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中医药物疗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主要有运动疗法,如八段锦、太极拳;中医适宜技术如艾灸、针刺、穴位贴敷、耳穴贴压、按摩推拿、拔罐、刮痧、药茶;情志疗法如音乐疗法等,多简便易行、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少,配合药物治疗有协同降压作用,更有利于血压平稳控制。今后研究还需进行长期的持续随访、加强研究规范性,对高血压病3级和继发性高血压患者仍有待展开深入的研究。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非药物治疗 中医药疗法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营养师指导下血脂异常的患者使用药物干预的疗效。方法:选自2020年3月份~2021年5月份来我疗养院休养的血脂异常患者93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46例,进行不服用调脂药物的普通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47例,进行营养师指导的药物干预,包括专业营养指导的正确认识血脂异常,合理配合膳食及运动改变患者的生活方式,降低血脂水平,干预周期为三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TG(总高胆固醇)、TC(血清总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血脂指标,并观察干预后的差异。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TG、LDL-C比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异常患者在营养师指导下进行药物干预有明显效果,可以很好地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

  • 标签: 营养师指导 非药物干预 异常血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药物疗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及再入院率的影响,为识别高风险人群与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调查方式,连续入选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上海市浦东新区4家医院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82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是否采用中医药物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基础信息、合并疾病、用药情况、实验室检查指标、影像学检查指标,并统计患者出院后1年再入院率及全因死亡率。采用Cox回归分析中医药物疗法是否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824例患者纳入全队列中,年龄(80±10)岁。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602例(301对)患者匹配成功,各基线变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内观察组的生存概率高于对照组的生存概率(P=0.013),在不良事件发生率[43.52%(131例)比53.82%(162例)]、全因死亡率[15.61%(47例)比23.59%(71例)]、3个月再入院率[10.96%(33例)比17.61%(53例)]、6个月再入院率[16.90%(51例)比24.25%(73例)]、心功能分级、hs-CRP和NT-proBNP水平上,观察组干预效果优效于对照组(均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表明年龄(RR=1.018,P<0.01)、心功能Ⅳ级(RR=2.200,P<0.01)、糖尿病(RR=1.340,P=0.04)、NT-proBNP≥7 900 ng/L(RR=1.557,P=0.01)及中医药物疗法(RR=0.768,P=0.04)对发生不良事件均有显著影响。结论中医药物疗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保护作用,提倡使用中医药物疗法进行干预,为在基层推广中医服务、改善患者的预后提供一定临床依据。

  • 标签: 心力衰竭 中医 非药物疗法 影响因素 倾向性评分匹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药物疗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及再入院率的影响,为识别高风险人群与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调查方式,连续入选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上海市浦东新区4家医院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82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是否采用中医药物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基础信息、合并疾病、用药情况、实验室检查指标、影像学检查指标,并统计患者出院后1年再入院率及全因死亡率。采用Cox回归分析中医药物疗法是否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824例患者纳入全队列中,年龄(80±10)岁。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602例(301对)患者匹配成功,各基线变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内观察组的生存概率高于对照组的生存概率(P=0.013),在不良事件发生率[43.52%(131例)比53.82%(162例)]、全因死亡率[15.61%(47例)比23.59%(71例)]、3个月再入院率[10.96%(33例)比17.61%(53例)]、6个月再入院率[16.90%(51例)比24.25%(73例)]、心功能分级、hs-CRP和NT-proBNP水平上,观察组干预效果优效于对照组(均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表明年龄(RR=1.018,P<0.01)、心功能Ⅳ级(RR=2.200,P<0.01)、糖尿病(RR=1.340,P=0.04)、NT-proBNP≥7 900 ng/L(RR=1.557,P=0.01)及中医药物疗法(RR=0.768,P=0.04)对发生不良事件均有显著影响。结论中医药物疗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保护作用,提倡使用中医药物疗法进行干预,为在基层推广中医服务、改善患者的预后提供一定临床依据。

  • 标签: 心力衰竭 中医 非药物疗法 影响因素 倾向性评分匹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糖皮质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剂是非感染性葡萄膜炎的主要治疗方案,新型生物可降解缓释玻璃体植入剂临床应用前景广阔,生物制剂显示出独特疗效。目前应用的局部糖皮质激素包括氟西奈德植入剂、地塞米松玻璃体植入剂等。免疫抑制剂包括抗代谢药甲氨蝶呤、硫唑嘌呤、霉酚酸酯等;T细胞抑制剂环孢霉素、他克莫司、雷帕霉素等;烷化剂环磷酰胺、苯丁酸氮芥等。生物制剂包括抗肿瘤坏死因子制剂英夫利昔单抗、阿达木单抗、依那西普、戈利木单抗、赛妥珠单抗等;白细胞介素受体拮抗剂阿那白滞素、康纳单抗、托珠单抗等;选择性B淋巴细胞抑制剂利妥昔单抗;选择性T淋巴细胞抑制剂阿巴西普等。不同药物各有其适用范围和不良反应,根据不同患者病情选择合适治疗方案、控制疾病进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尤为重要。(国际眼科纵览,2021, 45:89-98)

  • 标签: 非感染性葡萄膜炎 激素植入剂 免疫抑制剂 生物制剂
  • 简介:摘要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儿童期最常见的神经系统发育障碍之一,其主要核心症状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等。ADHD给患者本身、家庭和社会造成许多不利影响,目前ADHD的治疗应用较普遍的为药物治疗,但由于药物治疗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反应,一些伴发问题单纯药物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因此药物治疗方法越来越受到欢迎和重视。现就目前国内ADHD常用药物治疗方法及其疗效进行综述。

  • 标签: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非药物治疗 心理行为 作业疗法 物理疗法
  • 简介:摘要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以药物为基础,对于部分患儿,药物治疗可使其心功能进一步改善,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提高生存质量及降低死亡率。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机械循环支持及心脏移植拓展了儿童心力衰竭治疗的思路及策略。

  • 标签: 心力衰竭 儿童 非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围产期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并且对母儿均有风险。近年来,随着对孕期和产后妇女心理疾病筛查的增加,新的心理治疗和药物干预模式也在发展。尽管一般人群中的重度抑郁症的个体化治疗相关研究有所增加,但围产期抑郁症的个体化治疗相关指南尚未发布。尤其是在缺乏个体化治疗指南的情况下,将患者与合适的治疗方案相匹配更是一项挑战。本文综述了围产期抑郁症的个体化药物治疗的证据,包括如何结合患者的个人喜好、新的或正在研究的疗法以及生物标记物在患者与治疗匹配方面的潜在作用。本综述为今后围产期抑郁症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了建议。

  • 标签:
  • 简介:摘要患儿在术前经常出现严重的焦虑和痛苦,这会产生诸多不良影响。考虑到应用镇静药物来缓解术前焦虑可能产生不良反应及影响术后功能,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目光转向药物干预来减轻患儿的术前焦虑水平。文章对目前所采取的主要的几种药物干预措施,如加强术前准备教育、分散患儿注意力、家长陪伴诱导及音乐疗法、催眠等的现阶段研究进展以及未来发展进行综述,旨在为未来寻找减轻小儿术前焦虑、推动小儿舒适化医疗发展的可能措施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非药物干预 术前焦虑 小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疗法与常规药物疗法应用在慢阻肺治疗中所取得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于2019年3月至2020年6月接收的68例慢阻肺患者作为治疗对象,随机分组,分成试验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患者接受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总有效率:试验组患者的患者总有效率是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5.29%;不良反应:试验组患者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

  • 标签: 慢阻肺 布地奈德 雾化吸入 常规药物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结核分枝杆菌(NTM)种类繁多,NTM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持续增长,而治愈率低、病死率高,且药物治疗的疗程长、不良反应多、疗效和预后欠佳,特别是耐药患者的治疗面临挑战,亟需能提高治疗成功率的新药问世。本文重点评价NTM病的治疗新药和老药新用药的抗菌活性、疗效和安全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产妇进行分娩的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疼痛感,对产妇的身心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而如果采用药物来对产妇进行分娩处理,容易对产妇的身体和腹中的胎儿产生不良的药物影响,因此药物镇痛分娩对于保护和促进自然分娩具有重要的意义。对药物镇痛分娩的机制和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非药物镇痛 分娩机制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肝脏疾病,当前,对此病的治疗主要以调整病患者生活方式为主,至今,采取药物治疗并没有明显的效果。近几年,随着学者对此病发病机制的探究,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药物治疗方面得以重大研究。患者对药物治疗具有良好的依从性,所以,对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筛选,为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治疗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阐述了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病理生理,对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药物治疗展开了探讨。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治疗 药物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小儿肺炎应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疗法和常规药物疗法治疗的差异。方法 筛选我院在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接收的68例肺炎患儿为对象,随机单盲法分组,每组34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为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分析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更短,存在较大差异(P<0.05)。结论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肺炎患儿的效果显著,加快病情恢复,治疗优势显著。

  • 标签: 小儿肺炎 布地奈德 吸入疗法
  • 简介:摘要焦虑抑郁是COPD患者最常见的负性情绪,与患者疾病预后、生活质量及不良事件的发生关系密切。本文就COPD患者焦虑抑郁的肺康复治疗、认知行为疗法、音乐疗法、中医疗法药物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结合临床实际找出目前存在的问题,旨在为COPD患者焦虑抑郁药物治疗的临床实施提供参考。

  • 标签: 综述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焦虑 抑郁 非药物治疗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