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输尿管结石26例、输尿管癌3例、肾输尿管结核1例、肾输尿管畸形3例、输尿管良性狭窄2例,IVP检查1例病变侧尿路不显影,对其IVP、MSCTU或MRU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

  • 标签: 尿路成像 应用分析 成像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螺旋CT尿路成像在肾结核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0年3月-2013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临床确诊为肾结核患者26例,对其分别行螺旋CT尿路成像和静脉肾盂造影检查,而后对这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T尿路成像技术的诊断阳性率较肾盂造影检查发生明显升高(P<0.05),本组患者的CT尿路成像均可获得清晰的三维图像,且可以对肾脏的形态、结构等进行清晰的显示。结论螺旋CT尿路成像能够对肾脏的形态和结果进行清晰的显示,可有效提高肾结核的诊断率,值得关注。

  • 标签: 螺旋CT 尿路成像 肾结核 静脉肾盂造影 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静脉肾盂造影和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诊断泌尿系统疾病阳性率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4年7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58例泌尿系统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所有患者先后行静脉肾盂造影和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比较两种方法诊断的诊出率。结果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相比静脉肾盂造影,在诊断泌尿系统疾病时具有较高的诊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在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过程中,应用效果较令人满意,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静脉肾盂造影 多层螺旋CT 尿路成像 对照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对螺旋CT尿路成像对肾结核的临床诊断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0年10月-201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肾结核临床患者病例37例,对其分别采取静脉肾盂尿路造影和螺旋CT尿路成像检查,而后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37例肾结核患者经CT尿路成像确诊30例,经尿路造影确诊20例,CT尿路成像检出率较尿路造影高(P<0.05);30例尿路成像确诊患者CT表现肾形增大者15例,缩小者3例,其余正常;肾实质内存在单发或多发低密度灶者6例;肾内钙化者13例。结论采取螺旋CT尿路成像对肾结核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显著,诊断准确率、敏感性高,临床应给予关注。

  • 标签: 螺旋CT 尿路成像 肾结核 尿路造影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静脉肾盂造影和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诊断泌尿系统疾病阳性率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4年7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58例泌尿系统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所有患者先后行静脉肾盂造影和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比较两种方法诊断的诊出率。结果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相比静脉肾盂造影,在诊断泌尿系统疾病时具有较高的诊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在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过程中,应用效果较令人满意,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静脉肾盂造影 多层螺旋CT 尿路成像 对照试验
  • 简介:摘要儿童先天性肾脏和尿路畸形(CAKUT)是由于胚胎期肾脏和泌尿道发育缺陷所致,以先天性泌尿系统解剖结构异常为主要临床特征、临床表型多样的一组疾病。CT尿路成像(CTU)是指利用多层螺旋CT进行全尿路造影检查,并对获得的图像进行后处理与重建,用于诊断各种泌尿系统疾病的影像学技术。受试儿肾排泄期,当泌尿系统充满碘造影剂时呈高密度显影,与周围低密度软组织形成良好对比,为CTU技术应用于CAKUT患儿检查提供依据。笔者拟就儿童CAKUT种类及发病机制,不同影像学诊断方法比较,CTU检查要点,以及降低CTU辐射剂量等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阐述,旨在为临床应用CTU诊断CAKUT患儿时,最大限度降低受试儿的电离辐射损伤提供参考。

  • 标签: 尿路造影术 泌尿生殖系统畸形 先天畸形 先天性肾脏和尿路畸形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辐射剂量 儿童
  • 简介:目的探讨非增强CT尿路成像(CTU)和泌尿系x线片(KUB)+静脉尿路造影(IVU)对上尿路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兰州大学第二医院2011年3月至2012年8月经手术或临床治疗随访证实的上尿路结石患者影像资料,比较CTU和KUB+IVU检查诊断上尿路结石的准确率。结果共474例,192例行KUB+IVU检查,219例行CTU检查,63例先后行KUB+IVU和CTU检查。其中CTU诊断肾结石准确率为98.4%(121/123),KUB+IVU为79.5%(89/112);CTU诊断输尿管结石准确率为98.1%(156/159),KUB+IVU为75.5%(108/143),二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CTU检查在诊断上尿路结石准确率、了解结石情况以及对梗阻远端尿路显示率方面明显优于KUB+IVU检查,应作为诊断上尿路结石的首选方法。

  • 标签: 尿路结石 泌尿生殖系统 尿路造影术 X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体质量指数患者CT尿路成像扫描参数优化及辐射剂量控制措施。方法按常规参数(3种体型均120 kV,CARE Dose4D)、低kV[体质量指数(BMI)≤22.9:80 kV、22.9<BMI<30∶100 kV、BMI≥30∶120 kV,CARE Dose4D]、低mAs(120 kV,3种体型均在CARE Dose4D基础上mAs降低40%)3种扫描方式前瞻性收集CT尿路成像检查133例,测量各组图像噪声、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作为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指标,主观评价由两名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医师采用双盲法进行5分制评价。记录各组患者CT剂量报告中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计算有效剂量(E)。结果80、100 kV扫描患者的有效剂量下降了77.7%、3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30、-5.595,P<0.05);80 kV扫描与常规扫描之间肾皮质的噪声、SNR、CNR及输尿管噪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705~-2.392,P<0.05),但输尿管的SNR、CNR及肾盂的噪声、SNR、C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0 kV扫描与常规扫描之间肾皮质的噪声、S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096、-3.566,P<0.05),但肾皮质的CNR及肾盂、输尿管的噪声、SNR、C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体型低mAs扫描的有效剂量较常规扫描分别下降了38.3%、32.0%、3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086、-5.912、-2.842,P<0.05),22.9<BMI<30组输尿管的CNR较常规扫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87,P<0.05),其余肾皮质、肾盂、输尿管的噪声、SNR、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图像主观评价评分均>3分。结论针对不同体质量指数患者所采用的低kV、低mAs扫描方案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并能达到临床诊断要求。

  • 标签: 体质量指数 CT尿路成像 低剂量扫描 泌尿系统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探讨64层螺旋CT尿路造影(CTU)对泌尿系统先天性发育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9月到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对经膀胱镜、手术等临床证实为泌尿系统先天性发育畸形的36例患者行CTU检查,结合分期增强扫描对泌尿系统发育畸形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6例患者中,发现肾脏缺如3例,肾发育不全5例,肾脏融合畸形(马蹄肾)4例;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8例,先天性输尿管狭窄7例,输尿管开口异常5例;膀胱憩室3例,先天性膀胱直肠瘘1例。与手术结果对比,诊断率达到100%。结论通过采用64层螺旋CT尿路造影对泌尿系统先天性发育畸形的确诊及分类具有重大临床意义,为临床手术提供指导。

  • 标签: 64 层螺旋 CT 尿路造影 泌尿系先天畸形
  • 简介:目的探讨静脉肾盂造影(IVP)、CT及磁共振尿路成像(MRU)的对肾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21例肾结核患者均行IVP和CT检查,其中14例患者行MRU检查,分别从肾脏形态改变、肾实质、肾盂肾盏、输尿管、肾功能、有无钙化等方面对肾结核做出诊断;并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照。结果IVP、CT及MRU诊断肾结核的准确率分别为61.8%,80.9%和85.7%。3种影像学方法联合诊断准确率为92%。结论IVP仍为肾结核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CT和MRU对中晚期肾结核肾皮质改变,肾实质内脓腔或空洞形成、肾盂输尿管壁增厚等征象显示有特异性,MRU可作为IVP检查的辅助手段用于肾结核诊断。因此肾结核的影像学表现具有多样性,必须综合多种检查技术,从而提高对肾结核诊断的正确率。

  • 标签: 尿路造影术 肾盂 CT 磁共振尿路成像 肾结核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非结石性尿路梗阻应用CT尿路造影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经病理结果证实为非结石性尿路梗阻患者5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CT尿路造影检查、B超检查、静脉尿路造影检查等。观察比较3种方法检查结果。结果60例患者显影满意重建时间与肾积水程度具有相关性。经CT尿路造影检查60例患者的疾病检出率与B超检查、静脉尿路造影检查等相比均显著较高,且P<0.05。结论非结石性尿路梗阻应用CT尿路造影的临床诊断的准确性较高,且可为患者的疾病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可靠依据,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CT尿路造影 非结石性尿路梗阻 临床诊断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静脉肾盂造影、CT以及磁共振尿路成像在肾结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疑似肾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80例肾结核患者,20例其他类型患者。对这100例患者均进行静脉肾盂造影、CT、磁共振尿路成像检查,对比三种诊断方式的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率,分析肾结核不同诊断方式的效果。结果:对比发现,磁共振尿路成像的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率最高,而静脉肾盂造影的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率最低,组间差异具有显著特征(P

  • 标签: 静脉肾盂造影 CT 磁共振尿路成像 肾结核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传统疝气修补术与无张力疝气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用于临床研究的100例腹股沟疝患者是由我院自2011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内收治的,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个临床研究小组,每组患者人数50例;对观察组的患者采用无张力疝气修补术治疗,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传统疝气修补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术后疼痛时间、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均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疝气修补术相比,无张力疝气修补术在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中治疗时间更短、术后恢复更快,值得广大医护人员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与应用。

  • 标签: 传统疝气修补术 无张力疝气修补术 腹股沟疝 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建立了CT系统模板参数标定的数学模型.然后利用标定的参数,对接收数据进行了图像重构.最后对2017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A题的论文予以评述.

  • 标签: 参数标定 图像重构 最小二乘
  • 简介:借2017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A题目的背景,用数学上的方法展开对模型的建立与优化。考虑到CT机器内部的结构越来越复杂,人们即便能够熟练掌握各机器的操作与使用,但对于其成像原理和数据的处理也并不清楚。故对最基本的CT系统的成像原理和数据处理进行简单的分析。基于二维CT系统,研究分析其成像原理,对其误差以及精准性进行改进,使成像模型更加优化。

  • 标签: CT系统 成像原理 数据处理 理想化模型 矩阵转换
  • 简介:摘要CT系统可以对样本进行断层成像获取样品内部的结构信息,但CT系统在安装时会存在误差,本文主要研究一种典型的二维CT系统,根据已知模板确定CT系统的探测器单元间距、旋转角度和增益系数。再利用Radon逆变换,通过反投影滤波重建算法,重建未知介质的图形并求得其实际吸收率。

  • 标签: CT系统参数 滤波反投影重建 Radon 逆变换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