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传染病疫情早期预警指标,建立传染病疫情早期预警模型。方法我县2010年1月起建立传染病早期预警模型,对我县传染病患者早期的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寻找传染病的疫情预警指标,将疫情指标进行整理分析。结果通过收集、整理、分析目标传染病的相关信息资料,评估事件发展趋势与危害程度,在事件发生之前或早期发出警报,使相关责任部门及事件影响目标人群及时做出反应,预防或减少目标传染病的危害。结论对传染病疫情早期预警的主要模型分析,能够有效的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提高了传染病疫情管理质量。

  • 标签: 传染病疫情 早期预警 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本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使处方用药更加规范、合理。方法随机抽查2014年门诊处方1200张,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进行点评、统计和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16.08%。不合格处方22张占1.83%。结论我院门诊处方抗菌药使用率控制得较好,但不合理用药情况仍存在一定比例,应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警惕。

  • 标签: 门诊处方 合理用药 抗菌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胎儿生物物理评分与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的关系及预后。方法分别选取40例BPS低评分与BPS正常评分产妇;分娩前均采用BPS评分法了解胎儿宫内生长及安危情况,分娩后1、5、10min采用Apgar评分法了解新生儿是否有窒息情况;比较两组胎儿BPS评分与Apgar评分间的差异;分析其相关性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胎儿BP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0%VS15%)(P<0.01);观察组新生儿Apgar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胎儿BPS评分与剖宫产分娩选择呈负相关,与新生儿Apgar评分呈正相关,胎儿BPS评分越低,剖宫产率约高,新生儿Apgar评分越低。

  • 标签: 胎儿 生物物理评分 新生儿 Apgar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规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和改良后剖宫产的优缺点。方法选取我院56例经剖宫产终止妊娠的产妇,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56名产妇随机分成两组,即A组和B组,平均每组28名产妇。A组选取子宫下段剖宫产术。B组选取改良后剖宫产术。通过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日以及术后切口愈合情况。结果两组产妇的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较B组术中出血量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较B组手术时间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较B组平均住院日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较B组术后切口愈合率增大。结论改良剖宫产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日以及术后切口愈合情况方面均优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改良后剖宫产 临床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改良无肝素法进行血液透析的效果。方法选择哈密地区第二人民医院血透室行血液透析患者57例,随机分两组,观察两组无肝素透析方法对透析器的影响。结果采用改良无肝素透析方法无一例透析器凝血,无出血加重现象。结论改良透析方法可安全应用于无肝素透析。

  • 标签: 血液透析 无肝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医院门诊处方书写情况及用药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15年1季度门诊处方561张点评、统计、分析。结果不合理处方419张,占74.7%,其中开具处方未书给药途径不合理处方为61.1%,居不合理处方首位。结论门诊处方存在问题较多,处方合格率有待提高,应加强医师、药师对《处方管理办法》的学习。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微创腋臭根治术治疗腋臭的效果和并发症的预防处理。方法采用腋窝皮纹切口改良微创腋臭根治术320例腋臭患者,术后观察创面愈合及随访6-12月。结果320例手术后出现表皮坏死18例,皮下血肿2例,皮肤皮脂腺囊肿2例,治愈310例,显效10例,痊愈率96.87%。结论改良微创腋臭根治术治疗腋臭治愈率高较传统根治术更微创、美容、有效、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 标签: 改良 微创 腋臭根治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ICU护理工作中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以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ICU收治的40例重症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与观察组(20例)。对照组患者在ICU护理中对常规护理加以采用,观察组在ICU护理中对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加以应用,根据患者护理需求对护理工作进行针对性安排。对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ICU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费用及满意度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住ICU时间为分别为(6.1±2.8)d、(10.3±3.4)d,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时间短(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0%、2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住院费用分别为(1.8±0.5)万、(3.3±0.6)万,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满意度分为别(42.5±3.4)分、(30.6±5.1)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ICU护理中对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应用进行针对性护理,能够明显降低患者住ICU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费用,促进护理满意度的提升。

  • 标签: 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 ICU 护理 应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泗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妊娠风险预警筛查、评估情况,尽早对重点孕妇有效的社区干预措施,不断完善“妊娠风险预警评估”工作。方法对2013年1月01日~2013年12月31日在上海市松江区泗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回收的1771例上海市孕产妇保健手册的妊娠风险预警筛查情况、重点孕妇确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使用《妊娠风险预警评估分类表》后,疾病确诊827人,重点孕妇发生率46.7%,其中高风险(红、橙、紫色)孕妇占4%,流动人口的重点孕妇发生率明显高于上海市户籍和外地常住人口,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筛查阳性的前5位是“瘢痕子宫”,占12%,“体重指数(BMI)>24”,占8.64%,“妊娠期糖尿病”,占7.62%,“年龄≥35”,占7.17%,“不良孕产史”,占6.21%。结论利用《妊娠风险预警评估分类表》后进行社区干预措施,能有效地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重点孕妇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利用网络资源优势,信息进行快速共享和联动,保障上下级医疗机构在信息沟通的及时性和有效性,简化转诊流程的同时也最大限度地避免延误和遗漏,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重点孕妇管理工作中的枢纽作用;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宣教,降低重点孕妇不良结局的发生。

  • 标签: 重点孕妇 妊娠风险预警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应用改良双钢板法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68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选择传统单侧钢板法实施治疗,观察组选择改良双钢板法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后,其中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4.7%,优良率为44.3%;而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2%,优良率为64.7%,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其中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的优于对照组,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来说,选择改良双钢板法实施治疗具备着非常显著的临床效果,在临床中值得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改良双钢板法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方式切除腮腺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腮腺良性肿瘤(不含腮腺混合瘤)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n=34)和治疗组(n=36),对照组采取传统的腮腺切除术,治疗组采取改良式腮腺部分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平均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4%高于治疗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改良式腮腺部分切除术治疗腮腺良性肿瘤可以有效的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少,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腮腺 良性肿瘤 手术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临床实践及观察对比,改良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方法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病人依从性。方法将150例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5例,实验组采用2.5ml注射器抽药,排气到针头乳头部位,更换为1ml注射器针头,腹壁皮下注射,2次注射点间距2cm以上,每次注射均采用垂直注射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注射方法;观察2组治疗方法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注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通过改良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方法,减少了皮下出血,疼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了护理工作满意度。

  • 标签: 低分子肝素钙 皮下注射 改良
  • 简介:摘要异位妊娠是妊娠早期孕妇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近年来随着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腹腔镜、血β-HCG、孕酮测定、阴道超声等新技术的广泛开展和应用,异位妊娠孕妇的死亡率得到大幅度的下降。但是尽管当前诊断异位妊娠有多种方法,但最佳诊断方法还是早期血HCG检测、孕酮检测结合早期阴道B超检查。

  • 标签: 异位妊娠 激素测定 诊断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核病的流行现状,建立结核病监测预警指标体系。方法根据我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分析结核病流行现状,并采用专家会议法和德尔菲法(Delphi法),制定结核病监测预警指标体系。结果近年来我国结核病患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明显下降,但耐药性结核病患者在结核病患者中所占比例明显增大。两轮德尔菲法咨询专家的积极系数分别为88.9%和94.4%,专家意见协调系数分别为0.309和0.312,经两轮专家咨询后建立了含有四个一级指标的结核病监测预警系统。结论根据结核病流行现状建立结核病监测预警指标体系,是降低我国结核病患者发病率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 标签: 结核病 流行现状 监测预警指标体系 德尔菲法
  • 简介:摘要目的在临床上采用Braden评分表管理心胸外科压疮高危患者。方法对2014年9月份至2015年2月份月份心胸外科住院患者采用Braden评分表进行压疮风险评估,对筛查为压疮高危因素的患者进行全面监控,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45例压疮高危患者入院后有1例为难免压疮,符合预报标准,其余患者无压疮发生。结论采用Braden评分表管理心胸外科压疮高危患者,能有效的预防压疮的发生。

  • 标签: 心胸外科 压疮高危 Braden评分表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白内障患者改良小切口白内障手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老年患者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9月所接受并治疗的老年白内障患者93例(132眼),通过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及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之后,进行术后视力及并发症状况临床分析。结果手术之后患者视力都有所提升,脱残率是93%。视力恢复至大于等于0.5的患者是51例(63眼)可达47.7%,在0.3至0.5间的患者是35例(52眼)39.3%,在0.05至0.3间的患者是5例(7眼)占5.3%,0.05之下的患者是2例(3眼)占到了2.3%。手术中、后出现并发症患者极少,通过正确处理之后得到了一定控制及痊愈。结论进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并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效果非常显著,损伤小、视力恢复速度快,并且并发症极少,因此值得在老年白内障临床中广泛使用。

  • 标签: 老年白内障 小切口 人工晶体植入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我院传统使用5%碳酸氢钠溶液与改良后使用生理盐水在新生儿口腔护理中的作用,探讨循证护理在改良新生儿口腔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循证护理的方法应用于980例新生儿口腔护理,使用不同的口腔护理液,观察未改良(5%碳酸氢钠溶液)与改良后(生理盐水)口腔护理下新生儿患口腔疾病的情况,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80例新生儿中,462例使用未改良的口腔护理,518例使用改良后新生儿口腔护理,新生儿在院患口腔疾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循证护理为改良新生儿口腔护理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提高了新生儿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 标签: 循证护理 改良 新生儿 口腔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68例甲状腺肿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小切口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或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改良小切口手术 传统甲状腺切除术 甲状腺肿瘤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