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钝性胸部损伤多为挤压、撞击所致,损伤机制比较复杂,并且通常合并其他部位损伤,给患者临床诊断及治疗加大了难度。本文则结合相关参考文献对目前钝性胸部损伤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现状总结分析。

  • 标签: 钝性胸部损伤 临床诊断 治疗
  • 简介:胸部闭合伤可合并心脏损伤。我院自1988年10月至2001年2月共收治胸部闭合伤648例,伴心脏钝性损伤37例。占5.7%。本文总结这37例的护理体会。

  • 标签: 胸部闭合伤 心脏钝性损伤 护理
  • 简介:患者男,19岁。扎钢筋时被压伤,伤后头部多处流血及双上肢活动受限3h而入院。呼吸21次/min,血压96/67mmHg,心率106次/min,神志清楚,心律齐,心音低钝,未闻及杂音,心界不大,胸廓……

  • 标签: 胸部钝性损伤 心电图 急性心肌梗死样演变
  • 简介:摘要:随着胸部创伤的总体发病率上升,胸部创伤的受害者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增加。存在不同的成像技术来诊断胸部创伤,如CXR、CT扫描和超声。本研究旨在比较胸部X射线和胸部CT扫描对胸部医院钝性胸部创伤患者的诊断效果。材料和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单中心的比较研究,对胸部钝性创伤患者进行了胸部X射线检查和CT扫描。结果:在研究期间,本研究考虑了58名患者。大多数来自30-39岁组(36.21%)和20-29岁组(25.86%),平均年龄为48.28±12.35岁。大多数为男性(74.14%),男女比例为3.3:1,胸部CT扫描对肋骨骨折、胸骨骨折、肺挫伤、膈肌破裂和气胸的诊断优于胸部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血胸、锁骨骨折和肩胛骨骨折在胸部CT扫描和胸部X线上的诊断可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胸片是钝性胸部创伤后立即评估胸部的主要筛查测试,而胸部CT扫描有助于检测更多胸部损伤,而不是胸部X射线。

  • 标签: X射线 CT扫描 钝性胸部创伤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老年群体中,检验CT检查在钝伤的实际效果。方法:调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58例钝性胸部创伤病例,并展开研究。结果:统计外伤情况,多为高空坠物致伤和交通碰撞伤;两组的ISS积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青中年组、老年组3级及以上AIS得分分别为1例(1.7%)和2例(3.4%);老年组患者的住院时长(包括ICU、普通病房)均显著高于青中年组(P<0.05),二次住院的情况也偏多;CT是诊断隐性创伤的重要手段。结论:胸部CT对钝器伤的诊断价值高于CXR,特别是对老年患者,CT检查可使原治疗计划发生变化。结论:采用CT检查的方法,对老年胸部外伤的诊断更为明确。

  • 标签: 胸部CT CXR 老年稳定性胸部创伤 临床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肠及肠系膜钝性损伤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肠和肠系膜损伤患者的CT资料。结果:65例中肠管破裂17例,表现为腹腔积液和积气;单纯肠系膜挫伤5例,表现为挫伤区域肠系膜脂肪模糊、水肿或血肿形成;肠和肠系膜并存损伤43例。10例合并肝、脾、肾等实质脏器中的1个或多个脏器损伤。结论:CT可作为肠及肠系膜钝性损伤的主要检查手段,腹腔积气和肠系膜血肿分别对肠管破裂和肠系膜挫伤的诊断具有较高特异性,而腹腔积液和肠管水肿对肠管损伤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 标签: 肠系膜 损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CT检查在钝性胸部外伤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以某院128例钝性胸部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行CT检查及X线平片检查,对比两种方法的检出率。结果128例患者经CT与X线平片检查后,平片检查异常者共计95例,CT检查异常者共计119例,两种方法均未发现异常者共计11例。CT检查在肋骨骨折、肺挫伤、血胸的显示上敏感度显著高于X线检查,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急诊剖胸检查或经胸腔闭式引流者69例,有59例为CT检查前进行。而于CT检查后实施治疗的患者中,6例患者两种检查方法结果相同;RTS外伤评分越低实施胸外科治疗的几率越大。结论对于钝性胸部外伤的诊断而言,CT图像在显示肺挫伤、血胸、肋骨骨折等上的敏感度高于平片图像,可作为X线平片的补充检查方法,临床应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为下一步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CT 早期 钝性 胸部外伤
  • 简介:摘要胸部是身体暴露较大的部分,其内又有生命的重要器官,易受外伤,且极严重,据统计,胸部损伤约占全身创伤的25%,常伴其他部位或器官的同时损伤

  • 标签: 胸部 外力 损伤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心电图联合检测肌钙蛋白Ⅰ(cTnI)诊断胸部闭合伤合并心肌钝性伤的价值.方法对行肌钙蛋白Ⅰ检测并有心电图记录的78例胸部闭合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比较≥60岁年龄组与<59岁组cTnI变化的差异.结果78例患者中,cTnI升高24例,阳性率为29%.36例心电图异常的患者中,cTnI升高16例,阳性率为44%;42例心电图正常的患者中,cTnI升高8例,阳性率为19%,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岁年龄组cTnI升高平均值高于<59岁年龄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电图联合检测肌钙蛋白Ⅰ可有效诊断胸部闭合伤伴心肌钝性损伤.根据心电图变化检测肌钙蛋白Ⅰ既可提高阳性诊断率又可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测.

  • 标签: 胸部闭合伤 心肌钝性伤 肌钙蛋白Ⅰ 心电图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一种新的钝性胸主动脉损伤危险分级系统,探索其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20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68例钝性胸主动脉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6例,女12例,中位年龄45(21~69)岁。根据患者主动脉损伤程度及合并伤情况对患者进行主动脉损伤评分,根据评分对患者危险程度进行分级:低危组(评分≤2分)12例、中危组(3分≤评分≤5分)41例、高危组(评分≥6分)15例。分析不同分级组患者接受的治疗方式对预后的影响。分别于术后1、3、6、12个月及以后每年通过住院或门诊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68例患者中接受非手术治疗21例,接受手术修复47例,其中开放手术6例,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41例。急诊手术治疗16例,延迟手术治疗31例。12例低危患者均采用非手术治疗,仅1例患者死于肺部感染,死亡率为8.3%(1/12)。41例中危患者死亡率为19.5%(8/41),主动脉相关死亡率为9.8%(4/41),手术患者死亡率为10.8%(4/37)。15例高危患者死亡率为40%(6/15),主动脉相关死亡率为30.0%(5/15),手术患者死亡率为10%(1/10)。根据危险分级,各分级主动脉相关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7.840,P=0.020)。随访5~52个月,无院外死亡病例发生。随访中并发Ⅰ型内瘘1例,脑梗死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结论根据患者主动脉损伤程度和合并伤情况进行危险分级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 标签: 主动脉,胸 损伤 多发伤 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重症胸部损伤临床观察与护理,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有效防止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重危患者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总结本科2006年7月-2010年1月40例重症胸部损伤患者临床观察和护理经验,提出更有效护理措施。结果40例重症胸部损伤患者通过严密观察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正常换气功能;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时,应迅速补充血容量,积极纠正休克;同时应做好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38例未发生肺部并发症而治愈出院,2例因重度失血性休克死亡。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及时纠正休克,积极做好呼吸道管理,防止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是提高重危患者护理质量的关键。

  • 标签: 重症胸部损伤 临床观察 呼吸道管理
  • 简介:摘要胸部损伤(chesttrauma)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两大类。闭合性损伤是胸壁软组织或壁胸膜完整性尚好,胸膜腔不与外界相通。多由于暴力挤压、冲撞或钝器打击胸部所引起。轻者只有胸壁软组织挫伤或单纯肋骨骨折,重者可伴有胸腔内器官或血管损伤,导致气胸、血胸。有时还可致心脏挫伤、裂伤、心包腔内出血等其他复杂情况。开放性损伤是伤口穿透了全层胸壁,包括壁胸膜,使胸膜腔与外界相通。多因利器或火器弹片等穿通胸壁所造成,可导致开放性气胸或血胸,影响呼吸和循环功能。

  • 标签: 胸部损伤 闭合性 开放性 护理
  • 简介:摘要胸部损伤多由于暴力挤压、冲撞、跌倒、坠落、钝器打击、锐器伤或车祸伤及胸部所致。一般根据是否穿破壁层胸膜,造成胸膜腔与外界相通而分为闭合性损伤和开放性损伤两大类。

  • 标签: 胸部损伤 特殊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