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1 个结果
  • 简介:高等学校教师根据岗位职责的不同分为教学型、教学科研型、科研型三类,不同类型的高校教师胜任力指标应有所不同。高等学校教师教学胜任力指标包括专业知识、教学技巧、教学态度、人格特质、职业价值观五个方面;高等学校教师科研胜任力指标包括专业知识、研究能力、努力程度、个人目标四个方面。高校教师与学生对教师胜任力行为特征的理解差异较大。学生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关注程度远高于对教师科研能力的关注程度,而教师更关注科研胜任力指标。

  • 标签: 高等学校 教师 胜任力 评价指标体系 胜任力行为特征
  • 简介:  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新课程实施面临的重要课题.……

  • 标签: 中学生 主动参与 促进学生
  • 简介:采用深度访谈法与区域调研法,以宁波大市1490名浙江省一级重点高中学生为样本进行学生考试行为困扰特点的调查。结果显示:(1)考试困扰的均分为67.43,程度等级3以上的比例达到61.3%;(2)实验班、来自农村、女生、尖子生的考试行为困扰的症状显著;(3)成就动机强、考试失利连锁、考试策略失当最容易诱发考试心理困扰;(4)我们提出适当降低学生的应试动机水平等六条建议,希望能够切实干预学生的考试困扰,提高学校效率。

  • 标签: 考试行为困扰 调查研究
  • 简介:通过建构结构方程模型探讨父母参与和学业自我效能感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业成就关系中的作用。通过对在中国中部某市所收集的7089名四年级学生的数据分析发现:(1)父母参与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业成就关系中的中介效应不显著;(2)学业自我效能感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业成就关系中存在中介效应;(3)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可以通过父母参与—学业自我效能感这一中介链对学业成就产生间接效应。

  • 标签: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学业成就 父母参与 学业自我效能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采用问卷法对135名6~11岁轻度智力障碍儿童进行调查,探讨其社会能力及行为问题与支持性体系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6~11岁智力障碍儿童的社会能力偏低,行为问题偏多,行为问题的检出率较高,其中多动、社交退缩是不同性别6~11岁儿童表现较为突出的行为问题;(2)6~11岁轻度智力障碍儿童的支持性体系对其社会能力及行为问题具有较好的预测性,能解释男生社会能力及行为问题7.23%~32.05%的变异,能解释女生社会能力及行为问题6.15%~31.08%的变异;(3)对于6-11岁轻度智力障碍男生,问题解决、情感卷入、教师实际支持行为、教师支持总分、同伴接纳对其社会能力及行为问题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4)对于6~11岁轻度智力障碍女生,问题解决、情感卷入、教师期望、教师接纳、同伴接纳对其社会能力及行为问题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 标签: 智力障碍儿童 社会能力 行为问题 功能模式 支持性体系
  • 简介: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名师工作室建设业已成为促进教师发展.培养优秀教师的重要形式,是教育领域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名师工作室的使命是发挥“点石成金”的效应。而“点石成金”首先需要有“石”,“点石成金”的魔法棒是机制,“点石成金”的含金量取决于导师。

  • 标签: 名师工作室 名师基地 教师专业发展 机制 名师
  • 简介: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青年人离开学校时是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在这里其实给我们教者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就是在教育学生的目标上最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如何去做人。要他们具备对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荣与辱、合法与非法的辨别能力,更要培养他们自尊、自重、自爱的道德情感素养。

  • 标签: 文学作品 学生 陶渊明 感悟 教学 行为
  • 简介:一、“转变教师行为方式”中体现的教学策略教师行为方式的转变有助于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高质量、轻负担”一定要从转变教师行为方式人手。教师行为方式的转变,必然带来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必然带动教师行为方式的更深层次转变。为此,我们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策略。

  • 标签: 课堂教学效率 行为方式 文科教学 教师 教学实践 课堂教学模式
  • 简介:亲社会行为是个体主动地遵守习俗、忠诚、关心以及帮助他人等行为。就读于城市公办学校的农民工子女的亲社会行为直接影响到其今后的社会融合。通过对上海市某中学260名农民工随迁子女进行问卷、访谈调查,探讨农民工随迁子女的亲社会行为现状。结果发现,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帮助行为、合作行为、友好行为方面较好,在调节行为方面较弱;农民工随迁子女亲社会行为在控制行为方面,女生显著好于男生,非独生子女好于独生子女;在分享行为方面,八年级学生显著好于七年级学生。

  • 标签: 农民工随迁子女 亲社会行为 中学生
  • 简介:本文阐述了笔者对互动反馈技术介入历史课堂教学的理论认识,并以“春秋战国的社会变革”一课加以实例说明,从中感悟到及时反馈能够激活学生学习热情,捕捉学生学习的闪光点,改变教师自身的教学行为,促进学生的全员参与,提高学习成效。

  • 标签: 目标体系 即时反馈 全员参与 学习成效