实验组为采取安全转运护理以后。观察两组转运过程中意外情况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意外情况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安全转运护理 急诊危重患者 意外情况发生率
  • 简介:【摘要】为更好地争取抢救时间、稳定患者病情,增加后续患者急诊抢救的生存率,提高急诊救治效果,本文以危重患者转运顺序为论述顺序,依次叙述了急诊危重患者转运前准备工作、院外转运护理、优质院内转运护理,期望本文可为急诊危重患者转运护理提供参考价值,挽救更多危重患者的生命。

  • 标签: 急诊 危重 转运 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患者院前转运流程梳理及转运中的心理调适方法。方法:随机将2021年11月7日-11月17日张掖市第二人民医院运转的8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转运)与观察组(转运中进行心理调适),每组各4例,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明显更低。结论:在转运过程中加强对新型冠状病毒患者的心理调适,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院前转运流程 转运中心理调适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院内护理转运改良流程在急性胸痛患者护理转运过程中的效果。方法:研究时间:2021年4月-2022年4月;研究对象:我院收治的急性胸痛患者70例。根据就诊次序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平均每组35例。对照组实施普通护理转运流程,研究组实施院内护理转运改良流程。观察两种转运护理方法效果、总满意度。结果:研究组转运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院内护理转运改良流程 急性胸痛 效果 总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优化转运流程在发热门诊急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21.04月~2022.03月期间选择18例在我院治疗的急危重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优化转运流程进行院内转运,分析转运效果。结果:患者已全部安全转运,患者满意度94.44%(17/18)。结论:优化转运流程在发热门诊急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良好,提升了转运工作效率,能够有效的保障患者安全转运,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急危重患者 急危重患者 发热门诊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燃料转运装置是核电站重要的换料设备,承担着运输燃料组件的重要工作。本文从设备结构功能出发,结合多个机组安装调试及运行经验,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优化改进,为后续核电站燃料转运装置的安装调试及检修工作提供一定借鉴。

  • 标签: 燃料转运装置 调试 改进。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航空工业的迅速崛起,推动着飞机制造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智能运输在飞机制造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自动导引运输车(Automated Guided Vehicle,简称 AGV)作为飞机制造运输领域中的关键设备,具有结构简单、路径灵活、转弯半径小等诸多优点被广泛的应用于生产物料搬运、关键设备搬运等环节。本文设计的高精度双车联动转运装置用于完成对大尺寸的飞机零件及大尺寸工艺设备的运输,主要由行走系统、升降称重系统、导航系统、调度系统等组成,两辆AGV小车既可独立运作,也可以进行协同搬运。

  • 标签: 飞机制造 AGV 双车联动 运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隧道工程的建设周期中,地质勘查工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地质勘查工作应当尽可能客观且全面的反应出隧道周围的地质情况。其中围岩等级的判定在地质勘查工作中的占比较大,不合理的围岩等级对于隧道建设的安全影响较大。本文介绍了常规且经典的围岩等级判定方法,同时也指出了围岩亚分级的方法及其可靠度分析,结果表明,围岩亚级分级方法准确性较高,对工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检索、评价及整合术后危重患者转运相关证据,为临床制订术后危重患者转运相关策略提供循证依据。方法依据循证"6S"证据资源金字塔模型,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指南网及相关专业协会网站,纳入与危重患者转运相关的临床决策支持、指南、专家共识、证据总结、系统评价、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2012年1月1日—2022年1月31日。由4名研究者对指南进行评价,2名研究者对其余类型的证据进行质量评价,2名研究者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证据的提取、翻译、整合。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其中指南2篇、专家共识1篇、证据总结2篇、系统评价10篇、随机对照试验1篇。最终从转运人员资质及责任、转运设备及技术、安全文化与培训、转运前准备、转运途中护理、转运后交接6个方面汇总49条最佳证据。结论本研究整合了术后危重患者转运相关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制订术后危重患者转运策略提供循证依据。

  • 标签: 循证护理 术后 危重患者 转运 证据总结
  • 简介:摘要及时转运危重新生儿有利于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新生儿转运评分用于评估转运的安全性,主要包括死亡率指数评分、转运生理稳定指数评分、转运相关死亡评分及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这些评分各有优势和局限性,本文对新生儿转运评分方法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以帮助临床医生在工作中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评分方法。

  • 标签: 转运评分 新生儿转运 转运医学 危重评估 危重新生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儿童分级阅读”是指分级别阅读,主要目的是为不同智力和心理发育程度以及阅读能力提供阅读推荐的一种产品。分级阅读的推行存在争议、困境,主要的针对策略有大力宣传分级阅读理念、探索出本土分级阅读理论支点、图书馆试验先行、借鉴西方分级阅读理论。

  • 标签: 儿童分级阅读 争议 策略分析
  • 简介:摘要:电能利用效率(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PUE) 是2007年由美国绿色网格组织(The Green Grid, TGG) 提出的用以评价数据中心能源利用效率的一种指标, 目前被国内外数据中心行业广泛使用。通过对不同的数据中心的PUE的分级测量及管理,我们可以看出, PUE仅是一个数字, 对于数据中心的管理者来说, 更应该看重数据中心总能耗的降低, 即电费投入的降低。

  • 标签: 电能利用效率 分级 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我国烧伤救治单位分布呈现出中心化、区域化的演变趋势,为解决严重烧伤患者距离烧伤救治单位较远、发生重大群体性烧伤事故时区域烧伤医疗中心超负荷运转、航空转运需求日益增加等问题,亟须完善我国烧伤患者航空医疗转运体系。本共识由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联合航空医疗救援国家培训基地及中国医学救援协会专家组成的专家组,从航空医疗转运的组织架构、人员与物资配备、转运前中后3个环节等方面要点进行叙述,以期为我国烧伤患者航空医疗转运的安全、高效、规范运行提供指导意见。

  • 标签: 烧伤 航空医疗转运 专家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