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胰腺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虽只占癌症的2%~3%,却有极高的死亡率。原因在于确诊时往往已进入进展,手术切除率仅20%,预后极差,85%的患者在诊断后1年内死亡。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化疗、核素、物理、基因、免疫等,有效的治疗是以手术为主,辅以其他综合治疗手段。近年来胰腺十细胞的发现也为将来的治疗开辟出新的道路。

  • 标签: 进展期胰腺癌 综合治疗 消化道恶性肿瘤 手术切除率 以手术为主 治疗方法
  • 简介:胰腺是恶性度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与病死率逐年上升,但是治疗进展缓慢。目前进展胰腺的主要治疗手段是全身化疗。靶向药物中除了厄洛替尼联合吉西他滨在Ⅲ期临床试验中取得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疗效外,其他靶向药物尚未取得切实的疗效。

  • 标签: 靶向药物 胰腺癌 进展期 综述文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Appleby手术治疗局部进展胰腺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7年07月—2018年07月,对本院收治的局部进展胰腺患者40例进行观察分析,以电脑随机的方式将之分为常规组(标准胰体尾切除术)与研究组(改良Appleby手术),两组各20例。结果两组术中失血量、术后通气时间对比无差异(P>0.05),但研究组手术操作时长、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术后1年、2年、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改良Appleby手术治疗局部进展胰腺安全可靠,临床效果确切,可延长患者生存期。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 标签: 改良Appleby手术 局部进展期胰腺癌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东部院区收治的33例进展胰腺患者资料,采用改良FOLFIRINOX方案进行新辅助化疗,治疗有效率为70.6%,手术转化率为47%。不良反应耐受性良好,未发生化疗相关性死亡,安全性较高。手术患者的中位生存期较未手术患者延长。

  • 标签: 进展期胰腺癌 改良 FOLFIRINOX方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局部进展胰腺不可逆电穿孔(纳米刀)消融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探讨其发生原因及相关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3月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行纳米刀消融术治疗的36例局部进展胰腺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术后并发症种类及发生率,按照Clavien-Dindo分级标准对并发症进行分级,评估相关并发症严重程度。结果共有15例(41.7%)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包括脾梗死、房颤、门静脉血栓、胰瘘、假性动脉瘤、消化道出血、肝脓肿及重症胰腺炎,其中Ⅲ级及以上并发症患者6例(16.7%),3例(8.3%)Ⅲ级并发症患者于术后3个月因上消化道出血死亡。结论纳米刀消融后均有可能发生各类并发症。术后消化道及腹腔出血为其主要致死原因。采用合理的检查及治疗方法可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胰腺肿瘤 纳米刀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胰腺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方法有限,治疗预后欠佳。手术切除是唯一可治愈胰腺的治疗方式,但只有少数早期的胰腺患者符合手术条件,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丧失手术机会。免疫治疗、肿瘤微环境等新方法、新概念的提出,为胰腺的攻关带来了曙光。

  • 标签: 胰腺癌 免疫治疗 肿瘤微环境
  • 简介:胰腺预后差,对传统的治疗不敏感,大多数患者一经诊断即为晚期。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紫杉醇、氟尿嘧啶类药物、吉西他滨等常用的化疗药物并没有为胰腺患者带来显著的生存获益。因此,我们目前需要急切的探索在免疫方面治疗胰腺的新思路。当前关于胰腺免疫治疗的研究方向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疫苗、T细胞治疗、单克隆抗体、细胞因子等。本文将近年来以上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回顾总结。

  • 标签: 胰腺癌 免疫治疗 T细胞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 简介:摘要胰腺是一种高度恶性的消化系统肿瘤,目前其发病率及病死率仍居高不下。手术目前仍是唯一可能治愈胰腺的方式,对于可切除胰腺,"动脉优先"入路和"胰腺全系膜切除"等手术原则提高了局部的根治性,并减少了局部肿瘤的复发率。对于交界性可切除胰腺和局部进展胰腺,可先行新辅助化疗后再考虑手术切除。虽然目前并没有针对胰腺的靶向及免疫治疗药物,但相关单克隆抗体的临床研究一直在进行中。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及不可逆电穿孔作为新兴的治疗方式,在胰腺中的治疗中也逐渐占有一席之地。本文将对胰腺的综合治疗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胰腺肿瘤 治疗学 进展
  • 简介:<正>近半个世纪来,在世界范围内胰腺的发病一直呈上升趋势。然而,其疗效却无明显的进展,近20年来平均手术切除率仅提高了5个百分点,目前约15%。因此,强调和重视胰腺的诊断,特别是早癌和小胰癌的诊断,对提高胰腺的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胰腺癌诊断 弹性蛋白酶 早期胰腺癌 B超 逆行胰胆管造影 动态CT
  • 简介:胰腺的药物治疗至今仍是以细胞毒性化疗药物为主。吉西他宾(GEM)是第一个能呈现临床受益、改善患者症状、适度延长中位生存期及1年生存率的化疗药物,是胰腺的一线治疗药物。但GEM联合其他细胞毒性药物治疗晚期胰腺的疗效差强人意。近年来,研制作用于肿瘤生物学途径特异性靶点的药物成为研究热点,被认为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本文就此做一综述。

  • 标签: 细胞毒性药物治疗 晚期胰腺癌 靶向 化疗药物 中位生存期 生物学途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T引导下纳米刀消融治疗局部进展胰腺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7年1至2021年1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的82例局部进展胰腺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行CT引导下纳米刀消融术(IRE)的44例患者为IRE组,行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RFA)的38例患者为RFA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经腹部CT测量治疗前后的肿瘤长径。术前、术后3 d及术后1个月检测两组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和血清淀粉酶水平。术后1个月采用增强CT/磁共振成像(MRI)扫描观察病灶消融区情况。结果IRE组手术时间短于RF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RFA组(P<0.05)。术后3 d及1个月,IRE组患者血清CA19-9和血清淀粉酶水平均低于RFA组(P均<0.05)。影像学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病灶未见强化。IRE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7.72%,21/44)与RFA组(57.89%,22/38)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引导下IRE对局部进展胰腺治疗显示出优越的临床疗效,患者预后良好。

  • 标签: 胰腺癌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纳米刀消融 射频消融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进展胰腺患者实施厄洛替尼联合化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方便选择 100例进展胰腺患者,时间: 2018年 2月— 2020年 2月,随机电脑排序分为两组:对照组、研究组,其中,对照组予以口服厄洛替尼单一治疗,研究组予以厄洛替尼联合化疗治疗。对组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胃肠道反应率、皮疹率、乏力率)与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指标对比。结果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胃肠道反应率: 10.00%、皮疹率: 4.00%、乏力率: 6.00%)比对照组(胃肠道反应率: 20.00%、皮疹率: 12.00%、乏力率: 8.00%)低,且其治疗总有效率( 60.00%)指标比对照组( 40.00%)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76、 4.00, P<0.05)。 结论 厄洛替尼联合化疗治疗进展胰腺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 ] 厄洛替尼 ;化疗 ;进展胰腺 ;临床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erlotinib combined with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pancreatic cancer. 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ion of 100 cases of advanced pancreatic cancer patients, time: February 2018 to February 2020,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study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oral erlotinib single treatment, the study group was given erlotinib combined with chemotherapy.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gastrointestinal reaction rate, rash rate, fatigue rate)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study group (gastrointestinal reaction rate: 10.00%, rash rate: 4.00%, fatigue rate: 6.00%)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gastrointestinal reaction rate: 20.00%, rash rate: 12.00%, fatigue rate: 8.00%),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60.00%) of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40.00%),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 2 = 4.76, 4.00, P < 0.05). Conclusion erlotinib combined with chem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pancreatic cancer has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ect, 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patients,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nd improv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 标签:
  • 简介:跨膜电压超过临界值时,细胞膜会发生电穿孔现象,物理学表现为细胞膜振荡或纳米级微孔形成,生物物理学表现为可逆电穿孔和(或)不可逆电穿孔,前者主要用于细胞内外DNA、基因或粒子递送,后者近年来开始用于细胞消融。动物实验表明,不可逆电穿孔细胞消融效果确切,无散热效应,并可保存血管、胆管、胰管、肾盂集合系统等细胞外基质完好,受损的神经功能可恢复,肾盂黏膜上皮可再生。对晚期进展胰腺患者,该治疗方法可明显延长无进展生存期、远期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无严重并发症。超声引导下即可完成不可逆电穿孔(IRE)消融治疗过程,影像学是评估治疗效果的方法之一。

  • 标签: 电穿孔 不可逆电穿孔 晚期进展期胰腺癌 介入超声 超声造影
  • 简介:吉西他滨是目前晚期胰腺化疗的一线药物,未发现其他化疗药物与吉西他滨联合治疗胰腺能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因此针对胰腺生物学特性进行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分子靶向药物成为目前研究的焦点,将VEGF和EGFR单克隆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药,COX-2抑制药及其他免疫治疗方法用于临床,有着较良好的研究前景。

  • 标签: 胰腺癌 化疗 吉西他滨:分子靶向药物
  • 简介:摘要分析软坚散结胶囊联合阿帕替尼对局部进展胰腺患者的临床疗效。将82例行AG化疗方案的初治患者分为对照组(阿帕替尼,48例)与观察组(软坚散结胶囊+阿帕替尼,34例)。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局部肿瘤控制率升高,血清CA199、VEGF水平降低,肝功能异常、白细胞降低、血小板下降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1、2年生存率提高(P<0.05)。软坚散结胶囊联合阿帕替尼有助于提高胰腺局部肿瘤控制率,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不良反应更轻,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胰腺肿瘤 进展期 阿帕替尼 化学治疗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