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对Bevan式睾丸固定术的术式褒贬不一。但目前在我国许多医院仍是较常见的手术1。笔者设计改良Bevan式睾丸固定术,我院于1999-2011年采用该术式进行睾丸固定术198例,术中用四点定位,两条不同位置,作用于不同方向双线适度牵引的方法,杜绝了术后睾丸回缩,睾丸萎缩,睾丸扭转的发生,减少了局部组织(如睾丸等)的损伤程度,亦有防止牵引线离断的发生。

  • 标签: 隐睾 睾丸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减少患者肌肉注射疼痛的方法。方法改良进针时针尖斜面的角度,使进针时针头斜面与患者肌肉纹理一致(以下简称改良法)与传统方法对比,采用MeGill疼痛分级法,列表对比观察患者疼痛的程度及各级疼痛的百分比。结果改良进针方法与传统方法进行卡方检验,患者疼痛的程度和疼痛的百分比均有显著降低(P<0.05)。结论改良进针方法能明显减少患者疼痛,提高患者舒适度。

  • 标签: 改良进针方法 肌肉注射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留置胃管固定方法的临床应用,观察改良型胃管固定法结合(圆角鼻贴)结合“工”字胶布高举平台法在胃管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神经内科留置胃管病员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3M胶布制作的鼻贴固定法,观察组使用3M胶布制成的圆角鼻贴结合“工”字形胶布在面颊部用高举平台法加固。结果观察组病员卷边率、胃管脱落率显著低于对照组,鼻贴更换时间显著延长,留置胃管时间延长。结论圆角鼻贴结合“工”字形胶布的高举平台法应用于胃管固定具有双重保护作用,增强了固定效果,提高了病员的舒适度。

  • 标签: 胃管固定 改良鼻贴 高举平台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再次及多次开腹手术的患者行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手术的可行性及优缺点。方法对我院2009年10月-2012年10月间住院的46例术中发现腹腔粘连比较严重,按常规方式进入腹腔困难容易损伤邻近器官的患者改行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手术。结果46例手术患者中,无1例发生邻近器官损伤,在术后肠功能恢复、产褥病率等方面优于腹膜内剖宫产手术,差异有显著性(P<0.05),产后出血及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改良腹膜外剖宫产可用于再次及多次开腹手术后腹腔粘连患者。

  • 标签: 再次或多次剖宫产 改良腹膜外剖宫产 邻近器官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法整复治疗骶髂关节错位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改良手法整复治疗,对照组采用推拿加热磁电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100%,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改良手法整复治疗骶髂关节错位具有简便、迅速、临床疗效满意的特点,值得基层医院借鉴和推广。

  • 标签: 骶髂关节错位 改良手法 整复 热磁电。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改良腰硬联合麻醉在阑尾切除手术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60例急慢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A组连续硬膜外麻醉(EP)组,B组一点法腰硬联合麻醉(CSEA)组和C组改良两点法腰硬联合麻醉(CSE)组。对三组患者最高麻醉阻滞平面,到达最高阻滞平面时间,骶神经阻滞情况,麻醉效果,牵拉反应,血压变化及辅助用药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三组患者在最高麻醉阻滞平面,到达最高麻醉阻滞平面的时间,麻醉效果,牵拉反应及辅助用药上,B、C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B、C组与A组比较,P<0.01有统计学意义。在对血压的影响上,C组与B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阑尾切除手术中选择改良腰硬联合麻醉可使麻醉平面阻滞更完善,镇痛、肌松最好,牵拉反应轻,辅助用药最少,血流动力学更稳定。

  • 标签: 改良腰硬联合麻醉 阑尾手术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法采用常规穿刺成功置入导管的方法。方法总结分析12例肿瘤病人因血管条件差,无法实施常规穿刺置管的例病人,应用改良赛丁格技术穿刺置管的资料。结果12例病人均置管成功。结论采用改良塞丁格技术,可有效解决常规方法不能实现的穿刺,提高置管成功率,操作简单、方便。该方法作为常规穿刺的后备手段,是全面开展超声引导置管的基础,是一项得推广的新技术。

  • 标签: PICC 改良塞丁格技术 置管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我院传统使用5%碳酸氢钠溶液与改良后使用生理盐水在新生儿口腔护理中的作用,探讨循证护理在改良新生儿口腔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循证护理的方法应用于980例新生儿口腔护理,使用不同的口腔护理液,观察未改良(5%碳酸氢钠溶液)与改良后(生理盐水)口腔护理下新生儿患口腔疾病的情况,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80例新生儿中,462例使用未改良的口腔护理,518例使用改良后新生儿口腔护理,新生儿在院患口腔疾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循证护理为改良新生儿口腔护理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提高了新生儿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 标签: 循证护理 改良 新生儿 口腔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68例甲状腺肿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小切口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或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改良小切口手术 传统甲状腺切除术 甲状腺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电图左室肥厚对体检人群高血压检出的预警作用。方法本文将2014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体检的人群350例作为实验研究的对象,按照体检心电图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存在心电图左室肥厚情况的170例作为左室肥厚组,不存在心电图左室肥厚情况的18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体检人员均给予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左室肥厚组高血压检出率42.35%显著高于对照组高血压检出率8.33%(P<0.05)。左室肥厚组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电图左室肥厚对体检人群高血压的检出有着很好的预警作用,心电图左室肥厚体检者的高血压检出率较高,应该给予及时的动态血压监测,及时发现患者的高血压情况。

  • 标签: 心电图 左室肥厚 体检人群 高血压检出 预警作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新生儿气胸的病因,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我院新生儿科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48例气胸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烦躁及有呼吸急促患儿应及早拍摄胸片,必要时胸部CT可早期诊断气胸。胸腔闭式引流及机械通气可减少气胸死亡率。

  • 标签: 气胸 新生儿 早期发现 治疗
  • 简介:摘要早期胃癌是指病变局限在粘膜下层的胃癌,胃癌早期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随着外科技术以及医学技术不断提高,早期胃癌治疗也取得很大进展,包括外科治疗、微创治疗等,均有一定效果,现综述早期胃癌临床治疗进展,为胃癌治疗方式选择提供参考。

  • 标签: 早期胃癌 内镜治疗 分子靶向指标 微创
  • 简介:摘要脑卒中是脑血管疾病中的常见病,不但发病率和致残率高,而且还增加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文通过近年来相关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的探讨,对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的时机,心理康复护理、康复体位摆放、运动功能康复训练、吞咽障碍的护理、日常生活训练指导予以总结。

  • 标签: 脑卒中康复护理文献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在我院进行超声检查并经临床证实的109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及超声影像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109例患者中早期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105例,宫颈妊娠1例,剖宫产切口疤痕处妊娠1例,误诊1例,漏诊1例。结论随着经阴道彩超的普遍应用以及超声工作者的高度谨惕和充分认识、操作过程中的仔细探查,可以大大提高异位妊娠的早期超声诊断率。

  • 标签: 异位妊娠 经阴道彩超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梗塞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措施和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4月~2011年8月收治的脑梗塞患者50例,回顾性分析早期康复治疗措施及愈后情况。结果经综合治疗12周后,50例患者显效38例,有效12例。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可以显著改善脑梗塞患者的症状及预后,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脑梗塞 早期康复治疗 疗效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