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标准转运方案的实施,对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安全管理质量的重要性。方法:以2022年9月-2023年8月为病例择取时段,将我院50例危重症患者抽取,平衡序贯法分组(确保每组25例病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开展标准转运方案。结果:观察组转运时间短、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低,故而院内转运安全管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标准转运方案的实施,可保证危重症患者的院内转运安全管理质量,值得临床借鉴并推广。

  • 标签: 标准化 分级转运 危重症 院内转运安全 转运时间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并评价标准院内转运模式在急诊危重症患者安全转运中的效果。 方法 选择 2018年 12月— 2019年 12月我院收治的 94例急诊抢救室通过转运完成手术、介入治疗、 CT与 MRI检查的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 n=47例)和对照组( n=47例)。 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院内转运方法及流程,观察组采取 标准院内转运模式,比较分析 2组患者院内转运耗时情况、转运途中各类不良事件发生率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通过转运完成 CT/MRI检查( 25.68±2.75 ) min、 CT检查后至专科病房( 30.90±2.38 ) min、及转入专科病房( 19.89±2.13 ) min或介入室( 16.10±1.94 ) min耗时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 33.49±3.82 ) min、( 37.11±3.42 ) min、( 25.61±2.07 ) min、( 19.95±2.03 ) min( P< 0.01);观察组患者转运途中转运设备、组织管理、病情变化、导管 / 管路、液体 /药物等 各类不良事件发生率为各类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3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31.91%( P< 0.05)。结论 标准院内转运模式应用于急诊危重症患者安全转运过程,可有效缩短院内转运时间,提升院内转运效率,同时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 院内转运安全。

  • 标签: 标准化分级转运模式 急诊危重症患者 院内安全转运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发创伤患者应用CRAMS评分联合标准转运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多发创伤患者14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66例和研究组7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研究组实施CRAMS评分联合标准转运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转运效果、急救时效及转运中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转运有效率显著提升,且提升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意外拔管、输液不畅、血压下降、药物数量不足等总发生率显著降低,且降低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就诊等待时间、就诊时间有所降低,而就诊成功率有所提升,且降低和提升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多发创伤患者中应用CRAMS评分联合标准转运护理,缩短了患者的等待时间和就诊时间,减少了并发症及死亡的发生,提高了对患者的急救效果。

  • 标签: 标准化分级转运护理 CRAMS评分 多发创伤
  • 简介:摘要:目前,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迅速,我国的基础建设的发展也有了提高。在有关法规文件及政策的约束和支持下,危化企业安全管理应当向安全生产标准、安全管理规范化方向发展,通过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标准和管理制度为企业危化品安全生产运行提供全方位的制度保障,同时针对安全管理范围、方法等进行优化创新,加大监管力度,从各方位严格落实安全管理工作,以此来不断提高危化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 标签: 危化企业 安全生产 标准化分级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标准转运模式对6人次ECMO支持下的COVID-19患者院内转运的管理效果。方法 以《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共识》的标准转运方案为框架,制定适宜ECMO危重患者转运方案,依次为充分评估患者转运风险等级、沟通解释、充分准备、正常转运、应对管理标准、总结评价。结果 4例ECMO支持下的COVID-19危重患者院内顺利转运共6人次,转运最长距离1000m,ECMO转运最长用时20min,患者呼吸、循环稳定,均未发生转运不良事件。结论 在专业化ECMO 转运团队、标准转运模式、全面的防护措施、完善的应急预案保障下,为使用ECMO 的新冠肺炎患者转运是安全可靠的,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标准化分级转运模式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体外膜肺氧合 院内转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准转运方案在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   方法:纳入本院EICU于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并予院内转运的危重症患者87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予常规转运护理,观察组44例则实施标准转运方案,比较两组患者转运过程中仪器电源不足或故障、氧气不足、药品准备不全等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转运耗时。  结果:实施标准转运方案后,观察组患者转运过程中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转运耗时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标准化转运方案 危重症 院内转运 转运耗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行急诊介入手术院内转运的患者应以ISBAR交接模式结合优化分转运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6月-2022年6月接收的行急诊介入手术院内转运的患者60例,根据转运方案不同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转运,观察组应用ISBAR交接模式结合优化分转运,结合转运情况和满意度情况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转运不良事件引发情况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转运交接用时比对照组用时短,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急诊介入手术治疗后患者进行院内转运时应用ISBAR交接模式结合优化分转运,保证转运安全,缩短时间,提升交接护理人员满意度,可以借鉴。

  • 标签: ISBAR交接模式 优化分级转运 急诊介入 安全转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警分级管理方案对急诊危重症患者转运质量及转运效率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3月未实施预警分级管理方案前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收治的急诊危重症患者113例设为对照组;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7月实施预警分级管理方案后该院收治的急诊危重症患者104例设为管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院内转运,管理组采用预警分级管理方案进行转运。调查收集两组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转运事件及护护合作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管理组转运中不良事件总发生率(2.88%)明显低于对照组(9.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组患者平均转运时间〔(12.4±5.3)min〕明显低于对照组平均转运时间〔(18.4±8.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组护士的护护合作水平总分〔(105.86±8.7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00.78±7.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警分级管理方案应用于急诊危重症患者中,可以有效降低转运中不良事件发生率,缩短转运事件,并提高护护合作水平,从而提高了运转治疗及运转效率。

  • 标签: 预警分级管理 急诊危重症 转运质量 转运效率
  • 简介:对国内外高放废物处置前管理相关标准情况进行阐述,重点对我国高放废物处置前管理的技术规定、高放废液整备、贮存等标准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一些新的标准项目,初步形成了我国高放废物处置前管理标准体系表.研究过程未考虑乏燃料直接作为废物进行处置这一方案,将在其他文章中重点阐述.由于工艺尚未成熟,高放废液的分离也未列入研究范围之内.

  • 标签: 高放废物 处置前管理 标准化分析
  • 简介:摘要:公路工程经过长时间的运营,容易发生损坏。然而,传统的公路养护施工工作量大、工期长。在养护维修过程中,道路需要长期封闭,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路运输经济效益的增长。因此,在公路工程养护中引入和应用新技术,不仅可以缩短养护时间,而且可以实现养护施工的标准

  • 标签: 公路养护 维修施工 标准化 分析
  • 简介:摘要:高速公路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关系到人民的日常活动。近年来,随着私人汽车的频繁运用,交通压力越来越大,成为了人们的主要出行方式。因此,加强对高速公路的养护和维护工作的规范化,是提高道路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为此,文章对高速公路养护与维护建设的规范化问题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公路养护维修施工标准提供帮助。

  • 标签: 公路养护 维修公路 施工标准化
  • 简介:摘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建筑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建筑给排水工程是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给排水工程将会对工程的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在日常的工作管理过程中,要强化该部分的标准,让每个工作环节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以确保给排水系统在正式运行之后,能够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价值和作用,为人们的生产生活用水提供切实的便利,确保人们的用水安全。给排水系统通常具有承上启下的功能,是城市供水与排水工作的有效连接,是满足建筑使用需求和人们使用需求的重要保证。

  • 标签: 建筑工程 给排水 设计标准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流程再造理论,结合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及转运核查单构建体外膜肺氧合支持(ECMO)患者院际标准转运方案,并评价实施效果。方法通过文献回顾,根据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实际情况将MEWS评分与转运核查单有效结合,构建ECMO患者院际标准转运方案,并根据院际标准转运方案转运小组医护人员进行ECMO患者转运知识培训与考核。采用便利抽样法,将2019年1—12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采用常规转运方式进行转运的223例ECMO患者为对照组,将2020年1—12月收治的采用ECMO院际标准转运方案进行转运的222例ECMO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转运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及培训前后转运小组医护人员ECMO患者转运知识得分。结果培训后医护人员ECMO患者转运知识得分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CMO患者院际标准转运方案能够形成高效、安全地标准转运流程,降低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ECMO患者转运安全性。

  • 标签: 体外膜肺氧合 院际转运 安全性
  •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迅速发展,医疗手段不断进步。2021年国家卫健委发布的药学服务5项规范之一,其规范了医疗机构药学监护服务(pharmaceuti-cal care,PC),对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依从性和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各级医疗机构之间存在药学服务质量参差不齐、药学人员配备不足、服务效果难以量化评价等现状,亟需建立标准的药学服务路径,实现药学服务同质化,解决药学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通过临床药师分层管理、药学服务分级执行,提质增效,解决药学人员配备不足的问题;构建科学、合理的药学服务评价体系,使药学服务行为可调控、服务效果可量化,解决药学服务难以量化评价的问题。

  • 标签: 泌尿外科 围术期患者 标准化分级 药学监护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工程项目实施标准的管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当前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标准管理中,还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对其管理的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处在全面改革发展时期,就要充分注重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标准管理工作的实施,从整体上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项目管理水平。通过从理论层面对建筑企业项目标准管理的研究分析,就能为实际管理工作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 标签: 建筑施工 企业管理 标准化
  • 简介:摘要:所谓标准方法,是指对非标准形式的数学题进行转化,使其成为某些基本内容、基本方法等标准类型,从而实现顺利解题。在标准过程中,有待于标准数学题的形式被称为标准对象,所要取而代之的标准类型为标准方向。简单来说,解数学基本题的关键是程序化,而程序化只不过是逐层标准的程序化,所以在开展数学教学时,学生解题过程中对数学问题本质的了解是逐层实施标准的过程。

  • 标签: 初中数学 标准化分析 教学路径
  • 简介:  摘要:随着时代进步与发展,工程项目规范化管理已成为行业转型升级和未来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向。当前,我国建筑企业在践行工程项目规范化管理的过程中,面临着多元复杂因素的冲击,这些因素不同程度地制约了其管理效能的提升,对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造成了潜在的消极影响。尤其是在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迫切需要建筑企业加大对工程项目规范化管理的重视力度,着力提升其在项目管理领域的整体实力和表现水准。

  • 标签:   建筑施工 企业管理 标准化
  • 简介:摘要:目的:直肠癌术前辅助放化疗引起放射性直肠炎的标准护理。方法:以我院收诊的60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直肠癌术前辅助放化疗引起放射性直肠炎患者为对象,随机分组后对常规护理措施与标准护理效果分析。结果:干预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没有差异,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比,有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焦虑与抑郁情绪评分干预前没有差异,干预后评分有差异,(P<0.05)。结论:标准护理在直肠癌术前辅助放化疗引起放射性直肠炎患者中运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情绪和生活质量,患者的病情明显好转,有推广的意义。

  • 标签: 直肠癌术前辅助放化疗引起 放射性直肠炎 标准化分级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