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多亏了超声造影,让我及时发现很小的肝癌并及早治疗:要不然,这病肯定要被耽误了”,陈女士感慨地说。陈女士是福建人,今年54岁,患有慢性乙型肝炎20余年。2007年4月份发现肝癌并进行局部酒精注射治疗后,自我感觉一直很好。

  • 标签: 超声造影 超声诊断技术 慢性乙型肝炎 注射治疗 自我感觉 早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CEUS在小肾癌(SRCC)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经病理证实为SRCC患者的超声资料,观察CUES表现,并与常规二维超声相比较。结果62例小肾癌患者均为单侧单发病灶,其中病灶位于左肾34例,右肾28例。62例SRCC常规二维超声均表现为类圆形且边界清晰的肿块,27例(27/62,43.55%)血流信号丰富,19例(19/62,30.65%)可见点状或条状血流信号,16例(16/62,25.81%)未见明显血流信号。62例SRCC均见造影剂增强;增强模式呈"快进慢退"44例(44/62,70.97%),"快进快退"15例(15/62,24.20%),"慢进快退"3例(3/62,4.84%);增强程度为高增强39例(39/62,62.90%),等增强23例(23/62,37.10%)。CEUS对SRCC的诊断率、血流显示率、假包膜显示率及坏死区显示率均明显高于常规二维超声(P均〈0.001)。结论CEUS在显示病灶内低速血流及微循环血供情况方面优于常规二维超声,有助于SRCC的诊断

  • 标签: 肾肿瘤 肾细胞 超声检查 诊断显像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直径≤3cm小肾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肾癌病例超声造影资料.结果85例小肾癌中,5例囊性肾癌超声造影时可见分隔状强化,80例实性小肾癌中超声造影呈"快进快退"52例,"快进慢出"20例,"慢进快出"4例,"慢进慢出"4例.小肾癌超声造影时多呈富血供表现,其坏死灶和假包膜造影后更易显示.结论超声造影对常规超声诊断有困难或结果不一致的肾脏小占位病变有重要的诊断和鉴别价值.

  • 标签: 超声检查 造影剂 小肾癌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胆囊疾病的诊断能力。方法本组34例,口服碘番酸片0.5-1克,均用层厚5mm,间距5mm平扫。结果胆囊结石21例,胆囊息肉样变6例,胆囊癌2例,胆囊位置变异3例,胆囊外钙化1例,肝癌低密度灶与胆囊部分重迭1例。结论口服碘番酸CT扫描对诊断胆囊疾病很有帮助。

  • 标签: 碘番酸 疾病 胆囊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临床对肝细胞肝癌的确诊率,分析实际应用过程中超声造影诊断价值。方法:按照随机双盲的原则将来我院就诊并通过病理组织确诊的98例肝细胞肝癌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将目前较广泛运用的增强CT作为参照对象,验证超声造影对肝细胞肝癌的诊断意义。结果:经过统计分析发现,入组患者的病灶经过超声造影和CT增强检查在动脉期都出现增强,其明显强化的表现率分别为100.00%(98/98)、95.92%(94/98),其中CT增强中等强化的表现率为4.08%(4/98),两组检查方法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细胞肝癌患者的诊断中,增强CT检查和超声造影在增强模式表现无显著差异,二者可以相互配合来提高临床确诊率。

  • 标签: []肝细胞肝癌 超声造影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肾癌(SRCC)超声造影(CEUS)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0例直径<3cm小肾癌患者,其中,体检发现21例(70.0%),腰部酸痛5例(16.6%),血尿4例(13.3%)。观察造影后声像图、SRCC的确诊率、假包膜显示率、及坏死灶显示率。结果30例肾恶性肿瘤造影后均为高增强,与正常肾皮质同时灌注增强的有10例,表现为快进的有6例,慢进的有4例;CEUS正确诊断率93.3%明显高于常规超声76.6%(x2=3.945,P<0.01);CEUS假包膜显示率63.3%明显高于常规超声23.3%(x2=9.321,P<0.01);CEUS坏死灶显示率60.0%明显高于常规超声10.0%(x2=10.324,P<0.01)。结论超声造影能有效地反映病灶的血流灌注特征,并敏感显示病灶的假包膜及坏死灶。对诊断SRCC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超声检查 超声造影 肾肿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56例盆底肿瘤患者的TBC诊断结果,随机分为a组(22)和b组(34)两者年龄无统计学差异,b组作了超声活检,总率为27.3%,b组病理诊断为61.7%,b组全活检率高于a组,p 0.05,b组病理分级为31.8%,病理分级为21.57%,P值<0.05。结论与常规彩超比较,超声造影诊断可清晰显示病灶血流灌注及周围组织、回声情况,对盆腔结核诊断准确率更高。

  • 标签: 超声造影 盆腔结核 诊断
  • 简介: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诊断技术成功应用于临床,超声造影则是目前公认最为先进的成像技术。它能提供比普通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更丰富、更明确的诊断信息。超声造影应用以来,肝脏疾病的诊断和鉴别是应用最广泛和最成熟的。近年来,学术界开始关注超声造影对除肝脏之外的脏器的疾病诊断与治疗,如胰腺、肾脏、腹部外伤、妇科疾病、前列腺癌等,并显示出巨大潜力。将来超声造影有望加入治疗药物和基因进行治疗。文章对近年来超声造影技术的应用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展望其应用前景。

  • 标签: 超声造影 应用 肝脏 发展前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息肉气钡双重造影表现,提高诊断胃息肉的能力。材料与方法本组选择经气钡双重造影检查,X线征象典型胃息肉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结果病变发生于胃窦12例,胃体10例,弥漫性8例。病变呈炎性增生型21例,腺瘤型9例。病变多发14例,单发16例。结论气钡双重造影检查结合内窥镜及病理学检查是诊断胃息肉的主要方法。

  • 标签: 胃息肉 气钡双重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造影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05-2022.05于本院就诊的甲状腺结节患者共计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两组患者病理组织检查的良恶性水平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良性组(n=50),恶性组(n=50)。比较两组超声图像特征情况。结果:两组超声声像图特征上在增强模式、强化边界、强化形态方面相比较,假设校验有意义(P<0.05);但是两组在强化面积及增强类型上比较,差异不大(P>0.05)。结论: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采用超声造影检查方式对结节良恶性鉴别是有一定临床价值的。

  • 标签: 超声造影 甲状腺结节 超声图像 强化模式 强化形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钡餐造影在胃癌中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42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分别采用胃镜检查与钡餐造影检查,对两种不同检查方法的价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2例患者在胃镜检查中,诊断准确率为78.6%;而钡餐造影检查准确率为92.9%,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胃癌患者中采用钡餐造影检查,可以取得较好的诊断效果,其准确率较高,可以有效的降低漏诊与误诊现象的发生。

  • 标签: 钡餐造影 胃癌 临床诊断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诊断颈动脉狭窄患者中的技术优势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市两家医院2012年1-12月住院患者63例为观察对象,均为颈动脉多普勒超声筛选的颈动脉狭窄及闭塞患者,先行CT平扫再行增强扫描,所有数据应用add/sub软件进行自动减影处理。结果本组63例患者CTA检出I度狭窄36支、Ⅱ度狭窄30支、Ⅲ及Ⅳ度狭窄24支;经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SA)证实I度狭窄42支、Ⅱ度狭窄36支、Ⅲ及Ⅳ度狭窄24支。结论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能比较准确的判断患者颈动脉狭窄及其程度,有很大的技术优势和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64层螺旋CT 颈动脉狭窄 数字血管造影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不同类型肾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1例肾肿瘤或肿瘤样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超声和灰阶超声造影检查,对超声造影诊断结果进行观察。结果经病理结果显示,81例肾肿瘤或肿瘤样病变患者中,恶性34例,良性47例;超声诊断的敏感性、准确性和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能够明确显示有无肾肿瘤的存在,对鉴别肾肿瘤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 标签: 超声造影 肾肿瘤 诊断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运用cT血管造影(CTA)诊断破裂脑动脉瘤。方法对怀疑颅内动脉瘤破裂的16例病人施行CTA检查,采用PhilipsTomoscanAVP1螺旋CT机,120kV,200mAs,层厚1.5mm,螺距1.重建间隔0.05mm。造影剂为欧乃派克100ml,2.5—3.0ml/s的速度经肘正中静脉注入,16—18s后扫描。数据经计算机工作站处理后以MIP和SSD法显示,由放射科医师和神经外科医师共同阅片。结果本组16例病人共检出13例16个动脉瘤,其中前交通动脉瘤8例,后交通动脉瘤1例,基底动脉梭形动脉瘤1例,左侧大脑中动脉瘤破裂合并右侧颈内动脉瘤1例,后交通动脉瘤合并同侧颈内动脉床突周围段芽孢状微小动脉瘤2例。10例脑动脉瘤做了开颅手术治疗,术后恢复良好5例,生活自理2例,重度残废2例,植物生存1例。未手术的3例病人,其中1例Hunt-HessV级者术前准备时死亡,1例放弃治疗死亡。1例基底动脉梭形膨大者保守治疗,遗有脑干受压症状。结论CTA具有快速、简便、安全、可靠的优点,可作为破裂脑动脉瘤和急诊手术前首选的检查。

  • 标签: 脑动脉瘤 CTA 蛛网膜下腔出血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贲门癌的x线特征性表现。方法30例由取样活检证实的贲门癌患者应用x线钡餐造影检查,分析了患者的影像表现。结果贲门区软组织块影,胃底部变形和胃体上部的浸润,粘膜皱襞的改变、钡流分叉、转向和喷射现象。结论贲门癌患者采用气钡双重对比造影剂及多体位观察是诊断早期贲门ca重要手段之一。

  • 标签: 贲门癌 上消化道钡餐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胃肠超声造影在胃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 2018年 3月 -2018年 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胃部疾病患者 120例,对 120例患者分别进行常规彩超检测及胃超声造影检测,提供常规超声检测的记作常规检测组,提供胃超声造影检测的记作超声造影组,观察两组患者诊断情况。结果:( 1)使用胃肠超声造影诊断急性胃炎、胃溃疡、胃癌等胃部疾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均高于常规超声检测,其中急性胃炎、胃溃疡诊断结果无明显差异, P>0.05,胃肠超声造影诊断胃癌中敏感性及特异性明显优于常规超声检测,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胃癌超声造影早期诊断准确人数为 9人,准确率为 75%( 9/12),中期诊断准确人数为 13人,准确率为 81.25%( 13/16),晚期诊断准确人数为 6人,准确率为 85.71%( 6/7),研究数据表明胃肠超声造影在胃癌晚期确诊准确率较高。结论:胃肠超声造影在胃部疾病诊断中作用价值较高,在胃癌晚期的确诊准确率最佳,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胃肠超声造影 胃部疾病 诊断价值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