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ICU重症患者需要隔离监护治疗,封闭的环境,陌生的监护仪、治疗仪,容易让病人产生心理障碍,治疗过程中尤其需要心理护理的配合,而且面对不同的病情,在治疗的不同阶段,心理护理的方式及内容应有所不同。全面合理的整体化护理是促进患者心理健康的有效措施,尤其是病情较重的患者须进一步加强心理疏导干预。

  • 标签: ICU 重症患者 心理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重症肌无力,顾名思义是以肌无力为主要表现,其发病特点是全身肌肉均可发病,病情发展快、病程长,症状易复发,病人痛苦大,治疗难度大,甚至出现肌无力危象等严重情况,所以叫重症肌无力。重症肌无力是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障碍的慢性疾病.也就是说支配肌肉收缩的神经在多种病因的影响下,不能将“命令”正常传递到肌肉,使肌肉丧失了收缩功能,影响“命令”传递的病因不是外界因素,而是患者的自身免疫发生了病变。在正常情况下运动神经末端合成乙酰胆碱,乙酰胆碱在肌肉收缩过程中起着

  • 标签: 重症肌无力 神经肌肉接头处 肌肉收缩 发病特点 肌无力危象 正常情况
  • 简介: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发生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病原体分布及药敏情况.方法:对我院重症监护病房2000年11月~2002年1月住院的52例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和细菌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52例患者获得性肺炎的发病危险因素有:机械通气、侵入性治疗、意识障碍、应用制酸剂、高龄,其发病相对危险度分别为7.82、5.58、2.68、2.53、1.24;②痰培养共检出病原菌128株:G-杆菌93株(占72.66%),G+球菌22株(占17.19%),真菌13株(占10.16%);③128株致病菌对所选的抗生素有很高的耐药率.结论:机械通气、侵入性治疗、意识障碍、应用制酸剂、高龄是ICU获得性肺炎的主要危险因素;G-杆菌是获得性肺炎的主要致病菌,真菌感染有增加趋势.

  • 标签: 重症监护 医院感染 肺炎 危险因素 致病菌
  • 简介:目的了解某院重症监护室(ICU)留置导管患者医院感染现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7月-2004年6月间ICU所有进行过气管插管、留置尿管、动静脉置管病例的资料。结果留置导管患者例次医院感染率为20.35%。单项插管者感染率为15.57%,显著低于2项插管同时存在者感染率2.3.00%和3项插管同时存在者感染率48.62%(X^2分别为5.70,65.85;P分别〈0.05,〈0.001)。气管插管患者在各类单项插管者中医院感染率最高,为24.66%。检出病原菌142株,其中革兰阴性(G^-)杆菌占74.65%,革兰阳性球菌占15.49%,真菌占9.86%。结论留置导管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且留置导管种类越多,医院感染率越高;检出病原菌主要是G^-杆菌。

  • 标签: 导管 留置 危险因素 医院感染 侵入性操作 重症监护室
  • 简介:摘要总结150例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患者采取的相应护理措施。认为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早期,通过病情观察,呼吸机辅助呼吸,良好的气道管理等病情观察和护理措施,可提高抢救成功率,预防并发症减少致残程度,降低死亡率。

  • 标签: 术后护理 颅脑损伤
  • 简介:自1997年5月以来,我科引进日本可乐丽公司KM8800型第三代血浆交换净化装置,采用血浆交换和胆红素吸附技术治疗急、慢性重型肝炎46例,共91例次,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有关护理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6例中,男40例,女6例;年龄21~66岁。急性重型病毒性肝炎1例、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39例、慢

  • 标签: 人工肝 体外支持系统 重症肝炎 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重症肌无力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及其护理需要,探寻有效的护理对策,为进一步有效的护理重症肌无力患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67例登记在案的重症肌无力患者进行生活质量相关因素及其护理需求的调查,然后按需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对比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重症肌无力的生活质量与护理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较干预前有明显改善。结论开展有效地预防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进而预防肌无力危象的出现。

  • 标签: 重症肌无力 生活质量 护理需求 护理对策
  • 简介:目的:总结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MemberancOxygenation,ECMO)治疗的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急危重患者采用动脉-静脉(A-V)模式或静脉-静脉(V—V)模式进行ECMO救治的护理资料。结果:成活27例,死亡21例,死因主要为原发病不能控制及治疗(4例)、脑死亡(3例)和并发症(14例)。结论:ECMO是救治严重呼吸、循环衰竭的有效治疗手段,严密的监护和有效的护理是保证ECMO成功的重要环节。

  • 标签: 体外膜肺氧合 急诊 危重症 护理
  • 简介:报告了观察160例重症肝炎患者接受血浆置换前后的睡眠障碍的变化结果,60例重症肝炎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包括入睡困难、睡眠中断、早醒、多梦等。血浆置换术一周后患者的睡眠障碍显著改善,但在血浆置换当晚部分患者的睡眠障碍反而加重。提出了相应的护理措施:加强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改善患者的睡眠环境;对患者的兴奋、焦虑、呃逆等症状及早处理。血浆置换可以改善重症肝炎患者的睡眠障碍,但是应注意对患者睡眠的短期不良影响。

  • 标签: 重症肝炎 血浆置换 睡眠障碍 护理
  • 简介: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阑尾切除术一般认为是本病的合理治疗手段,急性化脓、坏疽、穿孔性阑尾炎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而且切口感染,腹腔内脓肿是较多见的并发症,尤其是阑尾穿孔,感染的机会更多.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阑尾坏疽、穿孔等重症阑尾炎采取手术治疗的同时,联合中药治疗,效果较为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 标签: 阑尾炎 中西医结合 手术
  • 简介:目的观察IgG-ACA与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了94例重症肌无力(MG)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抗心磷脂抗体水平,(IgM-ACA和IgG-ACA).结果94例MG患者及4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IgM-ACA均为阴性;94例MG患者中30例IgG-ACA阳性(30/94,31.9%),40例健康对照者中仅2例阳性(2/40,5%),二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血清IgG-ACA水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型均无关(P>0.05),而与胸腺病理密切相关(P<0.01).30例胸腺瘤患者中,14例阳性(14/30,46.7%),64例不伴胸腺瘤的MG患者中,16例阳性(16/64,25%),二者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IgG-ACA阳性患者中,1/3滴度较高(至少为正常值的2倍).结论通过对IgG-ACA的测定,不仅对MG是否合并胸腺瘤起初步筛选作用,而且是MG患者并发凝血机制方面异常的一个警惕性标志.

  • 标签: 酶联免疫吸附法 胸腺瘤 重症肌无力 血清 抗心磷脂抗体 抗体检测
  • 简介:随着危重病学的发展,ICU收治多器官功能衰竭及呼吸功能监测治疗的病人越来越多,人工氯道被广泛应用。因为维持呼吸道通畅是保证有足够通气和换气量的前提,是心肺复苏成功后生命支持的基础,也是维护重要器官功能的基本保障。临床上将经病人口或鼻腔进行气管插管或直接行气管切开置入导管的方法称为人工气道。人工气道的建立为抢救和治疗危重病人创造了良好的先决条件。因此,封人工气道的护理就显得十分重要,它直接影响到救治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重症 呼吸监护 消毒隔离 护理 导管固定 气管切开
  • 简介:通过国内外神经外科和创伤外科医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目前对颅脑创伤患者的救治水平明显提高。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的病死率和病残率仍较高。主要原因包括对颅脑创伤患者诊断治疗不够重视,抢救与监护仪器较落后,而且有关颅脑创伤患者的现场抢救与转运、急诊室抢救和处理、手术指征和方案、手术后监护和护理、脑水肿防治和颅内高压的处理,以及并发症防治及康复措施等诸多环节尚存在明显不足,缺乏规范化和科学性。其中,临床医师在决定广泛脑挫裂伤合并重症颅内高压患者的手术原则和手术方法时存在较大差异和不规范,此为目前颅脑创伤临床治疗过程中争议最大的问题之一。

  • 标签: 广泛脑挫裂伤 创伤患者 颅内高压 手术原则 重症 颅脑创伤
  • 简介:对于重症颅脑损伤过去多从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眼部征象、运动功能以及颅内压等方面进行伤情评价,而对于脑氧代谢的改变及重要性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本文对4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脑氧利用率变化进行了研究,进一步分析了其在评估病情、指导治疗中的意义.

  • 标签: 脑损伤 血氧饱和度 氧代谢 氧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