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上部癌脾门淋巴转移规律及清扫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胃上部癌根治性手术患者11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共清扫脾门淋巴167枚,单病例清扫脾门淋巴数为0~6枚,平均1.5枚。其中10例(9.1%)脾门淋巴转移。结论脾门淋巴在胃上部癌有较高的转移率和一定的转移规律,有清扫的必要性,中应根据其临床病理特征选择合理的清扫式。

  • 标签: 胃肿瘤 胃切除术 脾门 淋巴结清扫术
  • 简介:胃癌淋巴转移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以彻底清扫胃周淋巴为主的胃癌根治,使胃癌的外科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在世界多数国家基本达成共识.唯西方少数国家对D2根治作为进展期胃癌标准式持反对意见,认为D2根治术后并发症高于D1根治,而二者5年生存率相似,尤其对D3扩大淋巴争议较大.60年代以来,日本首先倡导D2D3胃癌扩大淋巴,经过30余年积极的临床实践,Marayama等报告了Ⅱ、ⅢA期胃癌5年生存率分别从61%和39%提高到76%和63%,其他日本医疗单位也相继报告了令人羡慕的结果.正如王舒宝教授所言,我科1978年在国内首先引进日本胃癌D2D3淋巴,多年来手术医生相对固定,配合密切,式及方案统一,共施行胃癌根治手术3000余例,经统计,根治术后5年生存率:60年代为19.6%,70年代为38.5%,80年代为57.6%,90年代达到63.7%.结果显示,自开展D2D3手以来,5年生存率提高近20%,而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率并未增加[1].其结果与西方报告的结果和观点差异较大.近年来,通过国内外学术交流或商榷,认识逐渐趋于一致,即手术方案的合理化、规范化和个体化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所谓手术方案合理化应具备以下4个条件:①病人自身条件是手术安全性和根治性的基础;②病期是设计手术方案的依据;③肿瘤自身的生物学行为是进行个体化治疗的关键;④医生的技术及设备条件是D2D3手得以实施的保证.20年来我们针对淋巴转移规律的研究证明,胃癌的淋巴转移主要受病期早晚和癌肿自身生物学行为影响.因此,病期和生物学行为是选择D2D3手的主要依据.

  • 标签: 胃癌 淋巴结清扫术 手术治疗 适应证 淋巴结转移癌
  • 简介:目的比较腹腔镜和开腹D2胃癌根治的临床疗效及淋巴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1-12月广东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17例行D2胃癌根治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117例患者中,60例行腹腔镜D,胃癌根治,设为腹腔镜组;57例行开腹D2胃癌根治,设为开腹组。结合患者意愿选择行腹腔镜或开腹D2胃癌根治。根据肿瘤部位选择行根治性全胃切除、远端胃大部切除或近端胃大部切除。严格按照日本第14版《胃癌处理规约》行胃周淋巴。术后参照美国国立癌症综合网络(NCCN)指南,对符合条件的患者予XELOX方案辅助化疗。观察指标:(1)两组患者中及术后恢复情况比较。(2淋巴数目分层分析。(3)手术方式、淋巴数目与术后并发症关系分析。(4)随访和生存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辅助化疗、无瘤生存及肿瘤复发、转移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6年12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疋。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淋巴数目与术后并发症关系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结果(I)两组患者中及术后恢复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腹腔镜组患者中出血量、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13±36)mL、(4.3±2.1)d、(9.7±2.9)d,开腹组分别为(209±77)mL、(5.3±2.2)d、(11.2±3.9)d,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850,-2.604,-2.405,P〈0.05)。腹腔镜组患者淋巴数目、术后并发症(总体并发症、切口感染、肠梗阻、消化道瘘、腹腔出血、心血管意外、肺部感染、尿路感染、术后30d内死亡)例数分别为(31±7)枚、6、1、0、4、0、0、1、0、0例,开

  • 标签: 胃肿瘤 根治性切除 淋巴结清扫 腹腔镜检查
  • 简介:摘要胃癌作为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仍然较高。中国是胃癌高发区,每年新发病例数几乎占世界的一半。目前我国胃癌早诊率较低,住院患者中大部分为进展期胃癌,其中Ⅱ~Ⅲc期病例约占绝大多数。胃癌手术中淋巴范围是难点,目前世界公认的淋巴方式为D2淋巴,然而是否在D2根治清扫NO.14v淋巴即肠系膜上静脉淋巴国内仍无定论,因此有必要就此行相关研究。

  • 标签: 胃癌 肠系膜上静脉淋巴结转移 D2根治术。
  • 简介:手术全程使用MarylandLF1737LigaSure完成游离及淋巴,包括打开胃结肠韧带、解剖胃结肠静脉干、解剖肝十二指肠韧带、解剖小网膜、解剖胃短血管,以及完成淋巴清扫.尤其是完成了贲门周围淋巴清扫和脾门淋巴清扫,即第19、20组淋巴和保脾的第10组淋巴.腔镜下离断食管和十二指肠完成切除,上腹正中辅助切口取出整块标本后行食管-空肠侧侧吻合、空肠-空肠侧侧吻合的Roux-en-Y消化道重建.术后恢复顺利,病理示胃体溃疡型低分化腺癌,侵犯至浅肌层,可见脉管侵犯.断端净.淋巴1/89见癌转移,其中清扫第10组淋巴8枚,第19、20组淋巴为脂肪组织未见癌.

  • 标签: 胃肿瘤 腹腔镜检查 胃切除术
  • 简介: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要成为治疗胃癌的常规方法之一,必须遵循与传统开腹手术相同的肿瘤根治原则,包括:(1)肿瘤及周围组织的整块切除;(2)肿瘤操作的非接触原则;(3)足够的切缘;(4)彻底清扫淋巴.为此,腹腔镜胃癌根治清扫淋巴时应紧贴血管,从淋巴的基底部,由下往上将脂肪淋巴组织整块切除.手术操作中尽量避免抓持肿瘤组织,以免造成肿瘤组织的挤压;取出标本时使用切口保护袋,避免癌细胞的切口种植.

  • 标签: 胃底贲门癌 D2 淋巴结清扫术 腹腔镜胃癌根治 传统开腹手术 腔镜
  • 简介:目的分析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清扫血管根部各组淋巴所需时间,探讨各组淋巴的难点和手术技巧.方法采用观看手术录像方法,计算2010年10月至2011年7月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施行的25例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分别计算清扫胃网膜左、胃网膜右、胃右及胃左血管根部淋巴群所需时间,并比较各组淋巴所需时间在初期15例和后期10例的时间变化.结果2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无中转开腹及中、术后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全组25例患者清扫淋巴总数702枚,平均数为(29.92±8.78)枚.手术所需时间91~212min,平均(129.96±27.91)min,其中清扫网膜左、网膜右、胃右及胃左血管根部淋巴组群清扫所需时间分别为(23.64±4.15)min、(25.60±6.38)min、(24.52±7.23)min及(18.40±3.75)min.初期15例清扫网膜左、网膜右、胃右及胃左血管根部淋巴组群清扫所需时间分别为(23.13±3.02)min、(28.07±5.16)min、(27.80±6.13)min及(17.00±2.39)min,后期10例所需时间分别为(24.40±5.54)min、(21.90±6.47)min、(19.60±6.02)min及(20.50±4.53)min,对比前后两组变化,原来最为耗时的网膜右、胃右血管根部淋巴时间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安全可行.4根主要胃周血管根部淋巴组群清扫耗时从长至短依次为胃网膜右、胃右、胃网膜左及胃左血管,而经过相当病例的实践后,耗时按从长至短顺序依次为胃网膜左、胃网膜右、胃左及胃右血管周围淋巴组群.

  • 标签: 胃癌 腹腔镜 D2淋巴结清扫
  • 简介:目的分析探讨D1和D2淋巴治疗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胃癌患者64例,其中32例给予D1淋巴治疗,设为对照组;32例采取D2淋巴治疗,设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1、3、5年的生存率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1、3、5年内生存率分别为84.4%、40.6%、25.096;对照组为75.0%、43.75%、21.8%,两组5年内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4.4%,对照组15.6%,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D1和D2淋巴治疗胃癌患者,均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与D1淋巴相比,D2淋巴手术风险高,并发症发生率高,因此采用D1淋巴治疗胃癌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D1淋巴结清扫术 D2淋巴结清除术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目的探讨D3淋巴对进展期胃癌患者的预后、并发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000年4月至2002年10月收治的132例进展期胃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分为D3组74例,行D3淋巴D2组58例,行D2。结果D2组和D3组术后1、2年的生存率无差别,但3至5年的生存率D2组分别为56.9%、46.6%和36.2%,D3组71.6%、62.2%和56.8%,两者有明显差异(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D2组和D3组分别为8.6%和13.5%,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D2组手术时间为(182.0±32.3)min,明显短于D3组的(236.0±23.7)min(P〈0.05)。在生活质量评估方面,D2组和D3组患者术后2、4、6个月组间各项特殊症状评分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D3淋巴是安全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且不影响生活质量。

  • 标签: 胃肿瘤 淋巴结切除术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胃癌根治D1与D2两种不同范围淋巴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检索近20年来有关胃癌根治不:司淋巴范围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评估文献质量并提取数据资料,应用荟萃分析专用软件包RevMan(4.2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索到初始相关文献394篇,经质量评估后其中4篇文献符合本研究要求.共1316例患者被纳入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D1式,标准D2式可有效改善患者远期生存[RR1.35,95%CI(1.12~1.62);NNT=9];若同时纳入联合脾脏或胰体尾脾切除的病例,D2式只对已突破浆膜(T3)的胃癌患者有意义[RR1.80,95%CI(1.03~3.15);NNT=13];D2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RR1.72,95%CI(1.46~2.03);NNT=6]及死亡率[RR2.12,95%CI(1.39~3.25);NNT=21]高于D1式。结论与D1式相比,标准的D2根治可显著提高胃癌患者的远期生存率,而同时联合胰体尾和(或)脾脏切除的D2根治只能改善T3期胃癌患者的预后;D2根治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高于D1根治

  • 标签: 胃肿瘤 胃癌根治术 淋巴结清扫 系统评价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进展期远端胃癌淋巴3站转移率,以规范化指导D2D2+根治淋巴的正确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2003年1月~2011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进展期远端胃癌患者62例,分析其淋巴转移特点及其D2D2+根治手术关联。结果存有第Ⅰ站淋巴转移例数49例,占79.03%;第Ⅱ站淋巴转移例数17例,占27.42%。肿瘤的胃壁浸润深度pT、区域淋巴转移站数及pN个数和Borrmann分型成为重要的预后指标,中pT、pN最为重要;全组病人3年总生存率为56.45%(35/62),死亡27例,其中pT4、pT3、pN3、pN2、BorrmannⅢ、Ⅳ型病人占绝对大多数。结论进展期远端胃癌外科治疗以D2淋巴范围较合理,随着pT、pN分期偏晚,区域淋巴转移站数和个数依次增加,其预后一定出现渐差的趋势。其次须权衡利弊,谨慎把握D2+PAND。

  • 标签: 远端胃癌 D2 PAND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腹全胃切除(OTG)联合D2淋巴和腹腔镜全胃切除(LATG)联合D2淋巴在中上部进展期胃癌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88例中上部进展期胃癌资料,均行全胃切除联合D2淋巴,按手术方式差异分为腹腔镜组(简称LATG组,37例)和开腹组(简称OTG组,51例)。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两组中术后指标、VAS评分、肿瘤标准物等用(±s)表示,独立t检验;术后无瘤生存率、术后总生存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研究结果显示LATG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中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总发生率(5.4%比21.6% )、中相关指标、术后康复指标、术后1周、1个月的VAS评分、术后3个月的CA125、CA199、CEA水平等方面均较OTG组更优(P<0.05)。中两组的淋巴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截止2018年12月,术后1年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TG联合D2淋巴是中上部进展期胃癌临床治疗的较为安全手术手术方法,具有出血量少,切口短小,术后康复快,术后疼痛感低,术后并发症较低的优势。

  • 标签: 胃肿瘤 腹腔镜 剖腹术 胃切除术 淋巴结切除术 疗效比较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胃癌D2根治中行保留脾脏的脾门淋巴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中上部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保脾组50例行保留脾脏的脾门淋巴;切脾组46例行全脾切除。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患者No.10淋巴转移率、淋巴转移度及平均清扫No.10淋巴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保脾组发生并发症3例(6.0%),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和肠梗阻各1例;切脾组发生并发症5例(10.9%),其中胰漏2例、肺部感染1例、吻合口瘘1例、腹腔出血1例。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脾脏的脾门淋巴能够取得同切除脾脏相同的效果,且并未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 标签: 胃癌 D2根治性切除术 脾门淋巴结清扫
  • 简介:目的探讨D3淋巴对进展期胃癌患者的预后、并发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000年4月至2002年10月收治的74例进展期胃癌D3淋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D2纽和D3组术后2年的生存率无差别,但3至5年的生存率出现差别,D2组为58.6%、46.6%和37.9%,D3组为71.6%、64.9%、56.8%,两者之间比较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D2组和D3组分别为8.6%和13.5%,两者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仅在手术时间上有所差异。D2组和D3组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组间各项特殊症状评分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进展期胃癌D3巴结是安全的,能够显著地改善患者的预后且不影响生活质量。

  • 标签: 胃肿瘤 淋巴结清扫术 预后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随着对直肠癌的解剖、病理、生物学特性及淋巴转移规律的深入研究和探索,对直肠癌手术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要根除肿瘤,降低局部复发尤其是吻合口或吻合口周围局部复发,又要尽可能地保留患者排便、排尿功能,维持性功能,减少中副损伤,降低并尽可能避免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

  • 标签: 直肠癌根治术 侧方淋巴结清扫 淋巴结转移规律 直肠癌手术 局部复发 生物学特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观察乳腺癌患者应用乳腔镜腋窝淋巴与常规淋巴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 2017年 3月 ~2018年 3月收治Ⅰ期乳腺癌患者 6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3例,对照组 33例应用常规淋巴治疗,观察组 33例应用乳腔镜腋窝淋巴治疗,对比两种式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 33例患者在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等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P<0.05。结论:相比于常规淋巴,应用乳腔镜腋窝淋巴治疗Ⅰ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常规淋巴结清扫术 乳腺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行腹腔镜与开腹D淋巴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本院2012年0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64例,采取患者自愿方式分成腹腔镜组35例,开腹组2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腹腔镜组在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输血率方面较开腹组具有显著性优势,P<0.05,有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在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较开腹组具有显著性优势,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术后进食时间方面,两组并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的淋巴数目为(34.01±2.01)个,开腹组的淋巴数目为(32.01±1.02)个,两组在淋巴数目上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术后1年存活29例,存活率为82.56%;开腹组术后1年存活26例,存活率为82.76%,两组在术后1年存活率上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进展期胃癌患者进行腹腔镜D淋巴治疗具有安全、可行性,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的特点,并且手术效果和近期患者生存率上和开腹手术无显著性差异.关键词进展期胃癌;腹腔镜;开腹;D淋巴中图分类号R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082-01

  • 标签:
  • 简介:胃周淋巴是胃癌根治重点和难点之一,临床上已广泛开展腹腔镜胃癌根治。结合文献对腹腔镜胃癌根治中的淋巴问题做一综述。腹腔镜胃癌根治中的淋巴主要应用于进展期胃癌,顺利完成淋巴要求施者必须熟悉腹腔镜视角下的解剖定位标志、各组淋巴在腹腔镜下的解剖位置、各个解剖平面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等。

  • 标签: 胃肿瘤 胃癌根治术 淋巴结 腹腔镜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