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积极心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于社区医院就诊(收治于2016年6月至2017年2月)的老年(6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在取得患者及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将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个性化积极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情况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理健康情况和生活质量情况明显优越于对照组(P<0.05),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个性化积极心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建议临床推广。

  • 标签: 积极心理干预 老年高血压患者 心理健康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别采取家属同步教育和常规心理疏导对血液透析(HD)诱导期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干预,并观察分析比较,为HD诱导期患者临床心理治疗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门诊开始行诱导透析、病情稳定的66例M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其焦虑/抑郁状态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随机分为观察组(n=33,进行常规心理疏导和家属同步教育)和对照组(n=33,仅进行常规心理疏导),并对两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状态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1)与干预前比较,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SAS、SDS评分均明显降低(t=2.855,2.777,P均<0.05),对照组的SAS评分明显降低(t=1.831,P<0.05),但SDS评分未见明显变化(t=0.909,P>0.05)。(2)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SDS评分的下降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75.76%VS60.61%,P均<0.05),SAS评分的下降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78.79%VS69.70%,P均<0.05)。结论对HD诱导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进行家属同步教育干预效果显著,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且干预效果显著优于常规心理疏导。

  • 标签: 血液透析 家属同步教育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胆结石术中实施全程优质护理患者出院后护理满意和心理健康。方法本次研究中选取2014年7月-2015年6月之间本院肝胆外科收治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5例、对照组2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给予患者营养支持规范化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模式干预下行营养支持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6%,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72%,实验组护理满意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X2=5.3571,P<0.05);实验组患者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00%(1/25),对照组为24.00%(6/25)。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高于实验组明,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结石术后出院患者实施全程优质护理,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焦虑状态,同时能够抑制不良情绪,且还有效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水平,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广泛应用。通过实施规范化护理措施的方式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营养支持安全性,值得临床引起关注与重视。

  • 标签: 全程优质护理 胆结石术后 心理健康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了解自我护理小组模式对老年麻风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老年麻风病患者6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进行自我护理小组模式,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模式。一年后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对比。观察组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心理抑郁状态评估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老年麻风病患者采取自我护理小组模式可有效增强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消除患者心理负面情绪,改善心理健康状况。

  • 标签: 老年麻风病 康复 自我护理能力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提高四肢骨折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及骨折疗效的作用。方法将本院骨科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200例四肢骨折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仅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对两组患者心理健康进行评估,根据愈合情况进行治疗效果评估,并对两组患者的评估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SDS及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值<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以及骨折治疗效果有较显著的积极作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四肢骨折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急诊科护士的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相互关系。方法选取50名急诊科护士纳入研究,以问卷调查方式给予了解分析急诊科护士的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相互关系。结果急诊科护士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相互关系密切。结论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问题不乐观,特别是社会支持状况以及自身应对方法,医院科室需结合实况给予急诊科护士支持鼓励,给予有效的心理疏导干预,更好的利用社会支持。

  • 标签: 急诊科 护士 应对方式 社会支持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团体心理治疗对不同(农民工子女与非农民工子女)初中生群体自尊、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性方面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浦东南片地区农民工与非农民工中学生共126名,分别对其进行为期5月的团体心理干预,在干预前、中、后进行自尊调查表、心理健康量表、中学生社会适应性量表测评。结果干预前,农民工子女自尊、社会适应性及心理健康方面均低于非农民工子女(均P<0.05)。干预后,农民工子女与非农民工子女在自尊水平、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性方面普遍提高;农民工子女与非农民工子女在自尊、心理健康水平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通过团体心理治疗,不同群体初中生自尊、心理健康水平及社会适应性均有所提高。

  • 标签: 农民工子女 非农民工子女 自尊 社会适应性 心理健康 团体心理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PICC置管肿瘤患者依从性及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来自本院在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所有患者均为肿瘤患者,本研究选择4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2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依从性,比较两组患者心理健康状态。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理状态比较中,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SAS和SDS评分下降幅度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PICC置管肿瘤患者临床护理中,运用优质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同时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PICC置管 肿瘤 依从性 心理健康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分析针对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的作用和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该类患者1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将患者接受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患者接受干预后,其躯体功能、总体健康、社会职能以及精神健康等方面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性超过干预前(P<0.05),其焦虑评分均显著性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针对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积极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和提升其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水平。

  • 标签: 护理干预 肾综合征出血热 生活质量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在肾病综合征患者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于2016年5—2017年5月期间,随机抽取在我院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6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号的单双数来进行分组,单号观察组,双号对照组,每组中30例患者。分别给予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和常规护理。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在护理前,对照组和观察组的SDS、S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在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整体情况都有了一定的改善,但观察组者的SDS、SAS评分明显更低,两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96.6%)明显高于对照组(70.0%),比较后得出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2381;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在肾病综合征患者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价值较高,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帮助患者缓解心理上的紧张焦虑,并且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以家庭为中心 护理 肾病综合征 心理健康教育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调查农村留守儿童诈病症状倾向,探讨诈病症状倾向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留守情况问卷,诈病症状倾向调查问卷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随机选取安徽省宿州市6所农村中小学369名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结果农村留守儿童诈病症状倾向检出率达61.5%。诈病症状倾向检出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评分较未检出者低(焦虑总分分别为:46.34±12.62,40.30±10.62,t=4.606,P<0.01),诈病症状倾向儿童的出现心理健康状况的发现率高于正常儿童(P<0.01)。父母与留守儿童见面频次和联系频率是诈病症状倾向的影响因素。结论农村留守儿童诈病症状倾向已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其产生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有关。

  • 标签: 诈病 留守儿童 心理健康 留守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护理干预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生理及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肛门排气、肛门排便时间及心理健康状况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肛门排气、肛门排便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各项心理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促进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生理功能和心理健康,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应用意义。

  • 标签: 护理干预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生理健康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对认知治疗干预恢复期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状况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方法以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3月诊治的48例恢复期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24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抗精神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同时进行认知治疗干预;采用自尊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自尊量表评分、抑郁量表评分及焦虑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各量表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通过对恢复期男性精神病患者进行认知干预,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有效改善,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认知治疗 精神分裂症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对PICC置管肿瘤患者依从性及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本次选择的研究对象为在我院就诊的68例PICC置管肿瘤患者,根据随机抽签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与实验组(优质护理干预),并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依从性与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详细的分析。结果实验组的依从性(97.06%)高于对照组(70.59%)(P<0.05);实验组护理后的SCL-90评分(125.36±6.88)分高于对照组(102.34±4.12)分(P<0.05)。结论对于PICC置管肿瘤患者而言,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PICC置管肿瘤 依从性 心理健康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研究精神科门诊首次就诊的精神疾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选取我院精神科门诊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首次就诊的精神疾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女性患者的SCL-90躯体化因子、抑郁因子以及敌对因子均显著高于男性患者(P<0.05);首次就诊者的SCL-90躯体化、抑郁、焦虑及敌对等因子均显著高于常模(P<0.05)。结论首次在精神科门诊就诊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 标签: 精神科门诊 首次就诊 心理健康状况 症状自评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及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通市第四人民医院2016年7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90例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A组患者接受低通量血液透析(HD),B组患者在A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血液滤过治疗(HDF),频率为每周一次,C组患者接受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HD+HP),频率为每周1次,治疗周期为12周,并对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微炎症状态及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观察和研究。结果在微炎症状态方面,B组和C组明显要优于A组(P<0.05),而B组和C组之间并无显著差异(P>0.05);在心理健康评分方面,B组和C组分数降低程度显著高于A组(P<0.05),而二者之间并无差异性(P>0.05)。结论对于血液透析患者而言,使用HDF和HD+HP血液净化方式对炎症因子具有良好的清除作用,而且还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在临床治疗中可以多加借鉴和应用。

  • 标签: 低通量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滤过 血液灌流 炎症因子 心理健康
  • 简介: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对被教育者的认知、行为、情绪、情感、意志、需要、动机、气质、性格、能力等心理层面产生积极的教育引导作用,从而促进被教育者的心理发展,提高被教育者的社会适应能力,维护被教育者心理健康的教育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和方法.

  • 标签: 心理健康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渗透模式 大学生 社会适应能力 教育实践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家庭治疗对青少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家庭病耻感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7年12月我科60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及60名家属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家庭治疗,在干预前后分别使用精神病患者病耻感评估量表和歧视精神疾病患者评估量表分别评定患者和家属的病耻感。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各因子评分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各项因子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家庭治疗可降低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家庭的病耻感,值得应用。

  • 标签: 病耻感 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家庭治疗 青少年 严重精神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