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儿童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对预防接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450例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2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免疫接种护理,观察组则实施安全预防接种护理,比较两组儿童的疫苗接种率、配合度以及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疫苗接种率为98.22%,儿童配合度为82.67%,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8.67%;对照组的相应值分别为92.89%,70.22%,94.67%。观察组的疫苗接种率、配合度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儿童实施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可有效提高其疫苗接种率、配合度以及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儿童 安全预防接种护理 效果 影响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儿童的预防接种越来越普及,预防接种的人群不断增加,预防接种预防疾病最经济有效的公共卫生措施,也是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一项基本国策。在预防接种工作中,根据不同年龄对儿童开展预防接种前、中、后的心理护理。在适当的心理护理下,儿童在预防接种过程中明显减轻心理应激反应的发生,减轻紧张、恐惧心理以及疼痛的感觉,大部分儿童主动配合接种,增强了广大家长对儿童接种疫苗的信心。

  • 标签: ? 儿童 计划免疫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本地区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现状,从而加强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的管理。方法对2014年在我辖区的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的五苗基础接种接种率进行分析。结果流动儿童五苗的接种率低于常住儿童。结论为进一步完善计划免疫工作,健全流动人口的管理制度,积极改进计划免疫的服务方式,加强规范化接种门诊的建设,提高计划免疫的服务质量,加大针对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宣传力度。

  • 标签: 预防接种 流动儿童 现状分析
  • 简介:摘要预防接种是人类抵御传染病侵袭最重要、最经济、最有效、最方便的措施,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疫苗的国家之一。本文就预防接种展开分析。

  • 标签: 传染病 预防 接种
  • 简介:摘要背景由于媒体对预防接种反应的夸大和负面报道,不同程度影响了公众对预防接种的认知,间接影响了预防接种率,不利于儿童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目的探讨降低预防接种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统计分析、观察接种1540针次影响预防接种反应发生的因素及降低措施。结论安全注射和接种时间选择能够降低预防接种反应发生机率。

  • 标签: 预防接种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并探索应对措施。方法从我院自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患者中挑选4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并做出统计分析。结果40例研究对象中,一般反应的有32例,异常反应的有5例,偶合反应的有3例。结论根据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采取提高接种人员的专业技术,加大接种知识宣传力度等手段,降低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预防接种 不良反应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感染情况做出了解,并对乙肝疫苗的预防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根据全国第四次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中采用的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抽取140例人进行乙肝疫苗接种问卷调查以及HBV血清感染检测。结果140例观察人员中,乙肝疫苗接种率为69.3%(97/140),接种人数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下降,各年龄组乙肝疫苗接种率呈显著差异(p<0.05)。另外,接种疫苗人员的乙肝病毒表面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没有接种疫苗人员,另外其乙肝病毒核心抗体也要低于没有接种疫苗的人员(p均<0.05)。且各组乙肝感染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乙肝疫苗接种是降低和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有效措施。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乙肝疫苗接种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及分析儿童预防接种宣教工作的实践效果。方法收集于本社区中建立预防接种登记儿童的家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织举办常态化儿童接种预防工作“妈妈班”,以循序渐进的开展儿童预防接种工作的相关知识的教育、宣传,详细讲解常见的儿童疾病,并针对儿童家属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结果干预后患儿的门诊接诊效率、疫苗接种率、疫苗接种率均明显优于干预前(P<0.05)。结论通过开设“妈妈班”能够有效提高儿童预防接种宣教工作的工作质量及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儿童 预防接种 宣教 实践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接种门诊的护理模式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到我院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5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只进行常规预防接种,研究组在预防接种的同时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儿童家属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满意16例,8例基本满意,家属总满意度为96%,而对照组的满意度为72%,明显低于研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预防接种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健康指导、人性化就诊等,可以有效提高预防接种门诊的护理质量。

  • 标签: 预防接种 护理体会 满意度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乡镇预防儿童接种疫苗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和描述性统计的方法对我乡镇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接种室登记的55例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的类型、原因及构成比进行分析统计。结果55例发生不良反应儿童,一般反应占69.57%,异常反应占26.09%,偶合反应占4.35%;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发生原因主要为接种过程操作不规范、接种时间等。结论加强乡镇预防儿童接种疫苗不良反应监测,落实干预措施,并及时处理相应症状,是提高免疫接种安全性、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有力保障。

  • 标签: 儿童 接种 不良反应 原因 干预对策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越来越重视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公民也从饮食、锻炼和保健等各方面努力,防范于未然,使身体处于健康状态。现阶段农村预防接种服务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广泛普及,预防接种有利于提高个体或群体的免疫能力,可以有效预防部分传染病的发生。预防接种对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经济、文化、卫生比较落后的农村。本文主要介绍了预防接种的含义、农村预防接种模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 标签: 预防接种 农村 问题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对预防接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2-5月接受预防接种的468例儿童作为观察对象,按护理措施不同分为观察组238例和对照组230例,观察组在安全预防接种护理下进行预防接种,对照组在常规免疫接种护理下进行预防接种。比较两组的疫苗接种率、家长安全预防知识知晓率、家长对服务满意度和儿童配合度等。结果观察组疫苗接种率、儿童配合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家长安全预防知识率、对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安全预防接种护理有利于提高接种率、儿童配合度和家长满意度。

  • 标签: 安全护理 儿童 预防接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儿童预防接种过程中减少儿童疼痛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随机选取在2010年3月~2014年2月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140例,采用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预防接种护理,观察组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观察比较两组儿童预防接种中疼痛感、家属满意度。结果实验组70例儿童中0级疼痛38例,1级疼痛22例,2级疼痛10例;对照组70例中0级疼痛14例,1级疼痛16例,2级疼痛40例;实验组0级疼痛和1级疼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家长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儿童预防接种的护理工作中加强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患儿疼痛,使预防接种更顺利。

  • 标签: 儿童 预防接种 心理护理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预防接种副反应发生的一般规律,调查分析儿童预防接种产生接种副反应的原因,思考在临床上降低预防接种副反应的方法与对策。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卫生院的45例儿童接种产生副反应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入选患者41例,可分析疗效病例共41例,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我卫生院的儿童接种副反应登记材料进行整理分析发现接种疫苗时发生副反应概率的年龄段在0岁-2岁的儿童是高发时期,在较其他年龄段的儿童高,占78.05%;接种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以及含麻疹成份疫苗时,儿童发生副反应概率较高,占75.61%;发生副反应的41例儿童患者经过及时适当地处理最终都得以痊愈,大部分在3天以内康复。结论在对儿童进行接种前,要做好儿童体检的工作,明确是否适合体检,在接种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执行可预防接种工作的具体规范,细致认真的实施接种过程,接种后,对接种儿童进行密切观察,同时加大对儿童接种副反应发生的宣传力度,可以有效地降低预防儿童接种疫苗发生副反应的发生率。

  • 标签: 儿童 预防 接种副反应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儿童预防接种中的系统护理干预。方法通过2014年1~12月来我院进行预防接种的3521名儿童实施护理干预,并对儿童家长进行儿童预防接种的健康指导,严格控制预防接种技术质量。结果在儿童预防接种中实施系统护理干预,有效的减少了接种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大大的提高了安全性。

  • 标签: 儿童 预防接种 系统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预防接种甲型肝炎疫苗儿童的异常反应表现,并探讨接种异常反应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早期在我中心接种甲型肝炎疫苗后发生异常反应,给予一般护理的1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将该组患儿设为一般组,同时将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在我中心接种甲型肝炎疫苗后发生异常反应的18例患儿设为整体组,对整体组患儿实施整体护理。结果甲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主要包括全身异常反应、局部异常反应和其它异常反应三种。实施护理后,一般组患儿的异常反应消失时间为(7.1±1.2)d,与整体组患儿的(4.1±0.9)d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甲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出现异常反应的患儿的临床表现,并对患儿实施整体护理,可有效缩短患儿病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甲型肝炎疫苗 预防接种 异常反应表现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童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观察与探讨。方法对2013年5月到2015年5月期间在本社区预防保健科接受预防接种发生不良反应的30例儿童进行临床的相关研究,分析儿童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并提出预防相关不良反应的有效措施。结果30例预防接种儿童的不良反应类型主要有一般不良反应(66.67%)、异常不良反应(26.67%)和偶合不良反应(6.67%),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有接种的操作不规范(36.67%)、接种的时间不正确(23.33%)、儿童的体质因素(20.00%)、疫苗的质量问题(13.33%)、接种的环境与接种后进行活动(6.67%)。结论预防接种儿童常存在多种的不良反应,对儿童给予有效的预防干预十分重要。

  • 标签: 儿童 预防接种 不良反应 原因 预防措施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9-0453-02
  • 简介:摘要选取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3年1月~2014年1月预防接种出现接种异常反应的89例儿童作为调查对象,对其接种反应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若干预防措施。

  • 标签: 预防接种 儿童 异常反应 原因 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