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核杆菌涂片检查方法与意义。方法对50份结核杆菌涂片检查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对结核杆菌涂片检出抗酸菌者检查为涂阳患者即判定为结核病标下菌阳性。结论直接涂片法操作简单,易于掌握,设备要求也不高,在结核病防治中居重要位置。

  • 标签: 结核杆菌 涂片检查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痰结核杆菌DNA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2008年2月~2013年10月间我院收治肺结核(经初步诊断)患者80例,同时抽取其他肺病患者60例,分别直接涂片痰浓集进行结核杆菌培养和FQ-PCR检测TB-DNA。结果痰标本采用FQ-PCR法检测检查结核杆菌灵敏度最高,比直接涂片、培养、浓集涂片检测方法明显灵敏,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FQ-PCR法检测痰结核杆菌TB-DNA方法更加精准,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痰结核杆菌 FQ-PCR检测法 灵敏度
  •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不同检测方法和不同检测标本在结核杆菌检测结果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本科室收治的初次我院就诊并临床诊断符合“肺结核”标准的158例患者的痰液和肺泡灌洗液,对所有的标本均进行两次抗酸染色涂片、两次快速培养检测结核杆菌(1次及1次以上阳性均记为阳性)。结果1.快速培养法的结核杆菌检出率高于抗酸染色涂片法;2.肺泡灌洗液的结核杆菌阳性率均高于痰液。结论快速培养法是临床工作中确诊结核病的首选方法,肺泡灌洗液能有效提高肺结核的诊断率。

  • 标签: 结核 肺泡灌洗液
  • 简介:目的研究结核分枝杆菌和非结核分枝杆菌混合感染的病例特点.方法对南京市胸科医院实验室培养阳性的10389例菌株,经菌性鉴定为结核分枝杆菌和非结核分枝杆菌混合感染的223份样本,共70例患者的培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结核分枝杆菌和非结核分枝杆菌可以互为先后顺序感染,也可以同时感染,以先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感染非结核分枝杆菌为多.结论对于特殊人群和治疗效果欠佳的的患者,应定期、多次的进行相关的培养、菌型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尽早发现存在混合感染及时调整治疗.

  • 标签: 非结核分枝杆菌 混合感染 病例分析 培养结果 药物敏感试验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分析我所183株痰培养阳性菌株的耐药情况。方法采用药敏比例法对183株阳性菌株进行菌种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共分离出174株结核分枝杆菌,且4种一线抗结核药物异烟肼(INH)、利福平(RFP)、乙胺丁醇(EMB)、链霉素(SM)的总耐药率为25.3%,耐多药率为8.0%。4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率由高到低依次为SM、INH、EMB、RFP。结论陕西省结核耐药情况仍较严重。

  • 标签: 结核分枝杆菌 药物敏感试验 耐药结核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痰标本质量对抗酸杆菌的影响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肺结核患者的晨间痰、夜间痰和即时痰标本,采用萋-尼氏抗酸染色法行痰涂片检查。统计四个质量等级痰标本的构成比。结果粘液样痰占48.00%;唾液样痰32.97%、脓痰17.99%、血痰1.04%。痰涂片找抗酸杆菌的总涂阳率18.47%。唾液样痰5.33%,粘液样痰13.49%,脓痰53.78%,血痰53.85%。唾液样痰的涂阳率显著低于粘液样痰、脓痰和血痰的涂阳率(P<0.05)。粘液样痰的涂阳率显著低于脓痰和血痰的涂阳率。结论护理人员应主动进行指导和干预,以提高痰标本的质量,保证痰涂片找抗酸杆菌检查的准确性。

  • 标签: 肺结核 痰涂片 抗酸杆菌 护理
  • 简介:目的:通过痰液直接涂片镜检法、痰液浓集涂片镜检法进行比较,从而评估其诊断价值,进而为日常临床检查方法提供一个客观有效的参考,探讨操作简单、阳性率高的痰涂片查结核抗酸杆菌方法。方法:采用直接涂片法和浓集涂片法,检测32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痰内抗酸杆菌,并进行比较。结果:结核抗酸杆菌检出率,浓集涂片法为71.87%,直接涂片法为34.37%。结论:浓集涂片法痰内结核杆菌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直接涂片法。

  • 标签: 结核抗酸杆菌 浓集涂片法 直接涂片法 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γ-干扰素释放试验TB-IGRA和T-SPOT.TB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的效能和一致性。方法分别用TB-IGRA和T-SPOT.TB两种方法对18例志愿者、4例涂阳肺结核患者及1例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者的外周血标本中特异性γ-干扰素的含量进行检测,进行平行比较分析。结果TB-IGRA法和T-SPOT.TB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为100%,2种方法的Youden指数均为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B-IGRA和T-SPOT.TB两种方法在诊断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方面有较好的效能和一致性,有临床应用价值,阴性结果在结核病鉴别诊断中有较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结核分枝杆菌 潜伏感染 &gamma -干扰素释放试验 TB-IGRA T-SPOT.TB
  • 简介:目的分析临床分离的结核分枝杆菌katG和rpoB基因的突变情况与耐药之间的关系,了解六安地区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基因突变特征。方法采用比例法对六安地区65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药敏试验;通过特异性引物,对目的基因片段katC和rpoB进行扩增、测序后进行分析。结果60株结核分枝杆菌中分别有有9株耐异烟肼和14株耐利福平,其中同时耐异烟肼和利福平的6株。9株耐异烟肼菌株中,4株katG在315(AGC→ACC或ACA)位点发生突变,占44.4%;14株耐利福平菌株中,11株rpoB分别在516(GAC→GTC)、526(CAC→CGC或TAC)和531(TCG→TTG)位点发生突变,占总耐药菌株的78.6%;6株同时对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其中5株katG或rpoB基因发生突变,占83.3%。结论六安地区结核分枝杆菌耐异烟肼和耐利福平分别主要是由katG和rpoB基因突变引起,其中耐异烟肼主要在315(AGC→ACC或ACA)位,而耐利福平在516(GAC→GTC)、526(GAC→CGC或TAC)和531(TCG→TTG)位,都发生了突变。

  • 标签: 结核分枝杆菌 耐药 KATG基因 RPOB基因 突变
  • 简介:【目的】研究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tuberculosis)分泌蛋白ESAT-6(earlysecretedantigenictargetof6kD)对小鼠巨噬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理。【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稳定表达ESAT-6和经重组ESAT-6蛋白作用的小鼠RAW264.7细胞的凋亡;应用Caspase-3检测试剂盒检测caspase-3活性变化;进一步应用Westernblotting分析稳转细胞系ESAT-6表达情况。【结果】RAW-EGFP-ESAT-6细胞系培养48h后的凋亡率与caspase-3活性显著高于RAW264.7和RAW-EGFP细胞系(P〈0.05);RAW-flag-ESAT-6细胞系培养48h后的凋亡率与caspase-3活性显著高于RAW264.7和相应对照细胞系(P〈0.01)。10μg/ml重组ESAT-6可显著诱导RAW264.7细胞凋亡,而5μg/ml重组ESAT-6无明显诱导细胞凋亡效果。稳转细胞系RAW-flag-ESAT-6细胞内flag-ESAT-6浓度大约只有500ng/ml。【结论】胞内低水平表达结核分枝杆菌分泌蛋白ESAT-6可依赖caspase-3信号通路诱导小鼠RAW264.7细胞凋亡。

  • 标签: ESAT-6 巨噬细胞 CASPASE-3 流式细胞仪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草分枝杆菌注射液(乌体林斯)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疗效及对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68例,随机分成乌体林斯治疗组及激素对照组,观察在全身化疗的基础上,乌体林斯治疗后的疗效。结果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经乌体林斯治疗后疗程缩短至9个月,随访二年无复发,近期疗效、远期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草分枝杆菌注射液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疗效肯定。

  • 标签: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 肺/药物疗法 草分枝杆菌菌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马鞍山地区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情况,为本地区肺结核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从临床收集的60例结核菌株进行培养,通过可药敏实验对菌株进行耐药情况分析。结果单耐药菌株为18株,多耐药菌株占15株。单耐药菌株以利福平和异烟肼占多数,分别为15和13株;多耐药菌株以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最多,占32株。结论马鞍山地区结核分支杆菌的耐药率较高。

  • 标签: 结核杆菌 耐药 药敏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歧杆菌杆菌三联活菌片在幽门螺杆菌根除失败后补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标准四联一线方案根除失败的HP感染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组、b组,均给予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在此基础上a组加用双歧杆菌杆菌三联活菌片,b组加用胶体果胶铋,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a、b组PP根除率分别为72.92%、70.21%,ITT根除率分别为70.0%、60.0%,(P>0.05);a组临床症状改善方面明显优于b组(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H.pylori根除失败补救治疗中应用双歧杆菌杆菌三联活菌片有利于提高H.pylori根除治疗耐受性和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 幽门螺杆菌 补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抗结核板式组合药物治疗肺结核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3月-2014年5月期间,我中心收治的肺结核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成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给予传统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抗结核板式组合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毒副反应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采用不同的治疗措施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8%(46/4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3/48);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36/4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4/48)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对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选择采用抗结核板式组合药物治疗能够显著提升整体的治疗效果,缩短患者治疗时间,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抗结核板式组合药物 肺结核 观察 效果
  • 简介:鸡巴氏杆菌病又称鸡霍乱、鸡出血性败血症,是严重危害养鸡业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的死亡率高,最急性病例几乎看不到前驱症状而突然死亡,病程短的几分钟,长的数小时。2012年秋季遇到典型的病例,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扬州市江都区樊川镇樊南村养殖户黄某共饲养蛋鸡1500只,15013龄,笼养;出现肉髯发紫,呆立,呼吸困难,腹泻,产蛋下降,死亡等情况,2012年9月9Et夜发病,共死亡10只。2临床症状畜主反映死的都是产蛋多、个体肥大的鸡,晚上一切正常,吃得很饱,第2d发现死亡10只。就诊的5只病鸡,精神沉郁,垂头缩颈,羽毛松乱,个别严重的呼吸困难、口鼻有浆液性、黏液性分泌物排出、鸡冠肉髯呈暗红色、排出灰绿色稀粪、体温42℃。

  • 标签: 鸡巴氏杆菌病 诊治 出血性败血症 败血性传染病 发病情况 呼吸困难
  • 简介: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和大肠杆菌病是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而这两种病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的报道越来越多,给防疫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1流行特点这两种病的混合或继发感染的现象非常普遍,凡是目前有这两种病流行的地区,大多数鸭群都存在两种病的混合感染。2-5周龄幼鸭多发,自然感染发病率20%-40%,有的鸭群感染率达90%,死亡率5%-80%,这取决于环境卫生和饲养管理及应激因素。一般新饲养的场地和在流动水域饲养的鸭很少发病,然而,连续饲养几批之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就会有所提高,特别是旱地养鸭,每批均于2-3周发病。不少鸭群随着饲养批数的增多,

  • 标签: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 大肠杆菌病 混合感染 流行特点 饲养管理 防治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和居民对于食品安全的关注也越来越高,近年来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中,虽然有着很多新的致病菌污染,但是从疾控系统的数据来看,大肠杆菌的污染依然是目前我国食品安全和疾病监控的主要威胁。当前各个国家,大型微生物检测机构、微生物试剂公司都在不遗余力地开发更为快速、简便、可靠的大肠杆菌检测方法和试剂,以推动大肠杆菌的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本文就当前的主要主流技术和新技术做一综述,以其为技术的发展提供一点思路。

  • 标签: 食品安全 大肠杆菌 疾控监控
  • 简介:鸡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禽类急性或慢性细菌性传染病,不同品种和不同Et龄的鸡均可感染,幼雏和中年鸡对此病最易感染,且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节较为多见。如果养殖密度过大、饲养笼具及环境消毒不彻底、场地环境污染严重,则该病随时均可发生。大肠杆菌是革兰氏阴性菌,是存在于人或动物肠道的常在菌,鸡群可能由于环境变化发生应激或患病后免疫力下降诱发此病,如,日常饮食污染的水源和垫料,或经呼吸道、消化道、蛋壳穿透、交配、污染的输精管等感染都可诱发。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发病鸡离群呆立、羽毛粗乱、消瘦,侵害呼吸道后出现呼吸困难;侵害眼睛后会出现眼前房肿胀;也可侵害关节,可造成关节炎和滑膜炎,排黄绿色稀粪。出现纤维素性的心包炎和肝周炎,胸腔和腹腔内膜浑浊,有炎症,肠壁膜增厚,外观呈深红色。同时,鸡群会出现呼吸困难,发出哕音等。雏鸡大多出现肚子肿胀与脐炎,卵黄膜增厚,呈黄绿色,卵黄吸收不良,生长发育受阻,有的可能出现脑炎。产蛋鸡主要以出现坠卵性腹膜炎及输卵管炎,造成输卵管扩张,内有干酪样团块及恶臭的渗出物为特征。

  • 标签: 鸡大肠杆菌病 致病性大肠杆菌 防治 细菌性传染病 环境污染 革兰氏阴性菌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吸烟对于肺结核治疗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国内一组200例其中吸烟132例,不吸烟68例结果吸烟组涂阳比(36.36%,48例)、咯血比(53.3%,70例)、空洞比(53.79%,71例)均高于不吸烟组结论吸烟对肺结核治疗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抗结核治疗时间延长

  • 标签: 吸烟 肺结核 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