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唇腭裂(cleftlipandpalate,CLP)是最常见的胎儿颜面部先天性畸形,其发病率在不同地区、种族和人群有所不同。据统计,我国活产儿中平均发病率为16.63/10000,由于唇腭裂与多种遗传综合征有关,造成患儿容貌畸形,还可能直接影响患儿吸吮、吞咽、语言及面部发育等功能

  • 标签: 唇腭裂 成像方法 三维超声 胎儿 面部先天性畸形 平均发病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左心室右心室受累的脓毒症心功能障碍(SIMD)患者的随访28 d的全因死亡风险,并分析影响全因死亡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连续性纳入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5例脓毒症患者,其中男性252例(62.2%),平均(60.1±20.8)岁;根据是否合并SIMD和左右心室受累情况分为对照组(267例)、右室累及组(22例)、左室累及组(76例)和双室累及组(40例),随访28 d,主要观察指标为全因死亡。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Log-rank检验评估两组的预后情况。多因素Cox风险比例回归分析可能影响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IMD组的心率更快,平均动脉压值和左室射血分数水平更低,血清降钙素原、乳酸、N末端B型利钠肽原和SOFA评分等明显升高(均为P<0.05)。平均随访(27.3±2.3)d,失访37例(9.1%)。与对照组比较,左室受累组(HR=1.424)和双室受累组(HR=1.577)的全因死亡风险均显著升高;右室受累组(HR=1.822)、左室受累组(HR=1.951)和双室受累组(HR=2.561)的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使用率均显著升高;左室受累组(HR=1.686)和双室受累组(HR=2.148)的肾替代治疗率均显著升高(均为P<0.05)。经多因素Cox风险比例回归分析,年龄(HR=2.326)、N末端B型利钠肽原(HR=3.072)、SOFA评分(HR=3.971)和左室受累(HR=3.685)均是影响死亡的危险因素(均为P<0.05)。结论左心室受累的SIMD患者的短期病死率高,年龄、N末端B型利钠肽原、SOFA评分和左室受累均是影响死亡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脓毒症 心功能障碍 死亡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与二超声诊断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 2014年 1月~ 2019年 1月我院 40例术前超声诊断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患者,回顾性分析术前二超声与经阴道超声的声像图特征,比较两种方式诊断该疾病的准确性。结果:经腹部二超声及阴道二超声检查诊断准确率为 52.50%,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准确率为 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诊断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准确率高于二超声。  关键词:输卵管间质部妊娠 ;经腹二超声 ;经阴道二超声 ;经阴道超声    輸卵管间质部妊娠指受精卵着床于宫角肌壁间的输卵管处,该处输卵管又短又窄,极易引起破裂造成盆腹腔大出血,所以及时准确诊断输卵管间质部妊娠非常重要,早发现早治疗。由于宫角与输卵管间质部位置极为接近,临床上常常不容易区分,诊断不明确。宫角妊娠是胚胎种植于子宫与输卵管开口交界处的宫角部妊娠,其发展有 3种趋势:①胚胎停止发育 ;②孕囊向宫腔内生长,可发育至正常分娩 ;③如果孕囊向宫角突出,因宫角处肌层菲薄,血运丰富,可造成破裂大出血,危及生命。输卵管妊娠和宫角妊娠,从解剖和临床来说,都属于异位妊娠,正确诊断区别二者,权衡利弊从而判断其预后及转归,积极干预治疗对患者来说重大意义。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 2014年 1月~ 2019年 1月经手术及病理检查确诊 25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超声探查结果,对比分析阴道超声与二超声诊断输卵管间质部妊娠。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 2014年 1月~ 2019年 1月经术前超声诊断 40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患者,年龄 25~ 41岁,平均年龄( 31.68±5.12)岁 ;停经 35~ 62 d,验血或验尿 HCG阳性。其中腹痛伴不规则阴道流血 30例,无异常表现的 10例。     1.2方法  采用 GELOGIQE8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应用腔内容积探头,先让患者经腹超声探查,嘱患者排尿后,将阴超探头置入患者阴道后穹窿,观察子宫形态,内膜的情况,孕囊形态大小、与宫腔的位置关系以及盆腹腔是否有积液,用阴道超声观察对病变去进行成像,调整 X、 Y、 Z轴,重建子宫的冠状切面,显示子宫内膜的形态,与孕囊的空间位置关,以及孕囊周围肌层的厚度。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 %)表示,采用 X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统计结果  40例患者手术及病理证实宫角妊娠 10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 25例,还有 5例在观察中发育至宫腔内内正常发育。经腹部二超声及阴道二超声检查确诊为输卵管间质部妊娠为 21例,准确率 52.50%;经阴道超声确诊输卵管间质部妊娠 25例,准确率 100.00%。阴道超声对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诊断的准确率高于二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讨论    对于异位妊娠,超声检查成为妇产科重要的无创影像学检查手段。腹超声检查可以从整体上观察子宫、附件及盆腔的结构、位置等情况,但常受患者自身条件的影响,在细小结构上显示的清晰度欠佳,尤其是在观察妊娠囊周边肌层组织的厚度、完整度及与子宫内膜的位置关系方面时,易出现差错 [1]。而经阴道超声探头是从阴道观察,距离子宫、附件的位置更近,避开了肠道气体等不利因素,更能清晰显示妊娠囊与子宫内膜的位置关系以及周围毗邻组织的变化情况 [2]。但如果异位妊娠合并小肌瘤,阴道二超声扫查时容易受到肌瘤所致声衰减等因素影响,难以分辨孕囊与宫腔的关系 [3]。    输卵管间质部的妊娠二超声表现:宫腔内没有发现孕囊声像图,孕囊着床于输卵管间质部,与内膜不想延续,周围肌层较薄,肌层厚度 或消失 [4]。但当遇到子宫前倾前屈或后倾后屈及子宫角部因妊娠灶膨隆而形态严重失常时,难以全面、完整了解宫体及宫底情况,在诊断子宫内膜及周边肌壁层的关系上仍有一定局限性,且不能显示出子宫的冠状切面 [5],所以会出现误诊。而阴道超声可将孕囊和内膜的形态在一个切面上显示,更直观显示孕囊在内膜之外,凸向子宫表面,周围未见明显肌层组织环绕。    无论是腹部超声还是阴道普通超声,都属于通过矢状切面及横切面去观察孕囊的位置,无法从冠状切面去显示孕囊与宫腔的全貌,因此对输卵管妊娠判断能力弱,也不能很清楚显示孕囊与子宫内膜与肌层之间的关系。而阴道超声更好的弥补了二超声这方面的不足。超声是在常规二超声基础上增加了冠状切面图像,清晰地显示子宫腔与妊囊的立体形态及空间位置关系 ;还可通过移动 X、 Y、 Z轴多角度、多层次地观察宫腔、妊囊及子宫内外形态的声学信息,图像空间关系明确,直观地显示孕囊着床部位以及与宫角和输卵管间质部的关系,定位更加明确,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 [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40例患者手术及病理证实宫角妊娠 10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 25例,还有 5例在观察中发育至宫腔内内正常发育。阴道超声对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诊断的准确率高于二超声( 100.00% vs 5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由此说明,与阴道二超声比较,阴道超声对于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诊断准确性更高。    综上所述,阴道超声比腹部超声及阴道二超声可以更好对早期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异常提供更具体的超声影像信息,体现孕囊与子宫内膜、输卵管、卵巢之间的关系以及空间位置,提高对异位妊娠准确判断,予以积极手术干预治疗,在临床工作中需要对阴道超声积极使用。    参考文献:     [1]赵立红,邹晓娉,黄雪兰,等 .经腹部联合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诊断 [J].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8, 41( 1): 100-101.     [2]闫磊,康亚宁,马静,等 .宫角妊娠与输卵 [J].陕西医学杂志, 2014, 43( 3): 330-331.     [3]张斌,董虹美,冉素真,等 .经阴道超声对子宫肌壁间妊娠的诊断价值 [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9, 21( 1): 65-67.     [4]罗奕伦,熊奕,王慧芳,等 .经阴道彩超对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诊断的临床价值 [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2013, 6( 2): 115-117.     [5]高红莲,蒋荷娟 .超声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诊断及选择性治疗中的應用 [J].海南医学, 2013, 24( 2): 215-217.     [6]梁玉红 .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肿瘤标志物在子宫内膜癌中的应用 [J].山西医药杂志, 2018, 47( 21): 2547-2549.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房间隔缺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选择最佳诊断方案。方法实验选择我院收治治疗的房间隔缺损患者,总计30例。患者均行TTE、TEE检查,对比不同诊断方法下房间隔缺损缺患者的具体损口、位置、部位、大小等情况。结果实验结果显示,TTE与TEE诊断仅在测量缺损口内径上高度存在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指标对比,两种诊断方法所得数据进行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TEE、TTE结合,在房间隔缺损的诊断方面价值明显,为临床治疗工作以及改善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经食道三维超声 经胸超声 诊断价值 房间隔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超声造影联合超声在肝门胆管癌(HC)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30例HC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术前超声造影及超声检查、评估。记录超声造影、超声对30例HC患者Bismuth-Corlette分型的诊断结果,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其临床诊断价值(准确度、敏感度及特异度);进一步对组内患者淋巴结转移、肝转移、肝动脉受侵、门静脉受侵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评价,统计组内患者联合超声术前可切除性评价与术中评价的一致性。

  • 标签: [] 超声造影 三维超声 联合检查 肝门胆管癌 术前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对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的评价作用。方法从我院近年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观察组,另取6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图像分析结果。结果两组心率、LVESV、LVEDV、CO、SV等方面的组间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GRS、GCS、GLS、GAS等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对于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变化情况能够做出更敏感的反应,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 高血压 左心室 收缩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二斑点追踪(2D-STE)技术评价不同等级左室舒张功能不全(LVDD)的心力衰竭(HF)患者的右室功能。方法对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16例射血分数减低型心力衰竭患者(HFrEF组)、86例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患者(HFpEF组)及29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并根据2016年ASE指南对HFpEF患者进行LVDD分级,其中左室舒张功能正常9例,LVDD 1级47例,LVDD 2级23例,LVDD 3级7例。于心尖四腔心切面获得常规超声参数:右室基底段内径(RVD1)、中间段内径(RVD2)、长轴内径(RVD3)、右室收缩末期面积(ESA)、舒张末期面积(EDA)、面积变化分数(FAC)、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S′)、心肌做功指数(MPI);应用2D-STE技术获得右室游离壁基底段应变(RVLSbas)、中间段应变(RVLSmid)、心尖段应变(RVLSapi)及游离壁整体应变(RVLSfw)。比较各组间二应变参数,分析RVLSfw与常规超声参数的相关性。结果①对照组、HFpEF组及HFrEF组中TAPSE及S′呈依次递减的趋势(均P<0.05)。HFpEF各亚组中,LVDD 3级组的TAPSE、S′小于左室舒张功能正常组、LVDD 1级组和LVDD 2级组(均P<0.05)。②在对照组、HFpEF组及HFrEF组中,RVLSbas、RVLSmid、RVLSfw呈依次递增的趋势(均P<0.05)。LVDD 1级组、LVDD 2级组、LVDD 3级组之间RVLSbas、RVLSmid、RVLSapi、RVLSfw呈依次递增趋势(均P<0.05)。③在对照组、HFpEF、HFrEF组中,RVLSfw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强相关(r=0.77,P<0.01),与年龄、TAPSE、S′呈中等相关(r=0.41、-0.48、0.40,P<0.01)。在HFpEF各亚组中,RVLSfw与舒张功能呈中等相关(r=0.59,P<0.01),与年龄呈弱相关(r=0.21,P<0.01),与B型利钠肽(BNP)、FAC、TAPSE呈弱相关(r=0.28、-0.29、-0.29,均P<0.01)。结论2D-STE技术能够早期发现HFpEF患者右室收缩功能受损的变化。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 心力衰竭 心室功能,右 舒张功能不全分级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二超声造影在子宫黏膜下肌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诊治的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96例作为研究样本,患者分别接受二超声造影检查。结果本组96例患者经由手术病理证实,0类、Ⅰ类、Ⅱ类子宫黏膜下肌瘤个数分别是22个、43个、49个。二超声造影诊断结果为0类22个、Ⅰ类51、Ⅱ类41个;超声造影诊断结果为0类22个、Ⅰ类44、Ⅱ类48个。二超声造影诊断确诊为Ⅰ类肿瘤共计51个,采取宫腔镜手术,成功治疗46个,手术成功率是90.20%;超声诊断确诊为Ⅰ类肿瘤共计44个,采取宫腔镜手术,成功治疗43个,手术成功率是97.73%;超声诊断的手术成功率显著高于二超声,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子宫黏膜下肌瘤的诊断中应用超声造影诊断的准确率高于二超声造影诊断,且超声造影诊断能够提高宫腔镜手术成功率。

  • 标签: 子宫黏膜下肌瘤 三维超声造影 诊断价值
  • 简介:目的总结胎儿唇裂及唇腭裂二超声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应用二超声超声多种成像模式重建法对10268例胎儿行产前唇腭部超声筛查,并与引产或产后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总结胎儿唇腭裂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10268例胎儿经引产(9例)或胎儿自然分娩后(1例单胎,1例双胎)检查证实产前二超声正确诊断唇腭裂畸形9例,超声正确诊断唇腭裂畸形10例.其中二超声漏诊1例唇腭裂,超声诊断为Ⅲ度唇腭裂;二超声均漏诊1例Ⅰ度唇裂:二超声无异常表现,超声表面成像模式显示胎儿唇红处可疑回声缺失,误诊为胎儿人中,胎儿自然分娩后证实新生儿为Ⅰ度唇裂.11例唇腭裂胎儿产前超声声像图表现:(1)单纯唇裂3例,超声声像图示一侧或双侧上唇部连续性中断,回声缺失;(2)唇腭裂合并牙槽突裂7例,腭部连续性中断,回声缺失.(3)超声表面成像及断层成像(TUI)模式可直观、立体显示胎儿唇裂类型,诊断唇裂3例,唇腭裂7例;骨骼成像及TUI模式显示牙槽突至鼻切迹处的上颌体不连续回声图像,旋转X轴连贯显示硬腭的连续性中断.(4)唇腭裂合并其他畸形3例,其中唇腭裂合并足外翻和眼距宽1例、心脏畸形1例,手畸形1例.结论建立在二超声基础上的超声重建丰富了二超声影像信息,二超声联合检查可提高唇裂及唇腭裂产前超声诊断准确性,减少漏误诊.

  • 标签: 超声检查 产前 胎儿 唇裂 腭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阴道二超声联合检查对宫腔粘连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妇产科收治的宫腔粘连患者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60例患者采取经阴道二超声检查做出初步提示,再启动阴道超声成像,进一步分析患者的宫腔形态、子宫内膜厚度及内膜回声连续性等。阴道超声联合二超声检查与宫腔镜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宫腔镜检查结果,60例患者中检测准确患者有54例,阴道二超声检查准确患者有50例,其中宫腔镜检查证实患者有42例。经阴道联合超声诊断的宫腔粘连患者有52例,其中宫腔镜检查证实患者有45例。阴道二超声联合检查准确率明显高于单纯阴道二超声检查,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相比较单纯阴道二超声检查,联合超声检查能够提高宫腔粘连的准确性,减少漏诊及误诊,对诊断宫腔粘连具有重要意义。采取联合超声检查后提示有宫腔粘连可能性大的患者要行宫腔镜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与治疗。

  • 标签: 阴道二维超声检查 阴道三维超声检查 宫腔粘连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 在我国,有很多的先天畸形的患者,这些患者,在胎盘出生时期,便可以通过临床医学诊断出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各种医学技术和医学设备都在不断的创新,其中二超声诊断,便是诊断胎儿畸形的一个有效的临床方法。通过二超声,对临床的一些孕妇进行超声检查,根据检查的结果与正常胎儿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出胎儿在孕妇体内的一些情况和症状,根据胎儿足底皮肤的透明程度、胎儿足部的异常状况、胎儿皮肤的透明程度等因素进行分析,诊断出胎儿的四肢畸形状况,以此来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和方案。因此,本文基于此背景展开了相关的探究,以临床医学的几所例子作为角度,分析 二联合超声对胎儿四肢畸形的诊断价值,以供医学人员参考。

  • 标签: 二维超声 三维超声 二维联合三维超声 胎儿四肢畸形 诊断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与二超声在输卵管造影检查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8月到2016年10月收治的110例接受输卵管堵塞筛查的不孕不育患者,采用GEVolusonE8超声仪,分别进行二超声诊断、超声诊断、腹腔镜下美蓝通染液试验筛查,对比不同诊断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超声诊断结果与腹腔镜下美蓝通染液试验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二超声结果与腹腔镜下美蓝通染液试验结果通畅,通而不畅,阻塞存在显著差异(P〈0.05);超声阳性预测值高于二超声(P〈0.05)。结论输卵管造影检查中与二超声均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是.超声的诊断准确率更高,在临床上应当推广应用超声诊断技术。

  • 标签: 输卵管造影 三维超声 二维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输卵管造影检查中与二超声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接受输卵管造影检查的不孕症6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采取超声检查)和对照组(采取二超声检查)。以腹腔镜下美兰通染液试验为金标准,分析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输卵管通畅检查情况,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超声检查提示研究组52条通畅,8条为不通畅;二超声检查提示对照组43条通畅,17条不通畅;研究组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二超声相比,超声对于输卵管造影检查的灵敏度及特异度较高。

  • 标签: 输卵管 造影 三维 二维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阴道二超声联合成像诊断宫腔粘连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的66例疑似宫腔粘连患者,给予经阴道二超声和经阴道超声检查,并将结果与宫腔镜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经宫腔镜检查确诊65例,经阴道二超声检查确诊57例,诊断准确率87.7%,经阴道超声检查确诊58例,诊断准确率89.2%,经阴道二超声联合成像检查确诊64例,诊断准确率98.5%,P<0.05。结论:经阴道二超声联合成像诊断宫腔粘连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经阴道二维超声 三维成像 宫腔粘连的
  • 简介:摘要:本文深入探讨了/四超声技术在胎儿畸形筛查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估。首先,概述了胎儿畸形筛查的重要性以及/四超声技术的发展现状。接着,详细阐述了/四超声技术的原理与特点,并与传统二超声进行了对比分析。随后,重点介绍了/四超声在胎儿畸形筛查中的实际应用,包括应用范围、操作流程以及典型案例分析。通过效果评估与对比分析,发现/四超声技术能够显著提高胎儿畸形筛查的准确率和效率。最后,总结了本研究的主要发现,指出了研究的局限性与未来展望,为/四超声在胎儿畸形筛查中的进一步应用与推广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 标签: 三维/四维超声 胎儿畸形筛查 效果评估 应用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激光扫描技术构建解剖特征清晰的阴茎及毗邻结构形态表面模型,探讨在成人阴茎软组织重建中的应用价值,为阴茎短小畸形整形修复奠定基础。方法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选取2019年1—12月来自内蒙古地区健康男性受试者60例(25~28岁)进行研究,将受试者分为数字模型测量组和手工测量组,每组30例,数字模型测量组用激光扫描获取成人阴茎及毗邻结构数字化模型,采用相关测量软件对阴茎进行形态学测量;手工测量组采用手工测量,结果与数字模型测量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激光扫描获得的模型能流畅地旋转、缩放,从任意角度观测阴茎及毗邻结构,可进行模拟操作,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测量,测量结果与手工测量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光扫描技术为成人阴茎软组织重建和非接触式测量提供了简便、精确、高效的方法。

  • 标签: 阴茎 三维激光扫描 三维模型 整形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诊断肺源性心脏病右心室肥大的价值。方法把本院在2013年7月至2015年4月接收的47例肺源性心脏病右心室肥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实施超声心动图检查和心电图检查,观察两组检查诊断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经检查诊断,超声心动图右心室肥大检出率(68.1%)明显比心电图右心室肥大检出率(42.6%)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在肺源性心脏病右心室肥大的临床检查诊断中,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查,所获检出率高,可为肺源性心脏病的早期诊断以及治疗方案的明确提供更为合理且准确的参考依据。

  • 标签: 右心室肥大 诊断 超声心动图 肺源性心脏病 心电图
  • 简介:目的用超声心动图评价成年马凡氏综合征(Marfansyndrome,MFS)患者是否存在右心室收缩功能不全。方法41例MFS患者及43例正常对照者行M型、二及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记录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ricuspidannularplanesystolicexcursion,TAPSE)、右心室面积缩小率(fractionalareachange,FAC)及组织多普勒尖瓣环收缩速度(S。)。结果MFS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指标虽处于正常范围,但均低于正常对照[TAPSE:(21±2)mm口s.(26±1)mm,P〈O.01;FAC:36%±2%vs.42%±3%,P〈O.01;Su:(12±0.3)cm/svs.(16±0.9)cm/s,P〈0.01]。结论MFS患者存在右心室收缩功能不全,提示MFS可能累及右心室心肌。

  • 标签: 马凡综合征 右心室收缩功能 超声心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