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荧光定量RT-PCR与常规RT-PCR,分别对191例临床粪便样本进行GⅠ、GⅡ型诺如病毒的快速检测,优化反应条件,筛选出最优反应体系,对两种方法的特异性、灵敏性进行检测分析。发现两种方法均可较好的检测出GⅠ、GⅡ型诺如病毒。其中常规RT-PCR阳性样本数为142,检出率为74.34%,最低检出限为103copies/μl,标准曲线均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扩增效率分别为101.336%、103.558%;荧光定量RT-PCR的阳性样本为163,检出率为85.34%,最低检出限为102copies/μl,批内、批间重复试验的标准差范围为0.10~0.59,变异系数范围为0.43%~2.84%,重复性良好。两种方法检出率有显著差异(P<0.05),且对星状病毒、腺病毒以及肠道病毒等均无交叉反应,GⅠ、GⅡ型诺如病毒之间也无交叉反应。荧光定量RT-PCR在灵敏度方面占优,建议在临床检测中应用。

  • 标签: RT-PCR 荧光定量RT-PCR GⅠ GⅡ型诺如病毒
  • 简介: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大多数疾病已经可以得到很好的治愈,但是大规模的流感病毒的爆发,仍然困扰着我们,特别是甲型H1N1流感。流感病毒传染性强,变异性强传播速度快,爆发后难以控制,极大的危害了社会的安定和谐,,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所以及早点了检测发现流感病毒是抑制病毒传播,控制流感病毒爆发程度的最为关键的步骤。现在国内外常用的检测流感病毒的方法主要有血清学检测、核酸扩增法检测、细胞培养法、流感病毒抗原检测法等。但是这些常用的方法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不适用于流感病毒的快速检查。相反,荧光定量RT-PCR是各种检测方法中最灵敏、最有效、最准确的。所以对于荧光定量RT-PCR检测流感病毒的应用的研究是有很大医学价值。

  • 标签: 荧光定量RT-PCR 检测 流感病毒 应用
  • 简介:摘要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其患者的死亡率很高。在患者接受了及时有效的治疗之后,绝大部分患者仍不能完全恢复健康,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身体功能性障碍,影响患者行为能力,带给患者家庭以及社会沉重的负担。rt-PA(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公认的有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药物,本文对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时间窗进行了研究分析,综述了急性脑梗死患者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进展,旨在为提升急性脑梗死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水平以及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一些思路。

  • 标签: rt-PA静脉溶栓 急性脑梗死 护理进展
  • 简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地暖作为新技术,因其舒适美观、高效节能、散热均匀、不占用使用空间、供热稳定性好、运行寿命长等优点,正在很多新建楼盘及家庭中广泛使用。地暖施工是一项重要的施工环节,为保证其施工质量,施工人员会将PE-RT管材应用在其中。本文简单对此管材在地暖工程中的应用及其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

  • 标签: 地暖施工 PE- RT材料 注意事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病因和机制类型的缺血性脑卒中使用阿替普酶(rt-PA)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发病4.5小时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00例,分为rt-PA静脉溶栓治疗组及非溶栓对照组。将治疗组与对照组按照病因及发病机制进行分组,就治疗组(n=100例)与对照组(n=100例)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NIHSS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特别是大动脉粥样硬化(LAA型)组,其中rtPA对动脉-动脉栓塞、载体动脉堵塞穿支机制所致急诊缺血性脑梗塞效果显著(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发病4.5小时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取静脉溶栓治疗可提高患者疗效,减少残障,特别是LAA型脑卒中,且具有较好的疗效(P<0.05)。

  • 标签: rt-PA 缺血性脑卒中 不同病因和机制类型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源性及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采取rt-PA静脉溶栓治疗措施,并对其治疗效果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20例心源性脑梗死患者作为A组,另选取同一时期收治的20例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作为B组,两组患者均采取rt-PA静脉溶栓治疗措施,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在治疗前及治疗24小时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没有差异(P>0.05);在治疗一星期及治疗三个月后B组患者NIHSS评分评先比A组患者低(P<0.05)。结论心源性及非心源性脑梗死采取rt-PA静脉溶栓治疗均有一定的效果,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效果更为理想。

  • 标签: 心源性脑梗死 非心源性脑梗死 rt-PA静脉溶栓
  • 简介:摘要钢轨探伤检查是工务钢轨防断安全工作的重要环节,目前在我国的钢轨超声波探伤中有2种模式,一种是采用手推式钢轨超声波探伤仪(简称手推式探伤仪),检测速度为2km/h,特点是上下道方便,发现伤损能力强,缺点是检测效率低;另一种是采用进口大型钢轨超声波探伤车,检测速度可达60km/h,特点是检测效率高,但有部分伤损不能发现(轨底横向裂纹),需要手推式探伤仪进行复核。近年来随着高速铁路钢轨探伤效率的提高,原有的手推式探伤仪相对比较低,采用RT18-D型双轨式钢轨超声波探伤仪降低了探伤工的劳动强度,优化了作业组织。本文首先对相关内容作了概述,分析了探伤的原理及探伤仪的选择,并结合相关的实践经验,分别从多个角度与方面,就RT18-D型双轨式钢轨超声波探伤仪的应用展开了研究,阐述了个人对此的几点看法与认识,望有助于相关工作的实践。

  • 标签: 高速铁路 双轨探伤仪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将rt-PA溶栓治疗和尿激酶溶栓治疗分别在急性脑梗塞患者中应用,对比和分析治疗效果。方法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本院纳入以及治疗的2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收入此文分析和研究资料,依据溶栓治疗方式不同实行分组,尿激酶溶栓治疗予以参照组14例患者,rt-PA溶栓治疗予以实验组14例患者,参比及研究2组患者的血管再通总计率、继发性出血总计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管再通总计率92.86%对比于参照组患者计算值85.71%,P>0.05,未体现统计学数据参比意义,实验组患者的继发性出血总计率7.14%对比于参照组患者计算值28.57%,P<0.05,体现统计学数据参比意义。结论在急性脑梗塞患者中采用rt-PA溶栓治疗和尿激酶溶栓治疗疗效相当,但rt-PA溶栓治疗的继发性出血情况更少,安全性更高。

  • 标签: rt-PA 尿激酶 溶栓治疗 急性脑梗塞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神经卒中单元应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神经卒中单元与rt-PA静脉溶栓方法治疗。治疗时间1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4.6±2.2)分,Barthel(66.8±10.2)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神经卒中单元联合rt-PA经贸溶栓的方法治疗,可取得更理想的治疗效果。

  • 标签: 神经卒中单元 rt-PA静脉溶栓 急性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8年1月期间于我院住院治疗的13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82)。对照组患者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调脂稳定斑块以及改善脑代谢等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rt-PA治疗。治疗1周及3个月后通过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分析,同时对治疗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治疗1周及3个月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均分别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颅内出血率(17.07%)虽较对照组高(8.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rt-PA 急性脑梗塞 溶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多模式磁共振成像(MRI)在急性脑梗死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血栓治疗中的作用。方法纳入2016年10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病例样本分析对象进入研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经过多模式MRI检查,根据多模式MRI的检查结果对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风险及收益进行评估。结果60例患者中有12例患者不符合多模式MRI的溶栓筛选标准,不适宜进行溶栓治疗;6例患者自主不接受溶栓治疗;9例患者符合多模式MRI的溶栓筛选标准,但在溶栓治疗开始前肌力显著好转,未进行溶栓;23例患者接受了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对接受溶栓的患者进行随访,3个月后其RanKin评分改良0~2分段最多,且无颅内出血等并发症出现,无死亡。结论给予急性脑梗死患者多模式MRI诊断可以基本判断患者是否可以从静脉溶栓治疗中获益,而促使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多模式磁共振成像 急性脑梗死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静脉溶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梗死(CE)及非心源性脑梗死(NCE)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48例CE患者作为CE组,同期收治的48例NCE患者作为NCE组,所有患者均采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2h、治疗后24h以及治疗后7d的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h、治疗后24h以及治疗后7d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E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4.17%,显著高于NCE组的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组皮肤黏膜牙龈出血以及脑疝发生率均显著高于N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PA静脉溶栓治疗CE患者和NCE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但是,治疗CE患者发生皮肤黏膜出血以及脑疝的几率显著升高。

  • 标签: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静脉溶栓 心源性脑梗死 非心源性脑梗死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目的:探究不同评估模型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出血转化的价值。方法:对我院2016-01—2017-12期间行rt-PA治疗的254位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头颅CT检查为金标准,将患者分为无出血转化组(215例)和出血转化组(39例),对比两组GRASPS评分、MSS评分、HAT评分及STARTING-SICH评分的差异,使用受试者工作曲线评价上述不同模型预测出血转化的效能。结果:出血转化组各模型评分显著高于无出血转化组(t=4.840,-3.290,-3.282,-10.062;P=0.000,0.001,0.001,0.000);ROC曲线显示,STARTING-SICH评分、GRASPS评分、MSS评分及HAT评分预测HT发生的曲线下面积从大到小分别为0.903、0.683、0.647、0.602,其中STARTING-SICH评分预测效能显著高于其他3个评分(Z=4.902,4.568,5.481;P=0.000,0.000,0.000),GRASPS、HAT与MSS评分预测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164,0.532,0.872;P=0.245,0.595,0.383),上述模型所得到最佳截点分别为34、78、1、2;MSS评分特异性显著优于STARTING-SICH、GRASPS及HAT评分(P<0.05);STARTING-SICH评分与GRASPS评分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明显优于HAT及MSS评分(P<0.05)。结论:STARTING-SICH评分、GRASPS评分、MSS评分及HAT评分均具有较好预测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出血转化的效能,其中STARTING-SICH评分预测效能最高,且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及敏感性。

  • 标签: 出血转化 脑梗死STARTING-SICH评分GRASPS评分 MSS评分 HAT评分
  • 简介:目的研究rt-PA(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刺激活物)动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治疗46例急性脑栓塞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救治的急性脑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rt-PA动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治疗,评估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其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变化。结果本组患者治疗后病灶血管完全再通24例、部分再通17例、再通失败5例,血管再通率89.1%。患者治疗后NISS评分、ADL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存在明显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治疗后出现脑出血3例、继发性脑梗死2例,并发症发生率10.9%。结论rt-PA动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效果显著,患者血管再通率高且神经功能缺损、生活自理能力均得到显著改善,值得推广。

  • 标签: rt-PA动脉溶栓 机械取栓 急性脑栓塞 神经功能
  • 简介:目的讨论rt-PA静脉溶栓治疗轻型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疗效及对患者NIHSS评分的影响。方法于2017年5月-2018年11月,选取我院的40例轻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阿司匹林)与研究组(rt-PA静脉溶栓),评判标准NIHSS评分、疗效及预后效果。结果治疗7d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90d后研究组患者的NIHSS评分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7d后疗效及90d后预后效果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rt-PA静脉溶栓虽然不能在短期内提高该病症的治疗效果,但是远期来看,其对于该病症的治疗预后效果较好。

  • 标签: rt-PA静脉溶栓 轻型急性缺血性卒中 疗效 NIHSS评分
  • 简介:目的探讨双靶向多肽CSNRDARRC-PCL-PGA/TPGS同时负载紫杉醇的纳米颗粒(多肽紫杉醇NP)对膀胱癌RT112细胞的生长抑制及促凋亡作用。方法通过CSNRDARRCPCL-PGA与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TPGS)形成共混胶束再负载紫杉醇(多肽紫杉醇NP),其后通过MTT检测细胞存活、DAPI及AnnexV/PI染色分析细胞凋亡、JC-1腺粒体膜电位分析检测多肽紫杉醇NP对膀胱癌RT112细胞的影响。结果多肽紫杉醇NP能够抑制RT112细胞生长,并且有时间依赖性;细胞周期分析显示RT112细胞停滞在G2期,DAPI及AnnexV/PI染色均可见细胞凋亡;JC-1染色发现多肽紫杉醇NP是通过腺粒体膜电位下降引起细胞凋亡。所有结果均显示多肽紫杉醇NP优于紫杉醇NP。结论CSNRDARRC多肽修饰的TPGS-b-(PCLran-PGA)负载紫杉醇纳米颗粒(多肽紫杉醇NP)抑制膀胱癌RT112细胞增生及促进凋亡,为临床治疗膀胱癌提供了一个新手段。

  • 标签: 紫杉醇 共聚物 纳米颗粒 多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