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8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环状RNA 0004390(CircRNA_0004390)在食管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对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及侵袭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食管鳞癌细胞患者为研究对象。食管状细胞癌和人正常食管上皮细胞购自美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构建CircRNA_0004390-shRNA沉默载体转染至ECA-109食管状细胞癌细胞(CircRNA_0004390-shRNA组),同时设置shRNA阴性对照组(NC-shRNA组)和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采用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检测CircRNA_0004390表达。溴化-3-(4,5-二甲基-2-噻唑)-2,5-二苯基四氮唑(MTT)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两组间比较行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食管状细胞癌患者肿瘤组织CircRNA_0004390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4.14±0.67比1.23±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82,P<0.05)。食管状细胞癌细胞ECA-109、TE-1、EC9706及YES-2细胞CircRNA_0004390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食管上皮细胞HET-1A(5.62±0.45、3.42±0.38、4.27±0.44、3.11±0.36比1.08±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205,P<0.05)。CircRNA_0004390-shRNA组ECA-109食管状细胞癌细胞CircRNA_0004390表达水平、48、72、96 h细胞吸光度值、S期、G2/M期、凋亡率、细胞迁移及侵袭数目显著低于NC-shRNA组及Control组[CircRNA_0004390基因表达分别为0.12±0.04比1.05±0.06、0.99±0.05,48 h吸光度值分别为0.32±0.04比0.73±0.08、0.71±0.07,72 h吸光度值分别为0.57±0.06比0.91±0.07、0.93±0.09,96 h吸光度值分别为0.71±0.06比1.22±0.09、1.24±0.11、S期分别为(15.27±2.07)%比(24.96±3.88)%、(26.45±3.39)%,G2/M期分别为(11.35±2.62)%比(20.79±3.15)%、(22.39±3.24)%,迁移数目分别90.28±6.22比288.14±12.43、290.09±13.75,迁移数目分别71.13±5.29比213.26±10.39、216.77±15.71],G0/G1期及凋亡率显著高于NC-shRNA组及Control组[G0/G1期分别为(73.67±5.55)%比(55.36±5.63)%、(57.84±4.12)%,凋亡率分别为(32.16±2.33)%比(18.46±2.01)%、(18.51±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177、10.138、19.241、24.156、20.178、16.345、25.167、41.233、37.239、19.211、11.235,P<0.05)。结论CircRNA_0004390在食管状细胞癌表达显著升高,沉默CircRNA_0004390表达可促进细胞凋亡并抑制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

  • 标签: 食管鳞状细胞癌 环状RNA 增殖 凋亡 迁移 侵袭
  • 简介:摘要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几乎参与了细胞生物学的各个方面,异常表达的lncRNA可以导致多种人类疾病,包括癌症。下咽状细胞癌是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之一,研究发现多种lncRNA在该肿瘤中异常表达,可作为下咽状细胞癌早期诊断及评估预后的标志物。本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中报道与下咽状细胞癌关系紧密的lncRNA进行综述,期望为找到下咽癌的生物标志物和基因靶向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下咽肿瘤 癌,鳞状细胞 长链非编码RNA 基因表达调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构建基于自噬相关基因(ARGs)肺状细胞癌(LUSC)预后风险评分模型并分析。方法通过GeneCards数据库获得4 418个ARGs。从TCGA数据库收集了551例LUSC患者的基因表达谱及临床数据,提取所有ARGs的表达数据,利用R软件筛选差异表达的ARGs。对差异表达的ARGs进行富集分析。利用Cox回归模型构建ARGs的预后风险评分模型。根据风险评分计算公式计算出每个样本的风险评分,以中位数为cut-off值,将患者分为高风险评分组和低风险评分组。绘制多指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并计算风险评分评估模型性能。最后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评价模型是否具有独立预后价值,并分析其临床相关性。利用外部数据集对其验证。结果初步筛选了50个有预后价值的差异表达的ARGs,以此为基础,利用Cox回归分析构建了由5个ARGs(LAMP2、TUSC1、CDKN1A、ITGB1、RGS19)组成的LUSC预后风险评分模型。该模型中,低风险评分组与高风险评分组的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32年比2.275年,t=3.23,P<0.001)。风险评分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中与LUSC患者预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提示风险评分可作为LUSC潜在的独立预后因素。并且,与外部数据集交叉验证仍有良好预测效果。临床特征相关性分析表明高风险评分与年龄、性别和发生不良预后密切相关。结论构建了一个由5个ARGs组成的LUSC风险评分模型,该模型可为预测LUSC患者预后提供参考,未来或可与恶性肿瘤分期联合应用于LUSC患者的预后预测。

  • 标签: 肺肿瘤 自噬 预后 Cox回归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ApoA-1浓度与食管状上皮细胞癌的相关性及其预后价值.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食管状上皮细胞癌患者的血清ApoA-1浓度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与我院体检中心2009年1月~2009年4月219例正常人群的血清ApoA-1浓度作为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210例食管状上皮细胞癌患者组和219例健康组对照组在性别和年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ApoA-I浓度在ESCC组的pTNM和临床分期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清ApoA-1水平是食管状上皮细胞癌食管癌的一个重要的预后因素.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利用在线 GEO数据库构建喉状细胞癌的 ceRNA调控网络,并且挖掘喉状细胞癌的关键 miRNAs。方法:利用 GEO数据库中的 GSE137308高通量测序数据,分析在喉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异常的 miRNA、 lncRNA和 mRNA( |logFC|>1, p<0.05)。根据 ceRNA调控网络理论,构建喉状细胞癌的 lncRNA-miRNA-mRNA调控网络,并使用 Cytoscape软件可视化。根据 miRNA在 ceRNA调控网络中的节点数,挖掘喉状细胞癌的关键 miRNAs。 结果:在喉状细胞癌组织中,发现了 1342个差异表达 mRNA,其中上调 926个,下调 416个; 25个差异表达的 miRNA,其中上调 15个,下调 10个; 989个差异表达的 lncRNA,其中上调 644个,下调 345个。构建了喉状细胞癌的 ceRNA调控网络,发现了喉状细胞癌的两个关键 miRNAs( hsa-miR-1299、 hsa-miR-6720-5p)。

  • 标签: 喉鳞状细胞癌 非编码 RNA ceRNA
  • 简介:作者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D44V6在65例宫颈状细胞癌中的表达,CD44V6阳性表达者更易发生肿瘤浸润及淋巴结转移,65例宫颈状细胞癌中CD44V6阳性39例(占60%)

  • 标签: 中的表达 宫颈鳞状 癌中的
  • 简介:目的:应用组织微阵列技术,检测口腔鳞癌中核转录因子кB(NF-κB)和乙酰肝素酶(HPA)的表达,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组织微阵列技术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46例口腔鳞癌、48例正常口腔黏膜中NF-κB和HPA的表达。应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χ2检验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NF-κB和HPA在口腔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2%和63.7%,显著高于正常口腔黏膜组(P〈0.05)。NF-κB和HPA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和有无区域淋巴结或远处转移相关(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发生部位无关(P〉0.05)。NF-κB的表达与HPA的表达呈正相关(r=0.7301,P〈0.05)。结论:NF-κB与HPA协同作用,促进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

  • 标签: 口腔鳞癌 组织微阵列技术 免疫组化 核转录因子кB 乙酰肝素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颈微小浸润性状细胞癌患者的病理诊断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2011年3月至2012年12月本溪市中心医院诊断的12例子宫颈微小浸润性状细胞癌病例(国际妇产联盟FIGO标准)总结其诊断方法及临床转归。结果12例中4例行子宫颈锥切术,8例行子宫全切术,术后随诊一年至两年,11例未见复发,1例行子宫颈锥切术病例3个月后复发,行子宫广泛切除,术后未见转移。结论尽管子宫颈微小浸润性状细胞癌的诊断标准尚不统一,但患者复发及转移率很低,子宫全切术可达到很好的治愈效果,详尽的病理报告对患者治疗方式的选择和预后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子宫颈 微小浸润性鳞状细胞癌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宫颈状上皮肿瘤的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9年2月-2020年1月)搜集的84例宫颈状上皮肿瘤患者一般资料,均经宫颈锥形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确诊,根据术前检查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采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联合病理组织活检方法,42例)和对照组(单纯采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方法,42例),两组宫颈状上皮肿瘤患者均进行电子阴道镜检查。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宫颈状上皮肿瘤患者的病理诊断的准确性。结果:电子阴道镜检查显示84例宫颈状上皮肿瘤患者有1例正常(占1.19%,1/84)、26例白斑或白色上皮(占30.95%,26/84)、57例血管异常(占67.86%,57/84),实验组准确诊断率为95.24%(40/42),对照组准确诊断率为64.29%(27/42),实验组准确诊断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颈状上皮肿瘤的病理诊断联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的准确性及临床价值高。

  • 标签: 宫颈鳞状上皮肿瘤 病理诊断 准确性 临床价值
  • 简介:近年来,在头颈状细胞癌侵袭和转移方面的分子水平研究成为头颈鳞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之一.本文就目前在头颈鳞癌侵袭与转移相关的动物模型、相关基因与临床预后、生物治疗相关分子靶点等实验和临床研究作一综述.

  • 标签: 头颈鳞状细胞癌 侵袭 转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细胞功能实验探讨Rab27B对食管状细胞癌(ESCC)细胞系表型的影响。方法收集100例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胸外科行手术切除且经过严格病理诊断的食管鳞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食管上皮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通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实验对比不同ESCC细胞系与正常食管上皮中Rab27B的表达量,筛选适合实验的细胞系;通过慢病毒包装转染构建稳定的Rab27B过表达细胞株,进行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实验,Transwell实验及划痕实验等细胞功能实验,观察Rab27B在体外对ESCC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影响;通过裸鼠体表种瘤,观察Rab27B在体内对ESCC细胞增殖的影响。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Rab27B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N分期(χ2=8.726,P<0.05)、TNM(χ2=8.036,P<0.01)分期及肿瘤分化程度(χ2=8.707,P<0.05)密切相关;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Rab27B在食管鳞癌细胞系中表达均上调;通过对过表达稳转细胞株进行实验结果显示,在Rab27B过表达的情况下,体外细胞增殖能力增强,过表达组伤口愈合比例高于阴性对照组[KYSE140组(85±2)%比(81±1)%,t=3.098,P<0.05;KYSE9706组(68±2)%比(44±2)%,t=14.69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过表达组细胞增殖数高于阴性对照组[KYSE140组0.701±0.031比0.620±0.044,t=3.607;1.311±0.045比1.180±0.066,t=2.840;1.826±0.063比1.556±0.052,t=6.900,P<0.05;KYSE9706组0.511±0.062比0.451±0.046,t=1.346;0.992±0.055比0.800±0.066,t=3.871;1.522±0.032比1.250±0.067,t=6.345,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过表达组迁移能力增强,细胞迁移实验中过表达组迁移数高于阴性对照组[KYSE140组1 534±205比665±85,t=6.782,P<0.05;KYSE 9706组517±45比432±33,t=3.24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裸鼠肿瘤实验结果显示过表达组裸鼠肿瘤重量高于阴性对照组裸鼠[(0.082±0.025) g比(0.142±0.037) g,t=2.84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Rab27B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N分期、TNM分期及肿瘤分化程度密切相关;Rab27B在食管鳞癌细胞系中表达均上调;Rab27B对ESCC细胞的增殖及迁移起促进作用。

  • 标签: 食管癌 增殖 迁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活检诊断食管状细胞癌的准确性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食管状细胞癌患者901例,所有患者均行食管切除手术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术前均行内镜活检,以术后标本的病理诊断结果为标准,分析活检标本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及影响因素。结果901例术后确诊为状细胞癌的患者中,术前活检标本诊断状细胞癌785例,诊断符合率为87.1%(785/901),低诊/漏诊率为12.9%(116/901)。内镜取材表浅、取材定位不准确以及表浅型食管癌者,活检诊断食管状细胞癌的低诊/漏诊率较高(P<0.05)。状上皮推挤式的边缘、状上皮原位癌样结构的出现等形态学表现提示可能存在浸润性癌(P<0.05)。有明确内镜诊断的97例低诊/漏诊患者中,内镜诊断癌与术后病理诊断癌的符合率为75.3%(73/97),故内镜诊断对病理诊断具有一定的提示性。结论状上皮推挤式的边缘及状上皮原位癌样结构等形态学表现提示可能存在状细胞癌,病理医师应提高警惕,多结合内镜诊断及表现,给出准确的诊断;活检取材表浅、活检取材定位不准确等因素会增加活检诊断食管状细胞癌的低诊/漏诊率,内镜医师应规范取材、多点取材,从源头避免低诊/漏诊。

  • 标签: 食管鳞状细胞癌 胃镜活检 病理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膀胱状细胞癌(SqCC)和膀胱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10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07例膀胱非尿路上皮癌(NUBC)患者的病例资料。男78例,女29例,男女比例为2.69∶1;中位年龄62.0(51.0,72.0)岁。根据组织学类型将患者分为SqCC组、脐尿管腺癌组和非脐尿管腺癌组。SqCC组55例,男40例,女15例;年龄69.0(58.0,75.0)岁;有吸烟史14例;就诊原因为血尿35例,膀胱刺激征13例,排尿困难2例,疼痛5例;肿瘤位于前后壁18例,侧壁27例,三角区8例,顶壁2例;肿瘤直径4.5(3.0,6.0)cm;肿瘤单发37例,多发18例;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38例,膀胱部分切除术4例,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9例,介入手术2例,未手术2例。脐尿管腺癌组20例,男14例,女6例;年龄53.5(43.5,57.8)岁;有吸烟史6例;就诊原因为血尿16例,膀胱刺激征1例,疼痛2例,无症状1例;肿瘤位于前后壁4例,顶壁16例;肿瘤直径3.0(2.0,4.8)cm;肿瘤单发18例,多发2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16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1例,TURBT 1例,未手术2例。非脐尿管腺癌组32例,男24例,女8例;年龄55.0(46.3,70.8)岁;有吸烟史11例;就诊原因为血尿16例,膀胱刺激征3例,排尿困难1例,疼痛7例,无症状5例;肿瘤位于前后壁17例,侧壁7例,三角区5例,顶壁3例;肿瘤直径3.6(2.0,4.5)cm;肿瘤单发23例,多发9例;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11例,膀胱部分切除术9例,TURBT 9例,未手术3例。3组年龄、就诊原因、肿瘤直径、肿瘤部位、手术方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3组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差异,并应用Cox比例回归风险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107例中,91例获得随访,总体随访率85.1%。中位随访时间26(7,48)个月,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4.1%和42.2%。SqCC组术后接受化疗11例,放疗3例,膀胱灌注治疗12例;术后复发10例;淋巴结转移17例;远处转移19例;pT分期pTx期5例,pT1~pT2期36例,pT3~pT4期14例;肿瘤分化未知19例,高分化4例,中分化24例,低分化8例。脐尿管腺癌组术后接受化疗7例;术后复发3例;淋巴结转移2例;远处转移2例;pT分期pTx期1例,pT1~pT2期16例,pT3~pT4期3例;肿瘤分化未知9例,高分化3例,中分化5例,低分化3例。非脐尿管腺癌组术后接受化疗3例,放疗1例,膀胱灌注治疗11例;术后复发10例;淋巴结转移5例;远处转移4例;pT分期pTx期6例,pT1~pT2期21例,pT3~pT4期5例;肿瘤分化未知14例,中分化8例,低分化10例。3组术后行膀胱灌注治疗和远处转移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pT分期、肿瘤分化、组织学类型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性(HR=2.604,P=0.032)、远处转移(HR=2.571,P=0.026)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SqCC和膀胱腺癌临床罕见,预后较差,常表现为血尿,首选手术治疗,其中SqCC和非脐尿管腺癌首选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脐尿管腺癌首选扩大性膀胱部分切除术。女性、远处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膀胱肿瘤 非尿路上皮癌 鳞状细胞癌 脐尿管腺癌 非脐尿管腺癌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PC方案联合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非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0例局部晚期非NSCLC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接受PC方案联合放疗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DC方案联合放疗治疗,比较两组疗效,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部分缓解19例、疾病稳定5例、疾病进展1例,对照组分别17例、6例、2例,两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55、0.230、1.030、2.045,均P〉0.05);观察组呼吸困难发生、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分别72.0%、32.0%,对照组分别为92%、8.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3.369、26.787,均P〈0.05)。结论PC方案联合放疗治疗局部晚期NSCLC的近期疗效与DC方案联合放疗相当,但是前者的安全性更好。

  • 标签: 培美曲塞 顺铂 多西他赛 非鳞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对照分析肺内经病理证实的26例原发性肺黏液表皮样癌与34例中央型肺癌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行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6例肺MEC患者资料,并由2名具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高级职称医师分析其影像资料。将不易鉴别的22例中央型肺MEC挑选出来,并与中央型肺癌进行征象对比分析。结果病变主要为中央型22例,外周型4例。中央型肺MEC与中央型肺癌相比,年龄、性别比、病灶最大径、形态、边界、分叶率、液化坏死率、强化均匀程度及远端支气管扩张情况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肺MEC的临床及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详细地分析CT征象,有助于其与中央型肺癌鉴别。

  • 标签: 肺黏液表皮样癌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诊断,鉴别 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液分析中状上皮细胞对妇女尿路感染诊断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住院部120例产科和妇科患者尿液标本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标本均在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对120例尿液标本按照状上皮细胞数量分组,分为0~25/ul组,25~50/ul组,50~100/ul组,>100/ul组。结果120例尿液标本中,经尿液分析后发现,白细胞阳性率为33.33%,0~25/ul组FPR为5.56%、TNR为94.00%,25~50/ul组FPR为40.00%、TNR为60.00%,50~100/ul组FPR为62.50%、TNR为37.50%,>100/ul组FPR为75.00%、TNR为25.00%。结论在分析女性尿液标本时,应重视状上皮细胞的干扰,从而提高诊断准确率,避免发生假阳性率。

  • 标签: 尿液 中鳞状上皮细胞 妇女尿路感染 诊断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技术(TCT)在检测宫颈状细胞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至2015年1386份标本的TCT检测结果及病变者的病理学结果。结果1386例中TCT检查出宫颈状细胞呈阳性者有257例(18.54%),其中ASC-US有87例(33.85%)、LSIL有74例(28.79%)、HSIL有59例(22.96%)、ASC-H有24例(9.34%),SCC有13例(5.06%),与临床病理学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93.10%、82.43%、89.19%、83.33%、100%。结论在检测宫颈状细胞病变中应用液基细胞学技术具有无创、准确率高的优点,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液基细胞学技术 宫颈鳞状细胞病变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宫颈锥切术应用在宫颈状上皮内瘤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宫颈状上皮内瘤变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冷刀锥切术治疗,试验组给予宫颈锥切术治疗。结果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后,对2组宫颈状上皮内瘤变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等临床指标变化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其中试验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锥切术应用在宫颈状上皮内瘤变患者治疗中具有着切口创面小、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对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以及提升患者生存质量等方面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重视并推广。

  • 标签: 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 宫颈锥切术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