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缺不缺营养,这是很多人关心却不容易判断的问题,其实,身体会有意无意向我们发出种种营养缺乏的信号,提醒我们迅速找出应对之策。

  • 标签: 营养缺乏 预警 症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无症状心肌缺血易发生无症状性心肌梗塞和猝死,常规心电图筛查,Holter确诊,预防和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方法对健康体检中常规心电图异常者中心律失常和ST-T波改变者,进行Holter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健康体检中,常规心电图异常达20.30%,Holter检查无症状心肌缺血者达4.8%。结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比有症状性更危险,常规心电图筛查,Holter确诊,对临床早期预警,减少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无症状心肌缺血 心电图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和"学生生活应激量表"(SLSI)检测大学生3558例,并用回归分析和路经分析探讨其应激过程(应激源-应激反应)诱发抑郁症状及轻生意念的预警模型.结果显示,大学生生活中所承受的挫折、压力、变化和自我强加是预警抑郁症状产生的主要应激源;情绪反应、生理反应、行为反应和认知反应是预警抑郁症状产生的主要应激反应;大学生抑郁症状诱发轻生意念的预测正确率为97.0%,发生比(OR)或危险率1.86倍于非抑郁症状者,其中女生抑郁症状诱发轻生意念的危险率近2倍于无此症状者;应激源直接引起应激反应,应激反应直接诱发抑郁症状,抑郁症状直接引发轻生意念,应激源和应激反应不直接影响轻生意念,而通过诱发抑郁症状间接影响轻生意念.此预警模型为大学生危机心理鉴别干预提供了临床心理学依据和参数.

  • 标签: 大学生 应激源 应激反应 抑郁症状 轻生意念 预警模型
  • 简介:目的分析并总结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ID)患儿的临床感染特征和预警症状,了解预警症状对PID早期识别的应用价值。方法参考2011年免疫学会国际联合会(IUIS)PID分类委员会公布的方案、泛美免疫缺陷病组(PAGID)和欧洲免疫缺陷病协会(ESlD)提出的PID诊断和分类标准,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00年10月至2011年11月病例检索系统检索出院诊断中含有上述PID分类疾病的病历,对于诊断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和联合免疫缺陷的患儿除外继发性免疫缺陷病,逐份查阅病历重新诊断,并做出明确、可以和可能诊断,以明确、可以诊断的病例进行预警症状的分析。结果①174例PII)患儿进入分析,男女比例为4.4:1,其中抗体缺陷为主的免疫缺陷101例(58.0%),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SCID)34例(19.5%),吞噬细胞功能缺陷19例(10.9%),定义明确的免疫缺陷综合征10例(5.7%),免疫失调性疾病10例(5.7%)。渤5例(43.1%)存在反复呼吸道感染,以抗体缺陷为主的免疫缺陷最为常见,与SCID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卡介苗接种后异常反应在慢性肉芽肿病(CGD)中最多见,与抗体缺陷为主的免疫缺陷和SCI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腹泻病在定义明确的免疫缺陷综合征中较常见,败血症在SCID和CGD患儿中较常见,但PID各类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72例(41.4%)患儿存在营养发育落后,PID各类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淋巴结、肝和脾肿大以CGD和免疫失调性疾病最为常见;鹅口疮在SCID中常见,与抗体缺陷为主的免疫缺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肛周脓肿以CGD多见,与其他PID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7例(61.5%)有明确微生物学证据。④PID患儿共电话随访到85例(48.8%),其中死亡28例(32.9%)。⑤124例为明确和可以诊断PID,

  • 标签: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预警症状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护理预警机制对新生儿黄疸症状改善的作用。方法:选取该院2021年3月到2022年3月收治的100例黄疸新生患儿进行研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行护理预警机制干预。结果: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胎便转换时间较对照组更短,总胆红素水平更低,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护理预警机制干预 新生儿黄疸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护理预警机制对新生儿黄疸症状改善效果与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内本院收治新生儿黄疸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确认患儿情况后启动预警机制,给予预警机制下的护理干预,观察应用效果。结果:患儿黄疸持续时间及消退时间、胎便转黄时间及第一次排胎便时间明显缩短,尚未出现患儿严重不良后果,配合治疗与护理后患儿黄疸均能有效消除。结论:针对新生儿黄疸实施有效的预警机制下的护理干预效果好,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 标签: 新生儿黄疸 预警机制 护理干预 黄疸改善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生儿护理预警机制对新生儿黄疸症状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6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为研究对象,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新生儿护理预警机制,对比两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以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黄疸消退时间、胎便转黄时间、首次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黄疸使用新生儿护理预警机制能够有效改善新生儿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缩短患者症状持续时间,对于新生儿疾病预后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新生儿护理 预警机制 黄疸症状 血清胆红素
  • 简介:摘要人类对于呼吸道传染病的认识仍有限,尤其是新发、突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然而这类传染病一旦大流行,可对健康、政治、经济和社会产生巨大的危害。人们希望通过监测及早发现传染病异动并及时发出预警症状监测作为传统监测的有效补充,已在公共卫生界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概述了国外传染病监测系统的现状,对我国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症状监测体系及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症状监测预警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 标签: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症状监测 预警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及探讨老年人对心血管疾病(CVD)危险因素及预警症状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从而为疾病的有效预防提供支持。方法选取560例于2019年1~12月在该院接受健康体检的老年人,应用本院自拟的CVD危险因素和预警症状知识问卷对其展开调查,并探讨及分析不同人口学特征的老年人CVD知识认知的得分状况。结果老年人的CVD危险因素和预警症状认知水平比较低,对CVD危险因素、心脏病和脑卒中发作的预警症状的认知平均得分分别是4.97分(总分为15分)、3.09分(总分为10分);相较于无CVD老年人而言,有CVD老年人在CVD危险因素和和预警症状方面的认知水平相对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在CVD危险因素及预警症状方面的认知水平普遍比较低,要对CVD风险高和学历相对较低的老年人做好健康教育工作,从而使其相应的认知水平得到切实的提高。

  • 标签: CVD 危险因素 预警症状 老年人 知识
  • 简介:目的提高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死亡病例预警症状和体征早期甄别能力。方法复习文献穷尽EV71感染重症病例临床表现,临床诊断EV71感染重症病例时开始观察,死亡病例进入本文分析,以首次发热作为EV71感染起病零时点,系统记录症状和体征出现的时间,统计死亡前(特别是6、12、和24h)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并进行神经系统定位。结果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5家参与医院住院并系统观察记录了54例EV71感染重症死亡病例,男31例,女23例,5岁以下53例,发病至死亡时间中位数78.5(6~432)h,120h内死亡43例(79.6%),4项一般指标均被记录(发热、皮疹、咽峡炎和流感样症状),余89项观察指标中7项未被记录到。除一般指标外,起病至36h出现的症状体征有8项:特异性指标(1项)、运动障碍指标(6项)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指标(1项);~48h症状体征增加了25项:运动障碍指标(16项)、意识障碍指标(1项)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指标(8项);~60h症状体征增加了15项:运动障碍指标(11项)、意识障碍指标(1项)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指标(3项)。出现超高热、顽固休克、深昏迷、超高心率和持续超高血压者,神经系统定位主要在延髓和部分下丘脑,6h内死亡;出现眼球共济失调、呼吸共济失调、咽反射减弱/消失、肺渗出、呼吸节律异常和血压升高者,神经系统定位于交感神经、中脑与延髓,12h内死亡;出现焦虑不安、疲倦思睡、肢体抖动、惊跳、呕吐、皮疹、发热者,距离死亡超过24h。结论EV71感染死亡病例临床表现具神经系统定位意义,及时甄别死亡前预警症状体征对降低EV71感染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肠道病毒71型 症状体征 病程 定位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儿童早期预警评分护理对支气管肺炎患儿临床症状和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参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儿童早期预警评分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发热、咳嗽的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总时间以及两组患儿家属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结果:与参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发热、咳嗽的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总时间明显更低,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明显更高,结果对比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即P<0.05。结论:采取儿童早期预警评分护理对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干预,能够缩短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同时能够提高患儿家属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率。

  • 标签: 儿童 支气管肺炎 早期预警 满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