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结核病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感染型疾病,其有着较高的发病率以及死亡率,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进一步对人们的生命安全产生着威胁。近几年,我国结核病发病率逐渐上升,其高危人群多集中在慢性酒精中毒群体、感染HIV病毒群体以及滥用药物人群中。快速、敏感以及特异的结核杆菌检测手段,是结核病控制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研究经验,简单的对结核杆菌耐药性检测做出进一步研究分析,以供参考研究。

  • 标签: 结核杆菌 耐药性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五种结核杆菌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收治的408例疑似肺结核病患者、130例肺结核患者、90例非结核病患者的痰液标本分别用涂片抗酸染色法、改良罗氏培养基培养法、XPertMTB/RIF、TB-RNAPCR、TB-DNAPCR进行结核分枝杆菌检测,将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408例疑似肺结核患者痰液标本检测结果中,XPertMTB/RIF、TB-RNAPCR、TB-DNAPCR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B-RNAPCR阳性率显著高于改良罗氏培养基培养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罗氏培养基培养法阳性率显著高于涂片抗酸染色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中方法检测130例肺结核敏感性分别为54.62%、47.69%、51.54%、35.38%及21.54%,90例非结核患者的特异性分别为98.99%、100%、98.99%、100%、100%及100%。结论XPertMTB/RIF、TB-RNAPCR、TB-DNAPCR与涂片抗酸染色法、改良罗氏培养基培养法相比,具有敏感、快速、可定量的特点,在检测结核病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五中结合杆菌 检测方法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结核患者结核杆菌检验中,痰涂片检验以及聚合酶链式反应检验的不同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 本疾控中心 在 2017 年 5 月至 2018 年 4 月期间 来自雁江区人民医院 的 71 例结核患者 标本 为主要对象, 对所有标本 需要分别 进行 痰涂片检验以及聚合酶链式反应检验,对两种方法检验效果进行观察。 结果: 样本 接受痰涂片检验后结核杆菌阳性 样本 为 30 例,接受聚合酶链式反应检验后阳性 样本 为 61 例,相关数据对比后存在明显意义( P < 0.05 )。 结论: 在结核患者结核杆菌检验中,聚合酶链式反应检验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结核杆菌 聚合酶链式反应 痰涂片检验 肺结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结核杆菌的方法及应用。方法建立检测结核杆菌的荧光定量PCR技术,并与培养法、涂片镜检法进行效果对比。结果本方法检测结核杆菌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对120例结核标本进行检查,荧光定量PCR法阳性率高达52.50%,培养法涂阳性率达24.17%,片镜检法阳性率达15.00%。结论相对于传统的结核杆菌检查方法,荧光定量PCR技术具有高特异性,高敏感性等优势,对于结核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荧光定量PCR 结核杆菌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晋江市440例结核杆菌培养结果,提高痰培养阳性率。方法统计2013年1月—2015年12月的实验室痰培养数据,按病人类别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培养440例,培养阳性318例,阴性122例,污染0例,总体培养阳性率为72.27%。新患者阳性率95.57%,复发患者阳性率87.37%,初治失败和初治2/3月末阳性的阳性率为53.49%和41.13%。结论抗结核药物的使用是影响痰培养结果的关键因素。

  • 标签: 结核病 分枝杆菌 痰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分子生物学方法荧光定量PCR与涂片抗酸染色在痰结核分枝杆菌检测中的差异,为临床选择检测方法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例确诊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的痰液按照不同的检测方法分为PCR组和抗酸染色组。结果在1000份痰标本中,PCR组352份,阳性率为33.0%;抗酸染色组648份,阳性率为24.7%。PCR组阳性率显著高于抗酸染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抗酸染色组检出阳性共72例,PCR组检出阳性共91例,抗酸染色假阴性率较PCR组高9.4%。结论痰结核分枝杆菌用PCR方法检测明显优于传统的涂片抗酸染色。临床在做传统检测同时应加入新的检测方法以提高阳性率。

  • 标签: 痰结核分枝杆菌 PCR 抗酸涂片染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核杆菌五种实验室检测方法比较差异。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作为研究时间段,选择某医院就诊结核患者335例作为研究对象,即观察组,选择同期接受体检者210作为对照组,收集其循环血液样本及痰液标本,分别全自动染色+人工镜检、荧光探针PCR检测等五种实验室检测方法,分析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经全自动染色+人工镜检、荧光探针PCR检测、SAT检测、罗氏培养、结核抗体检测结核杆菌检测阳性率分别为34.93%、90.15%、95.52%、31.34%、65.3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43%、0.00%、0.00%、0.00%、12.86%(均P<0.05)。结论实验室检测结核杆菌方法诸多,均可获得一定的阳性检测结果,其中以荧光探针PCR检测、SAT检测单项检测阳性率最高。

  • 标签: 结核杆菌 实验室检测 诊断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抗结核杆菌常用药利福平对常用生化检验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于本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肺结核患者中,随机选取3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三组患者的患者服药首日的生化指标、服药7日的低浓度生化指标和服药7日的高浓度生化指标进行检测。结果患者在服药7日的血药浓度和高血药浓度时的肌酸激酶、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和甘油三酯指标明显升高(p<0.05),患者在服药7日的血药浓度和高血药浓度时的肌酐、尿酸和总胆固醇指标明显降低(p<0.05),患者在服药首日和服药7日高血药浓度时的肌酐、尿酸和总胆固醇指标差异显著(p<0.05)。结论利福平对患者的生化检测结果存在显著影响,应将利福平作为患者生化检测的主要指标,提升疾病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抗结核杆菌 利福平 生化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核杆菌感染效应T细胞干扰素-?(IFN-?)释放检测试验对诊断菌阴肺结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菌阴肺结核患者50例,将其作为实验组,并选择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同时给予结核杆菌感染效应T细胞干扰素-?(IFN-?)释放检测试验和PPD试验。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结核杆菌感染效应T细胞干扰素-?(IFN-?)释放检测试验阳性率为96.0%,对照组患者的假阳性率为4.0%;实验组患者的PPD试验阳性率为60.0%,对照组患者的假阳性率为36.0%。结论在对菌阴肺结核患者进行早期诊断时,结核杆菌感染效应T细胞干扰素-?(IFN-?)释放检测试验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辅助检查方式。

  • 标签: T细胞干扰素-?(IFN-?)释放检测试验 诊断 菌阴肺结核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沉降式制片技术与改良抗酸染色法相结合用于脑脊液找结核杆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疑似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患者52例,分别采用沉降式制片技术结合改良抗酸染色法(观察组)和传统涂片染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耐药肺结核并发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诊治展开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1月~2017年11月收入的50例耐药肺结核并发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临床资料,对其影像学特点进行总结并根据是否进行免疫支持治疗分为未接受免疫支持治疗的对照组及接受免疫支持治疗的观察组各25例,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耐药肺结核并发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影像学以支气管扩张92%、累及>3个肺野88%、空洞64%为主;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耐药肺结核患者如存在支气管扩张、累及>3个肺野、空洞、毁损肺等影像特征应高度怀疑并发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予以免疫支持治疗则有助于提升临床疗效。

  • 标签: 耐药肺结核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 免疫支持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NTM)与肺结核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5年2月-2017年2月医院收治的90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结核组,另收集同期收治的58例NTM患者的资料,为肺病组,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两组的临床特征。结果肺病组的平均发病年龄大于结核组(P<0.05),合并肺部基础疾病、咳嗽、咳痰的发生率高于结核组(P<0.05);肺病组的空洞发生率高于结核组(P<0.05),干酪样坏死、钙化灶、胸腔积液发生率低于结核组(P<0.05);肺病组对1种或1种以上药物耐药性和耐多药的发生率均高于结核组(P<0.05)。结论NTM与肺结核在临床特征、影像学特征和耐药情况与肺结核均有一定的差异,在临床的诊断过程中应仔细辨别,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 标签: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 肺结核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结核分枝杆菌药敏实验情况。方法通过比例法对100株痰培养阳性菌株进行药敏实验。结果100株结核分枝杆菌的总耐药性为31.1%。复治样本的耐药率明显的高于初治样本的耐药率,(P<0.05)。结论需要严格的按照结核病控制策略进行相关工作,保证肺结核病可以更好的被治愈,有效地进行治疗管理,防止耐药菌株的出现与扩散。

  • 标签: 结核分枝杆菌 耐药性 药敏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核分枝杆菌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检测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检查并确诊为结核病患者180例以及非结核病患者156例,对所有患者进行结核分枝杆菌IgG检测,观察两组患者阳性检测结果。结果肺结核患者IgG抗体阳性率为84.44%显著高于非结核患者IgG抗体阳性率8.33%(P<0.05)。结论在结核病诊断中,进行结核分枝杆菌IgG抗体检测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阳性检测率较高,便于对肺结核患者早诊断,早治疗,及时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使患者快速康复,该检测方法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结核分枝杆菌 免疫球蛋白G抗体 结核病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结核分支杆菌耐药菌株与临床敏感株在蛋白种类上的差异,构建不同耐药结核分枝杆菌蛋白指纹图谱,为进一步研究结核杆菌耐药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质谱非标记的方法(LC-MS)鉴定耐药结核分支杆菌蛋白质类型,通过与临床敏感株比对,构建耐药结核分枝杆菌蛋白指纹图谱分析。结果与临床敏感组相比阿米卡星耐药组有856种差异性蛋白被发现,其中显著上调的有332种,明显下调的524种;与临床敏感组相比利福平耐药组有726种差异蛋白,其中有441种明显下调,285种明显上调。阿米卡星耐药组与利福平耐药组相比有141种差异性蛋白被发现,其中下调67种,上调74种。结论耐多药结核杆菌与临床敏感结核分枝菌株在蛋白种类与表达水平存在明显差异。

  • 标签: 结核分枝杆菌 耐药 LC-MS 蛋白指纹图谱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结核分枝杆菌痰培养与耐利福平药敏试验的结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0月临夏地区结核病定点医院接诊的痰涂片阳性病患200例,对所有病患都施以痰培养和耐利福平试验,并对其痰培养和药敏试验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本组200例病患当中,有195例痰培养提示阳性,占总比例的97.5%;有1例为涂阳培阴,占总比例的0.5%;有4例污染,占总比例的2.0%。患者耐利福平药敏试验的结果提示,新患者的耐利福平率为10.63%,复治者的耐利福平率为22.86%,初治失败者的耐利福平率为40.0%。结论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和流程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复治者与初治失败者明显比新患者多。

  • 标签: 耐利福平 结核分枝杆菌 药敏试验 痰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