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罕见母(非O型)婴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的实验室检测。方法首先鉴定产妇的ABO、Rh(D)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及抗体效价,其次对患儿进行ABO、Rh(D)血型鉴定、游离试验、放散试验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结果产妇血型为B型,Rh(D)阳性,不规则抗体筛选结果阴性,IgG抗A效价为256;患儿血型A型,Rh(D)阳性,游离试验阴性,放散试验阳性,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阴性。结论患儿诊断为罕见B型(母)-A型(婴)组合新生儿溶血病。

  • 标签: 新生儿溶血病 游离试验 放散试验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对 ABO型新生儿溶血发病率、高胆红素血发病与血型血清学检验结果的关系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医院 2017年 1月 -12月 100例新生儿血清检验阳性结果样本资料,对溶血发病率、高胆红素血发病与血型血清学检验结果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DAT、游离、释放结果均呈阳性时,发病率达到 41.38%;游离与释放呈阳性,而 DAT阴性时,发病率 34.15%; DAT与释放呈阳性,游离为阴性结果,发病率 15.79%;释放呈阳性,游离与 DAT为阴性结果,发病率 25.00%;游离与 DAT为阳性结果,释放阴性,发病率 33.33%。提示新生儿发病率随母体 IgG抗 -A( B)抗体致敏增加而升高。 DAT、游离、释放结果均呈阳性时,出现高胆红素血的时间较早,提示高胆红素血发病受母体 IgG抗 -A( B)抗体致敏增加影响明显,结论: ABO型新生儿溶血病、高胆红素血判断中,可选择血型血清学检验结果为参照,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ABO型新生儿溶血病 血型血清学检验结果 高胆红素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丙种球蛋白不同给药方式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分为A组(单次高剂量1g/kgIVIG,n=20)、B组(2次低剂量0.5g/kgIVIG,n=20)和C组(安慰剂,n=20)。对比三组临床疗效。结果A组光疗时间、住院时间、黄疸消退时间均显著少于B组、C组(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P<0.05),与B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新生儿ABO溶血病进行单次高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丙种球蛋白 新生儿ABO溶血病 给药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抽取至我院就诊的86例ABO溶血新生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一组给予一般治疗与护理措施,另外一组给予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与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的治疗与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的血红蛋白水平与血清胆红素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组,住院时间、黄疸消退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分别为86.05%与65.12%,P<0.05。结论对新生儿ABO溶血患儿采取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与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便于提高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实践推广。

  • 标签: 新生儿 ABO溶血 丙种球蛋白 光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静脉免疫球蛋白治疗新生儿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新生儿ABO溶血病78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设研究组和参照组两组,每组39例。行蓝光照射法治疗参照组,在行参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静脉免疫球蛋白治疗研究组。比较观察经不同方法治疗取得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血清总胆红素指标显著低于参照组,而黄疸消退时间、总胆红素降低值均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对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采取免疫球蛋白静脉治疗,可有助于降低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指标,缩短患者的黄疸消退时间。

  • 标签: 新生儿溶血病 母婴ABO血型不合 免疫球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BO新生儿溶血病患儿输血前检验中应用微柱凝胶技术的作用。方法以57例ABO新生儿溶血病患儿为研究对象,选取8份ABO同型红细胞制剂,与患儿血样进行主侧交叉配血试验,试验时采用微柱凝胶技术和凝聚胺技术,观察试验效果。结果试验中,共进行263次血清交叉配血。微柱凝胶技术血清、放散液检验结果不合格率均高于凝聚胺技术,血清、放散液直抗阳性不合格率高于直抗阴性,微柱凝胶技术检验结果与凝聚胺技术一致性较差,差异显著(P<0.05)。结论ABO新生儿溶血病患儿输血前检验时,微柱凝胶技术具有较为准确的检验较高,且灵敏度高,可广泛推广。

  • 标签: 微柱凝胶技术 ABO新生儿溶血病 输血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对ABO新生儿溶血病患儿输血前检验行微注凝胶技术检验的价值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ABO新生儿溶血病患儿为研究对象(2016.02~2017.01)期间,分别予以试管法检测,微注凝胶技术检测,并对比检测效果。结果60例ABO新生儿溶血病患儿行微注凝胶技术检验的直接抗球蛋白阳性率为96.67%,血清游离抗体阳性率为100.00%,抗体放散阳性率为96.67%,均高于试管检测法,P<0.05。结论对ABO新生儿溶血病患儿输血前检验行微注凝胶技术检验的价值显著,可推广、实施。

  • 标签: 微注凝胶 溶血病 ABO新生儿 检验价值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蓝关照射治疗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本文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96例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患者为研究样本,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8例新生儿黄疸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蓝光照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血清胆红素、粪胆素变化情况,以及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结果显示对照组和试验组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患者治疗后的血清胆红素和粪胆素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但是相比对照组患者试验组患者改善的效果更加明显(P<0.05);同时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面,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4%,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3.3%(P<0.05)。这表明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蓝光照射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清胆红素和粪胆素水平,明显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这对于疾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蓝关照射治疗 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找到最合适的AB0亚型血型定型方法,以便正确定型。方法对本站2016-2017年10例ABO亚型的标本采用两种不同厂家的抗血清试剂及人抗血清进行红细胞定型,自制A、B、0细胞进行血清定型,做吸收放散试验、唾液血型物质鉴定等补充试验进行验证。结果1、10例标本中有6例标本不同厂家的抗血清与标本红细胞凝集强度不同,抗血清效价高的大于效价低的。2、10例标本血清与O细胞、自身细胞均无凝集,导致正反定型不符是由于抗原减弱或血清中出现意外抗体(抗-A1、抗-B)。结论1、日常进行血型检测时,必须采用ABO正反定型鉴定血型,怀疑正反定型不符是由ABO亚型所致时应加做抗AB、抗H、抗A1等多种血清。2、ABO亚型鉴定应采用两种不同厂家的试剂用于验证红细胞上弱的抗原。3、必要时做吸收放散试验和唾液中血型物质检测帮助推测ABO亚型,防止亚型红细胞的漏检,确保结果的准确性。4、ABO亚型的判断应依据红细胞与抗-A、抗-A1、抗B、及抗-AB的凝集强度;红细胞上H物质活性的强弱程度;血清中是否存在抗-A1;分泌型人的唾液中A、B和H物质综合判断。

  • 标签: ABO 亚型 定型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血常规检验中新型溶血素与传统溶血素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检验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间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人群9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血液样本,将其按照检验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传统溶血素检验,观察组应用新型溶血素检验,对两组受试者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红蛋白检测结果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新型溶血素应用于血常规检查,对白细胞、血小板检查结果不会产生影响,但是会造成血红蛋白检查结果偏高,在今后的临床检验工作中,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采取相关技术予以纠正。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新型溶血素 传统溶血性 血红蛋白
  • 简介:目的探讨本地区献血者ABO正反定型不合的原因和特点,为准确的血型鉴定和临床输血安全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年1月~2015年12月健康献血者进行血型鉴定,将正反定型不合的血液标本送血型参比室做进一步鉴定,并分析原因和特点。结果285282例血液标本中,共检出ABO正反定型不合375例,阳性率0.131%,其中男性阳性率0.104%,低于女性阳性率(0.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BO正反定型不合的原因分析中,特异性抗体引起的295例,占78.7%;冷凝素干扰28例,占7.5%;非特异性抗体21例,占5.6%;抗-M(26.1%)、冷抗体(23.4%)及ABO亚型(20.7%)等是引起ABO正反定型不合的常见特异性抗体;AB型中的AxB亚型(27.9%)、A2B亚型(13.1%)和B型中的B3亚型(11.5%)等是引起ABO正反定型不合的常见ABO亚型。结论献血人群有一定的ABO正反定型不合发生率,多种原因可导致ABO正反定型不合的发生,通过准确的血型鉴定和原因分析,才能为临床输血安全提供重要的建议。

  • 标签: 血型鉴定 疑难血型 不规则抗体 ABO亚型 输血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型溶血素与传统溶血素在临床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本院体检且最终结果为正常的96例健康体检者,并以随机方式分成两组,每组48例,分别采集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液样本,使用新型溶血素为观察组血液样本进行血常规检验,同时使用传统溶血素为对照组血液样本进行血常规检验,比较最终检验结果。结果与对照组的健康体检者血常规检验中白细胞以及血小板数值相比,观察组研究对象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红细胞数值为(139.7±3.6)g/L,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红细胞数值为(120.1±4.3)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新型溶血素进行血常规检验时,PLTRBC以及WBC的检验结果与传统溶血素结果相同,但使用新型溶血素测定的血红蛋白数值出现偏高的情况,由于测量误差可以通过调整因数值的方式进行纠正,因此从多角度进行考虑,在临床血常规检验中使用新型溶血素优势更大。

  • 标签: 新型溶血素 传统溶血素 临床血常规检验
  • 简介:摘要妇女妊娠期间,由于母亲和胎儿的ABO血型和Rh血型及其他血型系统不配合,可导致新生儿溶血病,严重时可导致死胎或习惯性流产。因此,对妊娠女性妇夫进行ABO血型和Rh血型系统检测,鉴定孕妇血清中抗体效价和抗体物特异性等意义重大。现将我站血型室近几年来对例孕妇产前ABO血型和Rh血型抗体免疫学检查结果总结分析如下

  • 标签: ABO血型 RhABO血型和不规则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BO疑难血型患者紧急抢救输血状况,提出科学合理输血对策、方法。我站对辖区内用血医院纳入追踪分析的5000例输血患者所有数据资料,ABO疑难血型患者为49例,给予紧急抢救输血患者8例,分析输血对策的应用效果。结果本次分析我站纳入的5000例输血患者,ABO疑难血型患者发生率0.98%,紧急抢救输血者发生率0.16%;抢救过程中O型红细胞输入用量平均用量(3.21±0.21)U。经抢救成功之后临床医师判定应急输血后72小时、24小时内不存在急性或者迟发型溶血反应。结论在患者发生紧急用血状况,而患者血型又不确定时,临床科室和输血科的工作就面临很大的困难与风险,如何正确、快速及规范解决,以缩小或规避输血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存在隐患,不但是输血科和临床用血科室高度重视的问题,也是医院医疗安全管理部门急切需要处理的问题。将科学合理的输血策略运用在ABO疑难血型患者紧急抢救中作用明显,具有借鉴运用的价值。

  • 标签: ABO疑难血型患者 紧急抢救 输血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12月期间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2例受检者,本组受检者均为健康者,清晨空腹采集血样,血样采集后立即均分成2份,其中1份使用人工方法破坏红细胞使其溶血(注射器抽取血凝块来回快速抽吸,直至血清血红蛋白浓度达4g/L),作为观察组,检测TBIL、AST、ALB、TP、DBIL、K+、Na+、ALT、GLU等指标水平,并对比两组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TBIL(13.68±1.23μmol/L)、DBIL(10.23±4.24μmol/L)、AST(58.69±5.14IU/L)、ALB(54.23±1.69g/L)、TP(78.25±8.26g/L)、ALT(67.58±7.02IU/L)、K+(5.82±1.42mmol/L)、Na+(141.56±10.54mmol/L)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3.45±1.69μmol/L、13.02±3.18μmol/L、44.26±4.13IU/L、42.16±1.72IU/L、68.25±3.28g/L、58.02±8.52IU/L、3.86±0.76mmol/L、132.04±12.01mmol/L),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GLU指标水平(4.41±1.45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5.79±1.33mmol/L),组间差异P<0.05。结论溶血对多种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存在明显影响,应尽量避免发生溶血,并及时剔除溶血样本,以保证临床检验结果准确性。

  • 标签: 溶血 临床 实验室检查 生化检验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溶血素与传统溶血素在临床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96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分析,将96例体检人员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都有48例,采集两组患者的血液样本,观察组采用新型溶血素进行血常规检查,对照组采用传统溶血素进行血常规检查,对照两组的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的红细胞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新型溶血素进行血常规检验,会出现血红蛋白数值偏高的情况,但是误差可以通过因数值调整的方式纠正,展现出优势。

  • 标签: 新型溶血素 传统溶血素 血常规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型溶血素与传统溶血素在临床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方法2015年12月—2017年12月选取本院在接受检查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计算机随机抽取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运用传统溶血素,观察组给予患者新型溶血素检查,对比两组患者检查差异。结果观察组HCT、MCV指标高于对照组,RDW-SD、MCH指标低于对照组,但在比较过程中发现其中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新型溶血素应用到临床检验中效果较为理想,可以作为进行临床检验的重要标准,整体的效果非常理想,并且更加经济环保,值得在临床范围内进行推广普及。

  • 标签: 新型溶血素 传统溶血素 血常规检验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