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是近几年发现的一种造血生长因子,其功能是促进巨核细胞的发育成熟,调节血液中血小板的水平。由于它在临床上纠正较难对付的血小板减少症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短短两年时间其开发研究已进入了Ⅰ/Ⅱ期临床试验,据称初步结果比较乐观;在理论研究方面,TPO基因的克隆大大丰富了人们对巨核细胞发育过程和调控机制的认识,出现了大量相关文献。本文根据最新文献,综述人们在有关TPO的表达调控、信号转导、生物活性、临床应用等方面的认识。

  • 标签: 血小板生成素 生物活性 信号转导 临床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的药学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冠心病患者64例(2020年8月至2021年9月),随机分为100mg阿司匹林治疗的对照组(32例)与150mg阿司匹林治疗的观察组(32例),观察患者血小板聚集、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小板聚集低,治疗有效率高,P<0.05。结论:150mg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能降低血小板聚集,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借鉴。

  • 标签: 阿司匹林 抗血小板 药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的药学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冠心病患者64例(2020年8月至2021年9月),随机分为100mg阿司匹林治疗的对照组(32例)与150mg阿司匹林治疗的观察组(32例),观察患者血小板聚集、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小板聚集低,治疗有效率高,P<0.05。结论:150mg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能降低血小板聚集,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借鉴。

  • 标签: 阿司匹林 抗血小板 药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23年1月至12月血小板减少的临床检验结果,探讨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期间共计90例血小板减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法进行分析。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史、用药史等,并进行相关检验指标的检测,如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炎症指标等。结果:经过分析发现,血小板减少患者中以女性居多,年龄主要分布在40岁以上。常见的病史包括贫血、感染等。部分患者有长期使用NSAIDs、抗凝药物等药史。血小板计数普遍降低,凝血功能异常,炎症指标升高。平时工作中我单位在地域环境特殊,大部分血小板减少患者(回族)有一种共同的生活习惯,即在饭食中必需饮用浓茶。此外,还发现一些患者有其他疾病史、药物使用史等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的因素。结论:本研究提示在回族聚居地区,饮用浓茶可能与血小板减少有一定的关联。对于长期使用NSAIDs、抗凝药物等药物的患者应警惕血小板减少的风险。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

  • 标签: 血小板减少 临床检验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特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进行血小板平均容积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124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的124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分别进行PDW、MPV、P-LCR、Plt等血小板参数分析。结果对照组的PDW、MPV、P-LCR、Plt等血小板参数与观察组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特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小板参数进行检测显示,治疗后血小板参数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进行血小板参数检测,可以有效进行病情鉴别,判断其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血小板平均体积 大血小板比率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脓毒症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TC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等数据库中,关于rhTPO治疗脓毒症相关性TCP成年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研究组患者接受rhTPO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IVIG)、重组人白细胞介素(rhIL)-11,空白对照或者0.9%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文献检索时间设定为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4月20日。由2位研究者按照本研究设定的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并提取相关临床资料。采用RevMan 5.3软件与R 4.1.3软件中Meta程序包,对rhTPO治疗脓毒症相关性TCP成年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Meta分析。rhTPO治疗脓毒症相关性TCP成年患者有效性及安全性的主要结局评价指标为有效性指标包括住院病死、治疗后第7天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输注量;安全性指标包括总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结果通过文献筛选,共计14篇RCT文献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纳入1 029例脓毒症相关性TCP患者,其中研究组537例,对照组492例。针对rhTPO治疗脓毒症相关性TCP成年患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结果如下。①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病死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2.4%比38.8%,RR=0.84,95%CI:0.69~1.03,P=0.09)。而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治疗第7天血小板计数显著增加(MD=28.27,95%CI:16.95~39.60,P<0.001),血小板输注量显著减少(MD=-1.35,95%CI:-1.82~-0.88,P<0.001),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②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总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显著减少,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2%比0,OR=0.08,95%CI:0.01~0.60, P=0.01)。结论对于脓毒症相关性TCP成年患者,应用rhTPO可以提升血小板计数,减少血小板输注量,减低总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但是不能降低患者住院病死

  • 标签: 脓毒症 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生成素 药物疗法 Meta分析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 简介:目的探讨多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清总蛋白(TP)、叶酸(FOL)、血小板生成素(TPO)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捐献血小板≥16次且捐献量≥29U的献血者99名(男84名、女15名)作为试验组(捐献组),随机选择首次仅捐献全血献血者100名(男86名、女14名)作为对照组(未捐献组),检测其TP、FOL、TPO水平;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对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按照不同捐献次数(16-50次、51-100次、≥101次)、不同捐献量(0U、29-100U、106-160U、161-271U)、不同性别分亚组讨论.结果捐献组与未捐献组之间比较TP,P=0.026;FOL,P=0.019;TPO,P=0.006,三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TP,男性和女性未捐献组〉捐献组(66.98〉64.63;66.66〉63.11);FOL,男性和女性捐献组〉未捐献组(6.31〉5.95,7.79〉6.94),但捐献组与未捐献组TP、FOL仍在正常参考范围之内;TPO,男性和女性未捐献组〉捐献组(55.270〉36.567,56.058〉53.551).不同捐献次数间比较:男性TP、TPO,P值分别为0.027、0.028,认为不同捐献血小板次数对男性献血者TP、TPO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认为对男性FOL的水平影响有限(P=0.498,P〉0.05);女性TP、TPO,P值分别为0.506、0.285,认为不同捐献血小板次数对女性献血者TP、TPO水平影响有限(P值均〉0.05),但对女性FOL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09,P〈0.05).不同捐献量之间比较:男性TP、FOL,P值分别为0.066、0.490,认为不同献血量对男性献血者TP、FOL水平影响有限(P值均〉0.05,无统计学意义),但对TPO的影响有差异性(P=0.030,P〈0.05,有统计学意义);女性的TP、TPO,P值分别为0.728、0.356,认为不同献血量对女性献血者TP、TPO水平影响有限(P值均〉0.05,无统计学意义),但对女性FOL影

  • 标签: 单采血小板献血者 血清总蛋白 叶酸 血小板生成素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的变化,探讨其在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50例ITP患者和24例正常对照组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的比值。结果ITP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PAIgM、PAIgA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血小板相关抗体能较好地反映ITP的发病机制,对提高ITP诊断水平及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意义。

  • 标签: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相关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小板抗体阳性与性别、血型、输血次数和输注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固相凝集法对2,123例血小板输注患者进行血小板抗体筛查并对检测结果统计分析。结果2123例患者中共检出血小板抗体阳性457例(21.5%),其中女性患者血小板抗体阳性为23.2%(259/1114),明显高于男性患者;输血次数与血小板抗体阳性呈正比(P<0.01),并且血小板抗体阳性与输注效果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输血等免疫因素刺激导致产生血小板同种抗体,输血次数越多,血小板同种抗体产生概率越大。为降低血小板输注无效,建议对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进行配合性输注。

  • 标签: 固相凝集法 血小板抗体 血小板输注无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输注新鲜机采血小板与冰冻机采血小板联合冷沉淀的输注效果。方法观察临床输注新鲜机采血小板和冰冻机采血小板联合冷沉淀各30例患者的输注效果,并对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输注新鲜机采血小板与冰冻机采血小板联合冷沉淀在止血有效率和出凝血指标(BT、PT、APTT和TT)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输注冰冻机采血小板血小板增高数不如新鲜血小板。结论冰冻机采血小板可以用于临床上各种创伤性出血病人的急救。

  • 标签: 冰冻机采血小板 冷沉淀 新鲜机采血小板 输血 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扶正解毒方治疗儿童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thrombocytopenia,ITP)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例符合标准的持续性、慢性ITP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治疗组予扶正解毒方联合小剂量醋酸泼尼松治疗;对照组予中药模拟剂联合小剂量醋酸泼尼松治疗;疗程3个月,比较两组的有效率、血小板计数、血栓弹力图各参数及中医证候积分、出血评分量表等。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各脱落1例,每组共完成14例。治疗3个月时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64.3%,包括完全反应42.9%、有效率21.4%,高于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比较两组血栓弹力图中R、K、Angle、MA、LY30、CI数值,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点对MA值进行自身前后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自身前后比较MA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治疗3个月后两组主证、次证的积分变化,患儿紫斑出血、神疲乏力、气短、口干、便溏、自汗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治疗后两组出血评分量表,治疗组总改善85.7%,明显高于对照组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安全性指标无明显异常。结论扶正解毒方治疗儿童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有效,且安全性高。

  • 标签: 扶正解毒方 儿童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功能 血栓弹力图
  • 简介: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预防性血小板输注的阈值。方法:将入院时出血程度为0级的ITP患者分为A、B两组,A组:血小板〈10×10^9/L,B组:血小板(10~20)×10^9/L,比较两组输注血小板的次数和量、出血情况、输血小板的不良反应。结果:A组输血小板次数和量低于B组,A、B两组出血事件发生无显著性差异。A组输血小板不良反应发生低于B组。结论:ITP患者在无侵袭性操作的情况下,采用血小板数10×10^9/L作为预防性血小板输注的阈值是安全的,且可减少输注血小板的输注量和不良反应。

  • 标签: ITP 预防性 血小板输注 阈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组血小板生成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方法:选取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进行重组血小板生成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对比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重组血小板生成素 地塞米松 原发免疫性 血小板减少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血小板抑制评估中应用血栓弹力图的临床价值。方法:择取 225例服用血小板药物治疗患者,按照治疗药物不同将其分成三组,Ⅰ组( 75例)行以阿司匹林治疗,Ⅱ组( 75例)行以氯吡格雷治疗,Ⅲ组( 75例)行以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通过血栓弹力图评估三组花生四烯酸诱导、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结果:相比于治疗前,经花生四烯酸诱导、二磷酸腺苷诱导的三组血小板抑制均提高, P<0.05;经过治疗,经花生四烯酸诱导的Ⅰ组、Ⅲ组血小板抑制比Ⅱ组高, P<0.05;经二磷酸腺苷诱导的Ⅱ组Ⅲ组血小板抑制比Ⅰ组高, P<0.05;经花生四烯酸诱导的Ⅰ组、Ⅱ组与经二磷酸腺苷诱导Ⅱ组Ⅲ组血小板抑制对比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均具备血小板抑制效果,但这两种药物联合应用经花生四烯酸诱导和二磷酸腺苷诱导可以使血小板抑制提高,强化用药效果。

  • 标签: 血栓弹力图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血小板抑制率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血栓弹力图分析探讨临床应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对血小板抑制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192例接受抗血小板治疗的病患作为本实验对象,随机分为给予阿司匹林治疗的病患64例,给予氯吡格雷治疗病患64例以及接受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的病患64例,利用血栓弹力图分析比较三组病患的临床疗效。结果阿司匹林组、氯吡格雷组与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组病患间不同途径对血小板抑制之间不存在显著数据差异(P>0.05);而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组的血小板抑制疗效为98.44%,显著优于单独使用阿司匹林和单独使用氯吡格雷组的病患(P<0.05)。结论氯吡格雷及阿司匹林均有显著的血小板抑制作用,而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合使用则抑制血小板效果更为显著。。

  • 标签: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血小板抑制率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凝集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2016年9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资料,同期选择9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测量两组患者Hcy及血小板1min、5min和最大凝集。结果观察组患者Hcy水平、血小板1min、5min和最大凝集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ACS患者血浆Hcy与血小板1min、5min和最大凝集呈正相关(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Hcy水平升高,能增强血小板凝聚性,促进血栓形成,提示Hcy可能参与血小板聚集活化过程。

  • 标签: 同型半胱氨酸 血小板凝聚率 急性冠脉综合征 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