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半夏为我国常用中药材,药用历史悠久,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半夏药理活性丰富,除具有传统的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等功能外,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还具有抗炎、抗病毒、抗肿瘤、降血脂、治疗冠心病等药理作用。通过文献查阅笔者发现,半夏的部分药理作用与其对神经的作用有关。因此本文综述了半夏在神经疾病中相关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为半夏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半夏 药理 神经系统 毒性
  • 简介:电离辐射线能杀灭位于正常组织中的恶性肿瘤临床和亚临床病灶,它常作为恶性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对放射治疗的原理包括电离辐射线及其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类型、电离辐射线的细胞周期作用、氧合作用、放射生物学4个R与分次照射的关系、放射敏感性和治愈性等问题作简要的介绍;同时对目前关于正常组织的放射效应和脑肿瘤组织的放射生物学的进

  • 标签: 放射生物学 电离辐射 超分割放射治疗 放射敏感性 肿瘤临床 正常组织
  • 简介:传统上认为帕金森病(IPD)是黑质和黑质纹状体通路的变性,造成运动系统障碍的一种疾病.但近年的研究表明IPD的病变范围非常广泛,所以临床上IPD患者往往伴有情绪、认知、感觉和ANS障碍等方面的改变,有时上述病变甚至成为主要的临床表现.

  • 标签: 帕金森病 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治疗 发病机制
  • 简介:槟榔(Arecacatechulinn.)(图1)是一种热带/亚热带常绿乔木,在我国的海南、云南、福建、台湾和东南亚地区均有种植,槟榔的果实(Arecanut)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南药之一,其未成熟的果实(枣槟榔)、果皮(大腹皮)均可供药用。2004年海南全省槟榔产量6.28万吨,产值十多亿人民币。而台湾省2003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省槟榔年产值达130亿新台币,是仅次于稻米的第二大经济作物。不过,如此大的种植量并不是源于药材市场对槟榔的需求量巨大,而是因为槟榔果是一种嗜好品——槟榔嚼块(betelquid)的主料。槟榔嚼块仅次于烟草、

  • 标签: 槟榔嚼块 神经系统 依赖性 精神兴奋剂
  • 简介:随着锰在影像学和实验研究中的不断应用,其毒性损伤已经成为近期人们研究的热点。大量研究证明,锰作为机体微量元素,堆积后的损伤主要表现于神经。我们从锰作为影像增强剂这一角度对其给药方式、机体损伤和损伤机制的研究做一综述。

  • 标签: 影像增强 神经毒性 机制
  • 简介:1病例资料病人,男,53岁。因头痛伴记忆力减退1个月、加重3d入院。入院时体格检查:神志清楚,言语流利,右侧肢体肌力Ⅲ~Ⅳ级,肌张力正常。头部MRI平扫示:左侧额、颞叶见一不规则形肿块影,大小约6.5cm×5.0cm×4.3cm;T1呈等或低信号(图IA),T2呈不均匀高信号(图1B),边缘不清。

  • 标签: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神经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以自体免疫细胞和免疫因子等攻击神经为主要发病机制的自身免疫病。发生在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分别以多发性硬化和格林-巴利综合征为主要代表。二者皆属于中医学"痿证"范畴,均有肢体活动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针刺通过作用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以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同时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促进髓鞘再生修复和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通过总结近年来针刺治疗多发性硬化和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研究,以期为针刺治疗神经自身免疫性疾病提供更好的临床循证依据。

  • 标签: 针刺疗法 神经系统 综述
  • 简介:摘要总结AIDS合并中枢神经感染护的护理。认为主要从一般护理和症状护理两方面进行。症状护理主要为对AIDS合并中枢神经感染患者所出现的症状而进行的针对性护理;一般护理为AIDS合并中枢神经感染患者所进行的基础护理。

  • 标签: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大麻二酚 (CBD)因其在治疗神经疾病方面的价值而被临床医生所关注,并且有确切疗效和适应症的大麻二酚的药物制剂已经被允许应用于临床。虽然目前还没有完全确定大麻二酚的作用机理,但是其独特的药效和安全性正在不断地被发掘。本文主要阐述了大麻二酚应用于神经疾病方面的治疗进展,以及所面对的问题和对未来临床应用的展望。

  • 标签: 大麻二酚 神经系统疾病 大麻素 大麻素内源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艾滋病并发神经疾病的临床特点,以便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03年1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艾滋病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并发神经疾病情况。结果112例艾滋病患者中合并神经疾病者20例,发病率为17.86%;并发疾病类型包括隐球菌脑膜炎、HIV相关脑病、弓形虫脑病、结核性脑膜炎、脑白质脱髓鞘等,同时合并两种以上神经病变者3例,住院期间死亡11例。结论艾滋病合并神经疾病的临床表现比较复杂,早期诊断与临床治疗难度很大,死亡率很高,临床应加强重视。

  • 标签: 艾滋病 神经系统疾病 临床特点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討产前胎儿神经畸形彩超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 2018年 3月~ 2019年 12月南岗区疾控中心所在辖区医院产前检查诊治疑似为胎儿神经畸形孕妇 110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孕期分别采用普通 B超和彩色超声进行检查,以引产或分娩后诊断为“金标准”,比较两种超声检查灵敏度、特异性及诊断阳性率、误诊率、漏诊率。 结果 110例孕妇经引产或分娩后证实为胎儿神经畸形 85例,发生率为 77.27%。普通 B超在产前胎儿神经畸形中诊断灵敏度为 75.29%,特异性为 64.00%。彩色超声在产前胎儿神经畸形中诊断灵敏度为 91.76%,特异性为 92.00%。彩色超声在产前胎儿神经畸形中诊断阳性率高于普通 B超,误诊率和漏诊率均低于普通 B超( 70.91% vs.58.18%, 1.82% vs.8.18%, 6.36% vs.19.09%, P<0.05)。 结论 彩色超声在产前胎儿神经畸形中诊断具有较高灵敏度、特异性,可降低误诊、漏诊发生率,提高阳性诊断率,可作为产前筛查胎儿神经畸形首选辅助检查方法。     [关键词 ] 产前;胎儿神经畸形;彩超诊断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神经钩端螺旋体病的诊断。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鉴别。结论用已知抗原检测血中抗体-红细胞凝集试验、凝溶试验、补体结合试验、炭凝集试验。脑脊液、血液中可分离出螺旋体。

  • 标签: 神经系统钩端螺旋体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丁苯酞治疗神经变性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诊治的92例神经变性病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为46例;对照组在治疗中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于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应用丁苯酞,观察分析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两组入选患者均通过治疗后,评价分析组间的治疗疗效显示,研究组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且对组间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观察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神经变性病患者的治疗中应用丁苯酞,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神经系统变性病 丁苯酞 应用效果
  • 简介:在中国海洛和苯丙胺类是常流行的毒品,近10年来随着吸毒人员的增多,吸毒引发的神经并发症也增加。研究表明,海洛因可引起缺血性的脑损害,而苯丙胺类与出血性的脑中风有关。现报道我们在工作中遇到的4例吸毒所致的神经并发症:

  • 标签: 海洛因 甲基苯丙胺 神经系统 药物滥用
  • 简介:摘要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类累及肠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自然病程中常伴随发生多种肠外疾病,神经为肠外受累器官之一。IBD合并神经疾病会干扰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且有些患者预后欠佳,影响生活质量,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从神经肠外表现、IBD与神经特殊共患病以及IBD合并神经并发症和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解读IBD合并神经疾病的分类以及诊疗思路,期望临床医生对IBD合并肠外疾病有更深入的认识。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神经系统疾病 肠外表现 共患病 并发症
  • 简介:原发中枢神经生殖细胞肿瘤(primarycentralnervoussystemgermcelltumors,CNSGCTs)好发于儿童青少年和年轻成人。主要位于松果体和鞍上区。病理上分为胚组织瘤(germinoma)和非胚组织瘤(Nongerminoma,NGGCT),后者包括畸胎瘤、胚胎癌、内胚窦瘤和绒毛膜上皮癌。治疗前明确病理诊断对治疗方案的选择非常重要。肿瘤标记物AFP和β-HCG的检测有助于鉴别诊断。胚组织瘤主要采用放射治疗,对儿童患者可通过联合化疗减少放疗的剂量和范围。非胚组织瘤对放疗敏感性较差,需要化疗、放疗或手术等综合治疗改善生存率。CNSGCTs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性的行为,不合适单纯采用立体定向伽玛射线(伽玛刀)治疗。针对CNSGCTs的生物学特点,采用减少不良反应保证疗效的综合治疗已取得较好的结果,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原发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细胞瘤 放疗 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