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下肢静脉形成(DVT)患者采取手术联合置管溶栓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随机将手术结合置管溶栓治疗的急性DVT患者140例均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静脉通畅情况、置管时间、术后随访并发症,并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静脉通畅情况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置管时间与术后随访并发症发生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急性DVT手术结合置管溶栓治疗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干预,可缩短置管时间,并降低术后随访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借鉴。

  • 标签: 手术 置管溶栓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探讨颅脑损伤患者并发下肢静脉形成的特点,尽早采取干预措施,加强下肢运动锻炼,减少颅脑损伤患者并发下肢静脉

  • 标签: 颅脑损伤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运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青蛭四物汤联合硝黄血竭散治疗急性期下肢静脉的疗效。方法76例急性期下肢静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青蛭四物汤口服及硝黄血竭散外敷。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下肢静脉彩超结果。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及下肢静脉彩超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青蛭四物汤联合硝黄血竭散能有效治疗急性期下肢静脉形成。

  • 标签: 青蛭四物汤 硝黄血竭散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患者男,58岁,左腘窝无痛性肿物伴左小腿肿胀1个月。既往口腔溃疡病史10余年,3年前开始间断出现下肢皮肤局部小溃疡,1年前出现阴囊部溃疡,均未特殊处理,后自愈。查体:左腘窝触及搏动性包块伴震颤及收缩期杂音;左下肢肿胀,膝下10cm处周径较对侧增粗2cm,膝上15cm处周径较对侧增粗3cm。皮肤针刺试验阳性。实验室检查:D-二聚体2.44mg/L,血沉75mm/h,C-反应蛋白55.10mg/L,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抗核抗体及抗核抗体谱正常。

  • 标签: 白塞病 动脉瘤 假性 静脉血栓形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钠预防骨科大手术术后下肢静脉形成的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2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20例行骨科大手术患者,并随机分成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观察组予以低分子肝素钠,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予以常规物理措施预防静脉形成,术后根据出现可疑下肢静脉症状及体征,采用彩色多普勒检测双下肢静脉形成情况,并监测出血倾向。结果观察组骨科大手术患者的下肢静脉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手术后的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钠可以有效预防骨科大手术术后下肢静脉形成,且安全可靠。

  • 标签: 低分子肝素钠 骨科大手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联合压力抗栓泵对预防大肠癌术后下肢静脉形成的影响。方法将140例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予以大肠癌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系统护理干预联合应用压力抗栓泵,比较两组患者下肢静脉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下肢静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联合压力抗栓泵能有效预防大肠癌术后下肢静脉的发生。

  • 标签: 护理干预 压力抗栓泵 大肠癌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对单侧不同范围下肢静脉周围软组织改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80例单侧下肢水肿患者,均为单侧下肢静脉形成。按血栓累及血管范围分为3级:Ⅰ级(累及1根静脉,46例)、Ⅱ级(累及2根静脉,26例)、Ⅲ级(累及3根及以上静脉,8例)。观察各级静脉CDFI表现及邻近肌层、皮下组织的超声表现,并与同一患者健肢对比,测量患肢皮下组织增厚度、肌层增厚度、肌层回声改变及肌层组织形态改变等指标。结果:静脉表现为静脉管腔内可见不均匀低回声及中等回声,CDFI不能探及血流信号,或仅有少许点线状血流;静脉邻近肌层厚度较健侧增厚,其中Ⅲ级与Ⅰ级比较肌层增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61,P<0.05);肌层组织回声较健侧减低或增高;患肢肌层间隙可见裂隙样或片状无回声,且血栓累及范围越广(达Ⅲ级),上述征象越明显(χ2=20.033,P<0.05)。结论:下肢静脉形成的范围与邻近软组织超声表现相关。CDFI不但能直观显示下肢静脉,而且能观察血管周围肌层及皮下组织情况,是临床下肢水肿患者的首选辅助检查方法。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深静脉血栓 软组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产期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下肢静脉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选择剖宫产分娩的产妇200例,随机将产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产妇10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围产期护理。对两组产妇下肢静脉的发生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由结果可知,观察组产妇下肢静脉发生率为2%,对照组为13%,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剖宫产产妇行围产期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下肢静脉的发生率,利于产妇康复。

  • 标签: 围产期 护理干预 剖宫产 静脉血栓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折后肿胀下肢急性静脉利用超声检查的探讨。方法选取2015年在我院就诊的400例下肢急性静脉患者,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位200例患者。对观察组采取相关的干预措施,对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治疗方式。结果在观察组中下肢畸形静脉的发病率远远小于对照组得发病率,且P<0.01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超声检查对下肢血栓有良好的诊断效果,将超声检查应用到下肢静脉的检查体系中是很有必要的。

  • 标签: 下肢骨折 急性静脉血栓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总结900例腹腔镜术后预防下肢静脉形成的护理体会。认为护理的重点是首先提高护理人员思想上的认识,注意保护静脉,术中及术后给予正确体位,术后早活动及注意保暖下肢,加强病情观察,早期发现,因此应加强护理人员的理论及实践能力,是预防成功的关键。

  • 标签: 腹腔镜 静脉血栓的形成 预防
  • 简介:摘要研究目的提高肝胆外科病患术后护理水平,预防和降低肝胆外科病人术后静脉并发症的出现几率。研究方法选取某医院肝胆外科病患二百多例,随机进行分组观察,两组人数均等,观察组患者采取多种护理方式相结合的预防护理,而对照组则采用一般护理来进行。研究结果通过数据的比对及分析,可以明显的感觉到观察组患者出现术后静脉并发症的概率为0,而对照组患者出现术后静脉并发症的概率为4.48%,这一结果表明,预防护理下的效果显著,可以大范围的进行推广和运用。

  • 标签: 预防 肝胆外科患者 深静脉血栓 形成 护理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术后预防静脉采用早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我院行腰椎手术患者96例,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静脉发生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病情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者预防静脉总有效率97.9%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5.4%,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腰椎术后患者,有效的预防和降低了术后静脉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促进了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腰椎手术 早期护理干预 深静脉血栓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神经外科静脉的成因及临床护理要点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40例神经外科静脉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另选择同时段收治的未出现静脉的40例神经外科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神经外科静脉的成因与临床护理要点。结果经有效的临床护理后,40例神经外科静脉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7.50%,共治愈39例。结论年龄、体重、活动能力、特殊风险、创伤部位、手术因素、高危疾病是导致神经外科患者出现静脉的主要因素,在护理该类患者的过程中,应把握其护理要点,进行全面有效的护理。

  • 标签: 神经外科 深静脉血栓 成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妇产科术后静脉栓塞的预防和护理方法。方法选择妇产科手术患者24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n=120),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综合预防干预措施,对比分析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经积极预防干预措施后,无1例发生静脉,对照组9例(5.85%)患者发生静脉,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手术中,加强各项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预防静脉的形成,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

  • 标签: 深静脉血栓妇产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创伤大手术后静脉形成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150例于我院行骨创伤大手术的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术后静脉形成发生率分别为2.67%(2/75)和14.67%(11/75);观察组患者的静脉形成及其相关症状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地给予骨创伤大手术患者术后护理干预,大大减少了静脉形成及其相关症状的发生率,并缩短了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骨创伤手术 深静脉血栓形成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研究使用护理干预的措施对做完脊柱外伤手术后患者静脉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92例脊柱外伤病人,并随机的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46例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和治疗,在此基础上进行基于预防静脉的综合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干预和治疗。对照组46例的患者则只进行常规的护理和治疗,并未涉及心理辅导、健康教育等预防护理方面的治疗,治疗两个月后,对两组病人形成静脉的发生情况以及化验结果进行对比和比较。结果干预组患者静脉发生率2.17%,对照组患者的静脉发生率为19.56%,使用护理干预的患者的静脉发生率明显降低,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脊柱外伤患者在术前术后使用基于预防静脉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干预对预防静脉有十分明显的作用,能够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是值得推广的护理方案。

  • 标签: 深静脉血栓 护理 干预结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并发静脉的原因、护理措施,以及预防血栓发生的有效措施。

  • 标签: PICC 血栓 预防措施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