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重症监护病房中的新生疼痛进行评估,并研究疼痛的临床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来我院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的患儿60名,随机分为不做任何处理对照组30人和非营养性吸吮加葡萄糖实验组30人。在患儿进行穿刺前、中、后对疼痛进行监控,并使用PIPP表对患儿的疼痛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组患儿穿刺成功的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IPP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穿刺前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心率、呼吸和SpO2无显著差异;穿刺过程中和穿刺后,实验组的心率和呼吸明显低于对照组,SpO2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显著差异。结论:使用非营养性吸吮加葡萄糖处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重症监护室新生患者的疼痛感,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新生儿 重症监护 疼痛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评价新生高频震荡通气治疗新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68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34例,对照组34例,给予对照组实施常频通气治疗,给予观察组实施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对两组新生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改善情况、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评价。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动脉血氧分压及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新生呼吸窘迫综合征采取高频震荡通气治疗,可有效改善新生血气指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高频震荡通气 疗效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生治疗中采用护理干预,观察该种方式对皮肤抓伤和管道脱落的效果。方法:将2020年3月--2021年2月的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并将其分为一组(采用新生护理干预)和二组(采用基础护理干预)。结果:一组和二组皮肤抓伤发生率和管道脱落发生率对照中,一组分别为0.00%、5.71%,二组分别为31.42%、42.85%,(x2=10.383,p=0.000),两组有差异。结论:对新生治疗中采用护理干预方式,能够减少皮肤抓伤和管道脱落发生率,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 标签: 新生儿护理干预 皮肤抓伤 管道脱落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生护理干预对预防新生皮肤抓伤和管道脱落的效果。 方法: 选取 2019 年 4 月至 2020 年 4 月于我院儿科收入并治疗的 88 例新生,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每组 44 例,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基础护理,护理干预组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新生护理后皮肤抓伤及管道脱落的情况。 结果:对比两组新生皮肤抓伤情况,护理干预组从皮肤损伤及皮肤抓伤的情况表现均优于常规护理组;对比两组新生胃管及留置针脱落情况,护理干预组导管脱落情况明显少于常规护理组。 结论:新生护理干预对预防新生皮肤抓伤和导管脱落具有显著效果,故应广泛使用。

  • 标签: 新生儿护理干预 皮肤抓伤 导管脱落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科协作护理干预在新生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到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多科协作护理干预(MDT),观察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长(ACT),NICU住院时间,PS使用次数。结果: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长、NICU住院时间及短于对照组,PS使用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DT式护理人员能够有效提高临床工作效率及服务质量,促进母婴健康与安全;同时还能为医护人员创造一个舒适宜人的工作环境,减少了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概率。

  • 标签: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多学科协作式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给儿科就诊的新生实施新生护理干预措施,分析评价新生护理干预模式的运用效果及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对象是124例新生,由我院儿科在2022年4月至2022年11月接诊,观察组的62例新生接受新生护理干预模式,对照组的62例新生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模式。结果: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护理后两组新生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包括皮肤抓伤率、管道脱落率、护理满意度。结论:在预防新生的皮肤抓伤和管道脱落中,新生护理干预模式有良好的运用效果,应注重新生护理干预的运用与推广。

  • 标签: 新生儿 皮肤抓伤 管道脱落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新生护理中开展抚触护理对其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价值。方法:本文数据筛选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新生6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新生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抚触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与对照组指标结果比较显示,观察组新生的生长发育指标改善效果均占据优势,睡眠时间明显延长,(P<0.05)。结论:将抚触护理应用于新生护理管理中,可有效提高新生的睡眠质量及生长发育。

  • 标签: 新生儿 抚触护理 生长发育 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新生各项系统和器官还没有完善发育成熟,所以对于外界细菌以及病毒抵抗能力下降,十分容易遭受微生物入侵,影响新生的身体健康,增加新生家庭的经济负担,由于新生不存在自主意识,对于任何事物会产生习惯性拉扯,十分容易出现皮肤抓伤以及导管脱落等意外事件,对于新生的健康造成影响。

  • 标签: 新生儿护理干预 预防 皮肤抓伤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分析优质新生护理干预应用期间,对新生皮肤抓伤及管道脱落产生事件预防产生的影响。方法:80例新生(2022年10月~2023年9月)均分,对照组接受常规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比对两组新生皮肤抓伤、管道脱落事件发生率,比对两组家长对相关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新生皮肤抓伤、管道脱落两项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0.00%,低于对照组的17.50%,P<0.05。观察组新生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达到95.00%,高于对照组的67.50%,P<0.05。结论:优质新生护理干预应用后,能够有效降低新生皮肤抓伤及管道脱落的发生率,更容易获得新生家长的认可。

  • 标签: 新生儿护理 皮肤抓伤 管道脱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新生护理中实施新生抚触护理后,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程度。方法:选择2022年2月至2023年3月在我院出生的100例新生,按双盲法平均分为传统组与抚触组,两组新生分别实施传统护理服务与新生抚触护理服务,对比6个月后两组新生的体格发育情况和早期基础指标水平。结果:经过护理后,相较于传统组,抚触组新生的体格发育情况与早期基础指标水平均明显更优,P<0.05,各项数据具有统计学价值。结论:对于早期新生护理而言,通过实施科学、合理的新生抚触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其体格发育情况,提高早期基础指标水平,在临床上具有应用价值。

  • 标签: 早期新生儿 抚触护理 生长发育 影响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母乳性黄疸的护理方法,比较抚触护理及新生游泳护理方式对母乳性黄疸的干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接收的74例母乳性黄疸患儿为研究对象,经双盲法随机分为实验组35例,接受抚触护理和新生游泳护理;其余39例为对照组,接受一般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并对新生父母进行访谈,了解患儿家属的意见和感受。结果实验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为4.15±1.08天,对照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为6.76±2.14天,两组黄疸消退时间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儿家属认可抚触护理及新生游泳的黄疸干预方法,表示满意。结论抚触护理及新生游泳能够加快新生母乳性黄疸的恢复,新生家长认同这种敢于方式,抚触护理及新生游泳可以广泛推广到新生母乳性黄疸的干预中。

  • 标签: 抚触护理 新生儿游泳 母乳性黄疸 恢复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新生护理管理对新生感染的预防作用,为新生护理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5月-2017年4月期间新生儿科200例患儿,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管理的对照组以及强化护理管理干预的观察组,各100例。对比2组新生感染发生率、环境卫生学监测合格率、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环境卫生学监测合格率占比、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护理管理干预可以预防和降低新生感染发生率,满足家属护理需求,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 标签: 新生儿 感染情况 护理管理干预 呼吸 消化 泌尿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新生重症监护室病房新生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我院2015年7月~2017年2月期间,选取重症监护室病房中新生感染患儿80例进行研究,80例患儿分为两组后采取相应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护理后感染情况和其他临床指标。结果实验组患儿护理后,有2例患者出现上呼吸道感染,感染率为5%,对照组患儿护理后,有3例患者出现下呼吸道感染,2例皮肤感染,2例上呼吸道感染,3例胃肠道感染,感染率为25%,实验组患儿感染率明显较低,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儿的血白细胞数为(65.33±14.52)×109/L,PCT水平为(0.51±0.25)ug/L,CRP水平为(3.36±2.38)mg/L,对照组患儿的血白细胞数为(485.36±215.63)×109/L,PCT水平为(5.58±4.28)ug/L,CRP水平为(15.53±11.04)mg/L,实验组患儿护理后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新生重症监护病房中的新生采取有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患儿出现感染的几率,保证患儿的预后效果,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儿预后,对预防新生重症监护病房新生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综合护理 新生儿感染 重症监护室病房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不同日龄新生进入新生病室时使用咽拭子检测的目的和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1月1日至2016年1月1日期间入住我院新生病室的1544例新生参与研究,对所有新生进行咽拭子采样,对所有样本采用需氧及兼性厌氧培养检测方法进行测定,并隔离所有测定结果为阳性的新生,同时按照细菌学对隔离患儿进行分类,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结果此次研究中1544例新生中,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患者共336例,所占比例为21.76%,按照细菌学分类共检测出21种细菌。结论在不同日龄新生进入新生病室时进行咽拭子检测,能够尽早发现患儿的感染情况,将患儿与其他患儿隔离开,以降低院内感染的概率。

  • 标签: 新生儿病室 日龄 新生儿 咽拭子检测 院内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推拿结合穴位按摩对新生黄疸的护理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新生黄疸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法,将它们分成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新生护理触摸护理,研究组接受新生按摩结合中医护理,观察护理情况,如胎粪转移时间,日常排便,胆红素下降等情况,以及各种情况的结果相比较。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光疗时间,血清总胆红素,黄疸持续时间差异等,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新生推拿结合穴位按摩治疗新生黄疸,可降低高胆红素血症和黄疸指数,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 新生儿黄疸中医针灸 新生儿触摸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生黄疸患者应用抚触联合中药泡浴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为新生黄疸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自2016年1月~2016年9月在我院所接受治疗的86例新生黄疸患者进行分析,将所有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常规治疗,观察组43例,抚触联合中药泡浴,记录和比较所有的患者在进行临床治疗过程中的治疗效果、胆红素状况、胎便转黄以及黄疸消退时间等状况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86例新生黄疸患者进行分析发现观察组的患者在进行临床治疗过程中治疗的效果、胆红素状况、首次排便、黄疸消退以及胎便转黄时间等状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黄疸患者应用抚触联合中药泡浴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能够使患者的治疗状况以及胆红素状况得到改善,使患者的黄疸下降,抚触联合中药泡浴治疗操作简单且无需大型仪器,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临床价值大,值得推广。

  • 标签: 抚触 中药泡浴 新生儿黄疸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新生脐血血气分析PH值、BE值与新生行为神经测定(NBNA)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选2016年6月~2017年6月间收入的30例正常新生(A组)与55例新生窒息者,按照窒息程度分为B组(轻度窒息,36例)、C组(重度窒息,19例),测定三组新生脐血血气PH值、BE值,并分析二者与新生NBNA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A组相比,B、C两组新生脐动脉血PH值和BE值更低,方差分析提示三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B、C组新生脐动脉血PH值和BE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方差检验分析提示,出生后4~6d、26~28d时三组新生NBNA评分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B、C两组新生PH值、BE值与4~6d、26~28d时NBNA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脐动脉血气分析中PH、BE两项指标与NBNA评分有密切相关性,可用于评估围产期胎儿宫内窘迫、酸碱代谢失衡以及新生近期预后,是一项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生化指标。

  • 标签: 新生儿 胎儿宫内窘迫 行为神经测定 酸中毒
  • 简介: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针对脑损伤新生的临床治疗中应用早期新生神经学评分( NBNA)的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 2015年 12月~ 2017年 12月期间我院收治脑损伤新生共 84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划分为研究组并给予相应的早期干预性质的临床治疗,另同期选取体检正常的新生共 7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新生进行早期神经学评分,对比监测其开始大运动以及姿势反射的具体时间。结果:研究组实施干预前后的 NBNA分值变化较为显著,两组新生在其出生后 1w其 NBNA分值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对脑损伤新生的临床治疗中应用早期新生神经学评分( NBNA)的能够有效对患儿病情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估,为后期的临床干预治疗以及促进患儿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具有积极 IDE促进意义。  

  • 标签:   脑损伤 早期新生儿 神经学评分 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