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用BL-420F生物信号采集系统采集10只家兔的膈神经放电和膈收缩信号,用电针对家兔“内关”穴分别进行疏波刺激和密波刺激后观察膈神经放电和膈收缩信号的改变,发现疏波刺激对膈神经放电和膈收缩有抑制作用,密波刺激对膈神经放电和膈收缩具有兴奋作用,针刺“内关”穴对膈神经放电和膈收缩有双向调节作用,证实了“内关”穴与膈神经之间存在神经传导通路。

  • 标签: 内关 膈神经放电 电针
  • 简介:摘要:用BL-420F生物信号采集系统采集10只家兔的膈神经放电和膈收缩信号,用电针对家兔“内关”穴分别进行疏波刺激和密波刺激后观察膈神经放电和膈收缩信号的改变,发现疏波刺激对膈神经放电和膈收缩有抑制作用,密波刺激对膈神经放电和膈收缩具有兴奋作用,针刺“内关”穴对膈神经放电和膈收缩有双向调节作用,证实了“内关”穴与膈神经之间存在神经传导通路。

  • 标签: 内关 膈神经放电 电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国人群绝经后女性生育周期(RLD)与尿白蛋白/酐比值(UACR)的相关性。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2011年5至12月在中国7个地区招募的共11 055名自然绝经后女性,按RLD分为4组,并使用倾向评分匹配减少偏倚,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及分层分析观察各RLD组出现UACR≥30 mg/g的比值比(OR),中介效应分析量化RLD在UACR对心血管疾病(CVD)发生中的影响。结果RLD 18~31年、32~34年、35~36年、37~50年组,分别有2 373、2 888、2 472、3 322人。RLD最短(18~31年)组的年龄偏大(P<0.001)、CVD发生率(P=0.025)和UACR水平最高(P<0.001)。充分校正混杂因素后,与最短RLD(18~31年)相比,RLD最长(37~50年)的女性发生UACR≥30 mg/g的风险降低28%(OR=0.72,95%CI 0.64~0.82,P<0.001)。RLD每延长1年,出现UACR≥30 mg/g的风险降低2%(OR=0.98,95%CI 0.97~0.99,P<0.001)。分层分析显示,在体重正常(P=0.003)或超重(P=0.001)、无CVD病史(P=0.001)以及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降低(P=0.004)的女性中,RLD与UACR的相关性更加显著。中介效应分析发现3.0%的尿白蛋白对发生CVD的影响是通过RLD介导的(P=0.048)。结论在中国人群自然绝经后的女性中,长RLD(37~50年)与较低的UACR相关。

  • 标签: 雌激素类 心血管疾病 生育周期 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 横断面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内效贴联合踝足训练对柔韧性扁平足患儿步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入选和排除标准的柔韧性扁平足患儿4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22例,40足)和对照组(22例,41足)。治疗组患儿采用内效贴贴扎联合踝足训练,对照组患儿仅采取踝足训练。贴扎主要采用足底感觉输入贴扎、足弓感觉输入贴扎和足跟力学矫正贴扎,频率为每周1次,贴布每次于体表保持3 d后由患者自行移除,连续贴扎12周。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治疗后),由相同治疗师和数据分析人员于双盲状态下对2组患者进行足底压力[足弓指数(AI)]和步态评估[包括踝关节最大背屈角度、最大跖屈角度、支撑相(STP)踝关节平均外翻角度、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承重反应期垂直方向地反力(GRF1)、踝关节最大功率、步长、步速、步宽和步态偏差指数GDI)]。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AI、踝关节最大背屈角度、踝关节最大跖屈角度、STP平均外翻角度、GDI、踝关节最大功率、承重反应期垂直方向GRF1、步速和步宽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仅AI、GDI和步长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STP踝关节平均外翻角度、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承重反应期垂直方向GRF1和步宽分别为(-0.29±0.23)°、(63.83±4.82)°、(1.14±0.09)N/kg·G和(9.80±1.47)cm,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效贴贴扎结合踝足训练能够改善柔韧性平足患儿踝关节屈伸运动范围,调整足触地时的姿势准备,增加踝关节稳定性控制,提高垂直方向地反力及踝关节做功能力,达到改善足部形态及步行功能的作用。

  • 标签: 柔韧性扁平足 儿童 肌内效贴 三维步态分析 肌力训练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单一盆底训练与盆底电刺激联合盆底训练对产妇盆底的影响及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在本院足月妊娠分娩的产妇,经与患者详细讲述病情和治疗方法后,征求患者意见进行分组。对照组33例行单一盆底训练即Kegel运动;观察组33例行盆底电刺激联合盆底训练治疗。分别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漏尿量、盆底尿动力学指标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漏尿量、盆底尿动力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观察组漏尿量、盆底尿动力学康复效果则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产后早期进行盆底训练可以改善盆底,改善漏尿尿动力学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而盆底电刺激联合盆底训练对比单一盆底训练效果更好,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盆底电刺激 盆底肌训练 盆底肌力 康复
  • 简介:[摘要]脓毒性休克是指由微生物及其毒素等产物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伴循环功能障碍,在重症监护病房( ICU) 患者中很常见,往往伴随着长ICU停留时间、长总住院时间以及高死亡率。目前,西医治疗脓毒性休克多围绕于及时、适当的抗生素和器官支持性治疗,但其住院死亡率仍然高达25-40%,如何治疗脓毒性休克以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是目前一大难题。研究表明,运用独参汤辅助治疗脓毒性休克可增强其心肌收缩。本综述将重点阐述独参汤在脓毒性休克中增强心肌收缩的潜在机制,旨在为未来探索脓毒性休克的治疗方法提供一定依据和参考。

  • 标签: [] 独参汤   脓毒性休克   心肌收缩力   机制
  • 简介:目的:本文观察晨尿尿蛋白/尿酐比值和24h尿蛋白定量检测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收治于2021年10月10日~2022年12月30日糖尿病患者84例为研究观察对象,将患者根据是否合并肾病分组,对照组(纳入单一糖尿病患者)、实验组(纳入糖尿病肾病患者),两组患者均进行晨尿检测,观察两组患者检测结果差异及尿蛋白/尿酐比值和24h尿蛋白定量检测预测糖尿病肾病价值。结果:实验组24h尿蛋白定量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晨尿尿蛋白/尿酐比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蛋白/尿酐比值以<2.67为界值,诊断符合率91.67%、灵敏度90.48%、特异度92.86%、AUC值0.892;24h尿蛋白定量以>5.12g为界值,诊断符合率88.10%、灵敏度88.10%、特异度88.10%%、AUC值0.705。结论:糖尿病肾病分析中,可以观察晨尿尿蛋白/尿酐比值和24h尿蛋白定量检测结果,辅助糖尿病肾病诊断,值得推广。

  • 标签: 糖尿病肾病;尿蛋白/尿肌酐比值;24h尿蛋白定量;诊断符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规范化盆底康复护理对孕产妇盆底尿失禁症状的影响。方法:以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接受治疗的80例盆底尿失禁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孕产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孕产妇数量均为40。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的盆底康复护理,而观察组则选用规范化盆底康复护理,研究对患者治疗后两个月时间内的漏尿次数及生活质量进行数据统计,并完成组间对比。结果:观察组孕产妇总体漏尿情况优于对照组孕产妇,漏尿≤1次的患者最多,(P

  • 标签: 规范化护理 盆底肌康复 孕产妇 盆底肌肌力尿失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产妇产后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与心理护理联合干预效果以及对盆底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5就诊于本院的42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产妇,将之随机纳入常规组(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组(生物反馈电刺激+心理护理干预),各21例。结果:联合组产妇产后盆底恢复优良率较常规组高(P

  • 标签: 产后护理 心理干预 生物反馈电刺激 盆底肌 肌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产妇产后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与心理护理联合干预效果以及对盆底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5就诊于本院的42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产妇,将之随机纳入常规组(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组(生物反馈电刺激+心理护理干预),各21例。结果:联合组产妇产后盆底恢复优良率较常规组高(P

  • 标签: 产后护理 心理干预 生物反馈电刺激 盆底肌 肌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规范化盆底康复护理对孕产妇盆底尿失禁和生活质量;方法:选择2023年2月至2023年8月于本院收治的56例盆底康复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采取规范化盆底康复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尿失禁发生率、生活质量、SAS、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较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尿失禁率更低,生活质量更高,SAS、SDS评分更低,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对孕产妇进行规范化盆底康复护理,可以降低患者尿失禁发生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中具有应用价值。

  • 标签: 规范化盆底康复护理 盆底肌肌力尿失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规范化盆底康复护理对孕产妇盆底尿失禁和生活质量;方法:选择2023年2月至2023年8月于本院收治的56例盆底康复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采取规范化盆底康复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尿失禁发生率、生活质量、SAS、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较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尿失禁率更低,生活质量更高,SAS、SDS评分更低,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对孕产妇进行规范化盆底康复护理,可以降低患者尿失禁发生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中具有应用价值。

  • 标签: 规范化盆底康复护理 盆底肌肌力尿失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混凝土收缩裂缝是土建工程建设使用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会对工程质量以及使用寿命产生直接的影响。本文以混凝土收缩裂缝简介为切入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混凝土收缩裂缝的危害,并且探讨了优化解决措施,希望能为混凝土收缩裂缝的控制提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混凝土 土建工程 收缩裂缝 工程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分娩方式产妇在分娩后予以产后治疗仪结合Kegel训练对产后盆底影响作用。方法: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本院产科分娩产妇中随机选取70例,以分娩方式划分,常规组为剖宫产产妇,观察组为自然分娩产妇,予以其产后治疗仪结合Kegel训练,效果分析。结果:盆底压力,治疗前比对,两组数据存差异(P<0.05),经治疗后,两组均有改善,数据比对无差异(P>0.05),但以观察组改善较为显著(P<0.05),盆底,治疗后两组比对数据无差异(P>0.05),以观察组行产后治疗仪结合Kegel训练后可见大幅度提高。结论:不同分娩方式分娩产妇,经产后治疗仪结合Kegel训练方式治疗后,其产后盆底均可有所改善,其中以自然分娩产妇改善最为明显,可见该干预方式的实施,对产妇盆底恢复存积极影响。

  • 标签: 产后治疗仪 Kegel训练 不同分娩方式 产后盆底肌肌力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分娩方式产妇在分娩后予以产后治疗仪结合Kegel训练对产后盆底影响作用。方法: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本院产科分娩产妇中随机选取70例,以分娩方式划分,常规组为剖宫产产妇,观察组为自然分娩产妇,予以其产后治疗仪结合Kegel训练,效果分析。结果:盆底压力,治疗前比对,两组数据存差异(P<0.05),经治疗后,两组均有改善,数据比对无差异(P>0.05),但以观察组改善较为显著(P<0.05),盆底,治疗后两组比对数据无差异(P>0.05),以观察组行产后治疗仪结合Kegel训练后可见大幅度提高。结论:不同分娩方式分娩产妇,经产后治疗仪结合Kegel训练方式治疗后,其产后盆底均可有所改善,其中以自然分娩产妇改善最为明显,可见该干预方式的实施,对产妇盆底恢复存积极影响。

  • 标签: 产后治疗仪 Kegel训练 不同分娩方式 产后盆底肌肌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产妇产后护理过程中将产后综合康复护理进行运用对于提升产后盆底的作用。方法 按照对比观察的方式开展探究,选入2021年3月至2022年4月本院妇产科产妇60例,随机抽选均分对照组(30例,常规产后护理)和观察组(30例,产后综合康复护理)。分析干预效果。结果 分析产妇盆底改善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观察组具备优势P

  • 标签: 产后综合康复护理 产科产后盆底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