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布地奈德联合丙托溴铵雾化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所致慢性咳嗽的疗效。方法:将本院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50例呼吸道感染所致慢性咳嗽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均25例,对照组患儿予以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患儿予以布地奈德联合丙托溴铵雾化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的(84.00%),组间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丙托溴铵雾化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所致慢性咳嗽的疗效更为确切,所以可在临床中应用此联合治疗方式。

  • 标签: 布地奈德 异丙托溴铵雾化治疗 小儿 呼吸道感染所致慢性咳嗽 疗效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甘草酸镁联合血浆置换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80例HBV-ACLF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内科治疗及血浆置换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甘草酸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病死率、血浆置换治疗次数,检测并比较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水平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ALT、TBIL水平均明显降低,ALB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ALT、TBIL水平降低显著,ALB水平升高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死亡率及血浆置换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草酸镁联合血浆置换治疗能够显著改善HBV-ACLF患者的肝脏功能,减少血浆置换次数及病死率,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肝功能衰竭 异甘草酸镁 血浆置换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人组织相容性抗原(HLA)匹配同胞供者外周血干细胞移植(MSD-PBSCT)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2005年9月至2017年12月接受MSD-PBSCT治疗的138例MDS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总生存(OS)率、无病生存(DFS)率、复发(RR)率及非复发死亡率(NRM),分析影响移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①中位随访1 050(4~4 988)d,3年OS率、DFS率分别为(66.6±4.1)%、(63.3±4.1)%,3年累积RR率、NRM分别为(13.9±0.1)%、(22.2±0.1)%。②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生Ⅲ~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造血干细胞移植合并症指数(HCT-CI)≥2分组和修订的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R)极高危组的OS率均显著降低[(42.9±13.2)%对(72.9±4.2)%,χ2=8.620,P=0.003;(53.3±7.6)%对(72.6±4.7)%,χ2=6.681,P=0.010;(53.8±6.8)%对(76.6±6.2)%、(73.3±7.7)%,χ2=6.337,P=0.042]。MDS伴有原始细胞过多-2(MDS-EB2)和MDS转化急性髓系白血病(MDS-AML)患者,移植前接收化疗或去甲基化治疗不改善OS[(60.4±7.8)%对(59.2±9.6)%,χ2=0.042,P=0.838]。③多因素分析显示,HCT-CI是影响移植后OS和D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2,HR=2.108,95%CI 1.174~3.785;P=0.008,HR=2.128,95%CI 1.219~3.712)。结论HCT-CI评价MDS患者移植后预后优于IPSS-R预后分组;发生Ⅲ~Ⅳ度aGVHD是影响移植后OS的不良预后因素;MDS-EB2和MDS-AML患者可以不化疗直接行MSD-PBSCT。

  • 标签: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造血干细胞移植 同胞供者 预后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氯胺酮丙酚复合利多卡因用于小儿手术麻醉中对减轻患儿疼痛感的效果。方法:在本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间儿科实施手术的患者中随机抽取90例,使用氯胺酮麻醉的45例患儿纳入对照组,使用氯胺酮丙酚复合利多卡因的45例患儿纳入观察组,两组对比指标:麻醉质量、麻醉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清醒时间、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氯胺酮 异丙酚 利多卡因 小儿 手术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七氟醚喉罩吸入麻醉与丙酚静脉麻醉在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东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100例,按麻醉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丙酚静脉麻醉,观察组给予七氟醚喉罩吸入麻醉。比较2组麻醉效果,不同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及2组拔管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意识消失时间、诱导至插管时间、苏醒时间、拔喉罩时间、离开麻醉恢复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3时2组MAP和对照组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3时2组MAP和HR均呈现升高趋势(P<0.05),且T2、T3时对照组MAP和HR高于观察组(P<0.05);2组SpO2在T1~T3无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苏醒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00%、16.00%,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中七氟醚喉罩吸入麻醉可以使患儿生命体征平稳,术后不良反应较少,且麻醉效果优于丙酚静脉麻醉。

  • 标签: 腹股沟斜疝 七氟醚 异丙酚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发生T大颗粒淋巴细胞增多(T-LGL)患者的临床特征、相关因素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20年2月接受allo-HSCT的359例患者连续性资料,男216例,女143例,中位年龄为38(7~65)岁。分析T-LGL的临床特征、累积发生率,比较发生与未发生T-LGL患者的总生存(OS)率、无病生存(DFS)率、累积复发率(CIR)及非复发死亡率(NRM)的差异,并研究影响移植后发生T-LGL的相关因素。结果共入组359例患者,T-LGL组17例,非LGL组342例,中位随访38(3~92)个月,移植后1、2、3年T-LGL累积发生率分别为3.64%(95%CI 1.09%~6.19%)、4.50%(95%CI 1.36%~7.64%)和4.84%(95%CI 1.10%~8.76%);移植受者CMV再激活(P=0.013)、EBV血症(P=0.034)以及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P=0.027)均与T-LGL发生有关,且多因素分析显示,良性血液病[P=0.027,OR=3.36(95%CI 1.15~9.89)]、单倍型移植[P=0.030,OR=4.67(95%CI 1.16~18.75)]、无关供者移植[P=0.041,OR=5.49(95%CI 1.10~28.16)]为移植后发生T-LGL的独立预测因素。两组患者移植后3年OS、DFS率、CIR以及NR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S:100.0%对78.6%(95%CI 74.1%~83.1%),P=0.04;DFS:100.0%对70.0%(95%CI 64.9%~75.1%),P=0.01;CIR:0对16.1%(95%CI 11.8%~22.4%),P<0.01;NRM:0对12.6%(95%CI 12.5%~12.6%),P=0.02]。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恶性疾病患者移植后发生T-LGL者预后良好,NRM、DFS率以及CI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良性疾病患者移植后发生T-LGL对预后无明显影响。结论恶性疾病患者移植后T-LGL可能是一个较为持久的良性临床过程,与免疫重建和T细胞调节机制相关的因素可作为移植后T-LGL发生的主要预测因素。

  • 标签: 大颗粒淋巴细胞 造血干细胞移植 预后
  • 简介:摘要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a-ischemia encephalopathy,HIE)是新生儿期比较常见的脑损伤疾病,是导致癫痫等永久性神经系统后遗症和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研究表明,尽管具体的机制及作用方式不尽相同,低浓度短时间的氟烷或七氟烷暴露可以在缺血缺氧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injury,HIBI)发生时通过抑制凋亡、抑制兴奋性毒性、减少过度激活的自噬、减少氧化应激等方式增加神经细胞活力及减少神经元死亡,这为临床治疗HIE提供新的可能性及切入点。该文就氟烷及七氟烷在新生儿HIBI中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具体机制进行综述。

  • 标签: 新生儿 异氟烷 七氟烷 缺氧缺血性脑病 神经保护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mNGS)所揭示的感染谱特征,为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感染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11月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行allo-HSCT后出现全身或局部感染症状的血液病患者64例。用mNGS方法检测血液、脑脊液、肺泡灌洗液等标本中存在的所有病原微生物基因序列,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确定致病或疑似致病的病原体。结果共对64例allo-HSCT患者进行了97份样本的mNGS检测。革兰阳性菌中最常见为溶血葡萄球菌(19例次)和人葡萄球菌(14例次),革兰阴性菌中最常见为鲍曼不动杆菌(8例次);病毒中最常见的为巨细胞病毒、EB病毒和细环病毒(分别为35、22和23例次);真菌中最常见的为球形马拉色菌(14例次)和近平滑念珠菌(8例次)。3例检测到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均见于急性髓系白血病移植后患者。1例患者痰液中检测到口腔支原体,寄生虫未见。结论mNGS可全面揭示血液病allo-HSCT后的感染谱,尤其对于少见和难培养病原微生物检测具有显著优势,可有效帮助临床感染病原体的诊断。

  • 标签: 高通量核苷酸测序 宏基因组 造血干细胞移植 血液病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Nrf2)在μ-δ源二聚体下调兴奋性氨基酸转运体3(EAAT3)表达导致大鼠吗啡复吸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32只,体重200~24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8):对照组(C组)、吗啡戒断组(E组)、吗啡复吸组(R组)和吗啡复吸+干扰质粒组(RI组)。腹腔注射吗啡10 mg/kg,建立大鼠条件性位置偏爱(CPP)模型;停止给药使CPP逐渐消退;再次腹腔注射小剂量吗啡5 mg/kg诱导已消退的CPP恢复,记录伴药箱停留时间。CPP模型建立成功后RI组大鼠侧脑室注射μ-δ源二聚体干扰质粒5 μl。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海马谷氨酸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内Nrf2和EAAT3的表达,采用RT-PCR法检测海马内Nrf2 mRNA的表达,采用蛋白免疫共沉淀法检测μ-δ源二聚体与Nrf2相互作用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R组和RI伴药箱停留时间延长,海马谷氨酸含量和μ-δ源二聚体/Nrf2比值升高,E组和RI组海马Nrf2和EAAT3表达上调,E组、R组和RI组海马Nrf2 mRNA表达上调(P<0.05);与E组比较,R组和RI组伴药箱停留时间延长,海马谷氨酸含量和μ-δ源二聚体/Nrf2比值升高,Nrf2和EAAT3表达下调(P<0.05),海马Nrf2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与R组比较,RI组伴药箱停留时间缩短,海马谷氨酸含量和μ-δ源二聚体/Nrf2比值降低,海马Nrf2和EAAT3表达上调(P<0.05),海马Nrf2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μ-δ源二聚体形成后结合Nrf2,导致海马Nrf2含量减少,引起EAAT3表达下调,从而导致大鼠吗啡复吸的形成。

  • 标签: 受体,阿片样 吗啡依赖 兴奋性氨基酸转运体3 NF-E2相关因子2 海马 异源二聚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文章以犬细小病毒病为研究对象,在对其特点进行简单分析的基础上,分别针对 3 治疗方案展开了讨论,通过对比分析治疗结果的方式,对拥有理想治愈率的方案加以确定,希望能够在某些方面给有关人员以启发。

  • 标签: 综合治疗 高免血清 单克隆抗体 犬细小病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骨盆骨质破坏的病分布及其影像学主要表现,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儿童骨盆骨质破坏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及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08年8月至2018年9月经手术及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的41例儿童骨盆骨质破坏的患儿临床资料,结合术后的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分析其临床特点及影像学主要表现。本组41例患儿中,男29例,女12例;年龄为(6.2±2.2)岁,范围为11个月至13岁。以髋部疼痛为首发症状16例,下肢跛行11例,髋部疼痛伴低热9例,外伤后摄X线片无意中发现4例,臀部包块1例。病变累及部位:髂骨33例,坐骨4例,耻骨2例,骶骨1例,累及髂骨、骶骨1例。病程为2 d至1个月,时间(12.6±4.3)d。结果41例患儿摄骨盆前后位DR片,36例行CT平扫及三维重建,26例行MRI矢状位、轴位、冠状位扫描。影像学主要表现为骨盆不同形态的骨质破坏,溶骨性骨质破坏(27例),混合性骨质破坏(10例),膨胀性骨质破坏(4例),病灶边界清楚(21例),边界模糊(20例)。12例患儿伴有大小不等的软组织肿块或肿胀,7例患儿见骨膜反应。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郎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16例,神经母细胞瘤髂骨转移9例,骨髓炎5例,尤文肉瘤3例,结核2例,软骨瘤1例,骨巨细胞瘤1例,骨囊肿1例,骨纤维异样增殖症1例,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例,非霍金氏淋巴瘤1例。结论儿童骨盆骨质破坏病变类型多样,骨质破坏多数位于髂骨翼,以单发为主。LCH和神经母细胞瘤髂骨转移最为多见。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点,以溶骨性破坏为主,但影像学表现特异性各异,确诊需行病理检查。

  • 标签: 髂骨 骨质破坏 影像学诊断 儿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对脑梗死患者进行病症管理的过程中进行单病管理吞咽训练的效果。方法 以对比观察的方式展开探究,所选入患者为80例,属于本院在2019年1月至12月所接诊患者中随机抽选,按照计算机随机分组的方式,任意选取组内40例患者,在病症管理过程中各方面管理工作都按照常规形式进行展开,即对照组,余下40例患者在进行病症管理的过程中则需要金顶单病管理吞咽训练,即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饮水试验评分、反复唾液吞咽试验评分,在管理前两组无差异,P>0.05。在管理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脑梗死 单病种管理 吞咽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比较持续硬膜外麻醉与腰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产科 2018 年 9 月 -2019 年 8 月收治的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 120 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各有 60 例产妇的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产妇 60 例。对照组产妇采取持续硬膜外麻醉,观察组产妇采取腰硬膜外联合麻醉。比较两组产妇的麻醉起效时间、镇痛维持时间、达到最高阻滞平面时间、新生儿 Apgar 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麻醉起效时间、镇痛维持时间、达到最高阻滞平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新生儿 Apgar 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对照组产妇比较,观察组产妇麻醉期间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16.67% VS 31.6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与持续硬膜外麻醉比较,腰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值得进行大力的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高龄 剖宫产 腰硬膜外联合麻醉 麻醉效果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