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对侧逆行动脉用于修复面中部皮肤癌术后中到大型缺损的可行性。方法:12例面中部皮肤癌患者,男9例,女3例,年龄55~76岁。其中,基底细胞癌7例,鳞状细胞癌4例,恶性黑色素瘤1例。手术切除肿瘤后,采用对侧逆行动脉岛状皮修复缺损。缺损大小为3.0cm×3.0cm~5.0cm×7.0cm,皮大小为2.0cm×4.0cm~4.0cm×6.0cm。结果:12例移植皮均成活,随访6~12个月,平均8.5个月。多数皮血供良好,功能正常,色泽、质地良好,术后供区瘢痕隐蔽。结论:对侧逆行动脉修复面中部皮肤癌术后中到大型缺损简单、安全,疗效稳定。

  • 标签: 逆行内眦动脉瓣 鼻唇沟瓣 面中部 肿瘤 内眦动脉 面动脉
  • 简介:目的探讨带腓动脉干的小腿外侧皮修复足部皮肤缺损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本组共33例(男25例,女8例),创面6.0cm×7.5cm~25.0cm×12.0cm。从小腿外侧切取带蒂皮,无张力状况下旋转覆盖于受区,腓肠神经与足背皮神经吻合,皮下置引流将创面缝合。结果33例逆行动脉岛状皮均成活,29例获得5~23个月的随访,修复足跟部及足底部的吻合皮神经的19例患者例中有17例于术后5~13个月感觉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逆行动脉岛状皮修复足部皮肤缺损的成功率高,皮不易破溃,皮下脂肪少,外形美观,是临床修复足部大面积皮肤缺损的一种良好手段。

  • 标签: 腓动脉干 小腿外侧皮瓣 足部皮肤缺损
  • 简介:目的探讨胫前动脉逆行转移修复前足皮肤缺损的可行性。方法以胫前动脉皮支穿出点为中心的逆行修复前足皮肤缺损,胫前供区直接缝合或用腹股沟全厚皮打包植皮。结果7例胫前动脉及植皮全部成活。6例随访2~24个月,平均16个月,皮无明显臃肿,色泽良好,外形满意。结论胫前动脉逆行转移修复前足缺损可行,取材方便、操作安全。

  • 标签: 胫前动脉 皮瓣 皮肤缺损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掌背动脉逆行筋膜皮修复手掌横纹区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掌背动脉逆行筋膜皮修复手掌掌横纹区组织缺损23例,皮面积为4cm×2cm-7cm×4cm。结果23例皮全部成活,外观满意,功能恢复好。结论掌背动脉逆行筋膜皮血运好,操作简便,修复掌横纹区软组织缺损功能恢复好,外观满意,临床效果良好。

  • 标签: 带蒂筋膜皮瓣 手掌 软组织缺损
  • 简介:介绍一种修复手指末端皮肤缺损的新型逆行岛状皮.对12只新鲜尸体手标本分别经桡动脉灌注红色乳胶及制作动脉铸型标本对照观察,并对掌背动脉及指背动脉进行显微解剖,可见掌背动脉与掌侧动脉在近节指骨底有交通支相连,掌背动脉的终末支指背动脉,与指掌侧固有动脉的背侧分支在指背形成丰富的血管吻合网.指背动脉与指掌侧固有动脉的吻合支丰富,可以其为蒂,设计成逆行岛状皮.2002年6月~2004年8月,临床应用该皮修复手指末端皮肤缺损16例,皮全部成活,平均随访11(2~26)个月,所有皮质软、弹性好,供区无明显畸形,患者满意.该皮设计合理、血供可靠、操作简便,适于手指末端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 标签: 逆行岛状皮瓣修复 指端皮肤缺损 手指末端皮肤缺损 指掌侧固有动脉 动脉蒂 指背动脉
  • 简介:外伤性手指皮肤缺损临床常见,其中对于较大面积的全指腹缺损而指甲完整者,多采用腹部带蒂皮、鱼际皮、邻指皮或足部游离皮,前者需二次手术断蒂、治疗时间长,后者则需血管吻合、手术难度较大。而同一手指逆行侧方岛状皮由于血管蒂长度有限难以采用。为此我们参考王进刚等法自2005年6月~2007年1月应用逆行邻指指动脉岛状皮修复12例全指腹缺损,取得满意疗效。

  • 标签: 岛状皮瓣修复 邻指指动脉 指腹缺损 手指皮肤缺损 腹部带蒂皮瓣 鱼际皮瓣
  • 简介:mu趾在足部具有附着、防止滑跌,负重,辅助足的推进、弹跳、背伸、跖屈及内翻,维持足的内侧纵弓等作用,修复mu趾创面最大限度保持其功能,在手足外科中具有重要意义。mu趾的创面可用植皮、传统带蒂皮、邻趾岛状皮及游离皮等术式修复,但常由于这些术式各自的某些条件限制,如:局部无感觉,当摩擦、受压时易溃疡;皮面积小,无法覆盖整个创面;需吻合血管,手术难度大等,而达不到满意的治疗效果。自1995年1月始,我们依据第1跖背动脉的解剖学特性,设计其逆行岛状皮修复mu趾,临床应用6例,全部成功,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 标签: 逆行岛状皮瓣 创面 动脉 修复 临床应用 术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带蒂逆行岛状皮移植修复手部指端创面的效果。方法对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本院应用带蒂皮进行手部指端创面修复治疗的15例患者做回顾性分析,对皮存活及治疗前后的关节活动度进行比较研究。结果移植皮成活率达到100%,仅有2例患者发生血管危象,经及时处理后恢复;治疗后关节活动度为(44.34±9.72)°效果比较满意。结论带蒂皮移植修复手部创面效果明显,并发症少,恢复快,值得推广。

  • 标签: 手部创面 带蒂皮瓣 移植修复
  • 简介:目的:探讨逆行动脉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缺损的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5月—2011年1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口腔科就诊的发生于上颌、软腭、颊部等口裂以上的12例肿瘤患者,肿瘤根治术同期采用逆行动脉修复组织缺损。结果:12例患者中,皮成活11例(91.7%),完全坏死1例。术后随访8~36个月,局部、颈部肿瘤复发各1例。下颌下区切口均一期愈合,无裂开。2例患者术后出现面神经损伤。结论:逆行动脉制备简单,血供可靠,适合修复口腔颌面部口裂以上的缺损。

  • 标签: 口腔癌 逆行面动脉瓣 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报道重建感觉指动脉逆行岛状皮一次性修复指端指腹缺损及感觉功能重建的临床效果。方法重建感觉指动脉岛状皮逆行旋转至指腹缺损处,将残端神经与皮内指固有动脉背侧支吻合,修复创面;临床应用26例28指。结果28例皮全部成活。术后26例(指)皮获得随诊6~12个月,手功能按TAT法评定,优良率达93.3%。结论重建感觉指动脉岛状皮可一次性修复指腹缺损及感觉功能重建,是一种可行的手术方法。

  • 标签: 重建感觉 岛状皮瓣 显微神经吻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修复手指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用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修复手指缺损40例,合并指骨骨折15例,伸肌腱损伤16例;外伤急诊一期修复26例,二期修复14例;皮供区单纯位于掌背10例,掌指背侧联合10例,单纯指背20例,手指皮肤缺损2.2cm×1.2cm~3.0cm×1.3cm。结果40例术后所有皮全部成活良好;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恢复了正常工作及生活。按疗效判定标准40例中,本组优35例,良3例,可2例。结论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是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效果满意。

  • 标签: 多指损伤 修复 掌背动脉 岛状皮瓣 逆行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逆行动脉岛状治疗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体会。方法2013年~2015年,笔者对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创面,采用逆行动脉岛状皮进行修复,供区行游离全厚皮植皮封闭。结果全部28例患者皮成活,术后随访3个月,指端外形良好,甲根完好者甲板生长良好。结论逆行动脉岛状修复治疗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是一种简单,效果良好的方法。

  • 标签: 皮瓣 指动脉 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
  • 简介:目的探讨内赘皮矫正的最佳手术方法.方法采用了"Z"成形术式,"Y-V"法及皮肤三角去除加内韧带缩短法矫正内赘皮.结果本组43例,采用了"Z"成形术式和"Y-V"法矫正的内赘皮12例中4例瘢痕明显,5例内间距重新增宽,采用皮肤三角去除加内韧带缩短法31例中术后均未发生血肿、感染、皮肤坏死等并发症.结论"Z"成形术式,"Y-V"法都有不同程度的瘢痕遗留和皮坏死,部分内间距重新增大,而皮肤三角去除加内韧带缩短法切口隐蔽,外观无瘢痕,避免了皮坏死和内间距重新增宽的弊端.

  • 标签: 皮肤三角瓣 内眦韧带缩短 内眦赘皮
  • 简介:目的:评价逆行动脉-颏下动脉下颌骨肌修复Brown2A型上颌骨缺损的可靠性。方法:以逆行动脉一颏下动脉下颌骨肌修复8例因切除良性肿瘤造成的上颌骨缺损。男5例,女3例,年龄16~33岁。其中,上颌骨牙源性黏液瘤3例,上颌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和成釉细胞瘤各2例,软骨黏液样纤维瘤1例。结果:应用逆行动脉一颏下动脉下颌骨肌同期修复Brown2A型上颌骨缺损,所有骨肌均成活,未出现供区并发症,所有患者均获得良好美观效果及功能恢复。随访12~24个月,平均18.6个月,肿瘤均无复发。结论:逆行动脉-颏下动脉下颌骨肌修复上颌骨缺损快速、简单、安全可靠。

  • 标签: 上颌骨 BROWN 2A型缺损 骨肌瓣 重建外科 义齿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指动脉逆行岛状皮与指动脉终末支岛状皮治疗指端软组织缺损的长期疗效。方法回顾随访34例指端缺损患者,随访时间20-30个月。统计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测量皮面积;皮及其供区,以及对侧指相应区域的单丝触觉、两点辨别觉;患指及对侧指关节活动度。记录皮及其供区的疼痛情况。通过MHQ量表评价患者对皮外形的满意度。通过CISS量表评价患指冷不耐受的发生情况。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对于患者的性别,年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的两点辨别觉、MHQ(外观)结果优于指动脉终末支岛状皮。单丝触觉、关节活动度、疼痛并发症、冷不耐受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时,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的感觉恢复及术后手指外观恢复优于指动脉终末支岛状皮

  • 标签: 回顾性研究,指端缺损修复,疗效比较,指动脉背侧支岛状皮瓣,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
  • 简介:指端缺损是一种常见的手外伤,临床上虽有多种皮修复,但术后常存在感觉功能或外观欠佳等弊端。自1997年3月以来,我们采用含指神经背支指动脉逆行岛状皮修复指端缺损28例,取得满意的效果。

  • 标签: 指端缺损 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 神经 皮瓣修复 常见 手外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臂改良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修复虎口瘢痕挛缩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2例虎口瘢痕挛缩病例,应用带皮桥的改良骨间背皮移植进行虎口开大,观察临床疗效。结果12例全部存活,皮血运好,无肿胀,无一例桡神经分支损伤;有2例皮缘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术后随访个3月~1年,皮外观满意,质地良好。结论改良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确保了皮血供,降低了神经损伤风险,是修复虎口瘢痕挛缩的有效方法。

  • 标签: 瘢痕挛缩 骨间背侧动脉 皮瓣 虎口开大
  • 简介:目的对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修复手部创伤的方法进行改进.方法将皮的血管蒂改良为筋膜血管蒂;皮与扩张术相结合;采用带尺骨的复合组织转移.结果20块皮及3块复合组织全部成活;前臂背侧皮供区均免予植皮而直接缝合;15例患者得到平均15个月随访,皮色泽、质地好,感觉恢复满意;综合评定手功能,平均失能值18%;3例复合组织再造拇指功能评价为:优1例,良2例.结论如上改进增加了皮静脉回流,提高了皮成活率;保全了前臂的美观;扩大了该皮的应用范围.

  • 标签: 骨间背侧动脉 岛状皮瓣 复合组织瓣 皮肤扩张术 手外伤 手部软组织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