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结核病 是严重 威胁人类健康的流行性传染性疾病,尽早 对结核患者进行诊断治疗有重要意义。现 对痰结核杆菌检验在结核患者临床诊断中的检验效果进行讨论分析。方法 选取某 院接受结核病治疗的 6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 33例,分别给予痰涂片镜检与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法,比较观察两种不同检验方法的临床阳性检出率。结果 观察组应用 PCR法检验的阳性检出率为 78.79%( 26/33),对照组应用痰涂片镜检的阳性检出率为 24.24%( 8/34),两组数据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结核患者临床诊断中选取 PCR法进行检验,具有高敏感度、较强特异性、检查速度快等优势,在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优势,可作为结核患者临床诊断的首选方法,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准确依据的同时,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 标签: 结核患者 痰结核杆菌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检测方法对痰液标本中结核杆菌检测结果的影响 。 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来 我中心 进行检测后接受手术 治疗 的肺结核 患者 100 例, 在患者来我中心后的第二天清晨,取其痰液标本,经处理后使用 PCR 检查法和涂片检查法两种方法进行结核杆菌检测。 结果: 100 例患者中, PCR 检查结果显示阳性 69 例,阴性 31 例;涂片检查结果显示阳性 58 例,阴性 42 例。 100 例患者中,两种检测方法的 阳性预测值、特异性相同, PCR 检查法的阴性预测值和敏感度均优于涂片检查法 ( P< 0.05)。 结论: PCR 检查与涂片检查均能有效检测出结核杆菌,但 PCR 检查法有着更高的阴性预测值和敏感度,值得广泛采用。

  • 标签: 结核杆菌 痰液标本 不同检测方法 检测结果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即时荧光定量PCR(qPCR)法在检测石蜡包埋组织中结核杆菌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病理科2017—2019年间1 213例用qPCR法检测过结核杆菌核酸的病例,将检测结果与石蜡切片抗酸染色及临床随访结果进行比较,验证其诊断价值。结果1 213例样本中,627例qPCR法检测结果为阳性,586例为阴性。临床随访证实其中876例为结核病,337例为其他疾病。经计算得出qPCR法的灵敏度为71.3%,特异度为99.4%,准确率为79.1%。这1 213例中892例有抗酸染色结果,其中阳性280例,阴性612例。结合临床诊断,抗酸染色的灵敏度为41.5%,特异度为99.5%,准确率为55.7%。结论与抗酸染色相比,qPCR法对石蜡包埋组织中结核分枝杆菌的检测有较高的灵敏度,有助于作出正确诊断。

  • 标签:
  • 简介:【 摘要 】 目的: 评价肺结核患者痰中结核分枝杆菌检验的临床效果 。 方法: 纳入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和非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各 31 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就诊时间 2019 年 4 月至 2020 年 4 月。非活动性肺结核组中,患者共 31 名,活动性肺结核组 中, 患者共 31 名, 均采用痰中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检查。分别在清晨、夜晚时间取患者的痰液进行痰涂片和培养。比较两组患者结核分枝杆菌阳性率 、 药敏型菌种率 。 结果: 活动性肺结核组患者结核分枝杆菌阳性 27 例,阴性 4 例,结核分枝杆菌阳性率为 97.09 % ,明显高于 非活动性肺结核组 ( P <0.05)。 活动性肺结核患者 肺 动脉血管狭窄阳性率 为 90.32% ,与 非活动性肺结核组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性 ( P > 0.05)。 结论: 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有助于对肺结核病变早期诊断和治疗,降低分枝杆菌的耐药。

  • 标签: 肺结核患者 结核分枝杆菌 检验 临床效果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痰中结核分枝杆菌检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蕲春县第三人民医院结核病防治中心 2019年 1月至 2019年 12月收治的其中 65例肺结核患者,采用快速培养方法以及直接涂片显微镜镜检的方法,并进行联合检验,对比三种方式的情况,对比结果。结果:两种方法联合检测的准确率是 43.07%( 28/65),直接涂片显微镜镜检的准确率是 24.62%(16/65),快速培养方法的准确率是 33.85%(22/65),三种方法比较( P< 0.05)。

  • 标签: 肺结核患者 痰中结核分枝杆菌检验 临床效果
  • 作者: Behr Marcel A Edelstein Paul H Ramakrishnan Lalita 张日兰(译者) 岑来健(译者) 关伟杰(审校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 2020年第06期
  • 机构:Department of Medicine, McGill University, McGill International TB Centre, Montreal, H4A 3J1, Canada ,Department of Pathology and Laboratory Medicine, Perelman School of Medicin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hiladelphia, PA, 19104, USA; Molecular Immunity Unit, Department of Medicin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MRC Laboratory of Molecular Biology, Cambridge CB2 0QH, UK ,Molecular Immunity Unit, Department of Medicin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MRC Laboratory of Molecular Biology, Cambridge CB2 0QH, UK ,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呼吸疾病国家临床研究中心,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简介:摘要对结核病具有免疫反应性的人被认为是处于终生无症状的感染状态,并且仍有患活动性结核病的风险。Marcel A Behr和他的同事认为,其实这些人中的大多数已经不再是感染状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药敏试验应用于结核分枝杆菌检验中的结果及其耐药性情况。 方法: 对 454 例肺结核患者(涂阳)进行培养,获得结核分枝杆菌 196 株,对该 196 株结核分枝杆菌进行四种一线药物药敏试验,试验方法选择绝对浓度间接法,对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对 454 例肺结核患者(涂阳)进行培养获得结核分枝杆菌 196 株,全部鉴定为结核菌(人型);试验结果:共检出耐药菌株 62 株,耐药检出率为 31.63% ( 62/196 ); 48 株耐药菌株来自初治涂阳患者,初治涂阳患者耐药检出率为 27.59% ( 48/174 ) ,14 株耐药菌株来自复治涂阳患者,复治涂阳患者耐药检出率为为 63.64%(14/22 ) 。 62 株耐药菌株中, 14 株异烟肼耐药性, 22 株利福平耐药, 18 株链霉素耐药, 8 株乙胺丁醇耐药,耐药比例分别为 22.58% 、 35.48% 、 29.03% 、 12.90% ; 26 株对 2 种药物具有耐药性, 10 株对 3 种药物具有耐药性, 4 株对 4 种药物具有耐药性。 结论: 通过结核分枝杆菌药敏试验,对其耐药性进行检测,可指导临床用药,提升肺结核治疗效果。

  • 标签: 结核分枝杆菌 药敏试验 耐药性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周血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uberculosis T cell spot assay,T-SPOT.TB)在可疑结核病症状者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广州市结核病防治所海珠分所2018—2019年可疑结核病症状者行T-SPOT.TB检测的实验结果结合临床资料,将病例分成结核病者(A组)、其他肺部疾者(B组)和最后临床诊断为正常或陈旧性肺结核者(C组),应用χ2检验比较分析各组间以及各组不同性别、年龄组间T-SPOT.TB检测阳性率的差异。结果A组606例、B组104例和C组114例患者纳入分析。结核病患者与非结核病患者(B组+ C组)的T-SPOT.TB检测阳性率分别为90.10%和49.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4.007,P<0.001);按青年(≤44岁)、中年(45~59岁)、老年(≥60岁)年龄组分类分别予以比较,A、B、C 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男、女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704例以ESAT6、CFP10分开报告阴阳性的实验结果中,报告双抗原阳性、ESAT6阳性、CFP10阳性和双抗原阴性的病例数分别为497例、55例、23例和129例。结论可疑结核病症状者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率高于一般人群(目前全球约为1/4,2000年我国第4次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为44.5%),而且T-SPOT.TB检测指示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存在一定程度的假阴性。

  • 标签: 结核 潜伏感染 酶联免疫斑点试验
  • 简介:摘要在宿主环境长期演化的过程中,结核分枝杆菌通过逃避和修改宿主对感染的反应,能完全或部分适应在宿主细胞内的存活。促进该病原体成功入侵宿主细胞的因素很多,过去几十年的大量研究使人们对结核分枝杆菌复杂的发病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其独特的Ⅶ型分泌系统及其细胞膜的多种复合脂质已成为这方面关注最多的热点。本综述总结了近年来结核分枝杆菌相关毒力因子的研究结果,期望从这些毒力因子中寻找新的药物靶标。

  • 标签: 分枝杆菌,结核 毒力相关因子 毒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感染巨噬细胞后,巨噬细胞的死亡模式主要为凋亡和程序性坏死。细胞凋亡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宿主细胞采取的免疫策略,能限制结核分枝杆菌的传播,并迅速启动针对病原体的适应性免疫。而程序性的坏死则为细菌的增殖传播创造了条件,同时还会对组织器官造成免疫病理性损伤。细胞的死亡模式在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免疫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现就结核分枝杆菌对宿主细胞造成损伤的机制,宿主细胞的死亡的机制,以及这些损伤与宿主细胞死亡模式之间的关联进行综述。

  • 标签: 结核分枝杆菌 细胞损伤 细胞死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灌洗液结核分枝杆菌(TB)及利福平耐药快速检测(XpertMTB/RIF)、TB培养及TB脱氧核糖核酸(TB-DNA)检测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温州市中心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且经临床诊断为肺结核的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以临床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XpertMTB/RIF检测、TB培养及TB-DNA检测肺结核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并评估TB对利福平耐药性及患者痰中带血、发热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XpertMTB/RIF检测诊断肺结核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5.24%、72.71%、85.33%;TB培养检测诊断肺结核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0.95%、66.67%、74.67%;TB-DNA检测诊断肺结核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8.57%、69.70%、74.67%。XpertMTB/RIF检测肺结核的敏感性与TB培养检测、TB-DNA检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086、5.126,P=0.043、0.024)。以临床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在获取的阳性标本中,XpertMTB/RIF对耐药性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2.73%、93.55%;TB培养对耐药性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54.55%、74.19%;TB-DNA对耐药性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63.64%、70.97%。XpertMTB/RIF对耐药性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TB培养与TB-DNA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292、5.415,P=0.038、0.020)。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肺泡灌洗及刷检过程中,75例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术后可见2例痰中带血、1例发热,以上患者在1~3 d后不良反应均消失。结论XpertMTB /RIF检测、TB培养及TB-DNA检测在肺结核诊断中均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但在快速检测肺结核及利福平耐药方面,XpertMTB/RIF检测的准确性更好。

  • 标签: 结核,肺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分枝杆菌,结核 培养技术 脱氧核糖核酸酶类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 肺结核初诊患者痰中结核分枝杆菌检验不同检验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 2018 年 8 月 ~2019 年 8 月期间,我院门诊的 30 例肺结核初诊患者(未服用抗结核药物),均采取痰培养法与痰涂片法进行 结核分枝杆菌检验, 按照检验方法差异性,将其分为实验组(痰培养法)与参照组(痰涂片法),统计两种检验方法检测结果。 结果: 实验组阳性检出率为 93.33% ,较对照组升高( p<0.05 );痰培养法与痰涂片法联合检测阳性率为 96.67% ,联合检测进一步提高了阳性检出率。 结论: 在肺结核初诊患者中,通过采集痰液作为样本进行结核分歧杆菌检验,可有效诊断患者病情,痰培养法与痰涂片法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性。

  • 标签: 结核分歧杆菌检验 肺结核 痰液 痰涂片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肺病合并气管支气管结核样病变的临床特点。方法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首次在广州市胸科医院住院确诊并行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1 006例,选取资料完整的NTM肺病合并气管支气管病变的患者89例,男性40例,女性49例,年龄20~85岁,中位年龄60(44,65)岁,60岁以上患者46例(52%)。对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和支气管镜下的特点和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和t检验。结果NTM肺病并发支气管结核样病变的患者占同期住院治疗并行支气管镜检查NTM肺病患者的8.9%(89/1 006)。60岁以上患者46例(52%)。临床症状以咳嗽、咳痰(89/89)、不同程度的咯血或血痰(52/89)及气促(50/89)等为主;胸部CT提示肺部病灶累及3个以上肺野者72例(72/89,81%),合并支气管扩张(83/89,93%)和肺空洞63例(63/89,71%),肺不张或含气不全者45例(45/89,51%)。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结核样病变主要累及双上支气管39例(39/89,44%),右下支气管27例(27/89,30%);多叶段支气管受累患者45例(45/89,51%)。气管支气管病变分型的特点:瘢痕狭窄或闭锁型63例(63/89,71%),充血水肿型46例(46/89,52%),多种类型并存48例(48/89,54%)。结论NTM肺病并发支气管结核样病变的患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肺部病灶广泛,常伴支气管扩张、空洞形成。镜下改变主要累及双上支气管及右下支气管,以多叶段气管、支气管受累和混合类型表现多见;NTM支气管病变以瘢痕狭窄、充血水肿型为主要表现。

  • 标签: 分枝杆菌 感染 气道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环介导等温扩增法( LAMP)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中心 2019年 1月到 2020年 1月期间临床诊断为肺结核的 70例患者的痰标本,分别运用 LAMP法与荧光染色法涂片法进行检测,分析检验结果。结果 70例标本中, LAMP法与荧光染色法涂片法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 45.71%( 32/70)、 28.57%( 20/70),与荧光染色法涂片法对比, LAMP法的灵敏度为 95%( 19/20)、特异度为 76%( 38/50),总体一致率为 81.43%( 57/70)。两种方法一致性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者一致性良好。在检测时间上,与涂片法相比,大批量标本检测中 LAMP法所用时间较短。结论 痰标本检测中, LAMP法阳性检出率优于荧光染色法涂片法,批量检测性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结核分枝杆菌 LAMP法 检测
  • 简介:摘要随着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病的增多,NTM病已成为常见病。由于NTM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影像学表现差异性大和病原学标本采集受干扰因素多,容易造成临床对该病的误诊和过诊。因此,应重视详细询问患者的流行病学史及现病史,规范病原学标本采集,注意区分NTM的定植与感染。

  • 标签:
  • 简介:摘要结核病曾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随着抗结核药物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卫生状况的改善,结核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大幅度下降。但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和耐多药菌株的产生,肺结核的发病率又有所提升。本文针对耐多药结核病人的病原学快速诊断及其耐药基因的类型、耐药机理和分子生物学诊断新技术作了简述。

  • 标签: 结核分枝杆菌 耐多药基因 分子生物学诊断
  • 简介:摘要泡沫细胞(foamy macrophages,FM)又称泡沫样巨噬细胞,是指吞噬了脂质的单核细胞或巨噬细胞,是一种细胞胞质中富含脂滴的特殊表型炎症细胞。在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所致的肉芽肿、结核性创面等疾病中,FM不仅表现为对免疫反应的抑制,并且能够影响疾病的预后和转归。由Mtb感染所致的FM形成机制存在一定的特异性,这种差异可能是其在胞内长期生存并影响疾病转归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Mtb介导的FM的形成机制,有助于进一步揭示该疾病的病理演变过程,并为其进一步精准治疗提供新思路。本文就近年来有关Mtb介导的FM的形成机制做一综述。

  • 标签: 结核分枝杆菌 泡沫细胞 形成机制
  • 简介:摘要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TB)的致病机制一直是结核病的研究重点。MTB的致病性,特别是潜伏感染与其能逃逸免疫杀伤的特性密切相关。巨噬细胞是人体中的重要免疫细胞之一,但MTB逃逸巨噬细胞的杀伤机制仍不甚清楚。前沿研究发现MTB对巨噬细胞相关受体、吞噬溶酶体、氧化应激、凋亡、自噬及焦亡等诸多方面存在影响,从而介导逃逸其杀伤作用。本文将对此加以综述,以期为后续研究者提供更多参考。

  • 标签: 结核分枝杆菌 巨噬细胞 逃逸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