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爆裂性骨折的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30例脊柱爆裂性骨折病例的CT表现。结果在本组30例爆裂性骨折资料中,三柱骨折8例,二柱骨折22例。椎管狭窄0度4例,Ⅰ度20例,Ⅱ度7例,Ⅲ度1例。结论对椎体、附件及骨性椎管的观察,CT能发现骨折线的形态,骨片的数目和走向,椎板、椎弓骨折,明确骨折碎片及椎管狭窄程度,骨性椎管的形态、脊髓受压的程度。

  • 标签: 脊柱 爆裂性骨折 CT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非脊柱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康复治疗期间的护理效果进行探讨。方法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我院将60例非脊柱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的患者分成了30例对照组患者和30例观察组患者。在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期间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和个性化的护理方式进行了护理方面的工作,进而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93.33%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的66.67%更高,两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非脊柱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的患者使用个性化的护理工作之后,患者的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改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非脊柱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 康复治疗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人性化护理干预在脊柱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脊柱外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和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5.0%)明显低于对照组(2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脊柱外科患者的心理状态,对降低术后并发症率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脊柱外科 护理干预
  • 简介:骨关节结核是主要的肺外结核之一,脊柱结核发生率占骨关节结核的50%[1],其病变主要是破坏椎体导致脊柱不同程度受损,从而引发脊柱失稳、椎管内压迫及脓肿形成。多节段脊柱结核表现为>3个的椎体破坏,其中一部分的病变部位有>1个正常椎间盘的相隔,表现为多个中心病灶共同破坏,称为跳跃型脊柱结核。跳跃型脊柱结核的特点为>2处独立活动病灶,且病灶间有正常椎间盘相隔,其发生率在脊柱结核中占10.0%~16.5%[2-3]。跳跃型脊柱结核由于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大,且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诊漏诊,患者就诊时往往多合并脊柱畸形及神经功能障碍。近年,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采用个性化方案治疗跳跃型多节段脊柱结核患者19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结核 脊柱 清创术 内固定器 骨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骨折采用后入路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49例为研究对象,均行后入路内固定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本组的49例患者中,30例为优、14例为良、2例为可、2例为差,优良率为91.84%;同时,与术前相比,术后的脊柱倾斜角、椎体后缘高度以及椎体前缘高度均改善明显,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脊柱骨折患者后入路内固定术治疗可以获得满意疗效。

  • 标签: 脊柱骨折 后入路内固定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脊柱外科手术中,脊髓神经电生理监测的效果进行分析,并分析影响神经电生理监测的因素。方法对我院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152例脊柱外科手术患者进行观察与研究。结果在152例手术患者当中,有20例出现了术中SEP异常的现象,其中15例MEP异常。通过观察与分析得知,SEP异常出现与患者的麻醉药用量、围手术期的患者体温和麻醉方式等有着重要的联系,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MEP异常现象与患者的血压情况和肌肉松弛程度等都存在着重要关联,P<0.05,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脊柱外科患者手术中,应该注意控制患者的麻醉药用量,并加强对患者围手术期的体温监测,避免对神经电生理监测结果产生严重影响。

  • 标签: 神经电生理监测 脊柱外科手术 神经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CT和MRI对脊柱布鲁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院收治的经手术及布鲁菌凝集试验证实的脊柱布鲁菌感染的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CT和MRI影像学特征,探讨CT与MRI对脊柱布鲁菌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布鲁菌性脊柱炎椎体受累较为严重(39例),多累计2个椎体受累(32例),其中以L4椎体受累最为常见(27例),CT检查显示有明显骨质改变(39例),表现为骨质增生(30例),椎间盘变形(39例),脓肿形成(9例),韧带改变(20例)及小关节病变(18例)。MRI检查多数为T1WI、T1等长或长信号,受累椎间盘主要表现等长T1、长T2及混杂T2改变,脓肿者可见T1WI低信号或中等信号,韧带钙化不敏感,小关节炎性改变关节腔内表现为长T1、T2积液征象,增强扫描均有不同程度的强化。结论布鲁菌性脊柱炎的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但在实际诊断过程中应将2种检查方式结合并考虑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以获得更准确的诊断。

  • 标签: 核磁共振成像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布鲁菌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且总结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病人接受手术治疗的具体方法与效果。方法对于我们医院在过去一年之内所收治的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病人资料100例施行分析,根据给予病人治疗方案的差异对其施行分组,给予对照组病人后路治疗,给予研究组病人前路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将所得各项数据开展统计学计算。结果两组病人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前缘高度以及后凸角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中对于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病人开展手术治疗期间,依照病人不同骨折情况为其选取最佳的手术方式,前路手术能够有效恢复病人的椎体前缘高度和后凸角效果,缓解病人椎体压力,对于脊柱存在理想的固定效果,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 椎体前缘高度 后凸角 前路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康复护理干预对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45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康复护理内容,分析临床护理效果。结果45例患者中32例显效,9例有效,4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1.11%;X线片显示患者骶髂关节,明显改善患者20例,无变化23例,加重2例。护理后,血沉、扩胸度及晨僵时间优于护理前(P<0.05)。结论将中医康复护理干预用于强直性脊柱炎治疗中效果较为显著,有利于各项指标的改善及治疗效果的提升,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强直性脊柱炎 中医康复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由于现在生活方式的改变,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是座位姿势为主,使颈椎长时间处于屈曲状态,同时又缺乏适当的锻炼,使颈部内外平衡功能被打破出现颈肌韧带关节损伤,导致颈椎病井喷式爆发,并且呈现发病年轻化;患者产生颈肩背疼痛、头痛头晕、手麻无力等诸多症状,给人们工作生活造成很大影响。笔者运用小角度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配合穴位治疗了109例患者取得满意效果。

  • 标签: 颈椎病 小角度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防跌倒个性化措施在骨伤科脊柱病区的应用、风险防范及对策。方法选取300名脊柱病患者,将其按照入院时间分为两组,观察组选用常规防跌倒的管理模式,试验组采用观察者措施的基础上辅以动态评估,选择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将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试验组的患者跌倒发生率及患者对防跌倒的知识掌握度、行为改变程度较观察组明显提高。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脊柱病人通过动态评估,选择合适的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护患合作可降低跌倒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防跌倒知识掌握度及达到行为改变。

  • 标签: 骨科 跌倒 评估 个性化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已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观察其X线及CT的影像学表现,并对强直性脊柱炎进行分级,将其与病理结果对照,计算各自的诊断符合率。结果56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共有0级患者2例,Ⅰ级患者18例,Ⅱ级17患者,Ⅲ级患者11例,Ⅳ级患者8例。不同影像学方法诊断结果的比较有高于CT诊断符合率(89.3%)显著高于X线的情况(58.9%),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T诊断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效果显著更优,能准确判断骶髂关节的各种病理改变,有利于疾病的分级、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强直性脊柱炎 影像学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创伤合并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案以及预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43例脊柱创伤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案,对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预后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1个月内,有22例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到E级,且B级患者在术前有15例,术后降低为7例;A级患者术前有16例,术后降低为7例。且,就患者的椎体前缘压缩高度、椎体后缘压缩高度的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脊柱创伤合并脊髓损伤实施积极合理的手术治疗方案,能够有效地恢复患者活动功能,且辅以有效地预后措施,能够最大程度地促进患者恢复到之前的状态,临床效果较好,值得临床重视。

  • 标签: 脊柱创伤合并脊髓损伤 手术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主要侵犯脊柱,并累及骶髂关节和周围关节的慢性进炎性疾病。笔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首先在患者髋臀大腿及肩前锁骨下缘施以揉按、推拨法,既而在腰背部督脉和膀胱经路线上施以推摩、振颤、揉拨、扳拉、点按等轻重缓急适宜的手法操作,主要起到了柔筋顺骨、滑利关节、祛风除湿、通络止痛、驱邪外出、扶助正气,加快了脊柱受损组织的修复进程,达到了促使本病全面、快速地恢复正常的生理结构和关节活动功能之目的。从而为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探索出了一条经济实惠、安全、有效的治疗新途径。

  • 标签: 运动受限 手法治疗 解痉止痛 滑利关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手术并发脊髓不完全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以及预后,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2011年6月至2013年1月我院对10例脊柱手术后并发不完全损伤患者进行了分析研究,患者术后均出现了脊髓不完全损伤症状,使用甲基强的龙冲击治疗,并且使用肢体功能锻炼,术前术后三个月为患者提供了JOA评分以及ASIA等级对比。结果全部患者术前以及术后3个月的JOA评分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术后患者的ASIA评分比术前低,经过三个月的治疗,患者的脊髓功能ASIA分级得到了改善,能够恢复到术前状态或接近术前状态。结论记住手术合并脊髓不完全损伤的程度比较轻,及时的采取术后治疗以及功能锻炼,患者的脊髓功能能够得到恢复。

  • 标签: 脊柱手术 脊髓不完全损伤 术后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55例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我院于2009年7月—2018年2月收治的110例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的差异,分成对照组(55例)、观察组(55例)。两组分别行经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后活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路手术内固定用于脊柱骨折治疗,疗效显著。

  • 标签: 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 脊柱骨折 活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脊柱外科手术俯卧位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方法抽取我院脊柱外科于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7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中均取俯卧位。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两组常规护理、并发症预防护理。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63,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χ2=5.04,P<0.05)。结论脊柱外科手术俯卧位并发症以脊髓损伤、皮肤完整性受损、循环呼吸系统受损等为主,并发症预防护理的应用,可有效降低俯卧位手术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脊柱外科手术 俯卧位 脊髓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脊柱外科护理管理中柔性管理模式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脊柱外科收治的100例脊椎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柔性管理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预后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①观察组总体满意率96.0%,对照组总体满意率8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81.2±10.2)分,对照组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63.9±5.6)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50例,护理不良事件3,几率6.0,对照组50例,护理不良事件13例,几率26.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外科护理管理中柔性管理模式的运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脊柱外科 护理管理 柔性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