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6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踝关节扭伤后通过应用早期康复训练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定的影响。方法选取36例踝关节扭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康复组各18例。对照组采用软组织损伤常规处理方法治疗,康复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积极早期康复训练。6个月后发放CAIT汉化版自评问卷判定疗效。结果提示康复组不存在功能性踝关节不稳定的百分比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踝关节扭伤后通过早期的康复训练可以有效的提高踝关节稳定性,降低功能性踝关节不稳定的发病率。

  • 标签: 扭伤 康复训练 关节不稳定 本体感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试验组通过特定的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法进行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训练,三个月治疗结束后,分析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疼痛发生情况,评价康复训练的效果。结果试验组疼痛评分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49.89,P<0.05)。结论核心肌群康复训练治疗在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方面具有较显著作用。

  • 标签: 核心肌群 稳定性训练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及其心电图的改变情况。方法选取我院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的心电图诊断资料进行分析,并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应用阿司匹林的基础上,增加使用氯吡格雷,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脑心通胶囊,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心电图正常者有17例,异常者43例,而冠脉造影显示所有患者均有冠脉病变。观察组的临床疗效和心电图恢复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1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和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判定的符合率和灵敏度分别为90.0%和89.1%,显著高于其诊断符合率诊(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心电图正常的患者,应结合冠脉造影等检查以明确诊断,以辅助确定治疗方案,以免造成误诊误治。脑心通胶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不稳定型心绞痛 心电图 诊断 疗效判断 脑心通胶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味枳实薤白桂枝汤联合西药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6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味。分析两组患者心绞痛发生频率、持续时间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均较之前显著减少,研究组心绞痛发作情况改善效果更为理想,组间、组内数据对比均P<0.05。结论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给予西医联合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味可获得更为理想的临床疗效,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

  • 标签: 不稳定性心绞痛 枳实薤白桂枝汤 西医药物 联合治疗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龄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应用PFNA内固定和关节置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高龄患者纳入课题研究,随机分为PFNA组(n=20)和关节置换组(n=20),分别进行PFNA术和关节置换术。结果PFNA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手术时间显著低于关节置换组患者,P<0.05;关节置换组患者术后卧床时间和出院时间、术后一年的髋关节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优于PFNA组患者,P<0.05。结论PFNA内固定及关节置换均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式,在临床工作用应当结合患者的综合因素选择。

  • 标签: 高龄 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 PFNA内固定 关节置换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丹红注射液在不稳定型心绞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科收录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病患共94例,并将之随机分成甲、乙两组(n=47)。两组都接受常规治疗,甲组同时辅以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心绞痛症状的改善情况,比较临床疗效。结果甲组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3.62%,乙组为76.6%。甲组明显高于乙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稳定型心绞痛者施以丹红注射液治疗,可促进其病情的恢复,增强心功能。

  • 标签: 不稳定型心绞痛 应用价值 丹红注射液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补元益心汤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伴高脂血症的治疗价值。方法研究样本为本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90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伴高脂血症患者,遵循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补元益心汤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高血脂水平、临床疗效、心肌血运重建情况作为对比依据。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高血脂水平、治疗总有效率、心肌血运重建情况组间差异显著,其中观察组较为优异(P<0.05)。结论本次研究证明,在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伴高脂血症患者治疗中采用补元益心汤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其治疗效果。

  • 标签: 补元益心汤 治疗 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伴高脂血症 心肌血运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对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对其临床症状、心电图的影响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将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心电图有效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心电图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效果十分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而且不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 标签: 低分子肝素 不稳定性心绞痛 临床症状 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红花黄色素在不稳定型心绞痛中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39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作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另选取39例作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I西医治疗基础上加以红花黄色素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各自用药后结果的差异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不适反应,治疗组患者用药2周后血清HCY水平、血浆Fg水平、TG、LDL、TC值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HDL上升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可改善患者相关指标水平,属于该疾病治疗的理想中药制剂。

  • 标签: 红花黄色素 不稳定性心绞痛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服小剂量缓释茶碱联合肺康复锻炼对COPD稳定期患者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76例稳定期COPD患者,38例单纯肺康复锻炼作为对照组,38在肺康复锻炼基础上口服小剂量缓释茶碱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运动耐变化情况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6MWD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6MW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稳定期患者在肺康复锻炼基础上口服小剂量茶碱缓释片治疗,可以提高患者运动耐量,且安全性高。

  • 标签: 小剂量 缓释茶碱 肺康复锻炼 COPD 运动耐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表现。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40例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选用PFNA技术治疗方案,结合病案资料评价疗效。结果40例患者,手术时间(51.21±12.15)min,术中出血量(115.41±46.52)ml,合并症3例。结论PFNA治疗技术的优势在于适合于老年人股骨结构组织恢复,修复性好、创伤影响小。

  • 标签: 股骨近端 抗旋髓内钉 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 疗效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固本咳喘片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102例,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予以异丙托溴铵气雾剂治疗,治疗组采取固本咳喘片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变化及生活质量状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92.16%较对照组的70.59%高(P<0.05);治疗后FEV、FEV1及FEV1/FVC数值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组SGRQ评分较对照组低。结论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采取固本咳喘片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固本咳喘片 慢性阻塞性肺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中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以沙美特罗替卡松及噻托溴铵行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单独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联合应用噻托溴铵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EV1、FEV1/FVC肺功能指标改善效果均较对照组更优(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症状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症状评分为(1.09±0.12)分,对照组为(1.73±0.31)分,(P<0.05)。结论针对中重度稳定期的COPD患者联合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和噻托溴铵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并缓解其临床症状,该联合药物治疗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 标签: 慢阻肺 中重度 稳定期 沙美特罗特卡松 噻托溴铵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主要对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40例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并对其药理作用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的有效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4月~2016年4月收治并已确诊的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40例,根据所有患者入院的编号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实验组,两组各为2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实验组给予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西医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19/20),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16/20),P<0.05,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情况,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心绞痛 中西医结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灯盏花素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9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灯盏花素与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疗程14天,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过14天的治疗,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5%)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6.1%),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灯盏花素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可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作情况,值得临床上借鉴。

  • 标签: 灯盏花素 奥扎格雷钠 不稳定心绞痛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05-2017.05收治的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进行单一阿司匹林肠溶片和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绞痛缓解总有效率、心电图恢复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较大差异性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及红细胞沉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效果显著,患者预后良好,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肠溶片 不稳定型心绞痛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分成40例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的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绞痛症状改善程度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是75.0%和57.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电图改善情况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是95.0%和75.0%,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药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能明显改善病情,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通心络胶囊 冠心病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维步态指导下核心稳定性训练对痉挛性脑瘫患者步态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来我院进行痉挛性脑瘫治疗的60例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给予三维步态指导下的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进行三维步态指导下核心稳定性训练,比较两组患者训练后的运动参数评分。结果而观察组患者的三维步态系统评价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痉挛性脑瘫患儿在三维步态指导下接受核心稳定性训练,其有助于改善痉挛性脑瘫患儿的步态和下肢运动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三维步态 核心稳定性训练 痉挛性脑瘫 步态影响
  • 简介:目的观察博璞清(低分子肝素钙)在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治疗中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自2008年5月-2011年1月间对40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给予博璞清(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心绞痛发作次数,常规心电图ΣST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与30例低分子右旋糖酐(低右)治疗者进行比较。结果博璞清联合泰嘉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能快速阻止心绞痛发作,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低右组,博璞清联合泰嘉组治疗期间无急性心肌梗死(AMI),无死亡。低右组发生AMI3例,重度心律失常5例,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对血小板、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均无显著影响。结论诺博璞清联合泰嘉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快速、有效、安全。

  • 标签: 博璞清 泰嘉 不稳定型心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