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中老年良性前列腺梗阻(BPO)患者的尿动力分型,探讨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治疗各型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793例行尿动力检查的中老年男性非神经源性下尿路症状(LUTS)患者的病例资料。尿动力检查提示逼尿肌无收缩者经膀胱镜检查诊断为BPO。尿动力检查时膀胱充盈期自发或刺激可诱发的逼尿肌无抑制收缩诊断为逼尿肌过度活动(DO),LinPURR图提示逼尿肌收缩力减弱诊断为逼尿肌活动低下(DU),膀胱顺应性(灌注开始-灌注结束)下降定义为≤40 ml/cmH2O。根据检查结果将793例分为4型:Ⅰ型为单纯BPO,共164例(20.7%);Ⅱ型为BPO合并DO,共333例(42.0%);Ⅲ型为BPO合并DU,共267例(33.7%);Ⅳ型为BPO合并膀胱顺应性下降,共29例(3.7%)。Ⅰ~Ⅳ型患者年龄逐渐增大[(67.3±8.2)岁与(69.7±7.7)岁与(71.5±7.9)岁与(72.4±7.1)岁,P<0.05]。各型患者术前检查指标比较,Ⅰ型的储尿期评分[(9.1±3.6)分与(10.4±3.0)7分、(9.2±3.3)分、(10.4±3.1)分,P<0.05]、排尿期评分[(13.5±3.4)分与(14.2±3.5)分、(14.0±3.5)分、(14.2±2.9)分,P<0.05]、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总分[(22.6±5.4)分与(24.7±4.9)分、(23.1±5.3)分、(24.6±4.7)分,P<0.05]显著低于其他各型,最大膀胱容量[(332.6±83.2)ml与(221.4±80.8)ml、(286.7±108.2)ml、(242.3±103.4)ml,P<0.05]、功能性膀胱容量[(215.2±90.0)ml与(148.5±76.0)ml、(154.9±87.2) ml、(121.2±72.9)ml,P<0.05]显著高于其他各型。Ⅱ型的储尿期评分[(10.4±3.1)分与(9.1±3.6)分、(9.2±3.3)分,P<0.05],夜尿次数[(3.7±1.8)次与(3.2±1.8)次、(3.2±1.6)次,P<0.05],IPSS总分[(24.7±4.9)分与(22.6±5.4)分、(23.1±5.3)分,P<0.05],生活质量评分[(4.9±0.9)分与(4.6±0.9)分、(4.6±0.86)分,P<0.05]显著高于Ⅰ型、Ⅲ型。Ⅲ、Ⅳ型的残余尿量高于Ⅱ型[(121.3±96.4)ml、(121.3±96.4)ml与(71.2±73.5)ml,P<0.05]。Ⅳ型的储尿期评分[(10.4±3.1)分与(9.1±3.6)分、(9.2±3.3)分,P<0.05]、排尿期评分[(14.2±2.9)分与(13.5±3.4分)、(14.0±3.5)分,P<0.05]、夜尿次数[(3.8±1.9)次与(3.2±1.8)次、(3.2±1.6)次,P<0.05]、生活质量评分[(4.9±0.8)分与(4.6±0.9)分、(4.6±0.9)分,P<0.05]高于Ⅰ型、Ⅲ型。Ⅱ型、Ⅳ型的膀胱顺应性[(21.4±24.2)ml/cmH2O、(11±11.4)ml/cmH2O与(33.9±23.7)ml/cmH2O、(33.1±32.7)ml/cmH2O,P<0.05]、最大膀胱容量[(221.4±80.8)ml、(242.3±103.4)ml与(332.6±83.2)ml、(286.7±108.2)ml,P<0.05]、功能性膀胱容量[(148.5±76.0)ml、(121.2±72.9)ml与(215.2±90.0)ml、(154.9±87.2)ml,P<0.05]显著小于Ⅰ型、Ⅲ型(P<0.05)。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60例确诊BPO患者行TURP,其中Ⅰ型17例(28.3%)、Ⅱ型23例(38.3%)、Ⅲ型11例(18.3%)、Ⅳ型9例(15.1%)。4组间比较,体质指数、最大膀胱容量、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膀胱顺应性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开始随访,随访内容包括IPSS、储尿期评分、排尿期评分、夜尿次数、无干扰睡眠时间、夜尿生活质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TURP术后Ⅰ型、Ⅱ型、Ⅲ型的IPSS评分较术前显著改善[(19.8±6.2)分与(3.4±1.8)分;(21.9±5.2)分与(4.6±2.6)分;(21.5±6.2)分与(5.7±4.6)分,P<0.05],Ⅳ型储尿期症状评分[(9.1±4.1)分与(4.3±3.7)分]、夜尿次数[(3.6±1.5)分与(2.3±1.6)分]、夜尿生活质量评分[(25.3±6.9)分与(31.4±13.7)分]较术前无显著改善(P>0.05)。Ⅳ型生活质量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低于Ⅰ型、Ⅱ型、Ⅲ型[(10.9±9.1)分与(12.2±9.0)分、(14.4±5.7)分、(12.7±5.8)分,P<0.05]。术后Ⅳ型IPSS评分显著高于Ⅰ型[(7.0±5.8)分与(3.4±1.8)分]、夜尿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Ⅰ型、Ⅱ型、Ⅲ型[(31.4±13.7)分与(37.5±4.2)分、(38.7±3.5)分、(37.8±3.8)分(P<0.05)]。结论根据尿动力检查结果将中老年BPO患者分为Ⅰ型(单纯BPO)、Ⅱ型(BPO合并DO)、Ⅲ型(BPO合并DU)、Ⅳ型(BPO合并膀胱顺应性下降)。Ⅰ型的膀胱功能最好,TURP疗效好;Ⅱ型的症状评分高,生活质量差,TURP术后可以获益;Ⅲ型的膀胱功能较差,应尽早手术防止膀胱功能进一步恶化;Ⅳ型的膀胱功能最差,IPSS和生活质量评分高,TURP疗效不佳。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良性前列腺梗阻 逼尿肌过度活动 逼尿肌活动低下 膀胱顺应性下降
  • 简介: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泌尿外科主办的第10届尿动力及排尿功能障碍诊疗新进展学习班拟定于2013年10月25~27日在武汉市同济医院开班授课。期间将聘请该领域著名教授和权威专家以专题讲座和现场演示相结合的形式,介绍有关尿动力检查的基本原理、操作规范和排尿功能障碍诊断治疗的最新进展。本期研讨班将重点演示尿控领域主流手术及新、特技术。

  • 标签: 排尿功能障碍 尿动力学检查 同济医院 学习班 诊疗 华中科技大学
  • 简介:目的探讨眼眶肿瘤彩色多普勒超声动力检查及海绵状血管瘤的血流成像特征.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30例眼眶肿瘤患者进行眼部超声扫查(直接法),用探头压迫眼球,使压力传递至肿瘤,观察加压和解除压力过程中,以及加压前、后的彩色血流图像变化.结果用探头压迫眼球和解除压力过程中,30例眼眶肿瘤患者中6例(6/7)海绵状血管瘤内均显示彩色血流信号;解除压力过程中血流方向与压迫眼球时完全相反;施加压力前和停止加压后均无血流信号显示;13例实体性肿瘤内(泪腺多形性腺瘤4例、神经鞘瘤3例、泪腺腺样囊性癌2例、淋巴瘤1例、脂肪肉瘤1例、纤维肉瘤1例、炎性假瘤1例)加压前后多可显示红、蓝血流信号,且压迫眼球时部分血流信号消失,解除压力后血流信号恢复,但血流方向不发生改变;2例静脉曲张检查时,在对颈内静脉施加压力和解除压力过程中,出现流向相反的血流信号.其余8例囊性病变内(皮样囊肿4例、黏液囊肿3例、脓肿1例)均无彩色血流信号显示,压迫眼球也无变化.结论海绵状血管瘤加压过程中,特征性动态血流信号的改变可以作为其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依据,彩色多普勒超声动力检查对眼眶肿瘤术前鉴别诊断有实用价值.

  • 标签: 眼眶 肿瘤 海绵状血管瘤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 分析、研究人体髋关节的结构特点、运动特性及其运动空间范围;对以3-SPS 型对称并联机构为核心的髋关节机构构型进行运动学建模,并描述机构的空间位姿,建立了机构位置逆/正方程、速度逆/正方程及雅克比矩阵;利用拉格朗日方程对3-SPS 并联机构进行动力分析,以运动学分析为基础,分析机构各部分质心处的运动学参数,考虑并联机构的整体势能和动能,建立动力方程。

  • 标签: 康复机器人 并联机构 运动学 动力学 3-SPS
  • 简介:目的研究传统药黄连-栀子配伍后黄连对栀子在家兔体内药物代谢动力的影响。方法栀子组和黄连-栀子组(1:1)分别灌胃给药,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栀子苷的血药浓度,DAS2.0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栀子单独给药、药对黄连-栀子配伍给药,栀子苷在家兔体内代谢模型均呈二室开放模型;配伍组栀子苷的t1/2α、t1/2Ka缩短,tmax和V1/F减小,K21和CL/F增加。结论黄连中的化学成分可对栀子苷的吸收、分布和消除过程产生影响。该研究可为传统药对体内协同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思路。

  • 标签: 黄连 栀子 配伍 栀子苷 药物代谢动力学
  • 简介:摘要中成药的发展形式很好,问题不少。研究复方中药制剂的药动学规律,对阐述其组方原理,进行新药开发、剂型改革、质量评定,指导合理用药,充分发挥中医方剂的疗效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复方中药制剂组方复杂,成分繁多,干扰因素多,因此,其药动学研究不同于化学药物制剂,难度颇大。针对其发展现状,应该从药理临床等方向加强对中成药研究工作。

  • 标签: 中成药 发展现状 复方中药制剂 药动学 研究方向
  • 简介:摘要线粒体动力影响线粒体的形态和功能。随增龄线粒体动力失衡,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加速了老化进展,与衰老相关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但目前为止,衰老和线粒体动力之间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本综述分析了线粒体动力与衰老的关系,探索了线粒体动力对衰老相关疾病发生和发展的作用机制,旨在为研发衰老相关疾病的药物提供新的治疗靶点和策略。

  • 标签: 线粒体 线粒体动力学 衰老
  • 简介:摘要本文使用分子动力模拟方法,构建出了碳化硅晶体的生长模型,模拟研究了碳浓度、生长晶面以及生长温度对碳化硅晶体生长的影响。

  • 标签: 碳化硅 模拟 晶体生长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217例进展型脑梗死的血液动力分析,了解其特点,为临床治疗找出对策,控制脑梗死进展。方法对217例病人进行TCD检查,分析血液动力特点,根据血流速度及血流信号的改变,发现有血流速度增快血管狭窄型、血流缓慢供血不足型及血流信号消失血管闭塞型改变。结果217例患者中123例大动脉血流速度增快、72例血流速度减慢、22例血流信号消失,大动脉狭窄率达56.68%。结论进展性脑梗死大血管狭窄率较高,其机制可能是狭窄远端血流减慢,且侧支循环不良而出现脑梗死进展。

  • 标签: 进展型脑梗死 TCD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溴敌隆经口灌胃染毒后,家兔体内溴敌隆血药浓度变化及代谢特点,以期为溴敌隆体内代谢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将普通级雄性日本大耳兔随机分为试剂对照组(无水乙醇1 g/kg)、高剂量组(溴敌隆0.3 mg/kg)和低剂量组(溴敌隆0.05 mg/kg),每组6只。分别于经口灌胃染毒后1、2、4、8、12、16、24、36、48、72、168、336、504 h从家兔耳中央动脉采血,样品1 h内离心,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血浆中溴敌隆浓度,借助DAS 3.0.2软件对染毒时间、血药浓度等代谢动力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各组家兔染毒前后体重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低剂量组家兔PT、APTT均出现明显异常,但PT出现异常早于APTT。高、低剂量组家兔均在染毒后12 h血浆中溴敌隆浓度达峰值,高剂量组溴敌隆半吸收期(t1/2ka)为4.34 h,清除半衰期(t1/2)为81.52 h;低剂量组t1/2Ka为6.90 h,t1/2为56.38 h。家兔经口染毒溴敌隆房室模型呈三室模型分布。结论溴敌隆口服吸收迅速,但代谢缓慢,溴敌隆经口染毒在体内变化符合三室模型。

  • 标签: 中毒 溴敌隆 药代动力学,药动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钙片的人体药物动力相关性能指标。方法选取14例健康受试者并分次服用1mg、2mg及4mg的阿托伐他汀钙片后,采用LC-MS/MS检测法测定阿托伐他汀钙血药浓度,并采用DAS2.0软件进行药物动力参数计算。结果服用1mg、2mg、4mg剂量后人体药物动力主要参数t1/2β分别为(12.45±7.34)h、(10.87±7.11)h、(10.87±7.11)h,Cmax分别为(37.34±13.78)ng/mL、(68.57±25.67)ng/mL、(131.87±38.22)ng/mL,AUC0→t分别为(103.44±31.56)ng.h/mL、(198.38±56.87)ng.h/mL、(388.67±101.22)ng.h/mL,AUC0→∞分别为(101.69±30.33)ng.h/mL、(191.32±54.78)ng.h/mL、(397.68±87.47)ng.h/mL。结论阿托伐他汀钙片在治疗高胆固醇、高血脂症具有较好的治疗选择性,药物进入人体后可迅速被吸收,当剂量较大时存在一定积累,但不影响服药的安全性。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药物动力学 试验研究
  • 简介:摘要病人自控镇静(PCS)是一种新型安全可靠、易于接受的镇静方法。本文结合有关文献对PCS的药代动力特征及其药物选择进行综述。

  • 标签: 病人自控镇静 药代动力学
  • 简介:本文研究了在P^H4.6的NaAc-HAc介质中,痕量铋(Ⅲ)催化H2O2氧化邻苯二酚紫褪色,建立了催化动力光度法测定痕量铋(1id的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2.5μg/50ml,检出限为8.2x1O^11g/L。用于水中痕量铋(Ⅲ)的测定,结果满意。

  • 标签: 催化动力学 光度法 痕量
  • 简介:摘要新生儿早期处于胎儿循环到成人循环的过渡时期,伴复杂的血流动力变化,新生儿危重症可引起一系列的血流动力变化。现介绍评估新生儿血流动力的主要参数、监测新生儿血流动力的常用方法及常见新生儿危重症的血流动力监测。

  • 标签: 婴儿,新生 心排血量 血流动力学 超声心动图
  • 简介:从分析医疗服务市场及医疗保险市场特性出发,说明在不对称信息下必须采取监督措施。通过系统动力理论分析比较监督患者的补需方方式和监督医院的补供方方式,分析表明,监督医院的补供方方式能有效的抑制医疗服务的过度消费,保障医患保三方的利益,促进医疗服务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 标签: 医疗保险补偿机制 系统动力学 医疗服务
  • 简介:目的研究泛昔洛韦在大鼠各肠段中的吸收动力特征。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小肠回流试验装置,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一阶导数光谱法和HPLC法分别测定循环液中酚红、泛昔洛韦及血浆中喷昔洛韦的含量。结果泛昔洛韦在药物浓度为25、50、100μg·ml^-1时,全小肠段的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0.304、0.313、0.288h^-1;在pH值为5.4,6.8、7.8时,全小肠段的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0.246、0.279、0.251h^-1;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的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0.147、0.191、0.194、0.047h^-1。结论不同的药物浓度、pH值对药物在大鼠全肠道的吸收无显著影响,药物的吸收呈一级动力过程,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

  • 标签: 泛昔洛韦 一阶光谱导数法 在体肠吸收 一级动力学
  • 简介:力学的刺激下骨骼会发生适应性变化,对骨的重塑和构建产生影响.回顾近年来有关力学刺激促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向成骨细胞(osteoblasts,OB)的分化和细胞形态结构影响的研究,充分揭示力学刺激可以使骨产生适应性改变的作用.大量的研究证实力学刺激能使MSC向OB分化和OB信号通路产生适应性变化.本文主要综述力学刺激可能影响骨量和骨细胞形态适应性变化的细胞分子机制,提出运动产生的力学刺激可能使MSC向OB分化和OB产生适应性变化,为运动健骨防治骨质疏松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骨骼 力学刺激 运动 成骨细胞 骨质疏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Beagle犬皮下注射重组人胰岛素28天的毒代动力。方法18只Beagle犬分成3组,分别以1.5、4.5、10IU/kg皮下注射,每天一次,连续28天。于第1、15、28天用ELISA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重组人胰岛素的血药浓度。结果在1.5~10IU/kg剂量范围内,单次或多次给药后的AUC和Cmax与剂量呈正比,同剂量下多次给药的Cmax和AUC与单次给药比较未见显著变化(P>0.05)。结论重组人胰岛素多次给药不会引起药物明显蓄积。

  • 标签: 重组人胰岛素 Beagle犬 毒代动力学 ELISA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痔手术切断肛门括约肌对肛肠动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2月到2015年10月间收治的混合痔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切断肛门括约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对肛肠动力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有11例表示治疗后排便良好,肛肠动力未受到影响,4例表示排便较好;对照组患者有5例表示良好,6例表示有所改善,4例排便还有不适。观察组有效率100%,两组良好率对比度115。结论痔手术切断肛门括约肌对肛肠动力的影响较好,能够使患者症状得到改善,较好的缓解肛肠压力,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切断肛门括约肌 痔手术 肛肠动力学 影响
  • 简介:上世纪90年代,我国首先开始将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Therapy,PDT)用于葡萄酒色斑(PortWineStain,PWS)的治疗。PDT由两大重要因素构成:光敏剂、激发光源。光动力疗法通过直接杀伤细胞,破坏病灶血管,引发细胞凋亡,免疫调节等来发挥作用。因其对靶组织具有高敏感性,可减少正常组织的损伤。目前,PDT主要用于皮肤外生性疾病和眼、鼻腔、口腔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腔道内肿瘤的治疗。本文就PDT在治疗葡萄酒色斑上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光动力学疗法 葡萄酒色斑 光敏剂 激发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