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对尿收缩低下(DU)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72例符合手术指征且接受TURP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年龄72(51~89)岁。术前均行尿动力学检查,根据膀胱收缩指数(BCI)和最大尿流率-尿压力(PdetQmax)将患者分为3组:DU患者[BCI<100且PdetQmax≤40 cmH2O(1 cmH2O=0.098 kPa)]共31例,分为A组(PdetQmax≤20 cmH2O)9例,B组(20 cmH2O<PdetQmax≤40 cmH2O)22例;非DU患者为C组(BCI≥100且40 cmH2O<PdetQmax≤60 cmH2O)共41例。3组患者年龄、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前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分别为(26.40±5.54)、(21.04±4.61)、(18.53±4.41)分;生活质量评分(QOL)分别为(4.70±1.34)、(3.37±1.11)、(3.49±1.34)分;最大尿流率(Qmax)分别为(4.60±2.63)、(8.48±2.47)、(11.38±4.00)ml/s;残余尿量(PVR)分别为(152.90±75.26)、(90.78±51.97)、(53.23±38.98)ml。A组术前IPSS和QOL明显大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前Qmax明显小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前Qmax明显小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前PVR明显大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前PVR明显大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组术后的IPSS、QOL、最大自由尿流率(fQmax)和PVR,比较3组的主观指标(IPSS、QOL)和客观指标(fQmax、PVR)改善情况。结果本研究72例平均随访31.1(3~52)个月。A、B、C组术后IPSS分别为(25.50±2.84)、(16.78±4.04)与(14.98±3.41)分;QOL分别为(2.90±1.29)、(2.67±0.88)、(2.53±0.92)分;fQmax分别为(5.44±2.60)、(10.30±3.68)、(13.07±3.51)ml/s;PVR分别为(104.00±46.00)、(76.81±46.74)、(35.64±26.17)ml。与术前比较,A组QOL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PSS、fQmax、PVR较术前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的IPSS、QOL、fQmax、PVR较术前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PdetQmax≤20 cmH2O的DU患者,TURP仅能使QOL获得明显改善,其余主客观指标改善不理想,术前应充分沟通,告知合理预期。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逼尿肌收缩力低下 尿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超声检测尿厚度(DWT)在评估神经源性膀胱(NB)患者下尿路功能障碍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诊治的78例因脊髓损伤引起的成年NB患者为病例组,以40例正常成年人群为对照组。超声测量DWT、尿动力学检测最大膀胱容量(MCC)、膀胱顺应性(BC)、残余尿量(PVR)及尿尿点压(ALPP)等指标。统计学分析比较DWT与MCC、BC、PVR及ALPP各指标的关系。结果病例组患者膀胱容量分别在50、100、150、200、250、300、400、500 mL时测得的DWT均明显大于对照组人群(P<0.05)。与低DWT组相比,高DWT组BC明显较低,而DLPP明显较高(P<0.05),组间PVR、MC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DWT与BC呈明显负相关(r=0.635,P=0.001),与DLPP呈明显正相关(r=0.621,P=0.003),而与PVR、MCC无相关性(r=0.422、0.331,P=0.158、0.341)。结论NB患者DWT增加,DWT与膀胱顺应性呈负相关,而与DLPP呈正相关。应用超声评估NB患者DWT有助于反映NB下尿路功能障碍。

  • 标签: 膀胱,神经原性 逼尿肌厚度 排尿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骶神经磁刺激(SMS)对尿肌无力型神经源性膀胱的影响。方法选取30例脊髓损伤合并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刺激组和假刺激组,每组15例。实验一,刺激组第1天在膀胱容量为100 ml时给予1次SMS,第2天在膀胱容量为200 ml时给予1次SMS,第3天在膀胱容量为300 ml时给予1次SMS。SMS参数:刺激频率为15 Hz,刺激时间10 s,间歇时间30 s,共1500次脉冲。假刺激组SMS参数与刺激组相同,但将磁刺激线圈旋转90°;2组患者在100、200和300 ml膀胱容量下,在每次SMS刺激前和刺激后即刻检测最大尿压力(MDP)。实验二,从第4天开始,刺激组接受SMS治疗,假刺激组接受假刺激,均为每日治疗2次,每周治疗5 d,共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检测2组患者膀胱容量为0、100、200和300 ml时的MDP。结果实验一,SMS刺激后即刻,刺激组在膀胱容量为200和300 ml时的MDP均较刺激前明显增加(P<0.05),且均较同时间点假刺激组明显增加(P<0.05),而在膀胱容量为100 ml时,刺激前与刺激后即刻MDP未见明显变化(P>0.05)。实验二,治疗4周后刺激组患者在膀胱容量为100、200和300 ml时的MDP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且明显优于同时间点假刺激组(P<0.05)。结论SMS治疗对尿肌无力有效,但有效性可能与膀胱容量有关。

  • 标签: 骶神经磁刺激 逼尿肌无力 最大逼尿肌压力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 产后盆底康复训练对产后妇女控尿能力、盆底肌肉收缩强度的影响。 方法: 选取在我院分娩的产妇 200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分娩方式进行分组,剖宫产组 90 例,阴道分娩组 110 例,两组产妇均行早期产后盆底康复训练,对两组产妇干预前后控尿能力、盆底肌肉收缩能力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盆底均明显改善( p<0.05 ),但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压力性尿失禁( SUI )、盆腔器官脱垂( POP )发生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0.05 );组间比较则无较大差异( p>0.05 );治疗后治疗后,两组患者盆底Ⅰ、Ⅱ类肌纤维功能情况比较差异均无较大差异( p>0.05 )。 结论: 产后盆底康复训练对于剖宫产及阴道分娩产妇盆底功能的改善均有积极作用,可推广使用。

  • 标签: 产后盆底康复训练 控尿能力 盆底肌肉收缩力 产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疼痛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核心稳定性训练方法,观察该种方法对改善背耐力及等速峰值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6例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疼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且根据训练方法不同,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维持原有生活方式治疗,实验组采用核心稳定性训练。结果:两组背和背耐力变化对照中,实验组治疗后30度/s背耐力距斜率为16.37±7.62,对照组为7.84±5.47;实验组治疗后30度/s背等速峰值为335.27±60.73,对照组为291.48±62.17。(P

  • 标签: 背肌肌耐力 速肌力峰值 核心稳定性训练
  • 简介:摘要:膝骨关节炎是临床上常见的退行性疾病,因其高发病率和致残率而受到广泛关注。作为重要的伸膝群的股四头在站立、行走、下蹲、蹲起等不同的下肢运动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的减退将导致 KOA患者膝关节功能障碍的发生和加重。周文琪 [1]等指出在等速测试指标中,伸膝指标对 KOA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大于屈膝指标。本文从电活动模式、等速测试、神经肌肉激活功能、步态等方面探讨膝骨关节炎患者伸膝的特征。

  • 标签: 膝骨关节炎 伸膝肌 等速肌力测试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腰背训练在腰部训练伤防治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 将某医院 2019 年 1 月至 2019 年 8 月接诊的 146 例 腰部训练伤 病员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73 例。对照组接受针刺后溪穴、中频立体干扰电疗法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接受腰背训练,进而对两组病员治疗 1 个月后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 结果: 治疗后 1 个月后,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94.52 %高于对照组 76.71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对腰部训练伤病员施以针刺后溪穴、中频立体干扰电疗法结合腰背训练,可以有效改善病员腰部症状,恢复患者的腰部功能,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腰背肌 肌力训练 腰部训练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盆底康复治疗对改善产妇产后盆底所起到的效果。方法:2019年5月份至2019年12月份期间,选择在我院分娩的200例产妇,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100例,两组产妇产后均接受普通干预,观察组产妇加用盆底康复治疗,对比两组产妇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盆底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且满意率更高(P<0.05)。结论:将盆底康复治疗融入产妇产后干预工作中,对改善其盆底有重要意义,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 标签: 产后盆底肌康复治疗 盆底肌力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智能盆底超声检查评估近期二次足月自然分娩后女性盆底收缩功能。方法选取2018年7-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进行产后(6~9周)复查的41例二次足月自然分娩女性进行盆底超声检查,年龄24~41(33.27±4.88)岁,分娩孕周(39.67±1.15)周。随机选取同期进行产后(6~9周)复查的初次分娩产妇54例为对照组,年龄22~36(28.52±2.77)岁,分娩孕周(39.12±0.87)周。实时三维超声动态观察两组产妇静息及缩肛状态下肛提裂孔的形态,并采用智能盆底超声分别测量静息及缩肛两种状态下肛提裂孔面积、前后径、左右径及双侧耻骨直肠厚度,计算两种状态下各个参数的差值;同时对两组产妇进行盆底测定,比较两组间超声参数差值及有无差异。结果静息状态下初次自然分娩组及二次自然分娩组肛提裂孔面积、左右径、前后径、左右两侧耻骨直肠厚度分别为(15.92±2.76)cm2对(16.65±2.63)cm2、(40.93±5.63)mm对(40.27±6.21)mm、(55.54±6.05)mm对(57.92±5.27)mm、(7.03±1.51)mm对(7.44±1.23)mm、(7.49±1.44)mm对(7.44±1.44)mm,两组间各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缩肛状态下两组产妇上述各参数分别为(11.76±2.62)cm2对(12.09±2.78)cm2、(37.57±5.46)mm对(37.18±4.71)mm、(42.21±5.69)mm对(43.03±7.13)mm、(8.92±1.54)mm对(8.87±1.23)mm、(8.90±1.60)mm对(9.30±2.71)mm,两组间各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上述各参数缩肛状态和静息状态下的差值分别为(4.16±2.38)cm2对(4.43±2.70)cm2、3(1.00,5.00)mm对1(1.00,5.25)mm、(13.33±6.07)mm对(14.41±6.54)mm、(1.90±1.78)mm对(1.68±1.31)mm、1(0.48,2.40)mm对1.25(0.20,2.13)mm,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Ⅰ类肌纤维不合格率为65%、68%(35例对28例),Ⅱ类肌纤维不合格率为74%对79%(40例对32例),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次足月自然分娩产后女性盆底收缩功能较初次足月自然分娩产后未见明显降低,为临床指导二次分娩孕妇生育方式的选择及产后康复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超声检查 骨盆底 盆底肌 收缩功能 产后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离体妊娠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对子宫平滑收缩的影响。方法:于2018年1月--2019年12月,选取人离体妊娠子宫平滑自主规律收缩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25例。试验组给予右美托咪定累计给药至不同浓度,控制组给予等容量Krebs液。比较两个组别子宫平滑收缩情况。结果:两个组别子宫平滑收缩持续时间、频率、强度等对比发现试验组在高浓度右美托咪定时均明显优于控制组(P

  • 标签: 人离体妊娠 右美托咪定 子宫平滑肌收缩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针对盆底训练联合盆底电刺激在产妇产后盆底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选取 2018年 8月至 2019年 12月医院妇产科收治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产妇 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0例。对照组采取盆底电刺激干预,观察组采取盆底训练联合盆底电刺激干预,比较两组盆底以及性功能。结果 观察组盆底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性欲、性高潮、性交痛、性唤起、阴道润滑度以及性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盆底训练联合盆底电刺激应用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产妇中,可提高盆底,促进产妇性功能恢复。

  • 标签: 盆底功能障碍 盆底肌训练 盆底电刺激 盆底肌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手持型测定仪MicroFET3对青少年男子足球运动员髋、膝关节的重测信度。方法:选取某足球俱乐部U13队伍中40名青少年男子足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进行手持型测定仪(HHD)信度测试。由同一位测试人员使用手持式测定仪(MicroFET3,Hoggan)在统一姿势体位下间隔3天进行2次髋关节和膝关节的测定。计算组内相关系数(ICC),标准误(SEM),应用组内相关系数(ICC)作为衡量重测信度的指标。结果:同一测试者使用HHD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膝关节屈伸群和髋关节内收、外展、前屈和后伸群的力量重测信度为好至优秀(ICC=0.889~0.980);测量标准误(SEM)的范围为10.15至32.1(单位N)。结论:手持型测定仪MicroFET3对青少年男子足球运动员髋、膝关节的重测信度良好

  • 标签: 等长力量 青少年足球运动员 肌力评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盆底锻炼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盆底的影响。方法抽取河南省人民医院省直第一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予以盆底锻炼;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盆底、盆底疲劳值及性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Ⅰ、Ⅱ类肌纤维盆底、疲劳值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盆底均高于治疗前,疲劳值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盆底高于对照组,疲劳值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性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性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将盆底锻炼应用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可明显改善患者盆底,提高其性生活质量。

  • 标签: 盆底肌锻炼 产后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盆底肌肌力
  • 简介:摘要:等速训练优于传统训练,兼有等张训练及等长训练的功效。其具有改善关节活动度、提高、增强关节稳定性、促进本体运动感觉恢复,以及防治肢体肌萎缩等作用。我科 2019年 7月收治一例膝关节术后患肢肌萎缩病人,经等速训练等康复锻炼 6周后肌萎缩较入院时明显改善。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等速 肌力训练 肌萎缩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一种同时测定尿中7种苯系物代谢产物并实时进行酐校正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尿样加入盐酸和过量氯化钠后,加入乙腈∶异丙醇(9∶1)溶液提取待测物,离心后取上清液进样,经反向C18柱分离定性,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测定代谢产物和酐含量。结果各代谢产物在2.00 mg/L~100 mg/L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方法检出限为4.15~70.7 μg/L,定量下限为13.8~235 μg/L;测定高、中、低三个添加浓度的加标回收率为85.4%~105.5%,相对标准偏差为1.78%~8.23%(n=6)。结论本法经过方法学验证,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以满足尿液中7种苯系物代谢产物及酐的同时检测。

  • 标签: 代谢产物 高效液相色谱法 尿 肌酐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人工面神经(artificial facial nerve,AFN)诱发单侧失神经支配兔的口轮匝收缩,探讨AFN诱发闭口时刺激电流的最适参数匹配组合情况。方法按照不同刺激参数组合,在不同时间点于清醒状态下经AFN体内刺激兔患侧口轮匝诱发其收缩,记录各组合下阈刺激、峰刺激的电流强度值,进而比较不同组合下刺激消耗的总电荷量。结果比较不同刺激频率、脉宽匹配组合下AFN的阈刺激消耗总电荷量及峰刺激消耗总电荷量,发现不同组间的频率因素、脉宽因素以及频率与脉宽的交互作用因素对总电荷的影响,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当AFN刺激频率为60 Hz,刺激波宽为100 μs时,在达到有效诱发麻痹口轮匝收缩的前提下,输出刺激电流强度相对最低、消耗的总电荷量最低,适合作为满足AFN低功耗要求的优选刺激参数组合方案。

  • 标签: 面神经麻痹 人工面神经 口轮匝肌 电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