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以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为金标准,探讨加入人工智能技术的全自动超声右心室定量软件(3D Auto RV)评估心脏移植(heart transplantation,HT)术后右心室容积和右心室射血分数(righ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RVEF)的可行性、准确性及可重复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行超声心动图复查,并且同意于超声心动图复查后24 h内行CMR检查的HT术后患者46例。分别应用CMR技术、3D Auto RV和常规半自动超声右心室量化软件(Tomtec 4D RV function 2.0)获取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右心室每搏量(RVSV)及RVEF。分别将3D Auto RV、常规半自动Tomtec的测量结果与CMR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比较方法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和一致性检验。结果3D Auto RV的可分析率为87%,该软件实现了在27例(59%)患者进行全自动分析,整个分析过程无需调节,分析时间仅需要(12±1)s;另外19例(41%)患者的分析结果需要手动调节,平均分析时间在2 min内,短于常规半自动Tomtec量化软件分析时间[(108±15)s对(160±34)s,P<0.001]。对于右心室容积:3D Auto RV和常规半自动Tomtec分析的RVEDV、RVESV和RVSV,均与CMR分析的相应测量值具有较高的相关性(r=0.77~0.84,均P<0.001)。与CMR测量值比较,3D Auto RV和常规半自动Tomtec技术均低估HT术后患者的RVEDV、RVESV和RVSV,但是3D Auto RV较常规半自动Tomtec的负性偏倚值更小。对于RVEF:3D Auto RV获得的RVEF与CMR获得的RVEF具有很高的相关性与一致性(r=0.84,P<0.001;偏倚值=-1.1%,一致性界限=-8.1%~6.0%)。另外,3D Auto RV手动调节获取的右心室容积和RVEF与CMR相应测量值的相关性(r=0.63~0.72,均P<0.001)低于全自动分析获取的右心室容积和RVEF与CMR相应测量值的相关性(r=0.76~0.82,均P<0.001)。重复性分析显示3D Auto RV获取的RVEDV、RVESV、RVSV和RVEF均具有很好的重复性。结论3D Auto RV轻度低估HT术后右心室容积,但是其低估程度低于常规半自动TomTec。3D Auto RV可以准确量化HT术后RVEF,分析过程快速,且分析结果可重复性好,有望实现在HT术后患者随访中的常规临床应用。

  • 标签: 三维超声右心室量化软件,全自动 心脏移植术 心室功能,右 人工智能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实时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ASD患者封堵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右心室容量及收缩功能。方法应用实时超声对30例单纯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术前及术后不同时期测量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收缩末期容积(RVESV)、右室射血分数(RVEF),对比上述参数分析右心室收缩功能。结果封堵后不同时期患者右室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逐渐降低,射血分数逐渐升高。结论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封堵后右心室收缩功能得到改善。

  • 标签: 房间隔缺损 右室功能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 简介:目的分析实时超声心动图(RT-3DE)定量测量右心室容积和右心室射血分数(rightventricularejectionfraction,RVEF)的可行性,及其与二超声心动图(TDE)所测量的右心室容积、RVEF、右心室面积及右心室面积变化分数(rightventricularfractionalareachange,RVFAC)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实时超声心动图对85例行二尖瓣和(或)主动脉瓣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采集其右心室全容积图像,同时用二超声心动图测量右心室相关数值。将超声心动图图像导入Tomtec4DCardioView工作站,手动调节图像并描记心内膜边界后,软件分析自动得到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rightventricularend-diastolicvolume,RVEDV)、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rightventricularend-systolicvolume,RVESV)、RVEF;手动计算右心室搏出容量(rightventricularstrokevolume,RVSV)。对实时超声心动图测值与二超声测值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实时超声心动图测得的RVEDV、RVESV、RVSV较二超声心动图测值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测得的R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两种方法所测RVEDV、RVESV、RVSV及RVEF相关性良好(r=0.79、0.82、0.68、0.64,P〈0.05);实时超声心动图所测RVEDV、RVESV与二超声心动图所测右心室舒张末期面积、右心室收缩末期面积相关性良好(r=0.76、0.79,P〈0.05)。实时超声心动图所测RVEF与二超声心动图所测RVFAC也有较好的相关性(r=0.56,P〈0.05)。结论实时超声心动图测量右心室容积、RVEF是可行的,与二超声心动图测值间有良好的相关性;实时超声心动图能够更好的评价右心室收缩功能。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三维 右心室 风湿性心脏病
  • 简介:目的探讨经胸实时超声心动图(real—timethree-dimensionalechocardiography,RT-3DE)测量左、右心室心肌质量的准确性及优选测量时相。方法10头正常上海种白猪,猪龄均为2个月,其中雌性6头,雄性4头,体质量(20.60±1.88)kg。RT-3DE测定左心室心肌质量和右心室游离壁心肌质量,结果与实测值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①左心室心肌质量:BT-3DE在收缩末期及舒张末期测定的左心室心肌质量分别为(56.34±4.80)g、(57.02±4.86)g,实测值为(63.07±6.44)g。RT-3DE在收缩末期及舒张末期测定的左心室心肌质量结果分别与实测值进行相关分析,r分别为0.78、0.87,均存在较好的相关性,而以舒张末期测值相关性更高。②右心室游离壁心肌质量:RT-3DE在收缩末期及舒张末期测定的右心室游离壁心肌质量分别为(16.63±1.54)g和(19.07±1.95)g,实测值为(20.78±2.70)g。RT-3DE在收缩末期及舒张末期测定的右心室游离壁心肌质量结果分别与实测值进行相关分析,r分别为0.68、0.74,亦均存在较好的相关性,而以舒张末期测值相关性更高。结论RT-3DE可准确测量左、右心室心肌质量,尤以舒张末期测值更可靠。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实时三维显像 心肌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自动量化经胸超声心动图(简称为全自动超声心动图)评估心血管病患者左心功能的准确性与可重复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9月至2019年5月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收治的心血管病患者197例,均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其中心脏模型超声图像质量1级共61例被用于确定心内膜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默认边界值。通过电子病例系统收集入选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以常规手动经胸超声心动图(简称为手动超声心动图)测量值作为标准,评价全自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准确性及可重复性。结果全自动超声心动图测量的LVEDV、LVESV和LVEF与手动测量值均呈正相关(P均<0.05)。但是,全自动超声心动图测量的LVEDV和LVESV均明显大于手动测量值(P均<0.05)。全自动与手动超声心动图评价心室壁运动异常患者收缩功能损伤程度的一致性,经手动校准后(κ=0.74,P=0.00)优于手工校正前(κ=0.63,P=0.00)。全自动超声心动图检测LVEDV、LVESV和LVEF的观察者间和观察者内变异度均小于手动超声心动图(P均<0.05)。结论采用全自动超声心动图测量心血管病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均良好,临床应用具有可行性。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心室功能,左 左心室容积 全自动量化经胸三维超声心动图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技术(3D-STI)评价不同分期尘肺病患者右心室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于2020年6月,收集114例尘肺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尘肺病壹期组45例,尘肺病贰期组36例,尘肺病叁期组33例,以同期5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集并对比各组研究对象右心室游离壁中段以及基底段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LS)、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RS)和圆周向收缩期峰值应变(CS),采用3D-STI计算并比较各组研究对象右心室整体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GLS)、右心室整体圆周收缩期峰值应变(GCS)、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右心室整体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GRS)、右心室面积变化率(FAC)、尖瓣收缩期峰值速度(TVSPV)以及肺动脉收缩压(PASP)。结果尘肺病贰期组患者右心室游离壁基底段LS和R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 5),尘肺病叁期患者右心室游离壁基底段LS、CS、RS以及中间段R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 5);尘肺病壹期组患者右心室游离壁基底段LS、CS和RS均明显高于尘肺病叁期组(P<0.012 5),尘肺病贰期组患者右心室游离壁基底段RS明显高于尘肺病叁期组(P<0.012 5)。尘肺病贰期、叁期组患者RVEF和GLS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AS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12 5);尘肺病叁期组患者FAC和TVSPV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 5);尘肺病壹期组患者RVEF、GLS和FAC水平明显高于尘肺病叁期组(P<0.012 5),PASP水平明显低于尘肺病叁期组(P<0.012 5),尘肺病贰期组患者FAC水平明显高于尘肺叁期组(P<0.012 5)。结论尘肺病患者早期可出现右心室功能下降,3D-STI可较为准确地检测右心室纵向、径向、圆周运动以及血流动力学改变,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估右心室功能,对早期发现尘肺病患者右心室功能不全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尘肺病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 右心室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斑点追踪成像(3D-STE)右室游离壁纵向应变(RVFWLS)预测终末期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患者心肌纤维化(MF)的价值。方法连续纳入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拟行心脏移植术的终末期HF患者102例。心脏移植术前行超声检查,获取患者常规右室功能参数:右室面积变化率、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心肌做功指数、尖瓣环收缩期速度(Tricuspid s′);应用二斑点追踪成像(2D-STE)技术获取2D-RVFWLS;应用3D-STE获取右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右室收缩末期容积(RVSDV)、右室心博量(RVSV)、右室射血分数(RVEF)、3D-RVFWLS。心脏移植术后获取右室心肌组织,行Masson′s染色定量右室MF,根据组织学MF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组。比较组间各超声参数的差异,并对各超声参数与右室MF行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与轻度组、中度组相比,重度组3D-RVFWLS、2D-RVFWLS及常规右室功能参数显著减低(均P<0.05)。右室MF与3D-RVFWLS呈强相关(r=-0.71, P<0.01),与2D-RVFWLS呈中等相关(r=-0.53,P<0.01),与RVFAC、TAPSE、RVEF、Tricuspid s′、RVSV呈弱相关(r=-0.47、-0.44、-0.35、-0.29、-0.38,均P<0.01)。相比于2D-RVFWLS及常规右室功能参数,3D-RVFWLS与右室MF相关性最好(r=-0.71对r=-0.29~-0.53,均P<0.05)。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3D-RVFWLS与右室MF独立相关(β=1.554,P<0.01,校正R2=0.539)。结论3D-RVFWLS可为临床检测终末期HF患者右室MF程度提供有价值的影像学参考。

  • 标签: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 应变 终末期心力衰竭 心肌纤维化 心室功能,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吴旭培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20-07-03
  • 出处:《医师在线》 2020年第12期
  • 机构:西充县双凤中心卫生院 四川西充 637250 超声是常用的一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目前在较多疾病早期筛查与诊断方面均有重要影响。随着超声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超声也从常规的二维超声向三维超声、四维超声发展,并提升了超声在各类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不管是二维超声还是三维超声,其均有无创、无痛苦、可重复检查、操作安全等优势。不同疾病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监测、康复评价等方面均有超声应用。那么三维超声与二维超声有什么区别,实际疾病诊断中应该如何选择呢?本文将对上述问题展开分析,帮助更多人群了解超声知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肺高压是一类以肺小动脉血管重构为特征的恶性肺血管疾病,往往由于肺血管阻力(pulmonaryvascularresistance,PVR)进行性升高并最终导致患者右心衰竭而死亡[1],其中右心室的评估是判断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键。超声心动图作为一种应用广、价格低的无创技术,可以通过右心室形态学变化、左右心室相互影响、右心室收缩功能变化等指标直接或间接反映右心室功能。

  • 标签: 超声心动图 肺高压 右心室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采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尘肺病患者的右心室功能,为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43例住院的尘肺病患者,16例为尘肺一期组、14例为尘肺二期组、13例为尘肺期组,选择16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使用超声心动图检查右心室横泾(RVD)、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右心室做功指数(Tei)。结果 一期组Tei指数和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异(P>0.05),一期组TAPSE和二期组没有明显差异(P>0.05),各组的Tei、TAPSE均有明显差异(P

  • 标签: 尘肺 右心室功能 超声心动图
  • 简介:超声成像技术恢复了二超声图像成像过程中丢弃的空间位置信息,提供了比二超声图像更为丰富的临床诊断信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领域。本文介绍了基于一换能器阵列的超声重建过程,针对扇形扫描超声成像系统提出了一种减少重建环节的处理方法。

  • 标签: 超声诊断 实时三维 三维重建 DSC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论述了显微分析软件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程序流程;针对因离焦光线的干扰而产生的模糊光学断层图像序列,基于断层内相邻像素和断层间相邻像素的相关信息,采用改进的最大期望算法对光学断层图像序列进行去模糊处理;对去模糊处理后的光学断层图像序列,介绍了一种基于表面点绘制的数据场表面重建反走样方法,加快了重建速度,同时具有较好的显示效果;体绘制时,提出了多维半自动阻光度转换函数解决方案,清晰地显示出了物体内部的细节变化;采用基于体素的方法计算重建后的物体的表面积和体积;通过分割和标记算法,实现了在空间内选择感兴趣目标的操作.

  • 标签: 光学断层显微技术 去模糊 三维面绘制 三维体绘制 表面积估计 体积估计
  • 简介:摘要作为筛查颈动脉斑块的新型技术,超声在临床及科研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的研究显示,超声结合各种新型算法可有效评估颈动脉斑块负荷及其易损性。超声存在容积探头成本高、体积大影响探测角度等问题,尚未在中国广泛使用。文章综述了超声在评估易损斑块及斑块负荷方面的优势,以期对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颈动脉疾病 斑块,动脉粥样硬化 超声检查 成像,三维
  • 简介:摘要近年来超声图像获取的途径集中在以下四种方法机械扫描、自由臂扫查法、探头法、电子相控阵方法。其中,前两种方法是由传统二超声改进而形成的。

  • 标签: 三维超声成像 虚拟仪器 图像处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