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神经毁损术在会阴部及骶尾部疼痛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015年于我科就诊5名大肠癌麦氏术后骶尾部疼痛患者采用CT引导神经无水酒精毁损术,观察术后患者疼痛缓解程度。结果5例患者术后局部疼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缓解,疼痛缓解率达80%,其中术后2小时完全缓解3例,完全缓解率达60%,部分缓解1例达20%。术后2天完全缓解2例,完全缓解率达40%,部分缓解2例达40%。术后2周完全缓解0例,完全缓解率达0%,部分缓解3例达60%。结论CT引导神经毁损术在短期内可以完全缓解骶尾部及会阴部疼痛。

  • 标签: CT引导奇神经毁损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CT引导下腹腔神经毁损术治疗癌性腹痛(Cancerousabdominalpain)的临床效果,为治疗癌性腹痛患者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方法选取在我院2015年4月-2016年2月收治的癌性腹痛患者临床资料23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CT引导下实施腹腔神经毁损术。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23例患者接受腹腔神经毁损术术后第1周、第3周、第7周、第11周的VAS(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吗啡用量。结果治疗前以及术后第1周、第3周、第7周、第11周的VA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吗啡用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w疼痛缓解率为95.65%(22/23),术后第3w疼痛缓解率为86.96%(20/23)。结论CT引导下腹腔神经毁损术治疗癌性腹痛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

  • 标签: CT引导下 腹腔神经丛毁损术 癌性腹痛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CT引导下腰交感神经化学毁损性阻滞治疗肢体冷感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嘉兴学院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43例采用腰交感神经化学毁损性阻滞治疗肢体冷感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并分析治疗前和注入无水乙醇后5 min患者心率、无创血压(NIBP)、足趾血氧饱和度(SpO2)、脚掌温度和末梢灌注指数(PI)的变化。并于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和2年进行随访。结果43例患者均在CT引导下行双侧腰交感神经化学毁损性阻滞,所有患者均顺利穿刺至靶点。治疗前及治疗后患者PI分别为1.2±0.6、7.2±3.0,治疗后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86,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患者脚掌温度分别为(29.6±1.7)、(34.6±1.1)℃,治疗后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057,P<0.05);治疗后患者心率、NIBP、SpO2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9例(90.7%)患者腰交感神经毁损性阻滞临床有效,4例(9.3%)患者无效。39例临床有效的患者中,29例患者疗效达到优良,10例患者疗效达到改善。术后复发者10例(25.6%)。患者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和2年的满意度分别为93.0%、90.7%、86.0%、76.7%、69.7%、65.1%和53.4%。结论腰交感神经化学毁损性阻滞是治疗肢体冷感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患者肢体冷感症状。

  • 标签: 交感神经系统 神经传导阻滞 肢体冷感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引导下采用胸交感神经阻滞穿刺针、按安全距离和只进不退的穿刺技术,行胸交感神经链化学毁损性阻滞治疗对气胸并发症发生的预防作用。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嘉兴市第一医院麻醉与疼痛医学中心行CT引导下胸交感神经链化学毁损性阻滞治疗769例多汗症和雷诺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穿刺方法为CT引导下设计穿刺路径、采用胸交感神经阻滞穿刺针(尖端65°钝头)按"安全距离"和"只进不退"的操作原则穿刺至肋骨小头上方的壁胸膜外,穿刺成功后通过CT肺窗观察有无气胸发生,确认无气胸发生后两侧各注入无水乙醇2.5 ml(含30%碘海醇注射液0.25 ml)行阻滞治疗。结果769例患者(1 538侧神经链节段)均穿刺成功,CT肺窗观察均无气胸发生。注入无水乙醇阻滞治疗后,31例出现霍纳综合征,经向该侧星状神经节注射生理盐水后霍纳综合征消失;术后出现相应节段肋间神经痛者188例,均于1~3个月自愈。结论胸交感神经链阻滞穿刺时,通过采取CT引导、改进穿刺针具和相应的穿刺技巧可避免气胸的发生。

  • 标签: 交感神经切除术,化学 神经节,交感,胸 手术中并发症 气胸
  • 简介: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卵圆孔阿霉素注射毁损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6例患者在CT引导下穿刺到达卵圆孔。注入稀释对比剂观察其分布及弥散范围,注射2%利多卡因0.2ml行试验性治疗,后缓慢分次注入2%阿霉素液,每次0.1ml,共0.3-0.5ml。结果:所有患者均在CT引导下成功穿刺到达卵圆孔。术后即刻疼痛完全缓解率88.5%(23/26),6个月及12个月有效率分别为80.8%、73.1%。并发症少且较轻。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卵圆孔阿霉素注射毁损术治疗具有微创、经济方便、操作相对简单、安全、效果佳及可重复性的优点,不失为临床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一种有效的可行性治疗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放射学 介人性
  • 简介:目的评价超声介导腹腔神经节去除在胰腺癌疼痛中的治疗地位。方法采用B超定位,实时超声动态监测经皮穿刺,于腹腔动脉干根部旁侧注入无水乙醇15ml,对97例胰腺癌痛患者实施腹腔神经节去除术。比较治疗前后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血清SP水平变化。结果97例中仅1例穿刺失败,成功率98.7%,无急性胰腺炎、腆瘘及出出等穿刺并发症;VAS及SP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P〈0.05)治疗总有效率87.5%,显效率76.1%,12例无效。结论超声介导腹腔神经节去除术安全可靠,能显著减轻胰腺癌疼痛。

  • 标签: 胰腺癌 疼痛治疗 腹腔神经节去除术 超声介导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CT引导腰交感神经节射频热凝联合无水乙醇损毁治疗不安腿综合征(RLS)的效果。 方法 对30例RLS患者在CT引导下行腰2交感神经节射频热凝联合无水乙醇治疗。观察治疗后1天、2天、3天、7天及30天视觉模拟评分(VAS)、情感SF-MPQ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结果 30例患者经治疗后VAS评分、SF-MPQ评分及PSQI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均无不良并发症发生。结论 采用CT引导腰交感神经节射频热凝联合无水乙醇损毁治疗RLS短期疗效确切,并发症少。

  • 标签: 不安腿综合征 腰交感神经节 射频热凝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晚期胰腺癌顽固性腹痛患者,经腹腔神经毁损治疗后,腹痛得到明显缓解,镇痛药物的使用量减少,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总结其治疗经验,并复习文献,供临床医生参考。

  • 标签: 腹痛 腹腔神经丛毁损 胰腺癌 癌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观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病患者应用CT联合超声引导下胸神经脉冲射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时间为2020 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病患者9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5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式,及研究组45例患者采取CT联合超声引导下胸神经脉冲射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治疗方式下的治疗效果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病,各项指标差异明显(P

  • 标签: 超声引导下胸神经脉冲射频 加巴喷丁胶囊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导引下腹腔神经毁损术治疗上腹部癌性疼痛的不同入路方式疗效。方法纳入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间收治60例上腹部癌性疼痛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前入路组(n=30)与后入路组(n=30),纳入患者均予以CT导引下腹腔神经毁损术治疗,前入路组手术选择前入路,后入路组手术选择后入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前入路组治疗1个月疗效相比后入路组更高(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纳入发生并发症患者均予以对症支持治疗,在术后24h~72h患者症状消退。结论上腹部癌性疼痛患者进行CT导引下腹腔神经毁损术治疗中选择前入路法治疗的近期疗效相比选择后入路治疗更明确,该治疗方法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CT导引下腹腔神经丛毁损术 上腹部癌性疼痛 手术入路 临床疗效
  • 简介:坐骨神经痛是常见病,其病因很多,青年人主要是由于腰椎间盘突出或先天性骨性椎管狭窄所致;老年人则主要是由于腰椎间盘膨出或突出、小关节增生、黄韧带肥厚、椎体后缘骨质增生、腰椎滑脱等退变原因所致.我院自2003年1月以来共对156例坐骨神经痛患者行CT引导神经根封闭治疗并对其跟踪随访,现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坐骨神经痛 CT 封闭治疗 神经根 椎体后缘 骨质增生
  • 简介:总结3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行末梢神经毁损治疗的护理。护理重点为治疗前做好疼痛护理及治疗准备,治疗后重视病情观察,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做好口腔护理,同时给予出院指导。30例治疗后,29例效果较好,三叉神经痛症状不同程度减轻,1例效果不满意。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末梢神经毁损 护理
  • 简介:摘要毁损手术是神经外科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尤其是在功能神经外科领域。其发展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随着各种技术的不断革新进步,尤其是近十年来磁共振引导下激光间质热疗(MRgLITT)、磁共振引导高强度聚焦超声(MRgFUS)等新型技术的出现,使得毁损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明显提高。本文针对毁损手术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毁损手术是神经外科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尤其是在功能神经外科领域。其发展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随着各种技术的不断革新进步,尤其是近十年来磁共振引导下激光间质热疗(MRgLITT)、磁共振引导高强度聚焦超声(MRgFUS)等新型技术的出现,使得毁损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明显提高。本文针对毁损手术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CT引导下选择不同药物行腰交感神经阻滞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选择病例共68例,均选择L2交感神经节阻滞,随机分为三组,A组23例,阻滞药物使用0.1%亚甲蓝3ml;B组23例,阻滞药物使用无水酒精3m;C组22例,阻滞药物使用酚甘油3ml.每例患者治疗前均进行红外热图检查,记录治疗前下肢平均温度,治疗后24小时复查红外热图,记录下肢同一区域平均温度,根据温度变化情况评估治疗效果.结果A组有效率73.3%,B组有效率86.6%,C组有效率8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T引导下选择行腰交感神经阻滞时,注射无水酒精改善下肢缺血优于亚甲蓝和酚甘油,且不良反应少.关键词腰交感神经阻滞;下肢缺血;亚甲蓝;酚甘油;无水酒精;CT引导中图分类号R3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118-02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与评价超声介入腹腔神经毁损治疗胰腺癌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59例胰腺癌患者,采用超声介入腹腔神经毁损来治疗胰腺癌疼痛,首先对患者采用B超引导经皮穿刺,在患者腹腔动脉干根侧部匀速推注25ml无水乙醇,对患者的腹腔神经节实施化学性损毁。将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血清SP和β-EP以及T细胞亚群的变化进行观察记录与对比分析。结果全部59例患者中58例穿刺成功,仅有1例失败,成功率为98.3%(58/59);治疗后疼痛消失者为31例(52.5%,31/59),疼痛部分缓解者为12例(20.3%,12/59),疼痛轻微缓解者7例(11.9%,7/59),疼痛没有缓解者9例(15.3%,9/59),仅有6例复发,疼痛的复发率仅为10.2%(6/59);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血清SP和β-EP的变化差异比较明显(P<0.01,P<0.05,P<0.01,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介入腹腔神经毁损治疗胰腺癌疼痛的临床疗效明显,并且具有比较高的安全性;本手术不仅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疼痛,而且可以提高细胞的免疫能力。

  • 标签: 超声检查 介入性 胰腺癌疼痛 腹腔神经节毁损
  • 简介:目的研究CT扫描结合计算机辅助计算定位,术中电生理验证确定丘脑腹外侧核(VL)苍白球腹后外侧部(VPLP)在治疗帕金森病(PD)中的作用.方法对520例PD病人施行582次手术,CT扫描后,将扫描资料在计算机中确定阴性靶点后,行电生理验证,再调整后的结果行射频毁损.结果CT扫描结合计算机模拟重建定位,准确率达95.2%,电生理纠偏率4.8%.结论CT扫描计算机模拟重建定位准确率很高,但术中电生理验证仍有必要.

  • 标签: 帕金森病 CT扫描计算机模拟重建定位技术 电生理验证 立体定向毁损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