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脑深部电刺激(DBS)治疗运动障碍性疾病(M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49例运动障碍性疾病的患者进行丘脑底核(STN)、苍白球内侧部(Gpi)、丘脑腹中间核(Vim)刺激电极植入术,术前采用1.0TMR和3.0TMRT2加权靶点扫描,在直视下行靶点直接定位。手术前后应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评分(UPDRS)及BurkeFahn-Marsden运动障碍评分(BFMs)评价临床效果。结果本组手术前帕金森病患者UPDRS:药物"关"状态25-80分,平均55分;药物"开"状态19-53分,平均34分。术后在开机的情况下UPDRS:药物"关"状态17-24分,平均22分,改善率60.0%;药物"开"状态15-24分,平均19分,改善率44.0%。4例肌张力障碍患者BFMs平均改善率55.0%。41例患者术后症状迅速改善,肌张力降低,震颤及异动症消失。结论DBS能明显改善MD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生活质量,且具有安全性。

  • 标签: 运动障碍疾病 脑深部电刺激 丘脑底核 苍白球内侧部 丘脑腹中间核
  • 简介:摘要21世纪以来,高分辨食管测压的问世促成贲门失弛缓症测压分型的出现,对治疗方法选择与预后判定产生了重要的指导意义。24 h食管pH值监测结合食管阻抗的应用对诊断胃食管反流及判断反流物性质有决定性作用。经腹腔镜Heller肌切开术和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用于贲门失弛缓症的外科治疗,经腹腔镜抗反流手术和经腹腔镜磁性括约肌增强器放置用于胃食管反流病的外科治疗,使原发食管运动障碍性疾病和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进入了微创时代。我国原发食管运动障碍性疾病和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和外科治疗还不够普及,复杂疾病的诊治研究较少,缺乏高水平临床研究,是该领域今后努力的方向。

  • 标签: 食管失弛症 胃食管反流 诊断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是目前神经调控疗法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广泛应用于运动障碍性疾病。近年来,DBS在非运动障碍性疾病中也逐渐得到应用,如癫痫、AD、抽动秽语综合征等疾病,并取得较好疗效。本文现围绕DBS治疗以癫痫为代表的非运动障碍性疾病的现状及病理生理机制等内容综述如下。

  • 标签: 脑深部电刺激术 癫痫 非运动障碍性疾病
  • 简介:迟发性运动障碍(TD)是由于使用神经阻滞剂所引起的一种独特的慢性锥体外系综合症。临床特征为口-舌-颊或躯体其他部分呈现各种不自主运动。随着抗精神病药物的普遍使用,该障碍正成为一种医源性疾患而受到精神科医生和精神病理学家的日益重视。1流行病学及有关因素[1-4]TD最早发现于1954年,首先由Sigwald和Uhrband报道并命名。1960年Kruse第1次详细的描述了TD的临床特征。

  • 标签: 迟发性运动障碍 精神病 抗精神病药 精神病理学 医源性疾患 临床特征
  • 简介:脑深部电刺激术(deepbrainstimulation,DBS)的出现是帕金森病及其他运动障碍性疾病治疗的一个里程碑。它采用立体定向的方法进行精确定位,在脑内特定的靶点植入刺激电极进行高频电刺激,从而改变相应核团的兴奋性以达到改善症状、控制癫痫发作、缓解疼痛,是一种微侵袭神经外科手术方法。自1987年法国的Benabid等应用脑深部电刺激术刺激丘脑腹外侧核治疗帕金森病震颤和特发性震颤获得成功后,至今全世界已有500余家医疗中心实施脑深部电刺激手术治疗运动障碍性疾病,植入电极超过35000例次。

  • 标签: 脑深部电刺激术 运动障碍性疾病 帕金森病 疾病治疗 神经外科手术方法 特发性震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尾侧未定带脑深部电刺激术(cZI-DBS)治疗运动障碍性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应用cZI-DBS治疗的10例运动障碍性疾病患者(包括4例震颤为主的帕金森病患者和6例特发性震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和Fahn-Tolosa-Marin震颤评定量表(FTMTRS)评分对患者手术前、后的运动症状进行评估,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的运动症状评分,并统计运动症状的改善率;术后行头颅CT检查判断电极的位置及排除脑梗死和出血等并发症。结果4例帕金森病患者手术前、后的UPDRS-Ⅲ、震颤、僵直和运动迟缓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术后改善率分别为(61.9±11.8)%、(66.9±9.0)%、(61.2±16.2)%和(57.2±14.4)%。6例特发性震颤患者手术前、后的FTMTRS、静止性震颤、运动性震颤和姿势性震颤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术后改善率分别为(64.8±23.1)%、(77.9±10.2)%、(62.4±26.2)%和(70.4±13.4)%。10例患者中,3例术后出现一过性肢体麻木,1例出现头痛,于1周之内症状消失;所有患者未出现构音障碍、出血、梗死和平衡障碍等严重并发症。10例患者于术后1个月开机时的CT检查显示,所有患者的电极位置未见明显偏移。结论初步观察发现,cZI-DBS可以改善以震颤为主的帕金森病和特发性震颤患者的临床症状,而且手术并发症较少,其方法安全可行。

  • 标签: 帕金森病 特发性震颤 深部脑刺激法 尾侧未定带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尾侧未定带脑深部电刺激术(cZI-DBS)治疗运动障碍性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应用cZI-DBS治疗的10例运动障碍性疾病患者(包括4例震颤为主的帕金森病患者和6例特发性震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和Fahn-Tolosa-Marin震颤评定量表(FTMTRS)评分对患者手术前、后的运动症状进行评估,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的运动症状评分,并统计运动症状的改善率;术后行头颅CT检查判断电极的位置及排除脑梗死和出血等并发症。结果4例帕金森病患者手术前、后的UPDRS-Ⅲ、震颤、僵直和运动迟缓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术后改善率分别为(61.9±11.8)%、(66.9±9.0)%、(61.2±16.2)%和(57.2±14.4)%。6例特发性震颤患者手术前、后的FTMTRS、静止性震颤、运动性震颤和姿势性震颤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术后改善率分别为(64.8±23.1)%、(77.9±10.2)%、(62.4±26.2)%和(70.4±13.4)%。10例患者中,3例术后出现一过性肢体麻木,1例出现头痛,于1周之内症状消失;所有患者未出现构音障碍、出血、梗死和平衡障碍等严重并发症。10例患者于术后1个月开机时的CT检查显示,所有患者的电极位置未见明显偏移。结论初步观察发现,cZI-DBS可以改善以震颤为主的帕金森病和特发性震颤患者的临床症状,而且手术并发症较少,其方法安全可行。

  • 标签: 帕金森病 特发性震颤 深部脑刺激法 尾侧未定带 治疗结果
  • 简介:儿童运动障碍疾病(pediatricmovementdisorders)是一大类多表现为间歇性发作和运动增多为特点的神经系统疾病,可单独发生,也可作为某些综合征的症状。相对于其他儿童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和神经肌肉疾病,

  • 标签: 儿童 运动障碍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儿童型下肢康复机器人联合情景互动训练对运动障碍性疾病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运动障碍性疾病患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2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康复干预,包括运动再学习技术(MRP)、减重步行训练、MOTOmed下肢训练及神经肌肉电刺激等,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辅以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及情景互动训练,每天训练1次,每周训练6 d,治疗12周为1个疗程。于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分别采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及Berg平衡量表(BBS)对2组患儿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发现观察组、对照组患儿BBS评分[分别为(17.97±2.94)分和(13.36±1.70)分]、GMFM-D区评分[分别为(15.95±1.17)分和(11.95±1.28)分]、GMFM-E区评分[分别为(15.73±1.16)分和(12.10±1.52)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上述指标均以观察组患儿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干预基础上辅以下肢康复机器人及情景互动训练,能进一步改善运动障碍性疾病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及平衡能力,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运动障碍性疾病 儿童型下肢康复机器人 情景互动训练 粗大运动功能 平衡功能
  • 简介:在过去的20年,金属及其代谢过程对神经疾病的影响引起了神经科学家的极大兴趣。近年来大量文献报道,铁、铜、锰和锌作为重要的神经化学因子与目的蛋白相互作用导致了与疾病病理生理密切相关的反应。

  • 标签: 运动障碍 金属沉积 代谢 神经疾病
  • 简介:运动障碍性疾病主要是指累及脑内基底节的一组疾病,包括帕金森病(PD)、亨廷顿舞蹈病、肝豆状核变性、多发抽动症等具有一系列的神经心理症状相关特点,也有认为包括强迫症。近期,基底节结构与广泛的皮质和皮质下区域联系环路才被确定。

  • 标签: 运动障碍 认知心理学 基底节 帕金森病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