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喉功能保留术患者吞咽康复早期进食食物性状的变化。方法收集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行喉功能保留术的喉癌下咽癌患者,采用纤维内镜吞咽检查(FEES)结合误吸评分量表(PAS),前瞻性观察患者在试进食早期进食固体、糊状、流质3种不同性状食物的误吸、误侵情况。结果69例患者中喉垂直部分切除术21例,部分咽部分喉切除术19例,术后15 d该2组患者对固体与糊状食物适应性评分分别为(1.14±0.36)、(1.29±0.56)分和(2.53±2.04)、(2.84±2.31)分,Friedman M检验进行3种食物性状适应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值为23.463、22.227,P<0.01),流质食物适应性评分为(2.10±1.09)、(4.42±2.24)分,流质与固体和糊状的成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0.976~1.105,P<0.05);术后20 d该2组术式对3种食物性状适应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喉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环舌骨会厌吻合术(SLCP-CHEP)17例、喉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术12例,术后15 d该2组患者对3种食物性状适应性评分分别为(4.65±1.90)、(5.59±1.46)、(6.53±1.13)分和(6.67±1.07)、(4.50±2.07)、(6.92±0.79)分,M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值为29.525、22.136,P<0.01);术后20 d该2组术式中固体和糊状食物的成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流质与固体和糊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1.375~-0.853,P<0.05)。结论喉功能保留术患者的早期康复中垂直组和部分咽部分喉切除术组对固体和糊状食物适应性较好,水平组对糊状适应性较好,CHEP组对固体适应性较好,4组对流质的适应性均最差,且CHEP组与水平组对流质的康复需要更长时间。了解不同术式患者在试进食早期对食物性状的适应性,有助于实施针对性的康复方案,开展逐步递进式饮食训练,降低康复周期内误侵、误吸、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

  • 标签: 喉肿瘤 下咽肿瘤 喉功能保留术 吞咽障碍 吞咽康复 食物性状
  • 作者: 宋琼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院    陕西西安    710089)     【摘    要】    目的:比较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发生低血糖时进食含糖食物和口服50%葡萄糖注射液后的效果。方法:任意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9年3月住院期间发生低血糖的140名糖尿病患者,并将其均匀分为两组,分别为含糖组与葡萄糖组,并针对患者的年龄、血糖指标、血糖发生的时间、临床症状等,将含糖组采用常规的口服含糖食物,葡萄糖组采用口服50%葡萄糖注射液,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情况。结果:通过研究比较发现,葡萄糖组的临床效果远远高于含糖组,其症状缓解的时间远远优于含糖组。所有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值均有明显改善,但葡萄糖组的血糖值明显优于含糖组(P<0. 05)。结论:口服50%葡萄糖注射液能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更及时有效的治疗,治疗效果更明显,对低血糖的处理效果也更好。  【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后早期渐进式进食对减少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谵妄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进行治疗的≥65岁髋关节置换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7例。试验组在常规术后护理基础上早期渐进式进食干预,对照组在常规术后护理基础上常规术后进食。利用术后谵妄发生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患者满意率、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来评价术后早期渐进式进食对减少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谵妄的影响。结果试验组谵妄发生率为2.70%(1/37),对照组为16.22%(6/3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3.945,P<0.05);试验组住院天数(10.68 ± 5.13)d,对照组为(13.62 ± 7.19)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877,P<0.01);试验组入睡困难发生率、满意率分别为8.11%(3/37)、94.59%(35/37),对照组分别为29.73%(11/37)、78.38%(29/3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5.638、4.163,P<0.05)。结论术后早期渐进式进食可减少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谵妄的发生率,缩短平均住院时间,降低入睡困难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率,有助于患者更安全舒适地渡过围手术期。

  • 标签: 早期干预 进食 谵妄 老年人 髋关节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饮水试验探讨儿童七氟烷吸入麻醉下MRI检查后苏醒时间对进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6月在七氟烷吸入麻醉下完成MRI检查的235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117例患儿给予改良注水试验方法,操作结束2min后立即用注射器给予温水3ml,缓慢推注至咽部,观察患儿吞咽反射是否出现。对照组118例患儿操作结束后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任其自然苏醒。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苏醒时间,当达到苏醒评分Aldrete8分以上者给予流质饮食并观察记录麻醉吸入后早期进食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麻醉苏醒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麻醉苏醒时间(P<0.05),麻醉苏醒后的进食流质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患儿通过改良注水试验恢复吞咽反射后进食量少于自然苏醒患儿,当患儿自然苏醒达到Aldrete评分8分以上再进行进食流质饮食护理优于对患儿苏醒期进行干预。

  • 标签: 七氟烷 儿童 早期进食 吸入麻醉 MRI检查
  • 简介:摘要:总结了一例进食“土三七”致肝窦阻塞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主要内容包括:水盐电解质的管理、营养支持、出血风险管理、使用去纤苷药物的护理、疾病健康知识宣教。经过积极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患者好转出院。

  • 标签: 肝窦阻塞综合征 土三七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神经外科术后进食困难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神经外科术后出现进食困难的100例患者,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8.00%)高于对照组(86.00%);护理后研究组各项营养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外科术后进食困难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与营养状况。

  • 标签: 神经外科 术后 进食困难 针对性护理 营养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泌尿外科患者术后进行早期进食对患者胃肠功能及机体康复的影响。方法:择选2020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46例泌尿外科患者,依据交替分组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进行早期进食干预,比较2组术前术后的炎症因子水平、营养状况及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7d的CRP、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ALB、TR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泌尿外科患者早期饮食,可有效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减轻机体炎症,促进患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早期进食 泌尿外科 维持功能 康复 营养
  • 简介:摘要:本论文探讨了先进食品加工技术对食品质量与安全的影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食品加工领域也日益受益于先进技术的应用,如高压处理、微波加热、纳米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显著提高了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这些技术在食品生产和加工中的作用,包括杀菌、保鲜、改善口感和营养价值等方面。同时,也讨论了这些技术可能带来的挑战和风险,以及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最后,本文总结了先进食品加工技术对食品质量与安全的积极影响,强调了继续研究和改进这些技术的重要性。

  • 标签: 先进食品加工技术 食品质量 食品安全 高压处理 纳米技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据《每日邮报》报道,近日,科学家们在深海中发现一种年代十分久远的古老细菌。其深埋于海底,已经8600万年未曾进食

  • 标签: 科学家 细菌 海底 太平洋 远古 深海
  • 简介:摘要目的分离、鉴定口腔变黑普雷沃氏菌(Prevotella nigrescens,P.nigrescens),探讨其对食管鳞癌是否有促进作用。方法胰豆胨肝粉琼脂(GAM)培养基厌氧原代培养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挑选黑色菌落分离纯化;革兰染色、16S rRNA基因测序鉴定分离的单克隆细菌;该细菌感染食管鳞癌细胞NE6-T后细胞生物学性状变化。结果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厌氧原代培养120 h后可见多个菌落,其中灰黑色菌落经连续划线法分离纯化为黑色、圆形光滑单克隆菌落。该细菌革兰染色阴性、串珠状排列,16S rDNA序列与P.nigrescens F0103同源性为99.78%(P.nigrescens LY01)。LY01感染促进NE6-T细胞体外增殖、迁移、侵袭和裸鼠皮下荷瘤生长,并诱导Ki67表达上调和p-STAT3激活。结论慢性牙周炎口腔P.nigrescens可能促进了食管鳞癌发展。

  • 标签: 牙周炎 变黑普雷沃氏菌 分离 鉴定 食管鳞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进食对FibroTouch检测肝脏硬度值的影响。方法从我院选出60例CHB肝硬化病人,随机分观察组30例运用FibroTouch检测,对照组30例使用FibroScan检测,对比两组餐前、餐后肝硬化值及治疗前后肝功三项。结果两组各个时间段干硬化值无显著差异,组内餐前餐后对比结果不具有统计意义(P>0.05);肝功三项治疗前和治疗后组间差异不存在统计意义(P>0.05)。结论CHB肝硬化病人进食对FibroTouch检测结果不存在影响,临床上可广泛运用该检测仪。

  • 标签: Fibro Touch检测 慢性乙型肝炎 肝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温开水、5%葡萄糖水(5%GS)、安素在胃大部切除患者术后早期进食的临床应用效果,寻找一种更合理有效的早期肠内营养制剂,促进病人的胃肠功能恢复。方法将90例胃癌患者随机对照单盲分成三组行早期肠内营养,A组使用温开水作为早期肠内营养饮食,B组使用5%GS作为早期肠内营养饮食,C组使用安素作为早期肠内营养饮食,观察三组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及住院天数的影响,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三组的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住院天数有明显差异。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使用安素作为早期肠内营养制剂更为有效、合理。

  • 标签: 胃癌术后 早期进食 胃肠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术后早期进食护理对肝癌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4月~2015年04月收治的50例肝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术后早期进食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切口康复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结果护理组的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排便时间分别是(15.02±4.17)小时、(24.30±6.13)小时以及(41.42±11.17)小时,和对照组的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排便时间指标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癌手术患者采用术后早期进食护理措施后,可以明显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胃肠功能,促进患者术后有效康复,是一种可行的饮食护理方案。

  • 标签: 术后早期进食 肝癌手术 术后并发症 营养状态 影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洼田饮水试验评估吞咽能力及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损伤患者发生误吸的影响。方法将我科2015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脑损伤患者128例按区组随机化分组分为1.观察组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评估吞咽能力并进行早期护理干预(n=64);2.对照组常规护理组(n=64)根据传统吞咽能力评估采取相应的饮食护理和康复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误吸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洼田饮水试验评估吞咽能力及早期护理干预后患者发生误吸率明显降低。同时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和住院时间也明显下降。结论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评估患者的吞咽能力,方便、可行,洼田饮水试验与早期康复能促进脑损伤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护理推广使用。

  • 标签: 洼田饮水 吞咽能力 脑损伤
  • 简介:摘要体像不满可能会导致进食障碍,这种关系受自我客体化、以瘦为美观念的内化、外表比较和情绪调节障碍这几个风险因子的调节。本文还从正面的视角,总结了可能阻断或减缓体像不满的个体发展成进食障碍的保护因子。身体欣赏是一个直接保护因子。高自尊、高媒体素养、女权主义信念、以健康为动机的锻炼和自我容受则主要通过调节风险因子而起到保护作用。对这些风险因子和保护因子展开研究为该疾病的健康风险评估和干预提供了可靠的线索和支撑,有益于健康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 标签: 体像 进食障碍 风险因子 保护因子 健康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为提高结直肠癌患者护理质量,给予其早期经口进食护理措施,对其在快速康复外科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为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选取时间:2019.03-2021.03,例数:80例,将纳入研究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二组患者均施行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术后给予对照组传统进食法,实验组则采取术后早期经口进食干预,对比二组患者康复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

  • 标签: 结直肠癌 早期经口进食 快速康复外科 并发症
  • 简介:摘要:早期经口进食是快速康复理念中有效促进肠胃蠕动的方法之一,也是快速康复理念下需要重点研究的临床热点问题。研究中显示,胃癌患者在手术以后尽早经口进食是可以加快病人康复速度的,但是在具体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对胃癌患者术后的经口进食时间、种类和方式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基于此,本文就针对快速康复理念下胃癌患者术后早期经口进食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进行如下综述。

  • 标签: 快速康复理念 胃癌患者 早期经口进食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进食小龙虾致横纹肌溶解综合征(RM)患者的病理表现、病因分析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021年,我区通过食源性疾病监测的哨点医院监测到20人食用小龙虾后引起的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分析小龙虾致RM患者的病理表现、病因分析及预后。结果:所有患者发病前24 h内均有食用小龙虾史,表现为全身性或局部肌肉疼痛,但均无发热、呕吐、四肢抽搐,实验室检查肌酸激酶(CK)、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和肌红蛋白(Mb)均明显高于正常值,给予补液、碱化尿液等治疗,患者均未发生急性肾损伤,无死亡病例。结论:小龙虾相关RM是一种以肌肉疼痛为主要症状,严重并发症少的横纹肌溶解综合征,通过补液、碱化尿液等治疗,预后良好。

  • 标签: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小龙虾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